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载祥十枣汤临床例证:大叶性肺炎、包裹性胸腔积液

十枣汤是《伤寒论》中一首经典方剂,因本方甘遂、大戟、芫花三味皆有毒性,且药性过于峻猛,医者惧其毒性,临床多弃之不用,甚为可惜。史载祥老师认为该方临床上不仅用于治疗“悬饮”,还可用于治疗各种水饮停聚浆膜腔(包括胸腔心包腹腔等)属邪实之证。现将史老师临床运用十枣汤的案例整理如下:

:大叶性肺炎、包裹性胸腔积液

患者顾x,男,42岁。主因“发热、咳嗽伴胸痛2周”,于1977416日入院。

   患者2周前受凉后出现恶寒、发热,以午后为甚,最高可达39以上。曾在外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服病毒灵及抗菌素(口服四环素等)治疗,未见缓解。1周前出现胸痛伴咯铁锈色痰,数日来发热加剧,持续在39.5~40之间,胸痛以右侧为甚,身热汗出不解,口干粘而苦,大便5日未行。脉弦滑而数,苔黄厚。

   查体:T40.5P106次/分,R24次/分,BP12080mmHg,重病容,面色潮红,精神疲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咽充血,扁桃体不大,胸廓对称,右侧呼吸运动受限,右后下部叩之呈浊音,肝肺浊音界居右胸第六肋间,右下呼吸音消失,语颤减弱,可闻及细水泡音,心界不大,未闻及明显杂音,肝脾未及,双下肢不肿。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WBC21.8×109LN%
87%L%
10%。胸片:右肺第2肋间以下见有大片云状致密阴影,内缘为弧形向肺内突出,外缘紧贴胸壁。胸水常规示:李凡他氏试验(+),细胞数18000个/mm,分类:多核90%,单核10%

   西医诊断:大叶性肺炎  浆液纤维性渗出性(包裹性)胸膜炎

   中医诊断: 悬饮

方药:十枣汤   大戟1.1g 芫花1.1g 甘遂1.1g1剂。

共研为极细末,装胶囊,以大枣10枚煎汤浓缩,分2次送服胶囊。服上药1剂后,腹泻4次,稀水样便,腹痛不显,右肺底啰音明显减少,呼吸音仍低,体温已趋正常,咳减,痰少,苔黄腻,脉滑数。续服上方半剂,自午后起改葶苈大枣泻肺汤合千金苇茎汤出入:冬瓜仁30g 芦根30g 葶苈子10g 鱼腥草30g 蒲公英30g 全瓜蒌15g 一见喜15g 甘草10g。继进3剂,体温已降至正常,咳痰胸痛均好转。右下肺呼吸音仍低,湿罗音消失,舌质偏红,苔薄腻,脉滑数。复查血象:WBC9.7×109LN%70%L28%。原方加败酱草30g、苡仁30g。再进4剂。此后患者体温一直正常(附图1.2),症状逐步减轻,胸片复查示逐步吸收乃至完全吸收(附图3.4

  析:患者感受外邪,而见寒热。继之邪郁肺卫,水道失于通调,水饮壅盛于里,留于胸胁,而成悬饮之变。水停气阻,故胸胁作痛;肺不主气,则气短、咳促;邪郁化热,故见高热汗出,口干粘而苦,便结,虽汗出,邪未祛,水未退,故病不解。舌红苔黄厚,脉弦滑数为一派实证、热证之象。

水饮壅盛,随气攻窜,又于体格壮实之人,当以峻剂攻逐,一般化饮渗利之品恐难胜任。故用十枣汤1剂后,得快利,邪去大半,病势骤减,热势大退。再改葶苈大枣泻肺汤、苇茎汤及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以清热解毒、泻肺利水收功。

附图1:患者1977年住院时的体温单

附图2服药后体温变

 

 

附图3服用十枣汤前胸透报告


左肺清晰,右肺见片状阴影,边缘较清晰。右下肺外侧胸壁上有一弧形致密阴影向肺内突出,右膈光滑,右膈运动尚好。结论:右侧包裹性胸膜炎伴右中肺炎

附图4:服用十枣汤后胸透报告

二肺野清晰,右下膈胸膜肥厚,在右侧位上提示异常改变(右侧位上胃底上方见一微密阴影为横膈与心脏部分重叠影)


讨论:十枣汤出自于张仲景《伤寒论》152条: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鞭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十枣汤方:芫花(熬)甘遂 大戟 右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匕,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喉,糜粥自养。方由甘遂、大戟、芫花、大枣四味组成,全方药精力专,是攻逐水饮的代表方,用于治疗悬饮病,《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21条: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十枣汤在仲景原文中主治太阳中风,有形之水客居胸胁之悬饮证。中甘遂善行经遂水湿,大戟善泻脏腑水湿,芫花善消胸胁伏饮痰癖,三药峻烈,各有专攻,合而用之,其逐水饮,除积聚,消肿满之功甚著,经遂脏腑胸胁积水皆能攻逐。由于三药皆有毒,易伤正气,故以大枣之甘,益气护胃,并能缓和诸药之峻烈及其毒性,使下不伤正。

悬饮为痰饮病之一,是过量的体液停潴于胸腔所引起的。是饮邪停蓄于肺之外,膈之上,胁之下的一种病证。史老师认为古人由于检查手段限制,并不能明确悬饮的具体位置,只是根据临床症状分析判断为“饮停于胸”,实际上现代医学证明心包积液、腹腔积液的患者也会出现古人所说的“悬饮”的临床表现。因此分析十枣汤不仅能治疗悬饮,对于各个部位浆膜腔积液皆有一定的效果。亦有现代医家经多方验证,将其治疗范围扩大为各种水饮停聚胸腹属邪实之证[1]

十枣汤起效快,逐水作用强,使患者免受穿刺排液之苦,比较安全,易被患者接受。尤其一些胸、腹水病人经过反复穿刺引流仍复发的病例,应用十枣汤后复发率降低。但应注意十枣汤为峻下逐水之剂,具猛毒之性,在运用中应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中病即止,以免伤其本元,得不偿失,临床体会最好应用于“体质壮实”之人,史老师认为“用之得当,效如应响”。另十枣汤虽然能逐下水饮,但不能治疗水饮停潴的病因。因此,在用十枣汤的同时,应配合其他治本之法更为稳妥。

 上述案例均遵循经典炮制、服法,但因三药性皆辛烈,难以下咽,改拟空心胶囊装服,颇易接受。这一用法的创新更加方便于临床应用,服用后胃肠不适的症状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原文“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匕”,现代考证一钱匕即五铢钱的一钱匕重,为今天的2.85~3.25[2],我们临床上打粉装胶囊,一个胶囊重0.5g,壮实之人可以第一次服用6个胶囊,虚弱之人第一次服用3个胶囊;早餐前1小时或晨起空腹服用;若服药后有水样腹泻,即停药观察,并且准备好白米粥养胃气及津液。胃肠道症状,服药开始肠鸣及轻微腹痛属于正常,都会出现排稀水样便,患者一般会觉得排便后胸闷或者腹胀的症状有改善。但应警惕持续剧烈恶心,呕吐,腹痛,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者禁用。若水样腹泻,应该注意及时复查电解质,以避免出现离子紊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说十枣汤
消渴,胸膜炎,心痛,胸腔积液,心下硬痛——十枣汤
方剂笔记 第15方 十枣汤
胡希恕医案:二、阳明病-正阳阳明 (十一)十枣汤方
十枣汤治疗左侧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案例
233芫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