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字化,为城市管理带来什么

  据淮南报业新闻网报道 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一个城市管理的优劣,从市容环境这面镜子上就可以映衬出管理者的水平,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形象,更体现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

  从狭义上讲,淮南市城管工作由建设、规划、房产、市容、公用事业、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承担,主要任务有:市政道路维修、维护市容环卫清扫保洁,园林绿化管理,道路路灯照明管理,广告管理,渣土管理、城管行政执法、环境保护、房产开发等。各部门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管理信息滞后、管理监督效率低下,管理手段单一,以及职责不清、职能交叉,多头管、无人管等问题。同时城管执法人员少,监督考核体系不健全等因素也制约了我市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

  2005年7月,建设部召开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现场会,探讨数字化城市建设,2007年建设部确定合肥、淮北、黄山、铜陵和芜湖等五个试点城市在全省率先搭建起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并投入运行,2010年底,全省所有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城全面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也将诞生首个省级城市管理平台。

  当前我市正在积极推进“数字淮南”信息化建设,“融入省会经济圈、推进合淮同城化,建设新型区域经济联合体”的城市发展战略,对全市的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市政府多次强调,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方针,充分发挥信息化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实现信息网络、信息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良性互动,不断提高信息化应用技术,促进淮南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就对我市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

  根据我市的整体需求并结合实际情况,规划建设我市数字城市管理模式分二期进行,一期是先搭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开展各业务系统的建设以及系统集成,覆盖田家庵区、大通区、谢家集区和八公山区等区域,覆盖区域主要地段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在各区主要地段和办公场所设置监控点;二期是进一步优化一期建成系统,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扩大平台实施范围,覆盖到一期范围外的其他建成区域,包括潘集区、山南新区等区域,建设移动指挥系统、田家庵区景观灯控制系统等拓展应用系统,为城市管理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初步实现淮南市城市管理的数字化。

  就我市而言,淮南市属于较大城市,下辖五区一县,一个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将采取建设部在全国中小城市中推广的“一级监督、二级指挥、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数字城市管理模式。通过一级监督,将市、区发现问题的能力,整合到一个平台上,监督权、评价考核权、奖惩上收,实行高位监督;通过两级指挥,将市管和区管单位统一到同一系统中,强化市、区两级政府的管理责任,并按照“先属主、后属地”的原则,各司其职,分别处置,指挥权下派。做到监管集中,指挥调度协调,这种架构维护了监督的权威、指挥的顺畅,保证了城市管理新模式的数量监理与有效运行。因此,淮南市数字城管建设模式采用市区合一的一级管理模式,即市级建立统一的监督指挥中心,各县区结合实际分别建立监督、指挥中心,对全区域进行动态、全时段监控与管理。

  相关链接:数字化城市管理是运用科学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根据现代城市管理理念,依靠法律、行政和信息化技术等手段进行城市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政府信息化的重要抓手,是“数字城市”的重要基础。数字化城市管理能够实现精确、高效、全时段和全方位的城市管理,是城市管理机制的创新和突破。(张 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淮南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考评办法(试行)
城市网格化管理新趋势
明年我市拟对8条道路进行改造
我市全力打造智慧之城数字之城移动之城
创新城市管理手段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启动 概念股“钱”景广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