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三章——60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欲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的爱国词人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张元干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张元干(公元1091~1170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隐山人,永福(今福建永泰人)。北宋政和初,为太学上舍生。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任陈留县丞。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围汴,担任李纲行营使幕府,李纲罢,亦遭贬逐。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以将作监致仕。绍兴八年,秦桧当国,力主和议,胡铨上书请斩秦桧等以谢天下。当时,李纲也反对和议,结果被罢居长乐,张元干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对李抗金主张积极表示支持。胡铨被除名送新州编管,他又作《贺新郎》词送行。后来,秦桧听说此事,找个借口追赴大理寺,将张元干除名削籍。后张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

        张元干自幼酷爱学习,为得名家指点,他20岁时专程赶赴南昌向徐师川求教诗词。22岁时,他跟随父亲到汴京(今河南开封)入太学上舍生,倍加勤奋,博览群书,学业和诗词创作都大有长进。他早年创作的《菩萨蛮》等词,清新秀丽,别具韵致,赢得了人们的称赞,也渐渐有了些名声。纵观张的一生,他能诗、能词、能文,文学修养很高,著作有《芦川归来集》10卷、《芦川词》2卷,所涉内容十分丰富,有赞颂壮美山河的;有抒发朋友间真挚情感的;有怒斥误国佞臣的。他的著作因洋溢着爱国激情,而备受人们称赞。

        他十分擅长作词,与张孝祥一起并称南渡初期词坛双璧。在他的180余首作品中,最著名的是两首《贺新郎》,也是他的压卷之作。《四库全书总目》记载“其词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气”。张元干生活在两宋动荡之交,无论是时间上还是词风上都展现出承前启后的特质。南渡以后,他的词风转为豪放、悲壮,气节凛然,继承了苏轼的豪放派的风格,更兼社会动荡,生活阅历丰富,使得作品的内容极具厚度。他积极创作,大胆探索,词的内容更紧密地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使词成为了对国家大事发表看法、抨击时弊的艺术手段。他赋予词以新的作用,拓宽了南宋词人的创作道路,对后来的辛弃疾等人产生了很大影响。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初,李纲任亲征行营使,主要负责京都防务,张元干为行营属官。金兵围攻汴梁城,李纲力谏抗金,坚决死守。张元干投入到京都保卫战中,积极献策,撰写《却敌书》,亲临城上杀敌,还曾多次打退金兵进攻。后来,他在《挽少师相国李公》中回忆说“城守麾强弩,诸班果翕然。云梯攻正急,雨箭勇争先。中夜飞雷炮,平明破火船。”金兵损失惨重,久攻不下,二月便退兵,京都围困得解。张元干写《丙午春京城围解口号》:“九庙安全日,三军死守心。倘为襄汉幸,良复见于今”称颂这次战斗,讽刺那些只知弃城逃跑的人。同年六月,李纲被排挤出京都,随后张元干也被贬淮上。北宋靖康二年,即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二帝被俘,北宋灭亡,张元干悲痛万分,创作《感事四首》,表达抗敌复国的决心和意志。同年五月,康王赵构在商丘即位,重新启用李纲为宰相,张元干也被召回,官拜朝议大夫、将作少监、充抚谕使。李纲整军备战,坚持北伐,可短短75天就被免职。

        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江南战事渐息,半壁江山稳固。高宗皇帝定都临安,也渐渐没有了收复失地的想法。他任用秦桧为参知政事,主战派被排挤出权力核心,仁人志士要么官居下位,要么退隐林泉,恣意山水。张元干也辞官回到了福建。七年后,宋金议和,宋向金纳贡。张元干听说后,十分愤慨,作《再次前韵即事》,大骂秦桧、孙近等卖国权奸是“群羊”。李纲在福州也上疏反对朝廷屈辱议和,张元干听说后,又作《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畅言“气吞骄虏”的壮志,对李纲坚决主战、反对议和表示敬仰和支持。这首词写得慷慨悲凉,感人至深,希望朝廷能重塑环宇,收复山河。

    虽然主和派把柄朝政,但对于与金是战是和的斗争仍然十分激烈。公元1138年胡铨听说秦桧要派王伦出使金国乞求和议,屈辱称臣,他以“冒渎天威,甘俟斧”的气魄,写下《戊午上高宗封事》,声言“义不与桧等共戴天!”秦桧读后,火冒三丈,顿足捶胸,心中暗下决心,定杀此人!后诬蔑胡铨“狂妄凶悖,鼓动劫持”,将他贬谪到广州监管盐仓。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先是贬谪昭州(今广西平乐),又再贬新州(今广东新兴县)监广州盐仓编管。当时,胡铨在福唐(今福建福清)被告知贬谪,于是从福唐出发,前往新州。在经过福州时,张元干敬佩胡铨的作为和勇气,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作《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为胡铨送行。

    这首词分上下两篇,上篇57个字,下篇59 字。“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生动地展现了金兵铁骑下混乱荒凉的情景,“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道出了心中的无奈与惆怅。下篇的“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放眼看古今大事,没有恩怨私情。鼓励胡铨振作起来,安慰他乐观面对,不要因此消沉。全词写得慷慨悲壮,苍凉悲壮之中暗含刚健遒力,犹如金石之声,不同凡响。这首词流传甚广,为张元干赢得了更大的名气,也为他招来了更大的祸患。秦桧彻底愤怒了,已过半百的张元干被抄家入狱,削除名籍。

    他一生没有官居高位,显达富贵;没有声名赫赫,万人仰慕。他有的只是满腔忠义和无畏勇气。七十岁时,他作《陇头泉》,仍想着“整顿乾坤,廓清宇宙,男儿此志会须伸。”也是希望有人能接过这面旗帜,继续未完成的事业。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张元干逝世,归葬福建的螺山,终年80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原文、翻译及赏析
张元干(宋).​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宋】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赏析
宋词中的成语39丨张元干之“垂暮之年”:江山破,人落魄,听我一曲送行歌
张元幹: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上)韦力撰
跟着李兵背诗词 | 第329首·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