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络治胃痛

 馆友“快乐就好949”:

         您好!您的馆藏文章“经络治胃痛”深受广大馆友的喜爱,于2015年12月3日进入“阅览室”频道的“精彩原创”下的精华区。360doc代表全体馆友感谢您的辛勤劳动和慷慨分享!

────360doc个人图书馆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有些人胃里总不舒服,经常闹胃痛。有的人吃点东西消化不了,结果长了一身赘肉。有的人胃很敏感,怕冷怕硬,怕辣怕酸。这些并可怕,我们用经络就可预防和治疗胃上的某些疾病。      

     (一)胃经上的四个常用穴的用法,急性胃痛或慢性胃痛发作,马上点按胃经上的梁丘穴在大腿膝盖上正前面,阴市穴向下1寸的位置,贴着骨头边缘即是。有立时止痛的疗效;如果疼痛的位置偏于胃脘,要再多揉胃经足三里在膝眼下3寸向外旁开1横指。偏于小肠部位(肚脐眼处)则多揉下巨虚从足三里往下四横指的地方有个穴位叫上巨虚。上巨虚往下三横指的地方就是下巨虚。若属于慢性胃肠病的治疗,丰隆穴从下巨虚穴往膝盖方向向上3厘米处是条口穴,条口穴向外侧旁开1横指,就是丰隆穴。它与条口穴并排,则效果最好。记住一点,按摩的穴位不敏感则无效。(可能有三个原因:1.穴位找得不准确;2.病症与选穴不符;3.气血过于虚弱,无法传导到腿部穴位。) 

  (二)脾经公孙穴从太白穴往上3厘米处,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即是太白穴。消化不良,胃痛,胃胀,胃酸,胃下垂都取效。公孙穴与心经内关穴在腕横纹上2寸。配合使用治慢性胃肠炎有显著疗效。     

   (三)剌激梁丘,足三里或地机贴着胫骨往上走,与腿肚子上的最高点正对着的地方就是地机穴,接通足部十二指肠反射区的路线可快速治好胃痛   

  (四)心下满是胃脘部痞满,郁闷之症。五脏六腑皆有可能成为心下满的原因,主心下满。如果因脾胃不和引起,可剌激脾经的井穴隐白,胃经的井穴厉兑。若因肝气郁结引起,可剌激肝经的井穴大敦。若因大便不通引起,可剌激大肠经的井穴商阳。 合主逆气而泄, 胃气上逆呕吐,可选胃经合穴足三里;胆汁上逆嘴苦,可选胆经合穴阳陵泉。                                      

   (五)胃经三足里穴'在膝眼下3寸向外旁开1横指。是一个强壮身体治本的大穴,是一个长寿的第一要穴,还是一个通治胃肠疾病的大穴。捡几个常用的说说吧。它是治疗各种胃病的首选。若能同时配上中脘穴拔罐,再点揉脾经公孙穴,会有即时缓解胃病之效。慢性胃病可在足三里剌血拔罐(找专业针灸医师),效果更显著。足三里也是个消气穴,但与太冲穴消的肝胆怒气不同,足三里的是胃肠的浊气。有许多人整天都是肚子胀胀的,那就常揉揉足三里。对糖尿病者来说,剌激足三里降低血糖。对胃下垂的患者,足三里有提升之效。另外,肌肉萎缩,痛风,高血脂,醉酒等等,都是它的适应症。操作时记住几个要点就行了:第一,足三里为强壮穴,能增强体质,所以对所有疾病都会有效;第二,足三里是胃经的合土穴,通治一切与肠胃有关的病症;第三,中老年人艾灸足三里,疗效往往更隹。 

   (六)胃强脾弱 ,吃得挺多,吃完后肚胀,通常压抑点就在小腿胃经和脾经上,尤其是在脾胃相通的络穴上,如脾经的公孙穴,胃经的丰隆穴;有的地方是气血壅滞,如溃疡类,出血类,热痛类,肿胀类,这就需要在通往病灶的来路上先把能量消解转化,如常见的胃溃疡,病源起于肝,郁结之气在胆,症状表现在胃,通常的压抑点就在胆经上,郁结的能量从胆经宣发,而不去冲击胃。因此,就得先揉通胆经才好。    

 (七)治胃肠炎,腹泻,便秘艾灸或按揉胃经天枢穴天枢穴在肚脐眼(神阙穴)旁边6厘米的地方是枢纽的意思。此穴上主天之气,下主地之气,是一个升清降浊的地方。我们吸收到肠胃里面的营养物质,在这里开始分成清与浊,营养的精微物质在这里变成血液被吸收,糟粕的东西则从此处向大便排出去。它还可以过滤血液,让新鲜血液重新循环,把剩下的脏东西变成尿液排出去。就是可排泄大便,通利小便。说具体点,天枢穴是治胃肠炎的一个要穴,通常有胃肠炎的人容易腹泻。遇到这种情况就去找一根艾条来熏熏天枢,如果没有艾条,拿根香烟也行。这穴治便秘也效,只要每天多按揉或多推一推这个穴。效果就出来了。   

    (八)治肚子痛,便秘,痔疮揉胃经上巨虚在足三里往下三横指的地方有个穴位叫上巨虚。此穴主治大肠的毛病。此处所说的大肠包括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就连痔疮都包含在大肠范围内。有的人经常便秘,这也是大肠的问题,可以揉上巨虚,效果很不错。                          

    (九)胆经率谷专治消化不良,吃东西撑着,恶心,呕吐;醉酒后头痛。 .  脾经漏谷穴治消化不良,营养难吸收。  脾经地机穴有增强肠胃化功能。     心经神门穴能让心脏给脾脏多供应一些血液,帮助消化,解决饥不欲食的症状。                                 

     ()任脉巨阙穴可治疗胃下垂。经常揉揉效果很好。胃下垂的原因是心脏供血不足,根源在于心脏虚弱,给胃的供血少了,当胃缺少血液支持后,就会下垂。要想根治胃下垂就得增强心脏功能,光增强胃功能没用。   胃经陷谷穴治疗胃下垂也很有效果,能够帮助提升人体阳气。                      

   (十一)肺经中府穴治疗脾虚腹胀,气逆多痰,食欲不振诸症。     大肠经手三里穴善治胃肠病,与足三里并用,效果更隹。     同时剌激膀胱经胃俞和胃仑穴可迅速缓解胃痛。   肾经阴谷穴治肚脐周围腹痛效果很好。如果跟胃经上的下巨虚穴配合使用,祛腹痛的效果会更快。它还可阻止逆气上行,治腹泻。再加上推腹法,疗效既快又好。   心经曲泽穴治急性胃痛和急性肠胃炎一揉见效。3心包经大陵穴可治急性胃痛,相当于胃动力药——玛丁琳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求医不如求已之经络篇(上)(下)
学习十二条经络的技巧
肠胃病的治疗口诀
胃肠病的治疗口诀
学悟经络(16)|| 调脾胃亦调情志~胃经45穴
中里巴人讲解经络穴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