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张图告诉你:各种病要命的魔鬼时刻
2017-03-24
很多人殒命魔鬼时刻!
高秀敏
2005年8月18日凌晨4点,国家一级演员高秀敏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辞世。专家表示,死因可能是心源性猝死(因心脏病发作而导致的突然死亡)。
马季
2008年12月20日早晨9点,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先生在家中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去世,享年72岁。
王小波
1997年4月11日凌晨,著名学者王小波猝然死于心脏病发,享年44岁。
梁左
2001年5月19日凌晨,著名作家梁左因突发性心肌梗塞在北京家中去世,终年仅44岁。
没错,他们去世的时间段都是凌晨或早晨,心脏猝死最活跃的“魔鬼时刻”!
一张图表告诉你
所有疾病的魔鬼时刻!
疾病
魔鬼时刻
心脏病
上午6至9时,凌晨4点半左右
哮喘
4:00-6:00
高血压
早上8点-10点
糖尿病
凌晨1-3点
焦虑症
15:00-18:00
皮肤瘙痒
19:0023:00
胃热
20:00-2:00
各个魔鬼时刻的保命建议心脏病:上午6至9时,凌晨4点半左右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4000名患有心脏病的患者调查后发现,在一天24小时中,每天上午6至9时为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心绞痛和猝死往往会在上午9时左右发生。医生建议
别起太早。睡眠一定要充分,最好睡到自然醒。早晨醒来最好是服药后再适当活动。
起床“3个半”。夜间或早晨起床,睁开眼睛后继续平卧半分钟,再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双腿下垂床沿坐半分钟,最后再下地活动,这样至少可使1/2的心脑血管病人免于发生意外或猝死。
35岁以上体检应加检血脂、颈动脉B超筛查血管斑块,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糖尿病:凌晨1-3点
凌晨1-3点是低血糖的高发时刻,而且低血糖的比高血糖的危害更大,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也是一个魔鬼时刻。
发生低血糖后往往易出现面色苍白、心慌、手抖、浑身乏力、腿脚发软的症状,如发生在夜间,人们处于睡眠状态,往往难以觉察,在不知不觉中被低血糖夺去生命。
医生建议
别忽略正餐。忽略正餐、延迟用餐或者激烈的运动常常会引发低血糖症,要避免出现这些情况,按时进餐,适度运动。
手边备上饼干等。对于低血糖,有一套15g原则,当血糖监测时发现低血糖或者出现浑身乏力、饥饿等症状时,立即进食15g碳水化合物,比如饼干、饮料或者糖果等。
高血压:早上8点-10点
一般早上8点到10点,人体的血压会出现一个高峰期,人体经过了一整晚的水分流失,来不及补充,血黏稠度是全天最高的,这对于高血压患者是一个“魔鬼时间”,大多数心脑血管的意外事件都发生在这个时段。
医生建议
醒来先给手脚做一下按摩,这样可以减缓交感神经的兴奋速度,保证血液循环通常。
晨练在10点以后。有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应避免晨起太早锻炼,如果非要锻炼,也应该在上午10点、气温上升以后,避开危险时段。
哮喘:4:00-6:00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昼夜节律变化,一般在午夜至凌晨分泌量最低,而夜间皮质激素浓度下降是轻易激发哮喘发作的重要因素。所以4:00-6:00这段时间哮喘发作率更高。
医生建议
手边备上气喘喷雾剂。入春之后,天气温差较大,哮喘更容易发作。要在手边备上气喘喷雾剂,一旦发作,首选吸入。
养成随时喝水的习惯。避免加重缺氧、排痰困难。
起床后别立马叠被子,让被子晒晒太阳,房间保持通风,并定期更换枕头,能减少灰尘、螨虫,降低过敏风险。
焦虑症:15:00-18:00
焦虑症有个“日落现象”,日落的时候,也就是黄昏前后会出现焦虑情绪或焦虑所致躯体症状的加重。
这是体内生物钟、内分泌激素和神经递质浓度的周期性变化所致,比如大脑5羟色胺浓度在傍晚时出现降低,目前临床上治疗焦虑症的药物大多是增加5羟色胺的。当光线暗下来,人不能敏锐地感知周围环境,人的安全感降低,因而焦虑加重。
医生建议
不要总是“一个人扛”,出现负面情绪时,应该学会示弱,向朋友、亲人倾诉,把压抑的情绪发泄出来。
吃点快乐水果。水果中,香蕉、樱桃和葡萄柚是“快乐水果”的前三甲。比如香蕉含有一种称为生物碱的物质,可以振奋精神和提高信心。
吃点小零食。吃点零食不仅能暂时分散人的注意力,缓解紧张、焦虑情绪,还能提供一些必需的营养素,一小块巧克力,或者一小把坚果都是不错的选择。
皮肤瘙痒:19:00-23:00皮肤在晚上温度升高且更缺水,这会加重瘙痒。一般情况下,白天注意力分散,症状不明显,而晚上回家清洗后,如果不正当处理,皮脂缺乏,会加重症状;而盖被子,温度升高,也会使痒的感觉更明显。
医生建议
别搔抓。搔抓本身会刺激皮肤增生,促进一些产生炎症的东西释放,让皮肤产生炎症,皮肤往往会肥厚、粗糙、更痒。
轻轻拍打。可局部轻轻拍打或降低皮肤表面温度的冷敷等方法来缓解。
及时更换衣物。如有大量渗出、脱屑、结痂等皮损,应及时更换被污染的衣服和被褥,保持皮肤清洁。
瘙痒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皮肤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以免带来许多不良反应。
胃热:20:00-2:00
胃不舒服的人容易出现胃灼热感,晚饭后人体的胃酸分泌较多,加上很多人晚餐容易吃的晚、吃的多,所以晚饭后的发病率是另外两餐后的发病率的3倍。
医生建议
睡觉以前2-3小时吃晚饭。避免睡觉以前吃零食。
少吃刺激性食物。
睡时尽量选择仰卧或左侧卧,不要趴着睡。
紧急时刻
生命的绿色通道
不能忘记
1、快速识别脑中风
“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聆听讲话是否清晰”,如果通过这三步观察怀疑发生了卒中(俗称脑中风),应立刻拨打“3306120”急救电话。
根据以上内容,中风本人或家属可以快速识别卒中,一旦发现症状,应第一时间拨打“3306120”急救电话,前往燕达医院进行救治。在此特别呼吁家庭和社会能够更多关注轻型卒中,高危人群要定期接受体检,进行卒中风险评估,最大程度地预防卒中及其他慢性疾病。
轻型卒中一般指症状轻微的非致残性卒中。在急性脑血管病事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急性缺血性轻型卒中统称为轻型卒中。我国每年新发轻型卒中患者约有300万人,主要表现为一过性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面部歪斜等。
轻型卒中只要发生过一次,就如同在体内埋下“炸弹”,患者随时可能复发。据统计,轻型卒中患者1年累计复发率16%,即每6个患者中就有1人复发。一旦卒中再次复发,很可能会出现更加严重的、不可逆的残疾,甚至死亡。
2、警惕心衰七大信号        心衰是心力衰竭的简称,也称心功能不全,是心血管病发展到了严重的阶段,心脏的泵血功能衰退(心脏就像一个“水泵”,不停地以每分钟5—6升的输出量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就像弹性减退的“皮球”,输出血量不能够满足身体代谢的需要,器官和组织中的血液也不能顺利回流到心脏,这种状态就叫做心力衰竭。
也是目前心血管疾病导致病人死亡的第一原因。心衰死亡率与癌症相当,约20%的心衰患者在确诊后1年内死亡;约50%的心衰患者确诊后5年内死亡。
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是逐年增加,即使对心梗的有效治疗和对高血压的良好控制,很多病人在数年后也可能逐渐走向心衰,这是我国心衰发病人数正在迅速攀升的重要原因。70岁以上老人中,每10个人可能就有一个人患有心衰,心衰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健康大敌!
心衰七大信号:
1、连遛狗的力气都没有了:
气短和体力差是心衰常见的症状,事实上,很多病人在活动几分钟后就会出现上气不接下气。这是由于心脏功能降低,导致流通到肌肉和组织的血液减少所致。
2、鞋不合脚了:
脚和脚踝肿胀也是心衰常见的症状。这是由于心衰和肾功能减退导致的体液积聚引起的。对于持续肿胀,或者体重莫名增加(24小时内增加1-2公斤),就需要及时就医了。
3、感到情绪低落:
心衰患者抑郁症发病率是正常人的2-3倍!这可能主要源于患者对自身健康的忧虑所致,担心拖累家人、朋友,另外由于巨额的治疗费用,导致患者经济压力巨大。
4、感到难以入睡:
研究发现,约50%的心衰患者会经历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这是一种睡眠障碍,因睡眠中大脑无法向呼吸肌发出指令而引发。这种疾病可迅速将患者从深度睡眠中唤醒,使其惊醒,这种感觉一般会在坐起几分钟后消失。
5、又加了一个枕头:
心衰患者躺着的时候,因为肺部有液体积聚,会感觉呼吸困难。为了缓解这种症状,患者往往会选择多加一个枕头,支撑身体到一个相对垂直的位置,这样有助于呼吸并使患者感觉舒适。
6、止不住地咳嗽:
心衰常伴有持续的咳嗽和咳喘,这是肺部液体积聚造成的另一个后果。咳嗽的加剧通常是心衰加剧的表现,也是患者需要及时就医的警示。
7、想在屋里也戴上手套:
心衰患者常会感到浑身犯冷,手脚冰凉。这是因为他们体内大多数血液都流向大脑及其它重要的器官,四肢血供相对不足。
一般来说,可使心脏负荷过重或能造成心肌损伤的因素都会导致心衰的发生。有很多患者具有基础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等情况,由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够充分,诊治不及时,对于这些疾病的控制和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引发心衰。
所以,存在这些疾病的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乏力及水肿等症状时,就应怀疑发生了心力衰竭,及时拨打“3306120”急救电话。
3、胸痛应该早求救        目前全国每年有近70万例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发生,但是仅有3.5万例获得了及时规范的救治。如何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普及急性心梗救治理念,构建急性心梗救治体系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有胸痛,早求救,及时拨打“3306120”急救电话。调查表明,全国患者发病后平均105分钟才呼叫急救车,仅有小于20%的患者通过急救车前往医院,绝大部分患病人群前期:忍、忍、忍、忍不住了才去医院。
在此指出,急性心梗患者只有在120分钟的黄金救治时间内,拨打“3306120”急救电话,可以快速提高心梗救治并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
4、静脉血栓栓塞是杀手        久坐少动会增加血栓风险,静脉血栓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前者是在腿部的深静脉内形成血栓,后者是血栓随血流到达肺部阻塞血管,属于一种疾病的不同时期。一旦发生肺栓塞,往往非常凶险,严重者可发生猝死。血栓是隐蔽杀手,所有人都应有所认识,并具备基本防栓意识。
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者身上,并非老年人的“专利”。数据显示,每静坐一个小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会增加10%;坐90多分钟,膝关节血液循环会降低50%。
静脉血栓的发病机制包括静脉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血流瘀滞。住院、手术和久坐不动,都会让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对于血栓的危害,除了急性期导致生命危险外,大部分患者在静脉血栓形成后1年~2年内会逐步出现活动后肢体疼痛、肿胀、水肿、皮肤色素沉着等表现,这一比例可高达50%,其中5%~10%的患者最终出现静脉性溃疡,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种现象被称为血栓后综合征。
不幸发生了静脉血栓栓塞,该如何治疗呢?尽早就医是治疗静脉血栓栓塞、防止猝死、减少血栓后遗症的关键,及时拨打“3306120”急救电话,综合运用抗凝、溶栓、抽栓等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显著降低血栓栓塞疾病的致死率,提高疗效。
5、老年人用药不当危险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2.2亿。老龄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已经解决,但健康问题上升为第一需求,如何使老年人延长健康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已是突出的社会问题,其中如何安全有效用药就是一个大问题。
多数老年患者需长期或终生服药,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全人群的4.2倍,大多数老年患者需要长期或者终生服药。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内各组织器官功能衰退,必然会影响到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并容易引起蓄积而产生各种药物的毒副作用。
另外,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有所降低,每天大剂量吃药也容易发生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老年人不合理用药四大表现:
(1)用药过多:重复用药很多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等,同时服用药物五六种,甚至多达十余种。不同的疾病到多个医院不同专科诊治,大多数人不能准确说出自己之前服用的药物,就可能造成开药重复;有些药物一药多名,有些是复方制剂,很可能造成重复用药。
(2)用药时间过长:服药时间不合理老年慢性病患者大都需要长期服药,老年人由于器官衰老,虽然有些药物毒性小,但长期服用也会产生蓄积,产生不良反应。由于慢性病的种类、药物的性质和作用等有很大差别,如果服药时间不合理,就会影响疗效和加大不良反应。
(3)不严格遵守医嘱:擅自用药有些老人治病心切,不严格遵守医嘱,自认为吃药的种类越多,药量越大,治疗效果越好,自行增加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有的老年患者久病成医,凭着感觉自行增减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当病情好转,就自作主张停止用药。有些老人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未见病情好转,就怀疑药物的疗效,而去购买各种广告宣传的药品。
(4)服用过期或者变质药品:有些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由于行动缓慢,身体灵活性差,外出不方便,会一次购买大量药物长期服用,造成药物过期而误服。家人的关爱能让治疗效果更好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较高,服用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增加,因此医生给老人开药要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用药要少而精,一般应控制在5种以内。
老年人由于记忆力减退,容易造成漏服、多服,或者误服,家人要注意监督和提醒,有条件的可以由专业医务人员负责配送药物。如果出现用药危险,及时拨打“3306120“急救电话。
燕达医院急危重症医学科介绍急危重症医学科以先进的现代急诊医学技术为基础,具备完整的"院前急救-急诊急救-重症监护"现代急救医学服务体系(EMSS),是医院急诊救治中心,更是京东地区患者生命的绿色通道。
急危重症医学科拥有一支技术过硬、专业梯队完备、经验丰富的团队,由第二军医大学海军临床学院副主任医师、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张茂合副教授、医学博士为科室带头人,其机构设置包含:"120"院前急救、急诊抢救室、急诊手术室、内外科诊室、急诊观察病房、成人输液室。
急危重症医学科下设ICU重症病房,具备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延续性生命支持;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发生。
同时,科室还配备有各类国内外一流检查、治疗、抢救设备,可满足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尤其在呼吸心脏骤停、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脑出血、颅脑外伤、休克、昏迷、急性中毒、因车祸外伤造成的严重全身创伤及骨折、动物咬伤等方面救治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我们相信:稳准快是拯救生命的保证,在您最危急的时候,能为您启用绿色通道,在最短时间内您能得到最佳的治疗,最满意的服务。
我们相信:我们能救死扶伤,分秒必争,沉着冷静,任劳任怨地为患者服务。
我们相信:我们能以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精湛的技术,以及先进的医疗设备,帮助您解除病痛。
“急诊电话:3306120”生命绿色通道
“急诊电话:3306120”生命绿色通道,具有京东地区一流的医护人员和救护设备,拥有两台多功能救护车,配有先进的车载呼吸机、便捷的吸氧装置、心电监护仪、除颤仪、进口的心电图机、吸引器、便携式心肺复苏机、急救箱等急救设备,完全满足院前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及转运的要求。
燕达医院"120"与三河市"120"联网,拥有全球定位系统及通信系统,专人24小时值班。我院“3306120”电话专人24小时接听,医院服务半径内确保1分钟内调度出车,出诊保证在10-15分钟内到达现场,注重现场救护,对急危重患者,可立即救治。完善的急救设备,专业的急救人员,细致的工作流程,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
咨询医生 预约挂号 随时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4种急救药,家中常备,危急时刻可以救命
四种药用错会致脑中风
新型抗凝药用量不足,增加血栓风险!
小心这4种用药错误,易导致脑卒中
孕妇出现的五种急病 孕妇出现五种急病如何急救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远离脑卒中,看懂这篇文章能救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