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秋战国——一段霸气的历史 第205节;迅读网手机版



  春秋



  忍者勾践(8)


  重臣谋士


  夫差的这种态度,让伍子胥看来非常值得欣慰。伍子胥觉得,正可谓是虎父无犬子,夫差必能继承先王的霸业,把吴国带向诸侯霸主之位。作为前朝的老臣,他更应该尽心尽力地辅佐这位新君,为他排忧解难。

  伍子胥对携李之战的失败也是耿耿于怀,想到自己帮助建立出来的军队被人打败,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先王吴光战死,他感觉就像被人痛打了一样难受,认为这是自己一生的奇耻大辱。性格刚强,敢爱敢恨的他“自责内伤”,也决心要向越国复仇,一定要砍下勾践的人头来祭祀吴光的灵位,告慰战死的将士。

  为此,伍子胥在战后亲自主持安葬阵亡将士的遗体,还到吴军的军营里看望伤者,安慰士兵们的情绪。有吴军士兵看见伍子胥到来,连忙握住他的手嚎啕大哭,一定要让伍子胥再次出兵攻打越国,他们愿意拼死打败越人为自己的战友报仇。伍子胥连连承诺,称自己绝不会让那些将士们白死,总有一天,他将带领着吴军将士们渡过钱塘江,把越国首都夷为平地,将勾践抓来活烹了。

  为了配合夫差的努力,伍子胥也做出了表率作用。在两年的时间里,他“不亲妻子,饥不饱食,寒不重彩”,个人的娱乐生活全部不要了,一心一意帮助夫差重建军队。夫差要在国中征兵,伍子胥就帮忙发布公告,自己还亲自上街演讲,鼓励吴国的百姓踊跃参军。由于伍子胥在吴国享有极高的威望,他的嘴巴一开,就有巨大的号召力,吴国百姓都愿意为伍子胥打仗,他们争先恐后地来报名参军,军队的编制一下子就满了。吴国的军力上升到了五万多人。

  吴国人全心全意积极备战的这一幕,就好像当初吴光即位之时,举国之力准备进攻楚国一样。只要吴人一团结,一认真,跟他们敌对的国家就要倒霉了。

  那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勾践做了一些什么呢?

  史书上没有说,但我个人观点觉得,以勾践这种处事不惊的性格,他不太可能被檇李之战的胜利所麻醉,而在这三年时间里什么事也不做。他知道吴人的脾气,吴人和越人差不多,都有很强的家国复仇传统。自己一仗干掉了吴国的国君,吴人不想办法找自己拼命才怪。所以,勾践极有可能也在这三年的时间里积极备战,他扩编了越国的军队,改进了武器和阵法。于此同时,他还认识到自己的身边不缺猛将,唯独缺有大智慧的文臣谋士。所以他很有可能发布了招贤令,开出优越的条件征集天下的人才到越国来。

  勾践的努力没有白费,也就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吴越争霸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位谋臣——范蠡和文种来到了越国,他们立刻被勾践奉为了上宾,直接晋升为越国的卿大夫。

  一提到范蠡,经常看电视的朋友立马就想到了那个和西施谈恋爱的英俊小生。在电视剧里,范蠡又聪明又忠诚,而且还很痴情,小伙儿也长得帅呆了。这里我还是要说,电视是电视,总会对一些历史人物进行艺术加工,把各种优点都放到人物身上。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范蠡聪明和忠诚是真的,但是他又帅又痴情就不一定了,而他和西施之间的爱情则是没谱的事情。

  范蠡,字少伯,楚国宛城人。生卒年不详,有一种观点认为他生于公元前536年,也就是他比勾践大16岁;另外一个观点认为他出生于517年,比勾践小。但从范蠡超高的智慧和稳重的性格来看,范蠡比勾践年长的可能性更大。

  正因范蠡的年龄问题,他一定是有自己的妻子的,不太可能和年轻自己二十多岁的西施卿卿我我。就算范蠡真喜欢上了西施,但西施是自己的国君勾践钦点的女间谍,吴王夫差的妃子。在等级观念极强的古代,以范蠡忠君的思想,是绝对不会去动国君的女人的,尤其是一个身负国家特殊使命的女人。

  那么范蠡和西施的爱情故事为什么传的这么广呢?

  个人觉得人们都喜欢才子佳人配对的故事。当范蠡这样一位智慧高深的能人,遇到美丽善良的西施,人们总希望他们能擦出爱情的火花,成就千古佳话。所以,范蠡和西施,这对本不该有交集的男女,在后人的演绎和传说下,变成了一堆情侣。范蠡则由原来一股子书呆子气的老谋士,变成了一个英俊潇洒,能力非凡的小年轻。因为这样才配得上西施姑娘。

  范蠡出身贫寒,生于楚国的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年少时生活的艰难,激发了范蠡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一边做工,一边苦读,就像当年的姜太公一样。范蠡成了一个没有文凭的高级知识分子。在当时社会的低层,人人都为了生计而忙忙碌碌。如果有一个人,在工作之余还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似乎没有前途的读书上,想必一定会受到周围人的不解和嘲笑。所以,范蠡当时在宛城是有名的“疯子”,整天说些“不着调”的宏图大志,研究一些不能当饭吃的典籍资料。

  因为出生贫寒,范蠡在楚国没有可以走动的关系,所以他就一直没有进入公务员的队伍,范蠡就在楚国做了二三十年的平民百姓。而郢城里的那些楚国头头脑脑们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北方,宛城那地方有一条百年难遇的卧龙。

  脑子里的大理想没法实现,肚子里的大智慧没地方发挥,这让年轻的范蠡很是郁闷。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终于有一天,有一个楚国的地方官走进了范蠡的家,来劝他出仕。这个官员名叫文种。

  文种,字子禽,楚国郢城人,生年不详。他的出身稍微比范蠡好一点,做过楚国某个小县城的县令。文种也是一个极有抱负的人,在小地方待的时间久了,他感觉实在是无聊。想想自己要升迁成为楚国的重臣实在是太难了,这辈子是不可能实现了,文种就想跳槽,去一个能够重视自己的国家去。

  所以,当文种听闻吴越两国兴起,为了争霸而征战不休时,他就想这两个小国一定急需人才,可以到那里应聘。考虑到吴楚两国是仇敌,吴军还在自己的家乡郢城做尽坏事,投奔吴国不合适,反观越国人才缺乏,去了一定会得到重用。文种就决定去越国。

  于是,文种就把自己官职给辞了,出发前往越国。当他途径宛城时,他听说了这里有一个叫范蠡的疯子,饱读诗书,说着旁人听不懂的话。聪明的文种知道这个范蠡一定是一位人才,就特意拜访了他。

  见到范蠡之后,文种和他交谈起天下大事,范蠡果然是说得头头是道,而且很有真知灼见。两人畅谈甚欢,文种大喜,便劝范蠡不要待在宛城这个地方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何不与自己一同投奔越国。范蠡同意了。

  于是,范蠡和文种,两位来自楚国的天才千里迢迢来到了越国,做了勾践的大夫。吴越两国顿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他们的重臣全都是楚国人。夫差手下有伍子胥和伯嚭,勾践有范蠡和文种。

  吴越两国必然要有一场激烈的对抗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十三狡兔死,走狗未必烹——聪明的范蠡和不聪明的文种
影响中国的85位名臣——范蠡
卧薪尝胆
范蠡经商故事
范蠡(四)
范蠡: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只有难做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