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城影像
心灵秘境2013-6-21 16:43
图片:夜色迷离(印记流年)2013年拍摄于台儿庄古城
去了很多次台儿庄古城,拍了很多古城图片,但大多数是从广角拍的,虽然展现了台儿庄古城的总体面貌,然而总觉得缺少了什么,这次这组图片换一下思路,从小角度和细微处展现台儿庄古城的内涵和那独有的韵味。
附:古城简介
台儿庄始建于唐代,时称“台家庄”,明清时又称“台庄”。明朝末年,京杭大运河经微山湖改道向东流经台儿庄,台儿庄因河而兴,出现了“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荣景象。当时的台儿庄,城外运河,城内水乡,水巷纵横,汪渠相连。百姓以船代步,随汪而居。南北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形成“九水汇川、台城旧志、土村绿荫、庙汪浮玉、柳岸卧虹、古柏望月、运河街市、杰阁凌波”的运河古城八景,以及北方大院、鲁南民居、徽派建筑、水乡建筑、闽南建筑、欧式建筑、宗教建筑、客家建筑等八大建筑风格。此外,还有徽派的繁荣街、欧式的丁字街和众多水街水巷。根据《峄县志》记载:“台庄跨漕渠,当南北驮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俗称天下第一庄”。
台儿庄运河古城是古运河畔唯一一座八大建筑风格融为一体,七十二座庙宇汇于一城,南北交融、东西合璧的文化名城。明万历三十年大开泇河,使台儿庄成为傍水而筑、因河而兴的水旱码头。京杭运河台儿庄段处于北运河与中运河的节点,是唯一一段东西走向的京杭运河河道,也是落差最大的一段河道。明清时期,京杭运河台儿庄段不足百里的航道就设置了8座船闸,致使船只货物滞留时间较长,大批客商云集台儿庄,使其成为运河沿岸、鲁南地区重要的商贸城市。据记载,清代乾嘉时期的台儿庄,呈现出“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盛景象。人流、物流涌动文化信息流,不同地域的人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使台儿庄的运河文化成为汇集东西南北、融贯古今中外的典型代表。八种建筑风格于一体(北方大院、鲁南民居、徽派建筑、水乡建筑、闽南建筑、欧式建筑、宗教建筑、岭南建筑)、七十二庙宇于一城(包括世界五大主要宗教及中国主要民间信仰的各类庙宇,如寺庙、魁星阁、道观、泰山娘娘庙、妈祖庙、清真寺、基督教堂、天主教堂等),集中展现了南北文化的交融。另外,我国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企业——中兴公司在台儿庄修建了火车站和铁路,吸引了许多外国人在台儿庄居住,带来了大量的西方文化,使台儿庄成为具有中西合壁特色的城市。
台儿庄运河古城是京杭运河上唯一一座古码头、古驳岸等水工遗存完整,城内留存3公里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活着的运河”的千年古城。目前,枣庄以北的运河已经断航,大部分遗存已基本消失;枣庄以南的沿运城市,都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已无法恢复千年运河的风貌。台儿庄拥有京杭运河上唯一一处明清风貌保存完好的古河道,唯一一段明清时期的驳岸,唯一一个最能体现明清运河沿岸居民生活特点的古村庄——纤夫村,以及13座明清时期的古码头。城内至今仍保存大量的古民居以及水堤、水门等水工遗存,古城城市肌理、道路和水系框架基本完整,保存了历史风貌,且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台儿庄古运河及纤夫村也分别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活着的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  台儿庄运河古城是中国唯一拥有7公里古水街水巷,可以舟楫摇曳、遍游全城的东方水城。历史上的台儿庄地势低洼,是洪水走廊,老百姓筑台而居。城区内分布着众多大小不一的“汪”(池塘),明沟暗渠把这些“汪”串在一起,与运河相联,形成了交织的水系、水网,是名副其实的水城。
这个江南印象的flash是我很多年前为我梦中的江南制作的,古城的重建圆了我这个江南梦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游览台儿庄古城
行走丨台儿庄影像
如果你没来过这个地方,就不算到过真正的枣庄!
台儿庄古城夜色
每日名胜|台儿庄古城
台儿庄古城 · 京杭运河上的村落遗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