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图解读《山海经》

地图解读《山海经》

 

 

 

关键词:《山海经》、 地图解读
摘要:换种思维,就可以理解《山海经》为什么难读,利用现代地图,就可在中国的山水中找到《山海经》的蛛丝马迹。《山海经》并不神秘,不必神化,也不必病急乱投医,东牵西附。

《山海经》是难读的,以至于使读者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如一些人便从中读出了美洲、非洲、中亚、西亚,读出了核爆炸、天外星体撞击,提出了《南山经》北方说、《东山经》美洲说、史前文明说、外星人说等等。“会同炎帝故里学术研讨会”将要召开的消息使我研读起《山海经》来,正如陶潜先生的感受,我一个多月来也被《山海经》所迷醉,不能自拔,除了上班时间外,其余时间全部钻入了岳麓书院1992版郭璞注《山海经》中。毕竟时代不同了,我读《山海经》,根据书中有限的几个参照物,对照卫星地图,发现《山海经》中记载的二十多列山竟然有迹可寻,如是用地图的形式标出了《五藏经》中的各列山,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文字解释书中的疑难之处。由于时间紧,学术水平低,资料少,肯定有许多错误之处,但我的目标主要是给各方家提供一个总体框架,以促进对《山海经》的更多合理解读。许多人用无数的青春研读《山海经》,如果能不入歧途,也许会有更多成果。
一、《南山经第一》
1、《南山经首经》
《南山经首经》主要参照东海、西海和总里程。东海和大致里程应该是无疑问的,西海则还有疑义,因为我把西海的位置定于后来的南海、现在的洞庭湖。理由有:《五藏经》成书年代,并无“南海”概念,而按南山首经的山地、里程和位置,把它放在现在的洞庭湖那是天衣无缝,十分恰当。还有《海内东经第十三》中有“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一曰东南西泽”,可称“西泽”为什么不可以称“西海”?另外,在《海内南经第十》中,有“闽西海北”句,这里的西海也在南方。当然,西海在《五藏经》中还出现过,那是在《西山经》中,我认为《五藏经》的各山系是不同地方的人叙述的,当然不同地方的西海概念是不同的,正如书中日出日落之山各地不同一样。
有了西海和东海,南山经首经就好办了,它基本随长江东下,在地形图上有山可寻。
2、《南次二经》
我以具区(今太湖)、会稽山(据郭注,应在今浙江绍兴东南)、句馀山(今余姚东南)为定位标点,把南次二经分成有里程的十六部分,在画图中,发现不可能成一线,如是分解成四列山。
3、《南次三经》
我分其为十一部分,以“海”为参照物,根据里程、山水之势漫延于今广东、广西沿海,却也比较符合沿海的山水走势。这一带的古人类活动与考古也明显多于福建沿海。而且,根据南三经的位置,我认为渤海应是今天的北部湾。
二、《西山经第二》
1、《西山经首经》
我把它分成十八个部分,处于渭水和汉水两大水系之间,参照物有渭水、汉水、太华山(今华山)、冢山(今甘肃清水县西南,汉置武都氐道县南,前山有清水相辅证)。最后部分的西海我认为是工农红军所过的草地,当时也许是更深更宽的水泽。
2、《西次二经》
我把它分为十六个部分,大约处于渭水及其北黄河水系之间。参照物是渭水、洛水和河(黄河)。
3、《西次三经》
我实在找不到参照物,所以画不出来。但是,据我对地图的观察,我想提出关于西次三经的假设:一道山峦曾横亘于今山西河曲县一带,把黄河水堵在今呼和浩特以南的内蒙境内,形成西次三经和北山经首经多次提到的“泽”,西次三经就起于这一带,多少学者绞尽脑汁的不周山可能就在这附近。那时的黄土高原远没有现在这么多沟壑,内蒙古一带也散布着很多湖沼绿洲(《水经注》记载,公元五、六世纪时河套西南今巴彦高勒市西北就有一大片湖泊。那时,黄河中下游各大支流原来都有不少湖泊,所以西三经中渊泽很多是真实的,研究西三经也许可以为今天找地下水、治理沙漠服务),昆仑山就在现在的甘肃中部的龙首山或 宁夏北部的贺兰山脉一带,这一带的人后来在族群战争中被赶到更西的地方,把家乡的“昆仑”也带了过去,或者西边的高山才更加配得上昆仑二字。西王母住在现在的玉门关一带或者在今青海湖周围。甘肃中部现在还有黑河。
4、《西次四经》
我把它分十八个部分,前十一个部分的参照物是河、洛、泾水、渭,处于洛水及其东北的河水系之间。十二到十八部分则杂乱而模糊,找不到地方。
三、《北山经第三》
1、《北山经首经》
北山经首经我分之为二十四部分,沿山西西部黄河边北上,经河北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省界接大兴安岭南端。东北向与北向对于古人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错误,方向的略为偏离也许更符合古老的实际。我的参照物主要是“河”,文字对照现代地图还是令人满意的。现在辽河以上游联接松花江上游的地方有一片大水泽,古代可能水更多,我把它定为“泰泽”。北首经中还出现了泽、栎泽、瀤泽等。《水经注》记载黄河中下游各大支流当时都有不少湖泊。
2、《北次二经》
北二经临近北一经,我把它分成十一部分,也多有相对应的山地。参照物有汾水、晋水、北海等。
第四部分的“白沙山,广员三百里,尽沙也”在地图上看这里恰好有方圆几百里的与周边环境迥异之地,不知那里古代是否有沙。第十五部分有水行五百里,现在这里还是湿地。
3《北次三经》
我把它分成四十八部分。这一经很乱,似乎顺序曾经被打乱,但基本有迹可寻,我费了很大力气,把次序打乱,分成四大列,才勉强画在图上。
北三的参照物有:今沁阳(郭注河内野王县)、河(当然河道和出海口与现在是不同的)、天池(今太行山滹沱河上中游交点处)、郭注河东闻喜县有乾河里是今山西闻喜县、孟门(今洛阳之北)、沁水、漳水、浊漳、海(北海)、滹沱水、碣石山(取河北昌黎碣石山而非山东北无棣县碣石山),还有第三十二部分空桑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与邻近的北二经第七列狂山无草木、冬夏有雪相对应。
四、《东山经第四》
1、《东山经首经》
此山我把它分为十一部分,以泰山、海为参照物,对照现代地图而标注。第二部分有“北流于湖水”字样,从地图上看,现在这里确有一个湖,当然古代是不是有湖则不得而知。第七部分“岳山东流注于泽”,地图上也确有一泽。
2、《东次二经》
东二我分之为十八个部分,根据东一定位,当然,里面的山水也多有现代山水相对应。第三部分有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东一经中高氏山与岳山相距几百里,东流于泽,确有这个“泽”么?从卫星地图上看,现在是有水泽的,这里的盆地地形古也有生成大泽的条件。
姑射山,现在临汾西有藐姑射山,东二从第十部分到十三部分有三座姑射山。这里的姑射山,我把它定在现洪泽湖之南,我认为,姑射与古神巫活动有关,可能是神巫之名,至于山名的重名,应与古人的迁移有关。
3、《东次三经》
我把它分成十四部分,不须把它牵连到美洲,我认为中国东部沿海就能勾画出对应地。古代的航海活动是很早并很高超的,既然可以航到美洲,中国沿海和长江下游航行就更不在话下了,《五藏经》对长江中下游和沿海的厚重记载就可见一番。
此经的参照地是海(当然海岸线与现在是有区别的)。这列山难画,我勉勉强强还是标在了地图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组图:《山海经》中的上古神兽图集
玄龟赤马白首冠 冬死夏生蛇鱼仙《山海经》连载解读六
《山海经》妖怪绘卷,你知道几个?
《山海经》里的上古怪兽(全集)
《山海经》绘图本8
《山海经》绘图本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