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立秋丨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立秋

2019年8月8日03时13分

农历七月初八

星期四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唐代诗人杜牧诗作“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风吹落叶渲染了秋色,一叶落而知秋至。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在民间有“早立秋”和“晚立秋”的说法,要是“早立秋”,立秋后会很快变得凉爽,即使是“秋老虎”威力也不够大,要是“晚立秋”就会非常热了,这就是农谚中说的“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按照民间说法,立秋要是在农历六月就是早立秋,要是农历七月立秋就是晚立秋,今年立秋是在农历七月初八,按照民间说法,就是晚立秋啦,所以大家要做好思想准备,过了立秋之后,天气还会非常酷热。

农谚中说的“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这句话是老辈人通过当地多年的生活传递和总结出来的经验。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物候的变化有显著的差异,二十四节气交节的时间也并不一致。所以说农谚和民俗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季节交替,岁月轮回,

又是一年立秋时。

俗语曰“过立秋把扇丢” ,我国北方天气高温湿热渐退,北风增多,气温逐渐下降,早晚凉爽,象征秋天开始。此节时春玉米乳熟,晚稻开始孕穗。农谚有“立秋十八日寸草结籽”,“立秋不收俩荚豆”。足以证明农作物种植已经过期,只待收获。

立秋这一天,天津宁河地区的民俗讲究在立秋之时吃香瓜,名为“咬秋”。据说可免腹泻,并寓盛夏炎热难禁,忽逢立秋,将其咬住之意。吃肉馅饺子,据说可贴“秋膘”。今年立秋仍在“三伏天”内,秋里加一伏,俗称“秋老虎”,提示大家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此时昼夜温差逐渐变大,也要预防着凉感冒。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凉风至: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

白露生: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

寒蝉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秋是收获的季节

秋,是一个硕果满枝的季节。

立秋养生

一、养阴润肺

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肺气虚则集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产生呼吸道疾病,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可适当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食品,同时可多食一些酸味果蔬,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

二、早睡早起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

三、防中暑

今年立秋仍在“三伏天”内,秋里加一伏,俗称“秋老虎”,提示大家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

四、防秋燥

如果出现明显的咽部不适,应该注意多喝温热水,多吃些滋阴润喉之品,如百合、银耳、黑木耳、梨等,平时用嗓较多的人更要保护好嗓子,尽量减少说话。另外,秋天容易上火,建议容易上火的人少吃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嗓子影响健康。

  五、防感冒

初秋的夜晚,很多人习惯不盖被子,太过贪凉会导致腹泻、头重等。因此,初秋之际昼夜温差逐渐变大,千万注意不要贪凉!要预防着凉感冒。

“咬秋”

立秋之时吃香瓜,名为“咬秋”。据说可免腹泻,并寓盛夏炎热难禁,忽逢立秋,将其咬住之意。

贴“秋膘”

立秋吃肉馅饺子

据说可贴“秋膘”

天津宁河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古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立秋这天“贴秋膘”。

一场秋雨一场凉

农谚

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顶场霜 。

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秀。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种荞麦。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

头伏有雨二伏旱,三伏有雨吃饱饭。    三伏定旱涝,祛暑看年成。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云往东,车马通,云往西,穿雨衣。    

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亮一亮,下一丈。

早霞阴,晚霞晴。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早怕东南,晚怕西北。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眨眼要来到。

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风不扬尘。      

青蛙叫的欢,必有阴雨天。

天上鱼鳞斑,不雨也风颠。                     老云接驾,不阴就下。

水缸穿裙,雨要降临。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旱刮东风不下雨,涝到西风不晴天。     今晚蠓虫多,明日有雨落。

火烧云晒死人。

今晚火烧云,明日晒死人。                     河里鱼打花,天上有雨下。

日落云里走,雨落半夜后。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清早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秋雨不漏薄。

请大家继续关注,点击下面链接还有更多民俗故事等您欣赏。

链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年七月初十立秋,老人说“立秋有雨是顺秋”,有啥预兆?
“旱不旱,就看七月初一”,今日七月初一,这天下雨有啥预兆?
立秋,秋天来了!
立秋|一叶落而天下知秋
天气预报:立秋这天晴朗无雨,有什么预兆?看看老祖宗留下的谚语
​秋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