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三章——36文天祥《念奴娇·驿中别友人》

​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文天祥《念奴娇·驿中别友人》)

    —一阕慷慨悲凉的歌

《念奴娇·驿中别友人》

文天祥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文天祥(公元1236~1283年),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末期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19岁时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理宗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中选吉州贡士。宋恭帝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最终失败。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奉诏入福州,任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往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筹饷以继续抗元战争。秋,元军攻入福建,端宗被拥逃海上,在广东一带乘船漂泊。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被俘,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过零丁洋》和《正气歌》最为人所认识和称道。九死一生,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垂千古,光耀史册!

        南宋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宋度宗病死,留下三个还不满10岁的儿子,最大的赵昰7岁,最小的赵昺才3岁。拥立皇帝是天大的事,谢太后自然召集群臣商议,众人都认为杨淑妃所生赵昰年长,按例当立为君,可贾似道和谢太后却都主张立赵显为帝,王朝飘零之时,持节守拙的忠臣谏臣已少之又少,众人也就随风转舵。此时,恭帝年纪尚幼,于是又发生了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的情况,太皇太后谢氏垂帘听政,朝廷实权由宰相贾似道一手把持。此时,宋室江山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蒙古铁骑大举南下,局势失去控制,王朝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

       同年九月,二十万蒙古铁骑在丞相伯颜统领下,分两路进攻南宋。十二月,伯颜率兵进逼鄂州,淮西制置使夏贵不战而逃,汉阳、鄂州相继陷落。伯颜亲率主力部队,以降将吕文焕为前部,沿江东下,各地宋军纷纷叛变,黄州、蕲州(今湖北蕲春南)、江州(今江西九江)、德安(今湖北安陆)、六安等地相继失陷,元军得以顺利地突破长江防线。

    长江防线已破,举国震惊。贾似道官居平章军国政事、都督诸路军马,皇帝尊之为“师臣”,众臣视之为“周公”。满朝文武都希望他能力挽狂澜,拯救社稷危亡,贾似道不得已,在临安设都督府,准备出征。他抽调各路精兵10余万,装载着金帛、器甲和给养,队伍绵延近百里,场面浩大,阵势骇人。不过,贾似道深知蒙古军队勇猛,到达前线后不敢与之正面交战,只好排开阵势,幻想着双方能够讲和。他下令释放元朝俘虏,派人送礼物给伯颜,希望可以通过称臣纳币求得和平。然而,宋军之勇已不复当年,称臣纳币的资格都没有了,元军的目的就是要灭亡南宋,求和的请求被断然拒绝。两军交战,结果可想而知,孙虎臣、夏贵两道防线相继被攻破,宋军大败,死伤无数,贾似道仓惶逃到扬州。宋朝军力也因此元气大伤。

    谢太后下了一道《哀痛诏》,希望各地文臣武将、豪杰义士,能够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朝廷也将不吝赏功赐爵。讽刺的是,一直秉持以礼待士的宋王朝,却失去了号召力,各地将官大都观望不前,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召集兵马,起兵勤王。文天祥散尽家财充作军费,毁家纾难,招募义军。在他的积极筹措和感召下,很短的时间就组成了一支三万人的军队。不过面对元军的勇猛虎狼,这支军队无异于乌合之众,无异驱群羊斗猛虎。文天祥自然心知肚明,他说“受君之恩,食国之禄,应该以死报国”、“朝廷养育臣民三百多年,今日有急,征天下兵,我不自量力,以身赴难,希望天下忠义之士能够聚集力量,保存社稷。”文天祥起兵后,积极奔赴前线阻击元军,妄图扭转战局。根据朝廷统一部署,文天祥率军保卫平江,张全则率两千兵增援常州。常州是临安最后一道门户,文天祥深知一旦常州失守,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从大局出发,派义军重要将领尹玉、朱华、麻士龙率三千人统归张全节制,以增强常州的兵力。但张全自私无能,当三位将领与蒙元苦战时,他竟然坐失战机,见危不救,酣战之时又乘夜逃跑,使得义军孤立无援,惨遭兵败。蒙古铁骑攻破常州、平江后,临安已是万分危急。

    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春,军事重镇安庆和池州相继陷落,元军兵临建康城下。此时朝政在陈宜中主持之下,已经走向了濒临崩溃的边缘,除了彻底投降以外,已经没有其他回旋余地。文天祥、张世杰提出迁都到东南部地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积蓄力量以图背水一战,可胆小的陈宜中否决了这项提议,仍然幻想着求和。德祐二年正月十八,谢太后派大臣杨应奎向元军献上降表和传国玉玺,卑微地乞求伯颜,希望他能对宋朝皇室从宽处理。元朝则要求与宰相面对面会谈,可陈宜中却被吓破了胆,辜负了太后和年幼的皇帝的信任,于当天夜里逃离了临安。蒙古铁骑三路兵马围困临安,陈宜中逃走,局面已无可挽回。谢太后只好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顶替陈宜中出使蒙古军营谈判。文天祥正气凛然,结果被伯颜扣留。太皇太后失去江万载、文天祥后,更无人可以依靠,只得向蒙古投降。至此,近320年的赵宋王朝灭亡。

    文天祥虽然被拘禁,但不甘心失败,又不肯归顺。伯颜没有办法,决定把他送往元大都。船到镇江(今江苏镇江) 靠岸,文天祥被囚禁在一户居民家中。他命随从暗中打探敌情,联络船只,计划逃走,还暗中藏了一把匕首,以备必要时自刎。逃走当晚,文天祥的船只被巡船发现,但因巡船追捕时搁浅,没法划动,只能看着文天祥一行十二人逃去。宋景炎三年(五月后改祥兴元,公元1278年),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次年邓剡拘押在一地,又一同被押解北上元都。到金陵时,邓剡因病留下,文天祥继续北上。临别之际,感触良多。文天祥在驿站写了这首《念奴娇·驿中别友人》和他作别。

    南宋在崖山灭亡后,张弘范曾向元世祖请示如何处理文天祥,元世祖让张弘范对文天祥以礼相待,将文天祥送到大都(今北京),软禁在会同馆,想要劝降文天祥。

    元世祖首先派降元的原南宋左丞相留梦炎对文天祥现身说法,进行劝降。文天祥一见留梦炎便怒不可遏,留梦炎只好悻悻而去。元世祖又让降元的宋恭帝赵显来劝降。文天祥北跪于地,痛哭流涕,对赵显说:“圣驾请回!”赵显无话可说,怏怏而去。

    文天祥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在狱中,他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深知女儿的来信是元廷的暗示: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然而,文天祥尽管心如刀割,却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

        元世祖曾专门见过文天祥,和颜悦色地劝说:“你的忠心,我也完全了解。事到如今,你如果能改变主意,做我大元朝的臣子,我仍旧让你当丞相怎么样?” 文天祥慷慨地说:“我是宋朝的宰相,哪有服侍两朝的道理。我不死,哪还有脸去见地下的忠臣烈士,我只求一死,别的没有什么可说了。”

    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文天祥走到了人生的尽头。这一天,兵马司监狱内外,布满了全副武装的卫兵,戒备森严。百姓听到文天祥就义的消息,就聚集在街道两旁。从监狱到刑场,文天祥走得神态自若,举止安详。行刑前,文天祥问明了方向,随即向着南方拜了几拜。监斩官问:“还有什么话要说?回奏尚可免死。”文天祥不再说话,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史明智】文天祥:王朝覆灭,英雄横空
正气丹心文天祥
独占鳌头—状元之十:文天祥 (南宋)
圣人非完人:民族英雄文天祥临刑前曾动摇
民族英雄文天祥是官至宰相的状元?
文天祥抛下宫中为奴妻女 以身殉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