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脑共济失调_新浪中医_新浪网


小脑共济失调


2012-11-22 18:09:47 来源:新浪中医
 

该病症西医病名定义为小脑共济失调,中医定义为痿症。属于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呈进行性加重,一般隐匿起病,一旦发病无有效药物控制病情,显性遗传患者多成年起病,隐性病患者多在20岁前或者少年时期发病。

一、症状:初期表现是站立不稳、步态失衡、容易跌倒、持物不稳、无法书写(这里是强调精细动作完成困难),饮水呛咳、进食困难、言语呈爆发性,言语蹇涩、视物双影等等;随着病情加重,患者的运动功能加速退化丧失,从辅助行走,到坐上轮椅、最后卧床不起,最终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二、发病原因

1、中医:中医理论认为此病为痿症,有说是阴阳不调;也说是络不通;肾气就不足等,最后引起小脑萎缩

2、西医诠释与误区:基因遗传性疾病,??颜色体疾病。为何这个基因变换,只会引起小脑的萎缩,而基因存在每一个细胞中。

3、王玉玲博士生物电理论诠释:由于基因的缺陷,在小脑附近电荷分布状态,激活了病变的DNA,转录出大量的异常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不能进入血液循环而长期蓄积在小脑附近,继而引起了小脑附近电荷的进一步异常分布,从而导致细胞失活、大量淍亡,最后导致脑细胞死亡,在这个过程中,患者的全身肌肉力量逐步减弱,继而萎缩。因此患者早期会出现小脑共济失调症状,继而肌肉无力而瘫痪。

三、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的症状与家族遗传史,再观察患者的步态、指鼻实验、跟膝径实验、神经反射这些体征就可以基本诊断。

四、临床检查及意义

1、基因动态突变检测(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片断分析):

可以明确诊断致病基因的位点,并能够定量判断,是目前最准确地检查,为避免时因检验者同位素标记技术问题,可以重复检测确诊。

2、影像检查及临床意义

头颅MRI可以清晰显示小脑及脑干的萎缩状况。这个检查临床意义不大,因为可从"影像"看出萎缩只能告知患者小脑的萎缩程度。而在细胞萎缩很小时,医生无法分辨出,能够辨别时,已经无法通过中医或西医进行有效的治疗。

五、治疗:

1、中医治疗:

根据中医观点的不同,略有不同的辩证侧重点,但总的来说是平衡阴阳,来达到治疗目的。痿症在中医来讲是不治之症。

2、西医治疗:

西医目前对病因的结构学有一些了解,但是在治疗技术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神经细胞保护性治疗,给予大剂量口服进口辅酶Q10+V.E+VB.12,主要利用其超强的抗氧化作用;欧美的西医学治疗也是类似,所用的药物的机理略同,都是抗氧化,辅酶Q10衍生药品等。

3、生物电共振治疗技术

生物电共振治疗技术又称经络生物电技术,是针灸技术的发展。王玉玲博士研究发现,经络就是人体的生物电,针灸治疗的体表电。通过生物电共振治疗,补充中西医的治疗手段,为患者解除部分痛苦。不同时期治疗,疗效不同。

1)疾病早期治疗:可以通过生物电共振,延缓小脑细胞的萎缩。

2)晚期:阻止神经细胞的继续萎缩。

3)缓解部分症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脑萎缩中医与西医的区别
生物电技术治疗小脑共济失调的原理与疗效
“行气阳明汤”治疗小脑萎缩,为什么要用治疗外感病的思路?
解析“行气阳明汤”中医治疗小脑萎缩的六大方面
肌无力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