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根…清靜之源
心根…清靜之源
淮南子》有言:“根本不美,枝葉茂者,未之聞也。唐代魏征也說:“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古人所說的“根,並非僅指草木之根,它當然是一種泛指,指的是世間萬事萬物的“本源

人也是有“根的,佛家就有“六根之說。其實,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一個人的行動,決定一個人得失成敗,榮辱興衰。人之“心才是一個人真正的“根。有人以“關係為人之“根,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豈不知以“關係、“權貴為“根者,縱能得曇花一現之榮耀,終不免葉枯根爛。有人以“聰明、“才能為人之“根,故而有“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說法,然而我們經常會看到“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奇怪現象。以這些為“根者,都不過是是非顛倒,本末倒置。

心”才是人真正的根”。然而心根”是極其複雜的,就像草木之根有深有淺一樣,心根”也有著千差萬別。商界有句名言:管理百萬財富要的是精明,管理千萬財富要的是高明,而管理億萬財富要的則是英明。”這便是心根”之差別在生活中的反映。英明之人的心根”非同一般,有著這種心根”的人最具智慧,最具創造性思維,往往能達到心如明鏡,料事如神,天人合一,盡善盡美的境界。釋永有句慧言:菩薩畏因,凡夫畏果。”意謂心根”淺的人,即那些凡夫俗子大多看重結果;而心根”深的人,即有大智慧的人看重的卻往往是原因。因為一件事的起因,常常蘊藏著事物發展的規律和機緣。心根”深者遇事往往善於思考和分析,他們能找到事物變化與發展的真正原因,不僅知其然,而且還能知其所以然。

當人的思緒進入一種空靈與悠遠的境界時,人的“心根就具有一種禪意了。人們用“心去構造一切,去品味一切,這就縮短了與歷史時空的距離,超脫塵寰喧囂於一刻,在浮躁中找到了一塊淨土,人們就能冷靜而又睿智地思考過去與未來,就會得到一種自信與振奮。

道家中的“無與佛家中的“空經過長時間的交流與融合,逐漸形成了一種最完美、最崇高的境界,這便是“心根的“清與“靜。在禪家、佛家看來,這種“清”“靜”的心根”可以高度概括為清和禮樂”、和敬清寂”、清靜自在”、般若清靜”、清心寡欲”等。當人們的心根”真正達到清”與靜”的時候,它就宛然一口貯滿了禪思的深井,清而不浮,靜而不滯,淡而不薄,恬而有守。

心根”的清”“靜,在於人們經常的內省。有事的時候,當然需要思考和內省;沒事的時候,更要抓住“有閑的機會內省一番。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人的內省要如影隨形,如膠似漆。只有當內省成為一種美好的習慣,成為一種人生的積累時,“心根的 “清”“靜”才會由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內省還應當建立在學習的基礎上,學習是內省的前提,更是內省的延續與發展。只有建立在學習基礎上的內省,才能由表及裏,由淺入深,方能讓人承載起一種文明,體會到心底的收穫和思維的樂趣。

草木無情,猶能以不同的方式回報大地,造福人類。自視為萬物之靈的人,若“心根淺浮,“根基不正,其價值就會不如草木。人的“心根不僅影響到人的窮達壽夭,尤其能凸現人性的光輝。哲人有言:“活在人心即不朽,後世景仰乃永生。其“心根之重要性,不可不審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活在人心即不朽,后世景仰乃永生。心根…清静之源
【美文情感 - 心根…清静之源】
心根‖—段奇清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六根清净,五蕴皆空
贪欲是痛苦之根,淡泊是快乐之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