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通你的“任督二脉”】上集

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者也!

——《内经·灵枢·经脉》

中医认为,人体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沟通上下内外的重要通道,堪称“药房”,上面的穴位好比“中药”。

只要把人体十二正经和任脉二脉弄懂,身体哪个部位不舒服,只要调理跟这个部位相关的经络穴位,症状就会大有缓解,不仅效果好,还能随时随地使用,非常方便!

在介绍经络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按揉相关经络及穴位,出现以下感觉时,说明经络出现了问题。

1、酸

经络通,但气血不足。只要把气血引进来,就不会酸了。

2、酸痛

缺血的同时,还沉积了一点瘀血。

3、胀

气很足,说明体内的气出不去。

4、胀痛

火力比较壮,气有余而血不足,说明血分配得不好。

5、痛

经络不通,瘀血阻络,必须疏通经络。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看人体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如果不通,分别对应哪些症状,上面又有哪些重要穴位。

1

子时(23点-1点):胆经当令。

胆经裤线重叠行,

分泌紊乱变神经;

嗜睡液汗疲倦态,

腋窝肿胀后脑痛;

淋巴发炎局部胖,

眼花目黄有增生。

功能作用:

疏泄肠道积滞,修复肠道疾病。

表现症状:

口苦,口干,偏头痛,白发,脱发,怕冷,怕热,胆怯,易凉,皮肤萎黄,便秘。

主要穴位:

肩井穴:乳房胀痛,头痛,肩膀痛,牙痛等。

环跳穴:坐骨神经痛,子宫肌瘤。

风市穴:治疗中风的要穴,对偏瘫、风湿引起的下肢痹痛也有效果。

悬钟穴:半身不遂、腰腿疼痛、偏头痛、落枕等。

足临泣穴:头痛、腰痛、肌肉痉挛、眼疾、胆囊炎、中风、神经官能症。

2

丑时(1点-3点):肝经当令。

肝经对应胆经行,

循环分泌掌控中;

肤色发青腰疼痛,

眼圈发黑有痛经;

眼球发干眼屎多,

肝火旺盛有罪行。

功能作用:

主疏泄、主藏血、主宗筋,肝脏有解毒功能。

表现症状:

口苦,口干,头部晕眩,头顶垂坠,眼睛干涩,情志抑郁,脂肪肝,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前列腺炎,易怒。

主要穴位:

期门穴:疏肝解郁,是十二经络气血运行的终止穴。

阴包穴:月经不调,遗尿,小便不利,腰骶痛引小腹。

太冲穴:降压,稳压,全身痹痛。

3

寅时(3点-5点):肺经当令。

胸到拇指为肺经,

手臂内侧属阴经;

呼吸免疫掌控中,

缺水敏感鼻不通;

体热出汗背有痘,

干燥痰多下咽痛;

感冒发冷体内空。

功能作用:

调节呼吸,助心行血,促进水液输送和排泄。

表现症状:

怕风,容易出汗,伤风感冒,鼻塞,流鼻涕,咽喉痛,咳嗽气喘,皮肤干燥,无光泽,头发脱落,胸部胀痛,支气管哮喘,背部肩部酸痛,四肢末端麻木。

主要穴位:

孔最穴:咳血,发汗,咽喉肿痛、鼻孔干痒、痔疮。

鱼际穴:心里有火、夜间咳嗽、睡不好觉,容易在凌晨3-5点早醒。

4

卯时(5点-7点):大肠经当令。

食指腋窝大肠经,

手臂外侧属阳经;

消化神经掌控中,

它要不痛腹胀痛;

便秘口干肩颈痛,

体热痔疮加头痛。

功能作用:

排泄人体大部分废物,确保身体内环境干净,使经络正常运转。

表现症状:

津液失调,牙痛,咽喉肿痛,流鼻涕/血,颈颊肿痛,暗疮及肩痛,上肢痛,肠鸣便秘,腹胀,手/足怕冷,头痛,指痛,体热口干等症

主要穴位:

合谷穴:止痛第一穴。

手三里穴:人体经络痛症,肩周炎。

曲池穴:皮肤病,心烦,失眠,多梦,便秘。

手五里穴:肘臂疼痛不举,中风偏瘫,上肢不遂等。

5

辰时(7点-9点):胃经当令。

胃经位于胆经前,

三指距离到经中;

口腔糜烂牙肿痛,

口干口臭腹胀痛;

体热打嗝喜食冷,

大便干燥且不通。

功能作用:

主受纳,腐熟,管理升清,降浊,储存,转运食物,消化食物。

表现症状:

久积化火,容易发高烧,出汗,前额脑口痛,咽喉,牙痛下肢风湿关节痛,胃功能下降,胃痛,胃胀,无食欲,餐后腹胀,胃酸过多,唇干裂,打嗝,便秘等症状。

主要穴位:

髀关穴:腰痛膝冷,痿痹,腹痛。

梁丘穴:急性膝关节扭伤,急性胃痛,急性乳腺炎引起的乳房痛。

丰隆穴:化痰止咳,减肥消脂,远离嗜睡。

足三里穴: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等

6

巳时(9点-11点):脾经当令。

胃经对应是脾经,

免疫神经掌控中;

胃胀打嗝排气空,

呕吐难耐肋下痛;

曲张贫血低血压,

风湿还有关节痛。

功能作用:

运化食物的营养,协助肾运化水湿,益气统血,营养全身。

表现症状:

湿重疲倦,全身困重,四肢无力,脚趾胀痛,怕冷,第一脚趾拇指活动很困难,失眠,消化不良,胃胀气,腿部静脉曲张,皮肤容易伤,脾气虚肌肉松软,足膝关节疼痛。

主要穴位:

地机穴:糖尿病,胰腺炎,腰痛,痛经等。

三阴交穴:妇科疾病首选穴。

公孙穴:对胃溃疡效果很好。

太白穴:调控血糖,胃痛,腹胀等。

7

午时(11点-13点):心经当令。

心到小指为心经,

手臂内侧属阴经;

循环系统掌控中,

胸口沉闷与头痛;

心烦失眠也多梦,

肩与前胸多疼痛;

目赤颧红口干燥,

血液不良喜安静;

心事过多压力重

功能作用:

主管精神意识活动,维持血液正常运行。

表现症状:

失眠,多梦,难入睡,健忘,痴呆,心烦,心闷,心痛,忧郁,小指痛,血液循环不足引起的晕眩。

主要穴位:

极泉穴:调整心律,心脏急救,疏通淋巴。

少海穴:心烦失眠。

神门穴:镇静安神。

少冲穴:心烦顽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牛黄解毒片巧搭配,清一身火热,无炎一身轻
人体十二经络的主要功能,干货合集值得收藏
十四条经络阻塞后的表现!
命要活得长,全靠经络养!人体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应该如何疏通?
艾灸上火不要怕,人体自带“降火穴”!
又添新证据,经络穴位真实存在!学习“内关穴”的妙用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