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探索···绚丽的珊瑚

绚丽的珊瑚

科普··· ··· 
(2013-02-01 )
 


        在神秘的海底世界,生长着一些形态万千,色彩缤纷的珊瑚,因为它们的存在,海底世界生机无限。就像热带雨林一样,有珊瑚的地方,那里就是一片生命的天堂。珊瑚因其形态和颜色倍受人们喜爱,有些稀有珊瑚贵同珠宝。珊瑚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相当高,它们往往是所处海域气象与污染的晴雨表。人们对珊瑚的开采及间接的环境破坏都会对这一脆弱而意义重大的生物系统产生毁灭性打击。我们在赞叹珊瑚美丽的同时,不要忘记保护它们的责任。
 


        珊瑚是海生无脊椎动物,属刺胞动物门珊瑚虫纲。珊瑚虫的特点是具有石灰质、角质或革质的内骨骼或外骨骼。珊瑚这个词又指这些动物尤其是石珊瑚的骨骼。石珊瑚目的种类约1000种;角珊瑚目的种类约100种;柳珊瑚目的种类约1200种;而共鞘目(蓝珊瑚)的种类仅一种。(上图为大管孔珊瑚,其珊瑚虫呈长管形,长度可达5-10公分,终日伸展,触手中央具有锥形的突起,白色。下图为圆管星珊瑚。珊瑚虫触手呈鲜黄色透明点斑状,盛开的珊瑚虫颜色鲜艳美丽,个体间体壁不相连。也有触手白色透明,其顶端呈橘红色球状,非常特别,惟个体较小直径约3厘米。)



        珊瑚虫只有水螅型的个体,呈中空的圆柱形,下端附着在物体的表面上,顶端有口,围以一全圈或多圈触手。(水螅体,也称水螅型,是剌胞动物门动物的两种主要体型之一,另一种为水母型。可为个体(如海葵),也可为群体(如珊瑚)。水螅型上端中空,圆柱形,有口,周围有触手,触手上有刺丝囊;下端用以固着物体表面,体壁由外胚层及内胚层构成。)
触手用以收集食物,可作一定程度的伸展,上有特化的细胞(刺细胞),刺细胞受刺激时翻出刺丝囊,以刺丝麻痹猎物。卵和精子由隔膜上的生殖腺产生,经口排入海水中。受精通常发生于海水中,有时亦发生在胃循环腔内。通常受精仅发生于来自不同个体的卵和精子之间。受精卵发育为覆以纤毛的浮浪幼体,能游动。数日至数周后固着于固定表面上发育为水螅型体。也可以出芽的方式生殖。芽形成后不与原来的水螅体分离。新芽不断形成并生长,于是形成群体。新的水螅体生长发育时,下面的老水螅体死亡,但其骨骼仍留在群体上。软珊瑚、角质珊瑚及蓝珊瑚为群体生活。群体中的每个水螅体各有8条触手,胃循环腔内有8个隔膜,其中6个隔膜的纤毛用以将水流引入胃循环腔,另两个隔膜的纤毛用以将水引出胃循环腔。骨骼为内骨骼。软珊瑚分布广泛,其骨骼由互相分离的含钙骨针组成。一些种类呈盘状,另一些有指状的突出物。角质珊瑚在热带浅海中数量丰富,外形呈带状或分支状,长度可达3米,角质珊瑚包括所谓贵珊瑚(红珊瑚、玫瑰珊瑚),可用作首饰。其中常见的种类有地中海的赤珊瑚。蓝珊瑚见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中石珊瑚形成的珊瑚礁上,形成直径达2米的块状。石珊瑚是最为人熟知、分布最广泛的种类,单体或群体生活。与黑珊瑚和刺珊瑚一样,隔膜数为6或6的倍数,触手简单而不呈羽状。石珊瑚、黑珊瑚和刺珊瑚与有亲缘关系的海葵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有外骨骼。石珊瑚见于所有海洋,从潮带到6000米深处。群体生活的种类,其水螅体直径1至3毫米。大多数现存石珊瑚为浅黄色,浅褐色或橄榄色,依生活于珊瑚上的藻类而定。但其骨骼为白色。最大的营单体生活的石珊瑚属石芝属,直径可达25厘米左右。石珊瑚的骨骼呈杯状,包住水螅体,其成分几乎纯为碳酸钙。其生长率取决于年龄、食物供应、水温以及种类的不同。环状珊瑚岛和珊瑚礁由石珊瑚的骨骼形成。其形成的速度平均每年约5毫米到28毫米。常见的石珊瑚类型包括脑珊瑚、蘑菇珊瑚、星珊瑚和鹿角珊瑚等,均以其形态命名。黑珊瑚和刺珊瑚呈鞭状、羽毛状、树木状或形如瓶刷,分布于地中海、西印度群岛或巴拿马沿岸海域。


        聚在一起成为群体的珊瑚,规模宏大,无数新的生命在死去珊瑚的骨架上不断地生长,其骨架不断扩大,从而形成形状万千、生命力巨大、色彩斑斓的珊瑚礁。著名的大堡礁就是这样形成的。

        群体生活的珊瑚虫,它们的骨架联在一起,肠腔也通过小肠系统联在一起,所以这些群体珊瑚虫有许多“口”,却共用一个“胃”。能够建造珊瑚礁的珊瑚虫大约有500多种,这些造礁珊瑚虫生活在浅海水域,水深50米以内,适宜温度为22至32度,如果温度低于18度则不能生存。所以在高纬度海区人们见不到珊瑚礁。珊瑚虫的触手是对称地生长的,根据触手的数目,可将珊瑚虫分为6放珊瑚和8放珊瑚两个亚纲。


        珊瑚虫一般都是肉食性的种类,用水螅芽的触手捕食。在珊瑚虫的身体内,存在着一种很小的动物--虫黄藻。虫黄藻与珊瑚虫构成一对共生的伙伴,如果一方遭到破坏,另一方也无法生存。


        除珊瑚虫外,海葵也属于珊瑚纲。海葵大多单体生活,体态比一般珊瑚虫大得多,也是肉食性。它们靠美丽的颜色吸引小动物,触手上有刺细胞,可以分泌出有毒物质用于猎食和御敌。


        珊瑚的骨骼是长在体外的,事实上只能算是没生命的分泌物。虽然如此,骨骼对珊瑚的生长却是很重要的。珊瑚的骨骼有很多的孔隙,因此珊瑚虫正好可以躲在里面,受到骨骼的保护,新的骨骼累积在旧的骨骼上,也使得珊瑚可以有更多的空间来容纳新生的珊瑚虫,至于珊瑚要长成什么形状,就要看它是什么种类了。


        很多珊瑚礁鱼类是吃素的,也就是草食性的,因此能够抑制藻类族群的生长,直接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平衡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珊瑚礁鱼类不太容易养殖,很难长期存活在水族缸里,所以,奉劝各位对饲养热带鱼有兴趣的朋友,不要养海水热带鱼!别因一时兴起而迫使鱼儿面临生存危机,改饲养以淡水水草为主的生态缸吧!


        大部分动物的年龄都不容易判断,但珊瑚却是个例外,原因在于珊瑚会因应季节的变化,累积形成较疏松或较紧密的骨骼。如果进一步将骨骼切成薄片,便能运用X光摄影发现它具有一明一暗的像树木年轮一般的痕迹,科学家们便可由此推算出珊瑚的年纪了。


        除了依靠触手补食以外,大部分的造礁珊瑚细胞内又具有可行光合作用的共生藻,这些单细胞的共生藻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会把许多养分传送给珊瑚,而提供珊瑚另一个生存能量的来源。事实上,在光线充足的浅水域里,珊瑚单靠充足的阳光,就能间接从共生藻那儿得到足够代谢需要的所有能量,因此,对珊瑚而言,生存水域的水质是否清澈是很重要的。


        稳定的水流对珊瑚来说就是食物丰沛的保证,原来珊瑚这种动物,在生命刚开始时就像是一只水螅,顶上有一圈触手,是专门用来捕捉水中小生物。珊瑚着生在海底不会移动,没办法像陆地上的动物到处觅食,因此必须生活在有水流的地方,依靠不停歇的海流带来所需要的食物。


        有了阳光和水流,珊瑚的生活是很惬意的,但是由于它的身材太小,所以可能一口就被鹦哥鱼给啃了,或者隔壁刚好长了一棵快速蔓延、毫无节制的松藻,那么不但遮住小珊瑚头上的光线,还会挡住它门前的水流,前途可是堪虑得很。万一遇到了大风雨,陆地上水流挟带了泥沙流进海里,那更不消多少功夫,就可以把小珊瑚埋在厚厚的泥沙中,再也见不到天日。


        夏天水温升高时,很多地方的珊瑚都会发生"白化"的现象。其实,多数珊瑚组织本身并没有色素,它们的颜色多来自共生藻的颜色。大部分珊瑚体内都共生着微小的单细胞藻类,这些共生藻会将光合作用的产物传送给宿主珊瑚。一般来说,共生藻会聚集在珊瑚的内层,密度约为每平方厘米一百万个细胞。当环境恶劣时,譬如水温太高或太低、水中盐度因大雨而骤降,或海水太过混浊,共生藻就会离开珊瑚宿主,导致整个珊瑚组织失去色彩、变成透明的,露出白色的钙质骨骼!白化的珊瑚并没有死亡,如果环境能够迅速恢复正常,共生藻便可能再度快速增生,使珊瑚恢复原有的色彩。但是,如果环境持续恶劣好几个月,珊瑚还是有可能因为缺少平常共生藻所提供的能量,而开始真正地死亡了!



        上面图片中,左图左半边是刚白化的珊瑚,右半边则是已经死亡的珊瑚,骨骼表面附满了藻类和其它的生物。右图中两株清晰可辨的是一株正常、一株白化的鹿角珊瑚。


        大部分的珊瑚礁都位于离岸很近的浅水域里,因此很容易受陆地活动的影响。如高山上的森林如果遭滥垦、滥伐,造成水土保持不良,便可能在一场台风大雨过后,经由河川水流将泥沙冲刷带到海里,造成水质混浊,甚至覆盖大片泥沙在珊瑚礁上,珊瑚便可能开始死亡。同样的道理,进行海岸工程时,如果未妥善拦堵泥沙,也会造成相同的破坏。


        过度捕捞还会造成珊瑚礁生态系的失衡,而使用不当的捕鱼方法,更会直接破坏珊瑚礁体。


        游人也是直接及间接制造破坏的因素之一,如脚踩在活的珊瑚上,甚至采集一些珊瑚礁纪念品,都会造成珊瑚的死亡及礁体的破坏。热带鱼养殖爱好者也不例外,因为捕捉这些美丽热带鱼也会对珊瑚礁造成破坏。人类的贪婪、无知或许只是“一时兴起”,但它所带来的破坏自然资源的影响,却可能是长远且难以挽回的。


        有些珊瑚,,高达十二米,以珊瑚每年生长一厘米的速率推算,这样的珊瑚应该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寿命了。如果不受到太大的人为或环境干扰,这些珊瑚应该可以一直生长、存活下去,因为珊瑚没有老化现象,永远不必担心变老!年龄愈大、长得愈大的珊瑚,愈不容易死亡。水底下那些五、六十厘米高的珊瑚,其实都已经存活至少超过半个世纪了。换一个角度想,这些好不容易长成的珊瑚若遭遇人为破坏,,至少也得再经过五、六十年,才能再长回原来的大小。所以,当读者有机会到海边游玩、观赏珊瑚礁海域美景时,务请用心体会珊瑚长成的不易,小心步伐、不要滥踩、滥敲珊瑚。


        很多人在一窥珊瑚礁绚丽的风貌以后,会很希望能够在自己家里养一缸珊瑚,但是,家庭里的小型水族缸很难提供珊瑚完整的生存条件,因此,恳请大家不要在自家养珊瑚,如果想观赏活珊瑚,不妨劳动筋骨、外出走走,到大型水族馆去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珊瑚虫
“看!珊瑚!”潜水归来,如何优雅地发朋友圈?
珊瑚
珊瑚是动物还是植物?
「动物界全系列」珊瑚纲—石珊瑚目
珊瑚白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