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文: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近期疗效观察---中大网校临床医学论文网

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近期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3年6月1日23:8:43
   
摘 要:目的:探讨在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进行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将72例小儿腹泻病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6例单独使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治疗组36例采用蒙脱石散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联合进行治疗,观察服药7 d后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36例患者接受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1%;对照组36例患者单独使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8.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进行治疗的近期疗效值得肯定,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小儿腹泻;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蒙脱石散
  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并常伴有呕吐的综合征[1]。据卫生部在1988年20省市调查:5岁以下小儿发病率为1.9次/(人·年)(城市农村混合计算),依此推算全国每年5岁以下小儿腹泻病为1.80亿人次,可见危害之大[2]。本研究在常规蒙脱石散治疗的基础上合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有患者来自于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时间为2009年10月~2011年3月,共72例,其中男39例,女33例。72例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单独使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治疗组应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联合蒙脱石散进行治疗。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的诊断全部依据全国小儿腹泻诊断标准[3]。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的常规治疗及护理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小儿剂量的蒙脱石散进行治疗;治疗组在蒙脱石散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服用方法为1粒/次,2~3次/d。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儿的一般情况,重点记录患儿大便次数及性状,有无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1.3  疗效评价:根据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拟定的《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小儿腹泻会议制定标准[4]。显效率加有效率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将所得临床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观察记录两组在治疗7 d后的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治疗组36例患者在接受蒙脱石散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后,显效24例(66.7%),有效7例(19.4%),无效5例(13.9%),总有效率为86.1%;对照组36例患者单独使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后,显效12例(33.3%),有效9例(25.0%),无效15例(41.7%),总有效率为58.3%;在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优势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23,P<0.05)。
表1  两组间治疗效果比较(例)组别


3 讨论
  本组的临床数据显示,单用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近期疗效较为有限,总有效率仅为58.3%,若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进行治疗,则短期治疗疗效大为提高,总有效率达到86.1%,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面就加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小儿腹泻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进行理论分析。
  肠道的微观生态环境对捍卫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肠道黏膜表面有三个保护层:①黏液保护层;②免疫保护层;③微生态保护层(益生菌)。微生态菌群种类比较多样,主要包括有双歧杆菌、乳酸菌、拟杆菌、难辨梭菌等,但双歧杆菌约占95%左右,是微生态菌群的主要成分,即为肠道黏膜保护层的主力军[2]。益生菌与人体相互依赖,益生菌为人体提供生存场所以及生长的营养物质;而反过来益生菌为人体提供菌态平衡和部分营养物质。
  双歧杆菌代谢产生的物质能减低pH值,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其中部分正是导致腹泻的病原菌;细胞外糖苷酶是由双歧杆菌代谢产生,它能阻止致病菌或者毒素黏附与肠黏膜上皮细胞;双歧杆菌还能产生多种人体组要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能协助钙、Vit D及铁的吸收;还可作为免疫赋活剂和生物反应修饰剂,主要通过其菌体及菌体成分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发挥抗肿瘤的作用[5]。临床应用较多的双歧杆菌活菌制剂为丽珠肠乐,丽珠肠乐能够清除自由基及过氧化脂质,因而能够延缓细胞的衰老。
  本研究表明,在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进行治疗的近期疗效值得肯定,临床应用方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92.
[2] 方鹤松.小儿腹泻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91.
[3]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47.
[4] 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4.
[5] 李家泰.临床药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861.

(责任编辑:shurenadmi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作用观察
谁是免疫制剂的好帮手
小儿腹泻常用药物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夏季宝宝常腹泻?送家长们一份用药方案!
低聚木糖在改善肠道功能紊乱中的临床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