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早读 | 胺碘酮天天用,这6大不良反应一定要重视!

胺碘酮为苯并呋喃的衍生物,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同时具有轻度钠通道阻滞、钙通道阻滞、β受体阻滞等作用。因此,它具有Ⅰ、Ⅱ、Ⅲ、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特点。

胺碘酮疗效确切,临床安全性较高,广泛应用于多种心律失常的治疗。但随着该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一起来看看吧

一、心脏毒性


心脏毒性的发生率约在0.8%~24%。表现如下:

1.窦性心动过缓、一过性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阿托品不能对抗此反应;
2.房室传导阻滞;
3.尖端扭转性室速;
4.静注时产生低血压;

5.静脉给药后常发生血栓形成性静脉炎


如何处理?

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伴逸搏心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巨大u波等,应及时停药;如情况严重或停药数天后仍未见缓解,则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

1)心律失常的处理:

对胺碘酮过量所致的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或尖端扭转性室速,尤其是伴有血液动力学障碍的患者(无冠心病心绞痛等使用异丙肾上腺素禁忌证),异丙肾上腺素应作为一线治疗药物使用。

如果一旦出现尖端扭转型室速,不宜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应安置临时起搏器和补充镁,纠正低钾血症,尖端扭转性室速发展成室颤时可用直流电转复。

2)晕厥的处理:

对于伴有晕厥、阿一斯综合症或尖端扭转性室速发作的患者,应及时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提高基础心率后,尖端扭转性室速常可自动终止,一般无需进一步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3)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处理:

对于严重低血压、甚至休克,均应停药,给予升压药、异丙肾上腺素、碳酸氢钠(或乳酸钠)或起搏器治疗。

二、肺毒性


胺碘酮肺毒性发生率为1%~17%。胺碘酮的肺毒性很可能是药物直接毒性作用以及炎症反应、过敏反应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随着胺碘酮治疗周期的延长,肺毒性风险也将随着摄入量的增加而加大。胺碘酮肺毒性的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多在连续应用胺碘酮后3~12个月出现,可表现为间质性肺炎或过敏性肺炎。

多数患者起病隐匿,伴有干咳、呼吸困难、体重下降等,偶有发热,胸部X线显示肺间质弥漫性病变。另有少数肺毒性患者起病较急,常在治疗初期出现症状,并以发热和类似感染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为特点,胸片显示肺实质片状浸润。胸腔积液在肺毒性患者中较少出现。


如何处理?

1)预防为了尽量减少肺毒性发生,除坚持小剂量胺碘酮治疗的原则外,治疗开始时行胸片及肺功能检查,且坚持每3~6个月作病史重新评估、体检、胸片等复查,以便尽早确诊。

如果用药期间出现呼吸道症状,不管是单纯发作或伴随一般情况恶化,均应引起高度重视,对疑有致肺毒性者,需及时停药。

2)治疗:早期的轻度肺毒性停药可逆转,如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易于奏效。

三、甲状腺毒性


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报告不一,有高达20%以上,对于仅化验异常而无临床表现的患者,可监测促甲状腺素的水平而不需要特殊处理。

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发生可能比较隐匿,其症状和体征易被误诊为其他原因所致,如心动过缓易归因于胺碘酮本身或其他药物所致。

甲状腺功能亢进则可能表现为心律失常加重或体重减轻,由于胺碘酮的负性变时作用,通常没有出现静息性心动过速。


如何处理?

1)预防:为了尽量避免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发生,在用药前、用药中必须进行甲状腺功能的监测,尤其对于老年人或原有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或甲状腺功能紊乱病史的患者。

2)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可发生在胺碘酮停药后,除突眼征以外可出现典型的甲亢征象,发病率约1~5%,停药数周至数月可完全消失。

少数需用抗甲状腺药、普萘洛尔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甲状腺机能低下,老年人较多见,可出现典型的甲减征象,停药后数月可消退,但粘液性水肿可遗留不消,可用甲状腺素治疗。

四、肝脏毒性


诊断胺碘酮的肝脏毒性时应除外其他原因(如其他药物、病毒、酒精等)所致的肝功能异常。如果确诊发生了胺碘酮肝脏毒性反应,应该停药。胺碘酮引起的肝炎可能是致命的。胺碘酮导致肝损害有以下三种表现:

1.单项转氨酶增高,发生率约15%~5O%,与用药剂量呈正相关,停药后会自行恢复正常。
2.急性肝病,表现为黄疸或转氨酶明显增高,一般发生在胺碘酮静脉滴注时。停药后黄疸及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会较前下降。
3.慢性肝病,表现为肝大及转氨酶中度升高,伴肝硬化或肝纤维化,组织学异常改变很显著,与用药剂量大或疗程长有关。

五、神经毒性


神经毒性表现为共济失调、震颤、感觉异常等,外周神经病变发生率0.3%,神经毒性与剂量有关,减少剂量后症状就能减轻。

视神经病变少见,与胺碘酮关系还不清楚,但如伴视神经炎、外周神经炎或共济失调等反应应及时停药。因此临床医师用药时注意监测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必要时及时停药。

六、其它毒性


视觉变化常见。角膜沉着仅反映药物吸收,光晕也很常见,一般不影响视力,应向患者解释,让患者消除顾虑。最严重但很少见的并发症是视神经炎,一旦发生必须停药。

皮肤蓝灰色改变是长期服用胺碘酮的特征,通常在面部和眼睛周围最明显。这只表明有药物的吸收,日晒可使之加重。如患者有光过敏,即使不严重,也要告诉患者避免日晒,使用防晒用品。

小结


综上所述,胺碘酮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及器官。

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所用胺碘酮剂量、用法及时间有密切相关,使用剂量越大,使用时间越长,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

因此临床医师在治疗期间需评价患者胺碘酮治疗的获益与风险,尽早发现胺碘酮的不良反应并及时治疗。只有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用药,才能把不良反应的风险降至最低。
END
作者简介:  
林明宽  副主任医师
三亚市人民医院

林明宽,三亚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心电生理介入。曾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修一年。目前担任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广东医学杂志、实用心电学杂志、重庆医学杂志、中国医药导报、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的审稿专家。2020年获得哈特瑞姆医师节答疑训练营最佳学习之星。担任海南省绿色电生理常委,海南省心血管委员会委员,海南省心律失常委员会委员。

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作者林明宽,仅用于学习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药指导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胺碘酮的不良反应有多少,你知道吗?|| 陈泉峰
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副作用较多,临床应用需要监测哪些指标?
抗心律失常“胺碘酮”,用药知识知多少?
服用胺碘酮需要注意的不良反应(上)
决奈达隆,相比胺碘酮,不含碘离子,抗心律失常相似,副作用更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