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雨读诗经(71)葛藟:绵绵葛藟,在河之浒
葛藟是一种藤类蔓生植物,常在河边等比较湿润的地方能够看到,一个根系上可以有好几个支干,而支干上还可以有根系,更好地滋养自己,而且拽起一个往往可以连带起一大片,能够较好地抵抗风吹和水冲等。

国风·王风·葛藟

绵绵葛藟lěi,在河之浒hǔ。

终远yuàn兄弟,谓他人父。

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绵绵葛藟,在河之涘sì。

终远兄弟,谓他人母。

谓他人母,亦莫我有yòu!

绵绵葛藟,在河之漘chún。

终远兄弟,谓他人昆。

谓他人昆,亦莫我闻wèn!

这已经是我们在诗经中第二次看到“葛藟”,《周南·樛木》中的葛藟就是缠绵的象征:

南有樛木,葛藟纍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野葡萄藤缠绕大树,自然是说女子像藤一样缠绕男子,可以说是依附也可以说是关系紧密,树和藤的相互依存亲密无间是自古以来人们对婚姻的期盼,此时的“葛藟”情意绵绵,令人向往和遐思。

而今天出现在王风中的“ 葛藟”,没有可以依附的大树,独自生长在河边,绵绵不断。

诗人远离自己的兄弟独在异乡,看到河边绵绵生长的葛藟,想着自己兄弟的离散,自己忍辱乞求却被冷漠以对,一哇三叹,一波三折,读来心里沉甸甸的。

“终远兄弟”,“终”,既,已经;已经远离了亲人和兄弟

三章连写三个“终”字,以表现远离亲人的时间之长,距离之远,而在那个时候,如此长时间、长距离的分离,往往意味着永别,思念、沉痛之情溢于言表。

“亦莫我顾”,“亦莫我有”,“亦莫我闻”,三个“亦”字背后是一次次的被拒绝,彷徨、无助,也有对世界的一些怀疑。

《左传 文公七年》:“(宋)昭公将去群公子,乐豫曰:“不可,公族,公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荫矣。葛藟尤能庇其本根,故君子以为此,况国君乎。””

意思就是说诸侯家的子女就如同葛藟的枝叶,把自己的子女赶出去,那诸侯自己的根本就没有庇佑,葛藟长得再长也连着本根,还能庇佑根本,君子都能认识到这个问题,更何况身为一国之君呢。

此一番意思在晋国尤为明显,晋国公族消弱后,晋国的政策法令都出自大夫层,所谓“政出私门”,这也就导致了有一天“三家分晋”的结局。

朱熹《诗集传》云:“世衰民散,有去其乡里家族,而流离失所者,作此诗以自叹。

牛运震《诗志》评曰:“乞儿声,孤儿泪,不可多读。

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曰:“沉痛语,不忍卒读。

《 诗经·国风·王风 》里的葛藟,洒满忧愁和悲凉,流离失所、求助不得的痛苦布满了野葡萄的每一个叶片。后人以“葛藟”借指流亡他乡者的怨诗。

明归有光《叔祖存默翁六十寿序》:“顾今垂老不遇于世,无以庇其九族,有《葛藟》之悲。”

清何壮能《族谱序七古长诗》:“擕儿扶老奔遐陬,悲歌《葛藟》失恃怙。”

本文及同系列文章皆为江南文社原创,
只做社内学习交流使用,转载著名出处,禁侵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经考【葛藟】国风·王风
《诗经》第七十篇  葛藟
006国风●王风
诗经注解(71)葛藟
马和之《唐风图》-诗经·唐风十二篇+高宗赵构楷书高清大图赏析
71 葛藟 | 诗经·国风·王风 | 儒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