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已故名医孙秉严治癌经验:肠癌
 
直肠癌——温寒化瘀,驱毒通便
卢某,男,60岁,住牡丹江市。1981年出现脓血便,每日大便8-10次,小腹下坠,纳食减少。经某医院直肠镜检查,诊为直肠癌,病理报告为“腺癌”;经放疗1个月,服用中草药,放疗后复查癌灶由10.2cm缩小到6.2cm,但症状末减,1981年10月6日来我院就诊。
诊见:面色黄瘦,形体消瘦,耳壳硬结(+),甲印溶合,舌腮印(+),脉沉弦紧。证属寒热瘀滞毒结型,治以温寒化瘀,驱毒通便。汤药处方:
附子15g,干姜15g,油桂15g,地榆15g,槐花角20g,黄药子30g,天葵子15g,藤梨根15g,麦冬10g,天花粉20g,牵牛子30g,海藻15g,牡蛎15,皂荚6g,蜈蚣3条,蝉蜕10g,斑蝥3个,滑石15g,党参15g,生芪30g,陈皮10g,半夏15g,大枣10g。
水煎两次,早晚分服。
成药处方:化毒片:日5片;化坚液:日100ml;新丹:日1剂。
自服药后1年,大便日1-2次,下腹部不适诸症消失,饮食正常,体力恢复,能上班工作。于1983年复查直肠癌病灶完全消失。于1985年10月21日经天津某医院等复查,未见异常。
   
 
结肠癌——驱毒破瘀,回阳攻下
崔某,男,36岁,工人。1970年3月10日被木头砸伤腹部疼痛难忍,次日在某医院手术治疗。术后20天上腹部出现肿物伴有肠梗阻,5月19日又以“肿物待查”在该院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横结肠与胃之间有一手拳大小肿物,肝、胆囊、小肠、横结肠有广泛的白色小结节,即关闭腹腔,取病理报告为“结肠腺癌”。同年10月来诊,当时血红蛋白3.8g,体弱,面色苍白水肿,上腹部肿物隆起,大小如拳,触之质硬,右肋下亦可触到鸡蛋大小的肿块。四诊结合印法,其证属寒瘀毒结,治以驱毒破瘀,回阳攻下。汤药处方:
附子15g,肉桂15g,干姜15g,高良姜10g,熟地20g,白术10g,党参10g,三棱15g,莪术15g,木香10g,佛手10g,厚朴10g,海藻15g,牡蛎15g,蜈蚣5条,斑蝥5个,滑石10g,牵牛子30g,槟榔30g,大黄15g,元明粉15g(冲)。每日l剂,煎2次早晚服。
成药处方:化毒片:每日2-5片(视耐受情况定,下同);化郁丸:隔日1剂;化坚口服液:每日50-100mL。
服药后大便排出物甚多,如烂肉,或如粘冻。9个月后,腹部肿块基本消失,血象基本恢复正常。1974年4月,天津市某医院征得病人同意后做剖腹探查,证实腹腔转移癌已完全消失,1980年该医院再次复查,末见异常变化,正常工作。
   
乙状结肠癌——辛温驱毒,破瘀攻下
刘某,男,47岁,华东某学院干部。1970年患乙状结肠癌,术后3个月复发,当时左颈淋巴结及左腹股沟淋巴结均有转移,腹部胀痛,有少量腹水。天津某医院钡灌肠见肠道狭窄区仅0.15-0.6cm,大便阻塞不通,1971年2月来诊。
查体见面色苍白,痛苦病容,身体消瘦。舌淡苔白腻,脉沉细而弦。两拇指甲印(+),微小,余八指甲印(-),舌、腮印(+),左耳壳硬结(+),胃及脐左侧压痛(+)。肝掌明显,延及大、小鱼际及十指端,肝大肋下两指。证属寒瘀毒结,治以辛温驱毒,破瘀攻下。汤药处方:
附子15g,干姜15g,肉桂15g,党参15g,熟地30g,莪术15g,三棱15g,土茯苓30g,斑蝥3个,滑石15g,香附15g,枳实15g,槟榔片30g,牵牛子30g,大黄15g,元明粉15g(冲)。日l剂,早晚分服。
成药处方:和肝丸,日1剂;化毒片,日2-5片;化坚口服50-100mL口服。
化疗药口服:复方氟腮密啶片,日5片(每片50mg),口服。
服药后,每日排便数次,身轻,精神亦好。服药半年后饮食增加复,体力恢复,肝掌亦消失。1972年9月拍片,复发病灶消失,淋巴结肿大消失。在北京某医院检查CEA(癌胚抗原)为正常值,恢复工作。
1983年底再次复发且转移.出现腹痛,北京某医院B超查,左下腹肿块5.0cmx3.9cm,压迫左下肢动脉,不宜手术。化疗2月余,腹痛加剧,日夜不能卧,天津某医院CT复查为左髂脉管周围淋巴转移。患者拒绝手术于1984年3月再次来诊,仅治2个月,左腹肿块即明显缩小,不适亦消失。病人于1985年腹腔癌复发而死亡,但中医药治疗为他延长了生命。
 
 

       
8.肠系膜恶性肿瘤——温阳破瘀,驱毒攻下
    左某,女,49岁,住天津市河西区。1979年3月发现下腹部有肿物,疼痛剧烈时则呕吐出冷汗。4月6日经天津某医院检查,下腹可触及如妊娠5月大小之肿物。19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两侧卵巢呈皱缩状,左侧卵巢部位附有直径分别为2cm及1cm的囊肿。两侧卵巢的正中部位有一18cmxl6cmx8cm的肿物,坚硬凹凸不平,被小肠系膜包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肠系膜淋巴结病理检查,报告为“肠系膜恶性肿瘤”。病情日益恶化,腹胀痛剧烈,腹水增多,不能安眠,行动困难,纳少,大便多日不解,1979年10月20日来诊。
    以四诊结合印法,诊得证属寒毒结,治以温阳破瘀,驱毒攻下。汤药处方:
    附子15g,炮姜20g,高良姜10g,桃仁15g,红花10g,三棱15g,莪术15g,厚朴15g,香附15g,陈皮10g,乌药10g,海藻15g,牡蛎20g,泽泻15g,车前子20g。
    成药处方:新丹,每日1剂;消瘤丸,每日30丸;化坚口服液,每日100mL。
    服药后大便中排出很多黑色粘冻状和烂肉状物,逐渐身轻有力,食量增加,服药6个月后,下腹肿物和诸不适症状消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纪实连载】整理一则肠系膜恶性肿瘤医案
孙秉严治癌秘方 中医火神派孙秉严医案
结肠癌方 回阳攻下汤
卫生部结直肠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经方家孙秉严先生治癌医案|各家经方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案例分析-直肠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