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炮制半夏方法

我的炮制半夏方法

 
 
白术散



现在的几种半夏炮制方法,至少浸泡10天以上,能剩下多少有效成分真不好说。

考半夏为天南星科,而我们做菜吃的芋头也是天南星科,芋头生食也会使口腔咽喉粘膜发麻而中毒。但经煮熟20分钟以上,则是香喷可口的佳肴。

受此启发,我前段时间也炮制1公斤半夏。方法:先把生半夏洗净滤掉水分,装入塑料袋湿闷一天,捡大个半夏切开看是否润透,如无润透,则喷水再闷半天。然后把半夏放入家用高压锅的蒸层上,加热,待高压锅冒气后再加压半小时。取出蒸熟的半夏,尝了几个,软绵绵而略Q,根本无发麻感觉,类似吃芋头,只是味道淡而已。晒干入药。

此法加工半夏时间短,也达到去毒目的,且无明矾、石灰等杂质的副作用。



【摘要】  半夏是中药中最早记载的炮制品种之一,而且随时代的变迁炮制方法有所发展。现将市场上半夏的三主要炮制品种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进行总结、评价,以促进半夏炮制工艺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中药制剂;炮制方法;半夏


    半夏 Pinellia ternata (Thunb.)Breit       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又名:三叶半夏。多年生小草本,高15~30cm,块茎近球形。野生于山坡、溪边阴湿的草丛中或林下。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7~9月间采挖,洗净泥土,除去外皮,晒干或烘干。


    1  药材与成分


    1.1  药材        干燥块茎呈圆球形、半圆球形或扁斜状,直径0.8~2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未去净的外皮呈黄色斑点。上端多圆平,中心有凹陷的黄棕色的茎痕,周围密布棕色凹点状须根痕,下面钝圆而光滑,质坚实而致密。纵切面呈肾脏形,洁白,粉性充足;质老或干燥过程不适宜者呈灰白色或显黄色纹;粉末嗅之呛鼻,味辛辣,嚼之发粘,麻舌而刺喉。


    1.2  成分        块茎含挥发油,少量脂肪、淀粉、烟碱、黏液质、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β-氨基丁酸等氨基酸;又含药理作用与毒芹碱及烟碱相似的生物碱,类似原白头翁素刺激皮肤的物质。嫩芽含尿黑酸及其甙[1]。


    2  炮制


    2.1  法半夏  取净半夏,用凉水浸漂,避免日晒。根据其产地质量及其颗粒大小,斟酌调整浸泡日数,泡至10日后,如起白沫时,每半夏100斤加白矾2斤,泡1日后再进行换水,至口尝稍有麻辣感为度,取出略凉。另取甘草碾成粗块,加水煎汤,用甘草汤泡石灰块,再加水混合,除去石灰渣,倒入半夏缸中浸泡。每日搅拌,使其颜色均匀,至黄色已浸透,内无白心为度,捞起,阴干[2]。


    2.2  姜半夏  取拣净的半夏,浸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后,加白矾与生姜切片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


    2.3  清半夏  取拣净的半夏,照上述法半夏项下的方法浸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后,加白矾与生姜切片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


    3  药理


    3.1  镇咳、祛痰作用  口服煎剂0.6g/kg对1%碘溶液注入猫右肋膜腔引起的咳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但比口服可待因1mg/kg的效力略差,药效能维持5h以上,静脉注射0.5~1g/kg亦有明显止咳作用[3]。


    3.2  止吐作用  用洋地黄酊给鸽静脉注射引吐法,证明口服制半夏,或生半夏流浸膏,姜半夏或白矾半夏混悬液,姜半夏或生半夏煎剂3g/kg,每日2~3次,连服2日均有一定的止吐作用。


    3.3  解毒作用  其中所含葡萄糖醛酸的衍化物有显著的解毒作用,可使士的宁对小鼠半数致死量的值升高,对乙酰胆碱也有解毒作用。


    4  毒性


      浸膏给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13.142g/kg家兔灌服0.5g/(只·日),连服40日,一般情况良好,体重增加;剂量加倍,多数兔有腹泻,半数兔于20日内死亡。小鼠口服各种制剂的混悬液,以死亡为指标,则生半夏毒性最大,其次为半夏,白矾半夏最小。经白矾处理似能解除半夏的毒性。半夏催吐成分不溶或难溶于水,加热可破坏[1]。半夏水溶成分内加醋酸铅后沉淀的物质中含有引起小鼠骨骼肌痉挛的物质,以及箭毒样肌麻痹的物质。


    5  结果


      通过对半夏三种炮制方法的研究分析,半夏经炮制后,能降低毒性,缓和药性,消除副作用。清半夏可增强燥湿化痰作用;姜半夏可增强降逆止呕作用;法半夏燥湿化痰,多用于中成药中。在临床应用上,生用,治虫、蛇蛰痛,痈肿痰咳,如“桂麝散”;清半夏,治寒痰咳嗽,如“二陈汤”;姜半夏,治痰饮呕吐,如小半夏汤,由半夏、生姜组成,治胃脘痞满:如“半夏泻心汤”;法半夏,治胃寒气滞:如“香砂养胃丸”,由法半夏、木香等组成。


    以上对半夏常见的炮制方法作了初步的研究,为进一步利用半夏一道地药材打下了基础。



半夏的炮制沿革和临床功效


半夏在《本草纲目》中释名为“水玉”、“守田”,亦名法半夏、法夏、姜半夏、清半夏等名,未经过炮制的也有曰之为生半夏,系天南星科半夏的块茎。

  在汉唐以前半夏入药多为生品,尚少见制半夏一说。据现代医家研究,到了宋代,大概认识到生品有毒副作用,开始用姜、明矾制半夏之说,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中就有此记载。到了明代,制半夏的方法比较普及了。但是由于当时条件限制,信息不灵,医家交流机会少,加之互相保密,而且都想别出心裁,半夏的炮制方法千奇百怪,各不相同。有的用酒炒烤,有的用清水长期浸泡,有的用浆水煮沸焙干等。据文献记载和不完全统计,半夏有多达60余种炮制方法,有的方法还沿用至今。其中有很多方法很不科学,有的长期浸泡、煮炒、焙烤,有效成分几乎丧失殆尽,没有什么功效了,自然也达不到临床治疗疾病的目的。故当时有的医家惊呼“以水浸七日,去膏液而留渣滓,本性全失,再用姜汁拌炒半熟,欲其立止呕吐,岂可得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介绍的几种方法就可以略见一斑了。其一:治半夏,惟洗去皮垢,以汤泡浸七日,逐日换汤,晾干切片,姜汁拌焙入药;其二:法制半夏,用大半夏,汤洗七次,焙干再洗,如此七转,以浓米泔浸一日夜。每一两用白矾一两半,温水化、浸五日,焙干,以铅白霜一钱,温水化,又浸七日,以浆水慢火内煮沸焙干收之。

  我国对中药研究非常重视,对半夏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毒性反应、炮制方法进行了研究,使得毒副作用减少了许多,药效得到较大发挥。近年来,虽然一些医生也用生半夏,不过剂量极小,经观察其疗效较为明显。

  半夏对某些疾病的疗效显著,故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古代医家认识到半夏具有化痰燥湿、降逆止呕、宽中消痞的作用,故常用于胸脘痞闷、咳嗽痰涎或呕吐、心下疼痛等。如医家张仲景《伤寒论》中“半夏泻心汤”,治疗由于脾胃不和、中焦气机升降失常、寒热错杂所致的呕而心下痞者,效果尤佳。张仲景《金匮要略》小半夏汤用半夏配伍生姜,是治疗饮邪在胃而呕吐者的有效方剂。半夏还可用于利咽消肿,如半夏散,配伍桂枝、甘草两味药,治疗咽喉肿痛效果亦很好。

吴金莲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一医院  周祖贻 湖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一个中药产区群友说的,半夏采收到晒干的过程:

药海行舟<taojiaqiang@qq.com> 12:21:51
嗯 现在的旱半夏大多是农户自己加工,没有一个标准所以大家在用的时候还是用生的自己按照炮制方法自己加工的好
药海行舟<taojiaqiang@qq.com> 12:23:40
农户加工时只要外皮脱得干净,挑选的好呢干度好就行啦不管泡的多久,有时候毒性降低啦疗效也就没了。水半夏一头尖,旱半夏圆的
药海行舟<taojiaqiang@qq.com> 12:30:54
到你们手中的货除非你要求要生的不然是买不到生的的,因为生的一些公司没有批准经营开不出来票,半夏采收加工时也是经过石灰水处理过的,所以你买不到生的!除非从农户手里买
药海行舟<taojiaqiang@qq.com> 12:30:57
收获的半夏,堆放室内10-15天(夏天气温高时间应短),使外皮稍腐易脱,然后去皮。用筛先将半夏分为大、中、小三级,分别盛入箩筐,每筐只装一半,放在流水处,踩去外皮,呈洁白时为止。操作时,如用手摸半夏,需擦姜汁或菜油,以免中毒。近年用半夏脱皮机进行加工,工效提高10倍。去皮后,置烈日下晒干。晒时应清早摊在晒席或晒场上,如等晒席或晒场晒热后再摊放,半夏易被烫熟,变成油子(坚硬变黄)。在水气晒干之前,晚上亦应摊在晒席上,不可堆积,否则容易腐烂。去皮之后,若遇阴天,可浸在饱合的矾水中,隔1-2天换白矾水1次,用以防腐,待天晴再晒。如晒至半干时遇到阴雨,应用硫磺熏,以防腐烂。在干燥过程中,一般不宜翻动,如需翻动,只可用竹扒。若半夏已干而色不白,用硫磺熏1天,每100公斤干货用硫磺1 公斤,这样,既可使颜色变白,又能防虫防霉。秋末收获的半夏因当时气温已低,日光不强,可炕干。先用急火使其受热,冒出水珠,随时用粗布轻轻擦干,在水气未干前,不宜翻动,以免变油子,至无水珠时,再用慢火炕至全干,约需一昼夜。如无烘炕设备,亦可晒干。


生半夏入药,则宜打碎,煎药时间必需达20分钟到30分钟最佳。生半夏我入药用过30克/每帖,连续服用10天,未见不良反应。



生半夏功效最好,多用于在我这代煎中药的。制半夏开给病人带回去煎的,因为怕病人煎煮时间不够。我制的半夏功效绝对强于买来的制半夏。


正在准备实施的一种炮制半夏方法:

捡大个生半夏150克 党参30 苍术60 茯苓60 炙甘草30 陈皮15 干姜30 大枣(破开)30  加水2500ml,先浸泡1天,再煎煮30分钟,滤出药液备用;药渣中检出半夏,其余药渣倒掉不用。将半夏和煎出药液再入锅中小火煎煮到基本收干(勿煮焦),取出半夏晾晒干透,研粉,每次6~10克,日2次内服,主治脾虚痰饮诸病。

各位看看此法如何?欢迎讨论。



今天看东阳老中医金希聪先生著星夏之歌,极赞星夏生用之妙


金希聪大力斥责南星半夏的炮制方法:








二四八月天
生品有毒,制品效差,让我们这些后学真的无所适从,半夏功用在其辛、燥、温的性质上,制过之后,是否还有辛燥之性,我看还是生品好,可是有毒:L


白术散
生半夏功效最好,多用于在我这代煎中药的。制半夏开给病人带回去煎的,因为怕病人煎煮时间不够。我制的半夏功效绝对强于买来的制半夏。




黑糊糊
法半夏药黄标准
拼音名:Fabanxia
英文名:RHIZOMA PINELLIAE PREPARATUM
书页号:2000年版一部-90

本品为半夏的炮制加工品。
【制法】 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另取甘草适量,加
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倒入用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搅匀,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
,浸泡,每日搅拌1~2次,并保持浸液pH值12以上,至剖面黄色均匀,口尝微有麻舌感
时,取出,洗净,阴干或烘干,即得。
每100kg净半夏,用甘草15kg、生石灰10kg。
【性状】 本品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
质较松脆或硬脆,断面黄色或淡黄色,颗粒者质稍硬脆。气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鉴别】 (1) 本品粉末淡黄色至黄色。照半夏项下的〔鉴别〕(1) 项试验,显相
同的结果。
(2) 取本品粉末2g,加盐酸2ml,氯仿20ml,加热回流1 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
干,残渣加无水乙醇0.5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次酸对照品,加无水乙
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
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F254
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苯-醋酸乙酯-冰醋酸(10:20:7:0.5) 为展开剂,展
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
位置上,显相同的暗红色斑点。
【性味与归经】 辛、温。归脾、胃、肺经。
【功能与主治】 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用法与用量】 3~9g。
【注意】【贮藏】 同半夏。
现在制法半夏一般不加甘草了,直接用石灰水泡过后就干燥。:L






一笑了之33
我的炮制半夏方法:

现在的几种半夏炮制方法,至少浸泡10天以上,能剩下多少有效成分真不好说。

考半夏为天南星科,而我们做菜吃的芋头也是天南星科,芋头生食也会使口腔咽喉粘膜发麻而中毒。但经煮熟20分钟以上,则是香喷可口的佳肴。

受此启发,我前段时间也炮制1公斤半夏。方法:先把生半夏洗净滤掉水分,装入塑料袋湿闷一天,捡大个半夏切开看是否润透,如无润透,则喷水再闷半天。然后把半夏放入家用高压锅的蒸层上,加热,待高压锅冒气后再加压半小时。取出蒸熟的半夏,尝了几个,软绵绵而略Q,根本无发麻感觉,类似吃芋头,只是味道淡而已。晒干入药。

此法加工半夏时间短,也达到去毒目的,且无明矾、石灰等杂质的副作用。




pyhrx68
生半夏只要掌握煎煮时间,真乃良药,有百益而无一害矣!!!!要加工为散,或制为丸,必须先煎煮后晒干,切记!!!




czwxkyb
现今半夏制法确实太差,而且常以水半夏代替旱半夏为药,药效更差!




pyhrx68
今年6月我进了一批旱半夏,初看没觉得异样,操起来仔细一看,手感轻,粉质多,个子较大,易碎.才知是假货,竟然是小南星打磨的伪品.临床进药真的小心,不然多花钱不说,疗效也不一样啊!
真担心将来中医会毁在中药的品质上.




fykrs
感谢分享,代煎用生,自煎用炙(自制品)。假药古来就有,很无奈,要保证疗效只有自己多劳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半夏毒性知多少?
明医讲堂丨钱敏:半夏的前世今生
天南星图谱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最易懂的半夏规格及品种区别方法(组图)
浅谈伤寒本草|半夏篇 甘草赛过甜菊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