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耗
内耗

或许,真的有冥冥之中的指引,否则要怎么解释一连串巧合之后的领悟?

傍晚回家,忘带钥匙,回去取。

路上,看到一老奶奶,想起了我已经过世多年的奶奶。当时就想一篇关于奶奶的文章,因为我好久好久没有想到她了。我想,奶奶如果在世,看到现在大家的生活,会不会惊掉大牙??又想到,去世的老人们,真的会保佑他们的子孙后代么?还是那只是一种美好心愿。

到了办公室,我拿了钥匙,但不想走。我就坐在沙发上,然后瞄到书架上有本《窗边的小豆豆》,以前听一个小学生说过这本书,我想那就翻翻吧。拿书的时候,看到了一本非常陈旧的《自卑与超越》,又看到一本陈旧的《弗洛伊德文明的代价》,直接拿出这本,开始看。在这个书架前,我走过很多次,这是第一次拿出里面的书,认真读。

讲了这么多,我只想表达,和这本书的相遇,是一次偶然。

书中说了什么,不是我要讲的。我要讲的是阅读它激起的我的宝贵的精神活动——对内耗的领悟

吸引我读下去的是对这个人的真正的好奇好奇他怎么会这样,怎么会那样,一页页往下翻,不想停下来。

这是一种久违的感觉,很久违。我想到以前我读书的样子,不是因为生活所迫,想读什么读什么,没有负担。

我想到大学寒假回家的火车上,读完了厚厚一本小说;工作后,公交车上读冰心写的她的母亲,眼泪直流;甚至想到,七八年前,每天下班回家,花一个小时饶有兴趣的翻译那本心理治疗的书;那样纯粹因为喜欢而读书、翻译的日子真的,这几年太少了!我好思念那种感觉!

上学这几年,我依然觉得心理学书很有意思。可是,这时的读书,对我来说,已不再纯粹,它加了很多东西。

我会在意一本书读完了,我记住了多少,绝大多数时候,我发现,什么都没记住,我沮丧,觉得是不是考研造成了我的脑损伤,不会学习了。我常常跟同窗好友说,我感觉我啥都没学到,脑子是空的。

当我想到,读专业书,记不住,脑子是空的,那以后怎么谋生呢?变得更加在意,或者说注意,自己看书的时候,到底能留下多少在脑子里,果然,留下的确实很少,更加沮丧。

不知道,这几年,有多少精力、心力消耗在类似的事情上。

可,今日偶然的阅读——突然,觉得是不是我的奶奶,想给孙女一点指引——将从前的我,放在了我的面前,告诉我,读书,不是为了记住,而是带着好奇心和敬畏心去和另一颗心相遇。生活没有那么危险,不必时刻想着武装自己,想象一个敌人,然后让自己紧张

另一方面,大脑空空,可能也只是我以为的大脑空空,它只是以另一种我不知道的方式存在罢了。要不然,为什么,独自复习半年,我就考上了学?为什么我的报告会被老师拿在下一级的课上展示?为什么我的来访会觉得我写的报告很专业,推荐他的朋友来?

不知为何,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心里很想哭,可能是内心那个有很多恐惧的小孩,突然发现,警报解除了,自己也变强了,不用那么害怕了,可以像以前那样轻松、快乐地生活了,喜极而泣吧!

好了,停笔,将这篇短文送给所有为了梦想不断拼搏的、勇敢的、又默默承受很多的,和我一样的,平凡人吧!我们都很棒!!

(我很看重这种突然冒出来的精神活动,因为它们可遇不可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很感激自己能摆烂3年。
共盼春来
【感悟生活】告别付村
如何摆脱选择内耗轻装上阵
在世界读书日谈读书的七点感受
月度总结|兵荒马乱的六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