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群艳图轴(二)

    如果说宝钗和黛玉分别体现了中国古人理想中淑女和才女的最高典范,那么湘云和探春则与现代人的审美标准甚合。从外形上看,她们都是高个女孩,瘦而不弱,很像现代的模特儿,从气质上看,也有更多的现代气息。

    

    

    湘云——英豪阔大宽宏量

    

    者对湘云外貌的笔墨比对宝钗更吝啬,但其形象鲜明倒也分毫不差。第一次出场说她“大笑大说的”,容貌则不着一字。好像湘云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不是容貌,而是活泼开朗的性格。曹雪芹写人叙事喜欢从最切合人的心理印象的角度入手。湘云永远是众姐妹中响动最大的,有着永不消退的兴致和使不完的精力,让人永远快乐,永远看到希望。像她这样的女孩,无论走到哪里,即便没有出众的容貌,也能轻易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当人和她相处时,早被那连串的言谈挥霍弄得头晕目眩,从容如宝钗者也“聒噪的受不得了”,温柔如迎春者也“嫌他爱说话”,哪里还有闲暇去阅美。所以只有等她睡着了,方才能静下来细看这个白日里吵吵闹闹的女孩到底何等模样。所以,作者写湘云首在其睡态。湘云的第一次外貌描写就是关于睡态的,第二十一回有“那林黛玉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安稳合目而睡。那史湘云却一把青丝拖于枕畔,被只齐胸,一弯雪白的膀子撂于被外,又带着两个金镯子。”这里湘云娇憨之态跃然纸上。她有着乌黑的头发,雪白的肌肤,显得美丽而健康。被奉为经典的是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她“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将她推醒,她才“慢启秋波,见了众人,低头看了一看自己,方知是醉了。”这里没有直写外貌,而是渲染出一种甜美宁静的气氛。两次都没有容貌描写,只重在娇憨的睡态。钗黛若是闭上眼睛,则意态大减。唯独湘云沉睡的姿态依然那样大大咧咧,不拘一格。湘云外貌描写的第二个重点是其扮男装的样子。第三十一回有一段宝钗的回忆:“他穿衣裳还更爱穿别人的衣裳。可记得旧年三四月里,他在这里住着,把宝兄弟的袍子穿上,靴子也穿上,额子也勒上,猛一瞧倒象是宝兄弟,就是多两个坠子。”老太太也说她“倒扮上男人好看了”。湘云有点童心未泯,是大观园中唯一不爱红装爱武装的闺阁小姐,“素习憨戏异常,他也最喜武扮的,每每自己束銮带,穿折袖。”而且她扮上后比自己原本的打扮更好看,可见其脸型是有些方正刚硬的,太过娇柔的女孩扮男装只会让人觉得别扭,不可能会比自己本来的装束更好看。如果因此怀疑湘云不美,那可就被作者骗过了。曹雪芹写人重在突出其特点,湘云之美不同于钗黛,写的时候只能就重避轻。不过作者还是担心读者误解其意,借李婶说湘云宝玉两个“那样干净清秀”,在读者不经意间点明了湘云的确是个美人胚子。湘云的扮相像宝玉,更具体的容貌特征可参看后文有关宝玉的介绍。湘云夺头彩的地方是在第四十九回踏雪时,众姊妹“都是一色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一时史湘云来了,穿着贾母与他的一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头上带着一顶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又围着大貂鼠风领。黛玉先笑道:‘你们瞧瞧,孙行者来了。他一般的也拿着雪褂子,故意装出个小骚达子来。’湘云笑道:‘你们瞧我里头打扮的。’一面说,一面脱了褂子。只见他里头穿着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色绣龙窄褃小袖掩衿银鼠短袄,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红装缎狐肷褶子 ,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麀皮小靴,越显的蜂腰猿背,鹤势螂形。众人都笑道:‘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蜂腰猿背,鹤势螂形”八个字不仅活画出腰细肩宽,四肢颀长的身姿,也显现出她轻捷便达、挥洒俊朗的气韵,这样的身形气质裹在绫罗绸缎里实在是埋没了。小说中多次点染宝钗的美艳,黛玉的风度,对湘云的美却很少强调。其实湘云的美一样让人艳羡不已:宝钗白皙,却失于富态;黛玉纤瘦,但小说中从未提过她白;湘云则是白与瘦兼得,她可以大口嚼鹿肉,永远不用担心失去苗条的身段,这种瘦而健康的美是多少现代女孩梦寐以求的。湘云天生的“英豪阔大宽宏量”,眉宇间透这一股纯真无邪与热情真诚,性格豪放乐观,言谈活泼大方,才思敏捷亦不下于薛林,加上这样一副身段,若是生在今天,站在舞台上,多少千国万国的选美小姐都得汗颜。湘云的衣着打扮不像宝钗那样朴素,也不像黛玉那样追求品位。雪地里大家都穿红的,是为映得人好看。湘云穿衣好像从不考虑别人眼中觉得美不美丽,只管自己心里高不高兴,作者对她的衣着描写总是和戏耍联系在一起。扮孙行者,扮男孩,都是兴致所至,就像她自己说的,“是真名士自风流”。第三十一回黛玉回忆她幼时的情形,“老太太的一个新新的大红猩猩毡斗篷放在那里,谁知眼错不见他就披了,又大又长,他就拿了个汗巾子拦腰系上,和丫头们在后院子扑雪人儿去,一跤栽到沟跟前,弄了一身泥水。”如此任性自由,放诞不羁,舍湘云其谁?前人画湘云多以醉眠芍药裀为题材,其实我觉得,抓住湘云男装的神采,不也是无尽风流吗?

    

    

    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

    

    作者写探春又是另一样心肠。第三回未点其名,先勾其貌。黛玉眼中看到姐妹中“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熟悉后面情节的人一猜便知是探春。古人云:“美人无肩”,削肩细腰在古时极受欢迎。高挑个儿,使得原本单薄的身材越发显得纤瘦了。探春的身形兼具古典美与现代美。书中被点出脸型的人物不多,写探春鸭蛋形脸,为其秀美垫下一笔。紧接着十六个字实是探春神采的绝笔,已达到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能的境界,也许正是这个缘故,作者描写探春外貌出手比较大方,后文却再没有任何叙及,前文尽竭备述,又何须再敷赘?值得注意的是,此处写探春与前述写黛玉有异曲同工之妙。除了眉眼,其他五官都未写出。那美目长眉的具体形状也不得而知,唯一能感受到的是,有这样一副眉眼的人一定很精神。她辗转顾盼,充满灵性,连看她的人都能受感染而脱俗,这正是优秀政治家的风采呀。作者写探春与写湘云技法看似相反,理则同一。探春平日为人“言语安静,性情和顺”,不以言语美色彰显,与众各别,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一种独特的气质。论深悉世情她不逊宝钗,却不似其因循谨慎;论风雅高洁她直追黛玉,却一洗其悲婉缠绵;论刚强果断她不让凤姐,却多一些文雅从容;论激情活力她可比湘云,却不耽湎儿戏,懂得看准时机,蓄势而发。她也有缺点:因为足不出园,见识经历不及宝钗,却聪颖好学,善举一反三,原创能力极强,远过宝钗;她的诗才稍逊钗黛,却首倡诗社,风流雅致已不在二人之下了;她有时显得利欲熏心,却绝不沽名钓誉。在长辈跟前,她是三姐妹中最受宠爱的;与姊妹群中,她从未红过脸;在下人面前,她张弛有道,恩威有度,颇有威信。凤姐连宝钗并不真放在眼里,却唯独敬重这位三姑娘。探春和湘云的气质都和男性气质相关联,但关联的方式不同。湘云是外在举止习性像男孩,内心却颇具柔性。探春表面看上去温柔腼腆,内心却有强烈的期男意识,曾说过:“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她很有政治家的魄力和雄心,志存高远是她最特出于众姐妹的地方。总结探春,静看时端庄、和顺、文雅,行动处刚毅、锐利、泼辣,是典型的外柔内刚。兴儿向尤氏姐妹介绍探春,说她的浑名是“玫瑰花”,意为“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只是刺戳手。也是一位神道,可惜不是太太养的,‘老鸹窝里出凤凰’。”探春之美是古典美与现代美的完美结合。

    探春的衣着书中没有正面描绘。黛玉初进贾府时,看到“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后来随年龄增长,各自渐渐开始凸现自己的风格。探春的闺房布置得大方雅致,她平日也爱收集一些新奇精巧的小玩意,可以推想她在穿着打扮方面应该大有黛玉之风。

    

    

    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

    

    一个“凤”字,作者没有给钗黛,没有给湘探,却独给这位琏二奶奶,可见对她的钟爱。凤姐的外貌是书中描写最多的外貌之一。第二回她还没出现,作者就借冷子兴之口道出她“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第三回正式出场就有一段颇似一般古典小说人物出场套路的浓墨重彩的描绘,黛玉见“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缨络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珮,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大部分文字只在描写服饰打扮。她把浑身上下能穿戴的地方都挑最好的穿戴了,的确很富丽堂皇,但未免俗气了些,一看便知是没有文化修养的人的打扮,比不得黛玉探春有品位。再看容貌,虽说只写了眉眼,却也是难得的具体。她眼睛不大,但有神,而且是眼角上翘的丹凤眼,是中国古代人喜欢的眼形。柳叶细眉也是古人推崇的眉形,而且末端上翘,很有神采,配上那三角眼,更显出几分杀气。她虽打扮得俗,长相的确不俗。她的身材苗条而富有曲线,言谈举止灵动机巧。但如果只看到这些还不够,作者写书十分狡猾,读者稍不留意就被骗过去了。试想,黛玉是何许人,怎会轻易把一个俗物看成“神妃仙子”?凤姐自有过人之处,不仅在容貌,更在气质。她自幼假充男儿教养,虽于读书不通,却历练得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本事,聪明果敢,万人不及。处于贾府实际权力的中心,她神秘莫测,不可一世。她缺乏文化修养,少了些端庄典雅。她只知逞强,心狠手毒,对世态人生缺乏佛道层面的感悟。她就是这么个可爱又可恨的“精俗”之人。所有这些,都在其气质上得到体现。总的来说,她的确是“脂粉队里的英雄”,是以气质取胜的美人。所以那样一套俗气的行头穿在她身上,因为她独特的气质反倒奕映生辉了。与此相印的是在第六十八回凤姐来寻尤二姐,尤二姐看时“只见头上皆是素白银器,身上月白缎袄,青缎披风,白绫素裙。眉弯柳叶,高吊两梢,目横丹凤,神凝三角。俏丽若三春之桃,清洁若九秋之菊。”这里的外貌描写较前处没有提供新信息,还是那副眉眼那几个字,只不过做了个文字游戏而已。看似赘笔,实际是作者在强调凤姐之神。曹雪芹喜欢借某些人眼睛写人。一般情敌见面,大家会自然联想到应写凤姐如何嫉妒艳羡于尤二姐,或者写尤二姐看了凤姐模样如何得意。作者的神来之笔正是从尤二姐眼中写凤姐之美,因为再没有什么赞词比来自情敌的更有说服力。尤二姐本应自鸣得意,却反被对方之美镇住,凤姐风姿可知。这里要注意凤姐的打扮。凤姐原是爱美之人,却淡妆素服而来,有其道理。首先,家孝国孝两重在身,俭淡从事明里显示自己贤淑孝道,暗地区别于尤二姐是丧中偷娶之人。其次,即使无孝在身她也会如此打扮。凤姐何其精明之人,她知道自己容貌不及尤二姐,再怎么打扮也无济于事,索性反其道而行之,以气质和朴素先声夺人,岂不更好?她的确很成功,这身黑白搭配的打扮反倒更衬出她的俏丽与端庄。第一次交手,无论在打扮、心智、气质各方面,她就过尤二姐多矣。在这样一个秀丽聪慧的女人面前,任何过分的妩媚都显得庸俗了。书中多次提到尤二姐模样性情胜过凤姐,好像她真能成为凤姐的对手似的。那不过都是作者虚笔,实笔却潜伏在这里,叫人不易察觉罢了。

    凤姐少有这样的淡妆出场。第六回刘姥姥初进荣国府时,先听得介绍说“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回来你见了就信了”。等到见时,只看“门外錾铜钩上悬着大红撒花软帘,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红毡条,靠东边板壁立着一个锁子锦靠背与一个引枕,铺着金心绿闪缎大坐褥,旁边有雕漆痰盒。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时时把自己打扮得彩绣辉煌,起居用度皆是奢侈奇珍,真是无所不尽其极。还要注意“粉光脂艳”几字。其实她先天“禀赋气血不足”,也就是有贫血症,体质并不比黛玉好多少,又因争强好胜,后天失于调养,有病不看医,身体更加亏虚了。她知道自己脸色发黄,所以家常燕坐也是浓妆艳抹,才能显得粉面含春。偶尔因为和贾琏吵架没化妆,让已有审美疲劳的贾琏看着“黄黄脸儿,比往常更觉可怜可爱”。不过因为她先天貌美,不管浓妆、淡妆或是不化妆,都各有其韵致,不然贾府上下不会一面恨她一面夸她长得齐整,而贾瑞不是至死也没有改悔吗。凤姐的病态美也与黛玉不同。她有病也羞待提及,只一味的挣扎行事,柔弱中带着刚强。因为经常头痛,两边太阳穴上常贴有西药膏“依弗哪”,更增了几分俏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红楼梦中的女性美
红楼梦知识揭秘80题100问
《红楼梦》重点情节梳理2
红楼梦主要事件概述
红楼梦重点情节简答题
解密《红楼梦》隐含的秦淮八艳与清宫秘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