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舟十四号成功返回,为什么没有实现精准的“舱落人到”?
userphoto

2022.12.05 内蒙古

关注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12月4日11时左右撤离中国空间站,中间绕地球飞行五圈之后正式进入返回阶段,到12月4日20时左右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整个过程采取快速返回技术,用了大约9个小时左右,这也是中国载人航天第二次采取快速返回技术,上一次神舟十三号的返回也是用了大约9个小时的时间。

看过神舟十三号返回直播的小伙伴应该都记得那一幕,当返回舱着陆的那一瞬间,空中搜救分队和地面的搜救分队都迅速的赶赴着陆点,实现了完美的“舱落人到”。

而今天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过程,在直播过程中我们听到工作人员要建立医监医保帐篷,大的帐篷给航天员陈冬和蔡旭哲使用进行医监医保检查,小的帐篷给航天员刘洋使用。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程序工作,最终三名航天员并没有进入帐篷,而是分别进入了三辆医监医救车。

在车内有相对密闭的环境,温度上可以很好的保证,在医监医救车内还可以吃上提前准备加热食物,甚至还可以洗上热水澡。

神舟十四号的返回过程可以说是非常顺利的,全程几乎都是在工作人员的监控之中,直到落地的那一瞬间,仍旧在画面中心,可以说是我们看着它安全着陆的,可以说神舟十四号返回舱着陆的精准度非常高。

当返回舱着陆之后,我们可以看到空中搜救分队在5分钟左右的时间后依次抵达,并且迅速进入回收程序,尽量的压缩各程序时间,毕竟是在深夜中环境温度大约是零下14摄氏度,同时在大戈壁上没有任何障碍物遮挡,体感温度一定会更低。

从直播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当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后,地面的搜救分队正在努力地赶路中,从画面中还可以看到路况非常不好,从地面搜救车队的角度来看,并没有像神舟十三号返回时那样精准的“舱落人到”。

那么为什么神舟十四号返回舱的搜救回收工作,没有实现特别精准的“舱落人到”?

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神舟十三号的返回过程发生在白天,而神舟十四号的返回发生在夜晚,此前工作人员就说过这一次的返回过程为历史最困难、最复杂、最黑夜以及最寒冷。而在这样的环境里对地面的搜救回收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空中搜救分队,由于夜晚视线的问题,所有的飞机必须要依次进行停落,不能同时进行。而地面上的搜救分队,就必须要看着目标一路驰骋,而这个驰骋的速度也是有限制的。

本来在戈壁滩上地势环境就比较差,还加上在夜间行进,只能是放缓速度,这也是我们认为没有实现精准“舱到人落”的原因。

但其实换个角度来思考,我们把这个问题看的太过于苛刻了,“舱到人落”是最完美的状态,但是神舟十四号夜间返回,对于地面搜救人员带来的难度比较大。尤其是车辆分队,受黑暗环境影响最大,而空中搜救分队相对更好一些,只是在降落的时候注意一些,因此空中搜救分队会最快速的抵达。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返回,面对了深夜和极寒,这对于经过6个月太空飞行的航天员也是一种考验,但这一次比较幸运的是神舟十四号返回舱着陆后是水平状态,这样可以更加地节省航天员出舱时间。

毕竟所有工作都是在零下14摄氏度的环境下进行,体感温度会更低,对于本来身体就相对虚弱的航天员来说就是一种考验,因此要尽量地缩短出舱时间以及采访时间。例如此次神舟十四号航天员的采访过程,就非常简洁,并没有像此前神舟十三号那样,三名航天员排排坐,而是出舱一位就迅速地转移到医监医保车内。

尽量的减少低温对航天员带来的影响,后续他们将乘坐专机返回北京,进行科学性、系统性的恢复训练工作,为未来的太空飞行再一次进行准备,不得不说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但也足够幸苦!最后欢“最忙乘组”安全回家!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焦点访谈:护航“神十三”回家|神舟|焦点访谈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神舟
“接机”实录|总台才是“追星”天花板
专家解读:神舟十二号飞船搜救任务,克服了四个困难
神舟十二号撤离至组合体前方2公里 搜救回收地面分队“满格”状态迎接航天员回家
神舟十三号成功着陆,为什么航天员出舱时站不起来,而是被抬着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