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觉的属性

1)知觉的选择性。人不可能在瞬间全部清楚地感知到身边的所有刺激,但却可以按某种需要和目的,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作为知觉对象;或无意识地被某种事物所吸引,以它作为知觉对象,对它产生鲜明、清晰的知觉映像,而把周围其余的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只产生比较模糊的知觉映像。知觉的选择性,既受知觉对象特点的影响,又受知觉者的主观因素(如兴趣、态度、爱好、情绪、知识经验、观察能力或分析能力等)的影响。例如,在教室里,若把黑板上的文字当作知觉对象,那么,周围的其他东西(比如,头顶的电扇、墙上的标语、同学的面孔等)便成了知觉的背景。舞会上与朋友交谈时,对方的说话声便是你的知觉对象,他的讲活可听得很清楚;而身边的其他杂音则是谈话声的背景,尽管背景音很强却仍能听而不闻;在喧闹嘈杂处,可以辨析出朋友的呼唤(这在心理学上,称为“鸡尾酒现象”)。针对同样的客观事物,选择不同的知觉对象(其它东西就是知觉背景),便会有不同的知觉结果。

调整客观刺激的量,因为,刺激强度大、对比明显、颜色鲜艳的东西,容易被当成知觉对象。这便是间谍片中,常用光线强、声音响、轮廓分明的东西来吸引对方注意力的根据。

调整客观刺激的关联度,因为,当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空间上彼此相邻或接近的刺激物、具有连续性的刺激物、在视野中相似的刺激物等,都容易组成图形而从背景中凸显出来,被知觉选择为加工和处理的对象。这便是大街上,双胞胎格外引人注目的原因。

调整刺激物的图形,因为,当图形具有简明性、良好连续性、对称性时,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如果不能对整体轮廓进行调整,也可以调整部分轮廓,因为,封闭或趋于闭合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而被选择为知觉的对象。

2)知觉的理解性。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或经验来理解它们,并用词把它们标示出来,这便是知觉的理解性。这也是为什么老中医只需看看舌头,就能大致估计患者病情的原因;因为他曾看到的和理解的东西,要比一般医生多。其实,经验在知觉事物时,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决定了到底能知觉到什么,以及知觉的深刻程度等。可见,知觉并不是一种纯粹的感性活动,而是与部分理性活动和思维活动相联系的心理现象。与感觉相比,知觉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主观态度和过去的知识与经验;所以,同样的外界刺激,对不同知识背景和经验的人来说,其知觉的内容、对事物的理解以及深刻性等,都有很大差异。比如,同样一句话,对有的人,可能是“对牛弹琴”;对别人的,可能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黑客可通过言语、或情绪状态的诱导等,来影响被攻击者对知觉对象的理解。其实,当环境复杂、知觉对象的外部标志不很明显时,运用言语诱导,可唤起人们对过去经验的回忆,从而形成对知觉对象的理解。比如,在溶洞中看怪石时,导游只需轻轻点拨一下说“这是猪八戒背媳妇”,于是,游客们便会“哦~”地一声,恍然大悟;当然,外国游客仍然会莫名其妙。又比如,若营造出紧张的劫机氛围,即使是武器专家,也可能将一根短棍,看成手枪。

黑客还可通过改变活动的任务或目标,来达到改变受害者知觉的结果。因为,对同一项活动,如果任务或目标不同,将导致对同一对象产生不同的理解,从而产生不同的知觉结果。比如,若将白大褂男子的工作环境,从饭馆改为诊室的话,那么,你看见的对象将从厨师变为大夫。

3)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变化后,在一定范围内,知觉的映像将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便是知觉的恒常性;它体现在许多知觉领域中,尤以视知觉最为明显。主要的知觉恒常性包括:

大小恒常性: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个体对物体大小的知觉,不随距离的变化而变化,也不随视网膜上视像的大小而变化的、与光学原理矛盾的一种知觉特性。比如,身边某人,无论他是站着、坐着,或动或静,但都会被知觉为同一个人(而遵守光学原理的机器,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当刺激条件越趋复杂,则越表现出恒常性,而刺激条件减少则恒常性也减少;当距离很远时,大小恒常性便消失;水平观察时恒常性表现大,而垂直观察时,恒常性则表现小。

形状恒常性:即,当其观察角度变化而引起视网膜影像变化时,其原本的形状知觉,仍然保持相对不变。比如,不管你从哪个方向去观察,一本书的形状都会是长方形的。

方向恒常性:即,身体部位或视像方向改变后,感知物体的实际方位仍会保持相对不变。比如,当某人看一只狗时,无论他是站着看,躺着看,弯腰看,侧卧看,甚至倒立看等;总之,他看到的都是那同一条狗。方向恒常性与个体的先前经验密切相关。比如,从未倒立看物的人,需要短暂的适应:即,刚开始时,那只狗也好像在倒立;但过一会儿后,小狗就不再倒立了。又比如,遇到不熟悉的、复杂的环境(如,进入森林后),就不容易识别出方向;看陌生地图时,就更难查清地理位置;

明度恒常性:即,当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例如,白墙在阳光和月色下看,它都是白的;而煤块在阳光和月色下,都是黑的。

颜色恒常性:即,当物体的颜色因光照条件改变而改变时,个体对熟悉物体的颜色知觉仍保持不变。比如,一个番茄,不管在白天或晚上,在红光或黄光的照射下,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红色。

其实,知觉的恒常性,也并非绝对。社工黑客还是可以改变它的,比如,只要能够改变“视觉线索”,便能改变受害者的知觉恒常性(所谓“视觉线索”就是指环境中各种参照物给人提供的物体距离、方位和照明条件的信息);更形象地说,只要能“适当”改变参照物的信息,便能改变知觉对象的恒常性。这里的“适当”,取决于被攻击对象以往的知识和经验,比如,刚出生4个月之内的婴儿,就还没有恒常性的知觉;受害者对知觉对象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环境越丰富,就越难改变其对感知对象的恒常性。

刚才的“改变恒常性”是一种攻击思路,社工黑客的另一种完全相反的攻击思路是:加强受害者的知觉恒常性,诱导他用过去的老经验和老眼光去理解和处理事情,从而促使他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引发相应的安全问题。

4)知觉的整体性。在知觉过程中,人不是孤立地反映刺激物的个别特性和属性,而是多个属性的有机综合,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关系;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例如,呈现一个由许多小写字母s组成的一个大写字母H;那么,人们一般会首先看到字母H,然后才细辨出该H是由许多小写s组成的。又比如,同样是“0”,当它被放入数字串中时,它将被看成是数字零;而当它被放入字母串中时,又会被看成是英文字母。

即使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知觉,也会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比如,观看一个有缺口的圆环时,心中仍能将缺少的部分补足,完成一个整体圆环的知觉形象(魔术师们就常以此来施展其障眼法)。在知觉过程中,常常会对整体的知觉先于个别成分的知觉。社工黑客在攻击受害者的知觉整体性时,还可充分利用如下规律:1)接近律,在空间、时间上彼此接近的部分,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2)相似律,物理属性(强度、颜色、大小、形状)相似的个体,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3)连续律,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等特点的客体,易被知觉为同一整体。

5)知觉的适应性。当视觉输入发生变化时,人的视觉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使之恢复到正常的状态,比如,刚换一副眼镜后,开始时会觉得不习惯;一段时间(半天或一天)后,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就消失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六章 知觉
心理学——知觉
教育硕士考试资料《心理学》——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知觉概述
信息安全心理学(α版4):知觉的漏洞
|心理学|《普通心理学》(6)知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