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乳腺增生与乳腺癌
乳腺增生与乳腺癌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秦保明 秦晓晨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 药理教研室 翁世艾

  

最近资料表明,乳腺癌已居女性所患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学者们对乳房的恶性肿瘤,尤其是乳腺癌的探索和研究已超过1个世纪,近20年来其诊断和治疗的技术出现了很大的进展。虽然如此,当今全球死于乳腺癌者仍超过40万人之多,这个数字不能不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发展成为恶性的可能性超过20%的各种病变,称之为癌前病变。为此,我们必需加大力度宣传和普及关于乳腺癌前病变知识的教育,在高危人群中筛选病人,切实做到及时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才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和提高病人的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

1.乳腺的癌前病变  乳腺的癌前病变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不伴或部份伴有不典型增生的乳腺增生性病变、管内乳头状瘤、硬化性乳腺病和小叶原位癌等。必须指出,乳腺的癌前病变并不就是乳腺癌。

2.乳腺癌前病变的癌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近年来学者们一致认为乳腺癌的发生是由正常的乳腺上皮在一些复杂的因素作用下,发生了增生性的改变,进一步再发展成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最后发展成浸润性癌。此种乳腺癌的多阶段发展的特性为人们采取各项有关措施,将乳腺癌阻断在癌前状态,提供了理论根据,也就是说及时发现和处理乳腺的癌前病变,就可预防或阻止乳腺癌的发生。

3.不同癌前病变发展成癌的危险程度  据近20年~30年来的研究显示,乳腺的癌前病变发展为乳腺癌的危险程度并不相同,大致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类。

·轻度 该类病变有单纯性乳腺上皮具有中度或高度增生、管内乳头状瘤、囊性增生和硬化性乳腺病等。其在10年~20年内发展成癌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群的1.5倍~2.0倍,但具有乳腺上皮不典型增生和多发性病灶者,将超过上述癌变的机率。

·中度 该类病变有乳腺导管和小叶上皮不典型增生的改变。其在8.2年~11.9年内发展成癌的机率为普通人群的4.0倍~5.0倍。

·重度 该类病变有小叶原位癌和细胞分级低的非粉刺型导管内癌。经流行病学的研究,上述病变并非都能发展成浸润性乳癌,但其发生率为普通人群的8.0倍~10.0倍,应高度引起重视。

4.乳腺上皮不典型增生与囊性增生

·乳腺上皮不典型增生 此多发生在成年妇女,经1 305例统计,平均年龄为52.1岁。本病一般无特殊症状,部份病人在月经来潮前可伴有乳房部不适、胀感和疼痛,后者可延及颈项、肩或背部,甚者以此种疼痛就医者,不乏其人。少数病人可出现单侧或双侧乳头单管或多管溢液,液体多为浆液性,偶尔可查及不典型增生的上皮细胞或其碎片。临床不易扪到具体肿块,但可触及呈片状或薄块状的增厚腺体组织,在乳房的X线片上可发现异常阴影。乳腺上皮不典型增生单凭临床检查是不能确诊的,需经穿刺或切除可疑组织作病理学检查,才能确定诊断。非典型增生细胞c-erbB-2基因产物出现超表达时,提示向恶性转化,应予密切注意。

·囊性增生 此系乳腺增生性病变的一种类型或增生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主要是卵巢内分泌在周期性变化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和比例失调,导致腺体的增生过度或复原不全所致。在青春前期和绝经期后的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较低,乳腺囊性增生少见。本病多在40岁左右确诊,病期平均在2年~3年以上。最主要的体征是乳房腺体呈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其大小不随月经周期而变化。囊肿大小不一,其直径一般在1cm以下,但大者也可达数厘米。触诊常呈多结节感,且软硬度并不一致。囊性增生伴明显疼痛者不足50%,但可有局部出现隐痛或刺痛,少数疼痛明显的病人也可放散至颈项、肩、臂或背部。出现单侧或双侧乳头溢液者约占15%左右,多为浆液性或浆液血性,此时可作导管造影或导管镜检查,以排除管内乳头状瘤。本病与乳腺癌均与卵巢的性激素有关,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诊断本病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有关的辅助检查,如乳头溢液和针吸的细胞学检查,针吸获得囊内液体时,诊断的符合率可达80%以上。必要时可切取可疑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确定诊断。,

5.乳腺增生的治疗  这是阻断乳腺增生发展成乳腺癌的重要措施,应积极实施之。

·定期复查 对症状不明显或仅有轻度疼痛,触诊未发现明显腺体增厚或肿物,辅助检查也未发现阳性结果者,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复查方案,进行随访。随访期间也可酌情应用调正卵巢内分泌有关的中、西药物。

·药物治疗 对乳腺具有明显增厚及肿块,但已证实无腺体上皮不典型增生的病人,可服用活血化瘀和软坚散结的中药复方,如柴胡、当归、香附、瓜蒌、穿山甲和白芍等药味进行随证加减,可获良好效果。本单位应用中药复方,辅以平和调节卵巢内分泌的西药,后者有辅助治疗和预防复发的功效。用此类药物联合治疗各类乳腺增生,从资料完整的2 000余例病人统计,有效率和治愈率合计超过90%,效果满意。部份有适应证的病人,可考虑应用三苯氧胺或溴隐亭,对控制临床症状和抑制增生组织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效果,但要密切注意其毒副作用,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外科治疗 对药物治疗1年以上效果不明显,甚至逐渐加重的乳房局限性腺体增厚以及病理学证实乳腺上皮有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的病人,应根据局部的具体情况,作该乳腺的区段切除或保留乳头的皮下全乳腺切除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图像到病理:乳腺增生性腺病、乳腺硬化性腺病
乳腺 | 放射状瘢痕
确诊病例小黑板067 | 纤维性囊性乳腺病 解析
乳腺的腺病和腺瘤,你知道几种?(上)
乳腺病变硬化性背景中的“真假浸润”
萎缩性胃炎真的会癌变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