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一章 方圆处世,做个圆滑的老实人

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大事要方小事要圆,可谓人生的最高境界。万变不离其宗,懂得了这个的道理,掌握了做事可方可圆的技巧,就会浑圆玲珑,无往而不利。

做个圆滑的老实人,就要懂得做人的“心机”。

1.见什么人上什么菜

对于任何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来说,嘴勤是他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一个人想要在这个社会上好好生活,就应当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做到“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比如,见了上级,要把姓氏及职务“喊”出来,哪怕是自己的铁哥们;见了年老的,应该称呼“阿姨”或“大叔”;见了比自己大的,知道叫“大哥”、“大姐”,从而给自己人际交往增添一道润滑剂。人们只有做到了嘴勤,才能受到他人的喜欢,以获得更好、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平台。

现实生活中,那些懂得说话技巧的人就像是“变色龙”,能根据周围的环境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肤色和外表形象,非常适应各角色的相互转换,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看什么碟下什么菜,机敏过人。

做到见什么人上什么菜,大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先尊重后磨合。无论是哪个上司,做到这个职位上,必定有某些过人之处,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精彩的过去和骄人的业绩。当然,位置再高的上司也不是完美的。要让上司心悦诚服地接纳你的观点,应在尊重的氛围里,有礼有节、有分寸地磨合。不过,在提出质疑和意见前,一定要做出一些能够说服对方的计划。

对同事,要做到多理解慎支持。对同事,我们不能太苛求。在发生误解和争执的时候,一定要换个角度、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别人想想,体会一下对方的处境,不可情绪化。同时,对工作我们要拥有挚诚的热情,对同事则必须选择慎重地支持。支持意味着接纳人家的观点和思想,而无条件的支持只能导致盲从,这样就可能会有拉帮结派的嫌疑。

对待自己的朋友,要善交际勤联络。多交一些朋友对一个人的一生是很重要的,朋友多了路好走嘛。因此,空闲的时候给朋友挂个电话、写封信、发个电子邮件,哪怕只是片言只语,也能使彼此之间的距离拉近不少。

对下属要多帮助细聆听。帮助下属,实际上也就是帮助了自己,因为员工们的积极性发挥得愈好,工作就会完成得愈出色,你自己也就会获得更多的尊重。而聆听更能体会到下属的心境和了解工作中的情况,为准确反馈信息、调整管理方式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对于自己的竞争对手,要露齿一笑。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竞争对手处处存在。当你超越对手时,没必要蔑视人家,别人也在寻求上进;当人家在你前面时,也不必存心添乱找茬。无论对手如何使你难堪,露齿一笑,既有大度开明的宽容风范,又有一个豁达的好心情,在你的竞争对手心里,说不定早已经向你投降了呢?

生活中,有些“会说话”之人,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是他们最大的特点,《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就是其一。《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城,小心翼翼初登荣国府时,王熙凤的几段话就把他“会说话”的超凡才能展现的淋漓尽致。先是人未到话先行:“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尚未出场,就给人以热情似火的感觉。然后又拉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笑着说:“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儿,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一席话,说得老祖宗既悲中含喜,心里舒坦,又叫林妹妹情动于衷,感激涕零。而当贾母半嗔半怪说不该再让她伤心时,王熙凤又把话题一转,说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该打,该打!”至此,她把初次见到林妹妹应有的又悲又喜又爱又怜的情绪,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了。

身处一个环境,首先要把人与人之间的环境搞清楚,搞清身边每个人的所好所忌,搞清喜欢听什么厌恶什么,喜欢听什么就说什么,讨嫌的话绝对不说。特别是面对互相矛盾的双方,他们会左右逢源,两面讨好:说此好,能挠到痒处,引来发自内心的欢喜;论彼非,能点到痛处,触及软肋,让人频频颌首,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这样,那么他在这个环境中一定会如鱼得水。

一个成功者可能没有多大的名分,但其精神、思想、才智、抱负、健康和口才却远远超过了常人。成功者未必具备较高的学历,但却必备丰富的经验和机灵的头脑。他要练就人际周旋的过硬功夫,要不怕丢面子,对人要谦逊;要笑口常开,不论贫富美丑,一律笑脸相迎;还要有“忍”功,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更要有韧性,不怕挫折,勇敢向前;只要合情合理,不损害他人利益,要想尽千方,设尽百计。他谙熟人性,摸透了人心,可以因势利导,见什么人上什么菜,为我所用,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创造出辉煌。

真正地做到见什么人上什么菜,还需要与他人进一步地沟通,沟通是信息的传递与理解。首先沟通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如果信息没有被传送到,则意味着沟通没有发生。说话者要有听众,正如作者要有读者一样。其次,要使沟通成功,意义不仅要被传递,还要被理解,没有理解称不上是沟通。良好的沟通并不是达成协议,而是沟通双方能准确地理解信息的意义,如果有人与我们的意见不同,不能认为未能完全领会我们的看法,而只是双方的观点不同罢了,只要对方了解了自己的意图,就算做好沟通了。在这个沟通的过程中就可能把见什么人上什么菜的方法应用得很好了。

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说话是有很多技巧,而“见什么人上什么菜”就是尤为重要的一个技巧。说话也需因人而异,即遇到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符合对方的心理需求,从而赢得对方的好感。这样,接下来的谈话就会变得更顺畅。在与地位高于自己的人谈话时,既要表现出对其应有的尊重,又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见解,不能随声附和,一味地说“是”,这样反而会让别人对你产生反感,认为你没有主见。当然,必要的尊重是应该的。例如当你和老板探讨某一问题时,要在充分听取他的意见之后,然后再把自己的见解讲出来,这样即可以表达对他的尊重,又表露了自己的见解。在与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谈话时,要显得庄重大方,不要显得过于严肃或独断。你的话不能太多,或者是说话时漫不经心,不能太过于随便,这样容易降低自己的威信,可以给他们一定的自由的气氛,但态度要谨慎。这种因人而异的谈话方式不仅表现了你的修养,更能让对方在与你的谈话中产生对你的尊重与信任,人们一定要重视这一点,不可不学。另外,在交往中,要学会表扬别人。只懂得批评别人的人,是不会巧妙指出别人错误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知之明,更何况响鼓不用重锤敲呢!在某些时候,表扬比批评更有效,更能让人保留面子,从而更能激发人的积极性。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谈话技巧是提升自身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有了这种能力,你可以在各种人物面前或场合展示自我的优点,给别人留下很好的印象,这对于你结交更多的朋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会有很大的帮助。

2.适可而止,留下回旋的余地

制定计划,要留有余地;享受人生,要留有余地;批评别人,要留有余地;日常用度,要留有余地;再新的装修,要留下更新的余地;再窄的公路,要留下堵车的余地;再繁忙的工作,也要留下休息的余地;再紧张的关系,也要留下调和的余地。

家有余粮,日子好过,日有余用,生活安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人在社会,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学会留有余地,话不可说满,事不可做绝。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就是,说连上天都会为每个人留有转机,留有选择的余地。

俗话说,弹琴唱歌,余音绕樑;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留有余地,才能做到均衡、对称、和谐;留有余地,才能做到进退从容,曲伸任意。我们留下更多的空间给别人,其实也是留给自己。

一女子在行路中吐口痰,因风的作用把痰刮到一个小伙的裤子上了,该女子看到后慌忙道歉,并从包里掏出面巾纸要擦去小伙裤上的痰,但小伙恼怒的不肯让她擦去痰,并声言:“你给我舔去!”女子再三赔礼“对不起!对不起!让我给你擦去好吗!”,但小伙执意不让她擦,就是让她给舔去,这样争执下去,街上围上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有的跟着起哄打哨闹着、笑着,但见女子怎么的“对不起!”也不会使小伙原谅她,非让她舔去不可。最后惹得女子大怒,从包里掏出一沓钱来,大约有一二千元,当场喊到:“大家听着,谁能把这个家伙当场摆平了这些钱就归谁!”话音刚落,人群中闪出两个健壮的男人,对着那不依不饶的小伙就是一阵拳脚,但看那小伙被踢翻在地不知东南西北,等站起来找那女子时,那女子和打他的人早已无影无踪了…

如要你做了对不住人的事,感觉自己心里有愧疚,能向人家赔礼道歉,人家气不忿说几句地听着,这也是人之常情。反过来,有人做了对不起你的事,人家赔礼道歉了,只要无大碍,就不要得理不饶人,非掰扯,甚至故意报复。真要是那样,反而没了理,如果你的行为“防卫过当”了,说不定还会犯罪!

待人宽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如果一件事情本来不大,就要得饶人处且饶人,而且是得理也要让三分。中国传统美德讲恕道,讲究“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位老大爷正骑车骑得好好的,却被从路旁小胡同中冲出来的一个骑车女孩子撞倒了。那个女孩子对着倒在马路上的老人大声埋怨:“你骑车也不瞅着点儿!”一旁的过路人看不惯了,纷纷指责那女孩子:“别说是怨你把老大爷撞倒了,就是没你责任,你不也该先扶起老大爷看撞着哪儿了没有?”说得那女孩子不得不过去扶起老大爷,小声说:“对不起。”那老人站起身,活动活动,说:“疼点没事儿,你下回可得小心了!你也没伤到我哪儿,赶快走吧!”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了,有人心生浮躁,没点修养,说话带气儿带刺儿,他们得理不饶人,无理也搅三分!原谅别人并不是软弱,只要是亏吃在明处,那就是有意为之的高尚,也没什么可生气的。

人要能站到高处,想得开点,便能理解别人,宽恕别人。看着像是“窝囊”,其实那是人格的完美高尚!带来的那种崇高美感,是一种千金难买的精神享受。

民谚有云:“养儿防老,囤谷防饥”、“晴带雨伞,饱带干粮”,说的就是要未雨绸缪,为明天留后路,留余地,有一句俗语:“人情留一线,日后好见面。”意思是说,与人相处,凡事不可做绝,要记得彼此留有余地。以后不管在什么场合见面,都不会难堪,不会尴尬。

狡兔三窟,留有逃生的余地,得势不忘失势,强盛不忘衰败,富有不忘破落,人情世故,恩怨是非都得留有余地。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杨帆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某局办公室,专为局长写材料。杨帆是高才生,平时又爱舞文弄墨,常有短文发表在市级报刊上,按说,在办公室写个讲话稿、汇报材料之类的应该不成问题,但是,杨帆写的第一个材料,就没有被局长通过。

其实那是个很简单的材料,就是写一个关于全局近期工作情况的汇报。杨帆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了三天三夜,自我感觉有血有肉了,呈给局长过目,只见局长提着笔,把杨帆的材料翻看了四五遍,最后说:“不行!根本不行!回去再改一改。”杨帆拿回材料,一肚子疑问,局长没有说改哪里,这可咋办呢?他决定向办公室的老主任请教一下。

晚上,杨帆拿了两条烟,来到老主任家里,老主任收下烟很是热情,要过杨帆的材料,拿出笔,“刷刷刷”改了几处,说:“明天你把这个材料重新打印一下,再让局长审阅,准行。”杨帆接过材料一看,只见老主任把“汇报”改为“回报”,下面的几处也是把正确的词全部都改成错误的了。

第二天,杨帆半信半疑地再次把材料呈送给局长,只见局长眉头紧锁,做沉思状,然后提笔,把“回报”重重地划去,然后改为“汇报”,依此类推把明显的几个错字一一改正。之后,把材料递给杨帆说:“可以了,打印10份。”

杨帆大惑不解,再三请教老主任,老主任缓缓说道:“记住,在局长面前,什么事都不要做得万无一失,应该给他留有一定的余地……”杨帆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与领导相处的过程中,留点余地也是相当重要的,对领导来说,这也是一个面子问题。

留有余地,也是解脱自己的一种方式。有的时候,为了一件毫无意义的小事儿,双方争论得面红耳赤,这种时候,只要有一个人会解脱,说一句“开个玩笑嘛,何必当真?”这就完全可以熄灭“战火”,从进攻的路上撤退下来。谁也不会受到伤害,大家仍和好如初。

做事给别人留点余地,这既是为人之道,又是一种工作艺术。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

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做事给别人留点余地,并不说明自己能力不强。实际上,这是一种管理的智慧,是一种更高层次上带有全局性的圆满。给猴子一棵树,让它不停地攀登;给老虎一座山,让它自由纵横。也许,这就是企业管理用人的最高境界。

一个人做事和说话,都应该留点余地,留一条后路,留一片蓝天,这也是珍惜自己,在了解生命的意义后,每个人应该这么做,因为这里面有对自己一时莽撞的弥补,有对自己一时糊涂的反思。

假如你是一位管理者,您千万不要让自己的思维混乱,你不妨抽空静下心来想想,如果有一天工作发生变化,你是不是还能称职?在昨天的来路上回去容易,可是让职位退回去,似乎心中都不是滋味,同样我们面前有一条大河,阻挡了我们的去路,实际上退一步却可以前进得更快。只是要看退路是否宽敞,人注定要走路,路并不在于在哪个方向,只是为了到达前方,有路就有希望。

朋友,高高低低是人生,走道高处时,留点余地给低处,走道低处时留点余地给高处,这样的一生才会快快乐乐。是花始终要开放,是叶始终要鲜绿,留点余地,你将是个明智的快乐者。

3.不必和小人划清界限

所谓小人,就是那种品德差,心胸狭小,不择手段,损人利己之恶徒。他们动辄溜须拍马、挑拨离间、造谣中伤、结仇记恨、落井下石。

小人不但地位低下卑微,而是人格低下,人品卑劣之人。小人自古就有,如今香火不绝。小人主要有以下方面的特征:

第一,依附权势,觊觎权位。小人往往都有很大的野心,好奔走于权贵之门,依附巴结权贵,请客送礼,阿谀逢迎,摇尾邀宠,乞讨权势者的欢心。这项本领也是小人最擅长的。

第二,好大喜功,长于做秀。小人做事根本没有什么耐心,也没有毅力,没有韧劲,但花花肠不少,歪点子、馊主意却可以叠出。搞面子工程也是他们特别擅长的,政绩工程。巨贪王怀忠是最典型的例子,他在阜阳耗资3亿元兴建的飞机场,如今那里野草丛生,飞机杳如黄鹤,却成了野鸟“降落场”,野兔的乐园。还有一地投资巨大建了二百九十九头石雕牛。可养牛户却因资金缺乏,没钱买饲料,卖了牛奶长期收不到钱,只好咬着牙把牛卖掉了。

第三,装腔作势,盛气凌人。在自己的下属面前,他几乎不露出笑容,但在上司面前他脸上永远阳光灿烂。见了职位比自己高的人点头哈腰鸡啄米,见了下级昴首挺胸。在上司的眼里,他永远谦虚谨慎。在下属的眼里,永远趾高气扬。在职位高的人面前把自己不当人,在比自己职位低的人面前,不把别人当人。

第四,缺感情,少同情。对于别人的事,小人往往无动于衷,对别人的痛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对别人的苦难兴灾乐祸,津津乐道,对别人求助不睬不理。可以说他是一个“冷血动物”。

第五,拍马溜须,阿谀取宠。这一项是小人最擅长的看家本领,他能把某些领导哄得团团转,并对他言听计从。让你中了他的圈套,上了他的当,还蒙在鼓里,并且自己还没有一点察觉。

无论是小人还是君子,他们都有才有德,只不过:小人才比德多!而君子是德比才多!故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民间俗语: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这就是现在社会上的小人。

那些品德高尚的君子往往会受到小人的迫害,原因仅仅是因为人们对他们的所说的话感到愤怒。因为他们的正直、诚实和美德激怒了他们,所以很多人要联合起来排挤和迫害他们。马克吐温说:“地牢里有多少年轻的脸庞添上了岁月的烙印,有多少骄傲的人物给摧残得忍气吞声,多少勇敢的心灵给折磨得意志消沉。”

小人与君子相处的时候,君子必须绝对地依赖小人的龌龊规则行事,而小人龌龊规则总是让君子尴尬万分。因为他们正直和良心的灭失,将智者的道路堵得无路可走,道行的邋遢跟龌龊的政治一样,使他们与时代背道而驰,似乎成了文明吹不到的角落。社会总是让道德倡导和力行者,步履维艰,处处受困。

小德子是慈禧太后宫中的小太监,慈禧太后派他赴小站给袁世凯传旨。德公公半夜赶到小站,来到袁世凯面前时哭丧着一长脸。

德公公装作一副焦急无奈的样子说:“袁大帅,月黑风高,行路匆匆,我那包袱弄丢了,现在都没法回京,这可该怎么办啊?”

袁世凯热情诚恳,礼数有佳地说道:“德公公不必担忧,先休息片刻,我已为公公备好接风酒菜,公公务必赏脸。我马上派人去寻包袱。来人呐……”

二人共赴酒席,席间觥筹交错,言谈甚欢。片刻之后,军士来报,袁世凯离席。再回来的时候手里面拿着一个包袱。

袁世凯面带微笑,殷勤地把包袱递过:公公,包袱里的东西是找着了,可惜寻不着包袱皮了,只得请公公将就一下了。

德公公把包袱接过一看,包内锭锭白银光彩夺目,面有喜色,坦然收起:哦!谢谢袁大帅。本来太后是不准我们这些奴才在外乱嚼舌头的,不过袁大帅是我大清的南天柱石,是太后的大忠臣,又和奴才交情不浅。这些话说说也就没什么了。上个月宫中发生一件大事……

中国的君子总是面临和小人相处的难题,一味蛮干者身首异处,灵活周旋者方能勉强有一番作为。袁世凯与小人相处的高超手法无疑是一块极好的攻玉之石,可以为诸君借鉴。

在琢磨别人方面,小人可以说是专家了,他敢于为芝麻大小的恩怨而置你于死地。因此在为人处世中,对付和利用小人没有一套办法是不行的。怎么办呢?如果你既不想把自己降低到与小人同一水平的地步,也不想与小人两败俱伤的话,脸皮就得学厚点,或者睁只眼闭只眼。不理了事;或者惹不起躲得起,尽量不与小人发生正面冲突。一句话,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就尽最不要得罪他们,也不要与他们划清界线,因为如果你于他们划清界线了,他们会感觉到你在排斥他,当然会对你有所行动。为大唐中兴立下赫赫战功的唐朝名将郭子仪,不仅在战场上战无不胜,得心应手,而且在为人处世中。还是一个特别善于对付小人的高手。“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就是郭子仪与小人打交道的秘诀。

君子们不畏流言不畏攻讦,因为他们做什么事情都问心无愧。认为邪不胜正,对痛恨的小人不留情面,得罪了他们。也许你不怕他们的反击,也许他们也奈何不了你,但你要知道,小人之所以为小人,是因为他们始终在暗处,始终用的都是不光明的手段,是阴招,而且不会轻易罢手。你别说你不怕他们对你的攻击,看看历史的血迹吧,躲过小人陷害的有几个?

在为人处世中,不要轻易得罪小人,他会陷你一生于坎坷中。我们平时与他们相处.还是不要同他们一般见识为好,和他们保持距离,也不必嫉恶如仇地和他们划清界线,他们也需要自认为的自尊和面子。

实际上,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从心里来说都是要面子的。(小人也是,只不过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把面子抛掉)你不给人家面子,他当然也就不会给你面子了,所以,不要与小人清楚地划分界线,学会正确地与小人相处,但又不能让自己变成一个小人,这才是正确与小人相处之道。

4.做事要方,做人要圆

人生在世,无非是面对两大世界,身外的大千世界和自己的内心世界。人,一辈子无非是做两件事——做事和做人。怎么做事和怎么做人?

做人一定要圆。这个圆不是圆滑世故,更不是平庸无能,这种圆是圆通,是一种宽厚、智能,是大智若愚,是与人为善,是居高临下、明察秋毫之后,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不要因为洞察别人的弱点而咄咄逼人,不要因为自己比别人高明而盛气凌人,任何时候也不要因为坚持自己的个性和主张让人感到压迫和惧怕,任何情况都不要随波逐流,要潜移默化别人而又绝不会让人感到是强加于人……这需要极高的素质,很高的悟性和技巧,这是做人的高尚境界。

小的牺牲就是换来小成功,大牺牲就会换来大的成功。能做到“方”“圆”的,同时却并没有感到那是一种牺牲、痛苦的才是大成功、大境界;能为了“方”“圆”去承受牺牲的是小成功、小境界;不愿牺牲也做不到“方”“圆”的是不成功。如果截然地相反,那么做事是圆,还有利,你就不择手段,什么都敢干;做人一定要方,如果做得刁钻古怪,心狠手辣的话,那么这个人一定会很糟糕透顶的,不能容于天下了。

做事一定要方,就是做事要遵循一定的规矩,遵循法则,绝不可乱来,绝不可越雷池一步,这个理在中国好像已流传了上千年。中国人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所不为才可有所为”,就是“方”这个道理。

古代的铜钱“外圆内方”正好验证了哲学上的一种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做人要圆,做事要方。这里的圆不是指“圆滑”的圆,而是“圆融”的圆。人这一辈子中,会有形形色色的人出现,做人主要是研究与人相处的技巧和方法。怎样做人的道理成千上万,最基本的一条是诚恳待人,不卑不亢,这两条是一个人的立身处世之本。社会上为人处世之道是很复杂的,往往了解那些做人之道精髓的人都是深沉老练、能经受失败的煎熬也能享受成功快乐的人。更主要的是要虚心感悟人生从而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尤其是处在危难时,就更要泰然面对了。

圆的压力最小,圆的张力最大,圆的可塑性最强。这圆好做又不好做。好做是因为如果人真正有高智慧、阔胸襟,真正能坚强自信,心平气和,善良宽容。凡事都往好的一面想,凡事都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为他人着想,人的缺点皆能容纳,即便是遇见恶魔也坚信自己能感化收服,果真能那样,人还有什么做不好呢?

如若不是这样,凡内心孤独的人必喜虚张声势:内心弱小的人必好狐假虎威:心中有鬼的人必爱玩弄伎俩;心胸狭窄的人必会尖酸刻薄。试问这样的做人又从何谈圆?当然也不排除有人为了某种利益和目的不惜敛声屏息,不惜八面玲珑,不惜左右逢“圆”。但这种“圆”和那种圆绝对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圆”的后面是虚伪和丑恶。

一枚小小的铜钱体现的却是辨证哲学的统一,做事要方,做人要圆。我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就要求我们做事要有原则、有规范。然做人要圆与“正正方方做人,方方正正做事”并不相矛盾,因为这里所说的圆并不违背其正正方方的原则,这种圆是灵活变通,是大智若愚,是宽厚通融,企业的发展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

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里有这样一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也就是说,对社会上的各种事情都透彻明白了,那就是学问;处理人情世故干练而通达,那就是文章。

为人内心要圆,外表要方。办事要讲原则,讲立场。但未必就是见到不好的事情都要说,听到不合理的事情就要讲。一点也不讲究方式方法,其结果往往是不仅解决不了问题,也容易在不经意间伤害了自己。其实,凡事只要内心走圆,清净明志,心胸坦荡,淡泊名利,那么,在非原则性的问题上就大可不必直来直去,一定要弄个非黑即白,情绪激昂。这样既可以在大事面前不糊涂,做事规矩,又可以在小事方面讲讲风格,模糊界限。最终该坚持的坚持,该放弃的放弃,该糊涂的糊涂,该清晰的清晰,才能方圆得当,大智若愚,保护好自己。

想要做到为人以方,就需要方先养心,圆先修身。身心乃人的一身之主,雷同于树与根、果与蒂,是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把心搞坏了。当今中国市场经济,动大地,惊鬼神,中财事业如日中天,就看你的心放在什么位置。事情做大了,自然会有钱财,并有了“人上人”的舒坦。这种志向并不见得高尚,坏了很多的事情,究其本质,是坏了心。你的心没有离开“钱财”与“人上人”,很多事理被你之心歪曲、践踏,惨不忍睹,何以正立?首先一点就应使自己的心地清静而又伟大高明,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心,要正心,而后尚可发觉一切奇迹在于自己的创造和挖掘,有一颗这样的心在人身上,就能日照头上,就能散发出无尽的光辉。

人们还可以奇胜即圆。真正的成功者,不是成功于他成功的时候,而是成功于他距成功很久以前的许多时间和事件。平时不总结,临时抱佛脚,不会胜。要胜用奇,奇胜至圆。运用天下的整个力量是奇,持之以恒,死而后已亦是奇,把握时机!

一个人要有竞争的智慧,强者的智慧,成功的智慧。这才是正正的奇胜即圆。

这些“奇”还可以在处事做人方面得到应用,可使你勇做强人;用于经商谋利,可以使你不上当,老谋深算,获得最后的成功。

做人做事有方有圆,大成若缺。圆的不放,方的不滚,做人要方,做事要圆。为人处事,有骨有肉,大地交泰,方圆合用。

做人要圆内容方,不忘大原则。做事要方内容圆,不钻牛角尖。做人心量要圆,做事性格要方。律己要方,待人要圆。

“方”也好,“圆”也罢,都有一个尺度,都有一个界限。二者各有千秋,各有短长。太“方”则不柔,太“圆”则无刚。有圆无方则不立,有方无圆则滞泥。我们既可以在方中安身,也可以在圆中立命。所以,无论做事还是做人,无论对人还是对己,都要圆内有方,方中有圆;都要方中做人,圆中归真。

5.和“敌人”做朋友

当你在工作中非常需要另一个人的帮助,而这个人曾与你有某种不和的时候,你该做些什么,显然,放弃并不是好办法,虽然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做到,但会使你失去一个得力伙伴。你应该做的是如何化敌为友,使之成为你的朋友。

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地在社会中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是我们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也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奋斗目标的前提。随着当今时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趋势日见其深,“同事”一词的作用和内涵也远远超出了前些年的范畴。那些善于处理同事关系,巧妙赢得同事支持的人总能使“芝麻开门”的咒语处处灵验,而那些自命清高,不屑或者根本不会与同事“周旋”、来往的人,则免不了时时被动挨打,举步维艰。越来越多长久深陷于同事圈儿,早已习惯成自然的人们突然顿悟:若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就不得不深谙同事间相处的学问。

工作中,如果能与同事处理好关系也是人际关系中的一大优势。无论你跟谁做搭档,要想业绩好,首要条件是双方的合作和努力。想要实现此目的,你不妨先走出一步,很多人都觉得同事间有利益冲突,要达到真正的协合是不可能的,但在无利益冲突的时候,你可以和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有利益冲突时,大家会公平竞争,无论谁成谁败,都不要抱怨,如果在公司中能够与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那么你的信息来源就会较多,就更容易掌握公司发展的趋势。公司中的现状、各种力量的对比等,这也可以提升你的人气,以后提升时,你就很占优势,你在公司的地位也就越稳固。

“战争”是人类暴力行为的具体表现,虽然现代人们很少面临真正意义上的战争,但社会上人际交往中的“战争”却日益激烈。战争与生命的死伤、财产的损失永远相连。战争永远无法消灭仇恨,反而会让仇恨无限地延伸,不断地扩展。惟有爱,惟有宽恕,才能化解仇恨,消灭仇恨。

人类需要相互关爱,世界需要和平发展。和平的“敌人”不单单只是战争,还有一切形式的暴力、恐怖、压制、干预、掠夺。和平是全人类的太阳,是人道、幸福、互相、博爱等理念,全都包容在和平之中。要维护人类的和平只有“让世界充满爱”。

记得美国总统林肯有一次到一个军营视察时,曾对一位刚刚入伍的新兵说:“孩子,我终于发现一个彻底消灭敌人的最好方法了。”新兵睁大眼睛充满期待地望着林肯,希望能够得到总统的点拨。林肯拍拍新兵的肩膀,微笑着说:“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爱把敌人变成朋友。”

林肯说得一点不错,敌人是没有办法用武力彻底消灭的。彻底消灭敌人的最好方法,就是用爱把他们变成朋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化敌为友”。

佛家也曾有慧语: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爱才能够彻底化解仇恨。

最成功的交友是化敌为友;最要命的树敌是化友为敌。

因为化敌为友不但交了新朋友,又少了旧敌人;化友为敌不但失了老朋友,且树了新敌手。

化敌为友的友,彼此心中都有一番亏欠,愈会珍惜这段晚来的友情;化友为敌的敌,必有长久的积怨,一朝反目,更是仇上加仇。

化敌为友的友,因为曾有长久的对峙,所以愈能成诤友,见他人所不能见,言他人所不能言,且多一针见血。化友为敌之敌,因为曾有长期的相处,所以愈能成死敌,攻外人所不知的弱点、抓外人所不知的习性,且下下都中要害。

所以西洋有句谚语:“要打倒你的敌手吗?只要娶他的下堂妻;要找出你最要命的仇家吗?那就是你昔日的枕边人。”

有一个苏菲的故事。它存在于欧玛尔的一生中,伟大的穆罕默德?卡利法,他与一名敌手争斗了30年。对手非常强大,争斗一直持续着,他们之间的战斗是一生一世的。

有一天,他的机会来了。敌人从他的马上摔下来,欧玛尔带着长矛跳在他身上。仅在一秒钟之内长矛就可以刺穿敌人的心脏,那么一切就结束了。但就在这一瞬间敌人做了一件事,他向欧玛尔的脸上吐唾沫,长矛就在这一瞬间停住了。

欧玛尔摸了摸自己的脸,起身对敌人说:“我们明天再开始吧。”

这个时候,敌人糊涂了,他说:“这是怎么回事?我等这一刻等了30年,你等这一刻也等了30年。我一直在等待,希望有一天我能持着长矛骑在你胸前,这样事情就结束了。那种机会从未光顾我,却给你遇上了。你可以在一瞬间就把我干掉。你到底是怎么了?”

欧玛尔说:“这场战斗与普通的战斗不同,我起了一个誓,一个苏菲的誓言,我将不带怒气作战。30年以来,我不带怒气作战,但只有一会儿愤怒来了。当你啐我的时候,在那一瞬间我感到很愤怒,这成了私人性的了。我想杀了你,自我进入了。30年来至今,我们为了一项目标而战。你不是我的敌人。我对杀你这一点不感兴趣;我只想达到这项目标,但就在刚才一瞬间,我把这项目标忘掉了:你是我的敌人,我想杀了你。那就是为什么我不能杀你。所以,明天我们再重新开始吧。”

但这场战争永远也没有再重新开始,因为敌人成了一名朋友。他说:“教教我,做我的师父,让我做你的学生。我也想不带怒气作战。”

作战没有自我是全部的秘密,如果你能够没有自我地作战,你也就可以做到和你的“敌人”做朋友。

敌人可以提醒我们要自己谨慎、预防、精进;没有敌人,就会松懈。古代很多武功高强的侠客,都遗憾自己没有对手。甚至篮球场上,两队竞技,也必须感谢竞赛的对方;如果没有对方,球赛就不能开打。拳击赛开始,选手要互相鞠躬致意,胜败分晓后,还要握手言和。美国总统大选揭晓,当选者第一件事就是要致电感谢落选的一方。所以,敌友只是政见不同,并不一定要你死我活。

他在台上演讲时,那人在台下窃窃私语;他说到兴奋之处,那人却讥讽地哈哈大笑。

他有权力阻止这个对自己充满敌意的人的所为,但是他没有。他总是面带微笑看着他,然后继续自己的演说。

他知道那人喜欢藏书,有次在议会大厦大厅里遇上,他问:“我有许多珍贵的藏书,不知你有没有兴趣?”那人吃了一惊。

他把家中的许多藏书赠给那人,他们之间有了接触,谈论的话题从书籍发展到政见。最后,他们成为挚友。

他就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富兰克林,而那个对他充满敌意的人当时的身份是州议会议员。

对付敌人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针锋相对,不断与之争斗,最后战胜对手;第二种是忽略对手,忘记对手,不与对手一般计较———这是一种掩耳盗铃的做法;第三种则是化敌为友。

第一种谁都会做,争斗起来,可以天昏地暗。第二种需要人的豁达和操守,淡然看待对手的挑衅。第三种则需要更宽广的胸怀,更长远的考虑。冤家宜解不宜结,第三种做法可以消解自己的前进道路上障碍。

与人争斗、忘记对手是容易的,但要笑脸面对敌人,把敌人引为知己,却要遭遇人性上的艰苦考验。从某种意义上说,你要战胜的不是敌人,而是自己。

肯定“敌人”的成绩,能够成为你与他人建立友好关系的桥梁。

发挥你心思细腻的特点,观察他人最得意的方面,如:穿衣品味,爱好兴趣,工作态度,办事效率,甚至他那让人羡慕的健康体魄等等。

哪怕是不经意的一句话,都能表达出你对他的关心。

很多时候,一些人抨击他人只是出于证实自己的能力

比如,他说你在计算机方面很笨而他的确在这方面是个行家,那么与其和他争辩你在这方面并不外行,倒不如承认他的特长和能力,这既会平息冲突,也会让对方在感觉你的低调处理的同时,而有所歉疚和收敛。

通常情况下,对于在办公室里跟自己有竞争关系的人,不妨试着去赞美他,或请他帮一个小忙,往往可以神奇地化解彼此间的敌意。在职场上,减少一个敌人的价值胜过增加一个朋友。

外交上有一句话说:“国际间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人与人之间,有时候朋友可以成为敌人,有时候敌人也会成为朋友,就看我们对人的态度、看法如何?

然而,朋友可以是永久的朋友,敌人不要让他成为永久的敌人;凡是能“化敌为友”的人,必是社会上的能者。

一个真正能干的人,不但不会去消来自己的敌人,反而会培养他,成为激励自己上进、成长的对手。英国保守党执政,最怕工党失去在野党制衡的功能;工党执政,也是最挂念保守党没落,因此各自无不百般地培养对方,成为竞争的对手。培根说:“没有情人,会很寂寞;没有敌人,也是寂寞的。”想办法与你的“敌人”交朋友吧,这样你的人生之路会更顺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留点余地,才可能从容转身】
【留点余地,才可能从容转身】
做人别太精,做事别太绝,给别人留点余地
人活着谁都不完美,凡事留点余地,不是给别人而是给自已…
给人生留点余地
给人生留点余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