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骨科外用贴敷中药疗法,自己就能治。

跌打损伤外用中药

       跌打损伤多是因外力或自身在姿势不正确下用力过猛而造成的。如跌伤、撞伤、搓伤、扭伤等所致的软组织损伤等。

【定位】阿是穴。患处即是阿是穴。

方1

【组成】鬼针草适量。

【用法】将鲜鬼针草100克,洗净捣烂,白酒150毫升浸泡搅拌约15~20分钟,用纱布浸药液外敷患处。10分钟换药1次,用药5日即可。

方2

【组成】樟脑9克,冰片0.5克,白芷、归尾、大黄、黄芩各40克,乳香、没药、红花、续断各30克,木香20克。

【用法】先将樟脑、冰片另研密贮,再将其余各药共研为细末。应用时取药粉适量,用生蜂蜜调成糊状,视伤情大小摊纱布上,再取樟冰散少许,撒于已摊好的药膏上,敷于伤处(药膏面积比肿胀面积略大),绷带包扎,隔日换药1次。一般用药2~3次。

方3

【组成】生山栀(研末)、三七粉各适量。

【用法】上药按2∶1比例用鸡蛋清(亦可用食醋)调匀成糊状,外敷于患处。外用麝香膏、橡皮膏或绷带包扎固定,通常2日换药1次。

方4

【组成】川乌、草乌、归尾各100克,三棱、乳香、没药各60克,白花蛇3条,细辛15克,全蝎、冰片、赤芍、红花各30克。

【用法】上药除冰片外,共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取药适量用黄酒、食醋各半调成糊状(以不流淌为准),将药均匀地涂在大于患处的塑料薄纸上,再取少许冰片撒于药面上敷盖在患处,绷带包扎。48小时以同法换药,一般外敷3贴疗效尤佳。少数贴后出现皮丘疹或局部发痒,症状重者用氟轻松外擦患处,轻者停药后自愈,可不处理。

伤筋外用中药

       伤筋涵义比较广泛,即皮肉、肌腱、韧带、筋膜等软组织及某一部位的软骨由于受外来之暴力撞击、牵拉、压轧,或不慎跌仆闪挫,或因年老体弱、劳累过度或持续运动等原因所致的损伤,均属于伤筋范畴。伤筋在伤科临床中最为常见,现代医学称之为“软组织损伤”。

【定位】阿是穴。患处即是阿是穴。

方1

【组成】生半夏、醋适量。

【用法】先把生半夏适量干燥,研末过80目筛,袋装备用(也可以随时加工)。用生半夏粉适量(根据病人疮疡或软组织损伤部位面积大小增加或减量),与醋适量搅匀湿敷于患处,用敷料盖上,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方2

【组成】花椒、徐长卿各15克,甘草10克。

【用法】上药研末装瓶备用。用时将麝香壮骨膏剪成4厘米×3厘米大小,将药末均匀撒于膏药上,药末厚约1~2毫米,然后敷贴患处。每日1次,4日为1个疗程。

方3

【组成】生栀子、生大黄各适量。

【用法】上药等量研成细末,混匀密封保存。临用时再选用鸡蛋清、热酒或热开水等,配制成糊状外敷患处,其范围大于肿胀面积,其厚度约0.5厘米,再用纱布包好。每日或隔日1次。

肩周炎外用中药

       肩周炎,是以肩部长期固定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症的疾病。由于风寒是本病的重要诱因,故常称为“漏肩风”。因本病多发于50岁左右的成人,故俗称“五十肩”。患肩局部常畏寒怕冷,尤其后期常出现肩关节的粘连,肩部呈现固结状,活动明显受限,故又称“肩凝症”、“冻结肩”等。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

【定位】阿是穴。

方1

【组成】威灵仙120克,延胡索60克,防风、秦艽各30克。

【用法】上药粉碎和5%樟脑酒调成泥膏,外敷肩部最痛处包扎,每日1次。此药可用5日,干后加5%樟脑酒调成泥膏再包扎。一般1个疗程5日即可。

方2

【组成】当归、川芎、白芥子、桂枝各12克,附子、制川乌、制草乌各6克,川椒、苏木、乳香、没药各3克。

【用法】上药打碎,装进布制药袋,煎煮0.5~1小时。用药袋热敷患处,每日5~6次,10天为1个疗程。

方3

【组成】威灵仙、姜黄、延胡索、伸筋草、苏木、透骨草、红花、桑枝、羌活各18克,川乌、草乌各12克。

【用法】上药用水3000毫升,浸泡2小时后,中火煎至1500毫升,装容器内备用。用时取药液适量,将无菌纱布浸湿敷于压痛部位,以红外线烤灯照射加热30分钟,每日一次。

肋软骨炎外用中药

       肋软骨炎,是指发生在肋软骨部位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又称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肋软骨增生病。其病因不明,一般认为与劳损或外伤有关,在人们搬运重物,急剧扭转或因胸部挤压等使胸肋关节软骨造成急性损伤,或因慢性劳损或伤风感冒引起的病毒感染等,导致胸肋关节面软骨的水肿,增厚的无菌性炎症反应而发病。中医认为,肋软骨炎疼痛窜及胸胁、上臂乃气滞;局部隆起,压痛明显,痛点固定不移乃血瘀。气滞血瘀,风热入侵经络,毒热交炽,气血壅遏不通,不通则痛。

【定位】阿是穴。


方1

【组成】生大黄30克,全瓜蒌、红花各20克,莪术、当归、穿山甲、乳香、没药、桃仁各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加米醋适量调成糊状。每日1剂,分3次外敷患处,使用3~7天。

方2

【组成】马钱子、大黄各30克,生天南星、红花、乳香、没药各20克,白芷、冰片各15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封存。用时取适量药末以75%医用酒精及蜂蜜调和至软膏状外敷患处,用塑料布覆盖,外包纱布,胶布固定。3.每2日1次。

肱骨外上髁炎外用中药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是指手肘外侧的肌腱发炎疼痛。疼痛的产生是由于负责手腕及手指背向伸展的肌肉重复用力而引起的。患者常会在用力抓握或提举物体时感到肘部外侧疼痛。

【定位】阿是穴。

方1

【组成】白芍、川乌、羌活各10克,威灵仙15克,红花、姜黄、苏木各6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和匀装瓶备用。找出压痛点,局部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痛点,挤压出血,消毒棉球拭净,取定痛散5~10克,醋调外敷痛点,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1次。

方2

【组成】侧柏叶、大黄各60克,薄荷30克,黄柏、泽兰各4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次用200克干粉,加入水蜜各半调拌为糊状,加热100℃后取出,用纱布包裹药物,然后热烫患处,待温度适宜不灼皮肤后外敷患处包扎4小时,除去药物。隔日敷1次,3次为1个疗程。

方3

【组成】附片50克,桂枝、肉桂各30克,艾叶20克,细辛15克,冰片、大黄各5克,乳香、当归、没药各1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将适量药粉炒烫后以白酒调成糊状。加适量老生姜汁调匀,趁热敷贴患处。每隔1~2小时对患处加温或用红外线照射半小时,每日换药1次,5日为1个疗程。

感恩遇见!您的分享赞赏是对作者的最大的鼓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皮肤外用药大全
治瘢痕疙瘩偏方
收集的六十个小秘方51-60
238个穴位外敷药方(上)
皮肤外用药大全〔民间外用}@+皮肤外用药大全〔其他制剂〕
爱医经验: 整理去腐生肌散系列配方的临床应用 ‖草原民间中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