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刘邦临死之前要除掉救命恩人樊哙?

樊哙,西汉开国元勋,汉高祖刘邦“发小”,后来又娶了吕后的妹妹,与刘邦成了“连襟”,学过《鸿门宴》的都知道,他曾亲赴敌营救过刘邦一命。可就是这样一位与自己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刘邦晚年,居然只因为小人一句谗言,就对他动了杀心。这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樊哙,早年间是个“卖狗肉”的,刘邦起义后就随其左右东征西讨。他确实很能打,史记中清楚记载其大小战争中斩首人数,平均都在15人左右,最多一次有20多人,而在抵抗名将章邯时竟然帅先登城,更足见其勇猛。有人会说,这和他的职业有关,但是他还有一件事却令人意想不到。

攻陷关中后,众多将领甚至刘邦,都被眼前富丽堂皇的宫殿和妖娆婉约的美女迷得“走不动道”了。是樊哙,第一个提出不要贪恋荣华富贵,并极力劝他及早还军灞上。“卖狗肉”的,能看出还有一只甚至更多眼睛盯着关中,很不容易,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能一直活到孝惠帝时期寿终正寝,关键在于梁启超送他的四个字“深明大义”。

鸿门宴上,范增指示项庄暗害刘邦,项伯却一直阻挠,项羽则是蒙在鼓里。千钧一发之时,樊哙闯了进来,在项羽赏赐酒肉后没有客气,并直言项羽“违背誓言,亲信小人”。他的直率和坦诚,给人留下来深刻印象,也打消了项羽发难刘邦的心思。临走时,刘邦还在犹豫要不要告辞,樊哙能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样的话,劝他当机立断,保命要紧。前后足以说明,樊哙虽然五大三粗,可是大事上一点都不“糊涂”,有时比刘邦都强,更不用说一些只会摇唇鼓舌的儒生。

汉高祖晚年,因为病重不想见人,就命令侍卫不许任何人探视,大臣们谁也不敢进去。最后樊哙忍不住了,直接闯了进去,刘邦见了很诧异,他却说“咱们一起打天下的时候,真爽呆了,如今天下平定了,却这么颓。您病重了,我们很紧张啊,您也不和我们议事,跟前就一个太监,您难道忘了秦朝的赵高了么?”此时的樊哙,没人再敢说是莽夫了,他的头脑里已然装着的是国家大事,而不是一己私欲了。别人也许没看到这些变化,但刘邦心里暗暗发现了。

后来,刘邦剪灭了众多异性诸侯王,吕后设计害死了韩信,萧何、张亮却“隐居”蛰伏了起来。尽力了众叛亲离后,刘邦开始变得更“理性”了,别人只说了一句“大王百年之后,如果只剩下吕后和樊哙……”,他就对樊哙也起了杀心,此时的樊哙,似乎不再是那个头脑简单的“发小”了。一路走来,那些平时喝酒吃肉就满足的“发小”们,似乎再不那么容易打发了,财富和女人甚至都无法换回他们的初心,好像唯有权势和地位才能满足他们的野心,甚至不惜与我刀兵相见。这就是樊哙必死无疑的理由。

幸好,樊哙“傻”人有“傻”福,他甚至比刘邦活的更久,而且是安享晚年。

金山万丈 历史问答达人 11-28 17:04
23



众所周知,在项羽的鸿门宴上,是樊哙救了刘邦一命,如果没有樊哙,也许就没有后来的汉高祖。所以刘邦对樊哙一直十分倚重,刘邦当上汉王,樊哙就马上被封为侯爵,西汉建立后,樊哙又被刘邦封为左丞相,位极人臣。然而,刘邦在临死之前,却下令赐死救命恩人樊哙,这是为何?

古语虽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古语亦云:功高震主。刘邦出身低微,没有世家大族作阶级基础,所以对位高权重,拥有兵权的武将一直十分忌惮,首当其冲的就是韩信。而樊哙不仅是位高权重的武将,还是所有武将之中,唯一敢当面顶撞刘邦的人。

据记载,刘邦攻下咸阳后,便一头钻进皇宫之中开始享受起来,丝毫没有出来的意思。眼看着项羽大军就要赶到,但刘邦仍继续纸醉金迷,不管萧何、周勃等人如何劝说,刘邦就是不出来,形势紧急下,最后还是樊哙进去,硬生生将刘邦给拉了出来,没有让他继续荒唐奢靡下去。

而且樊哙顶撞刘邦,还不止这一次。刘邦晚年,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但在养病期间,刘邦却只和自己的一个贴身太监混在一起,不理朝政,也不许任何人进宫探望。这次又是樊哙,冒着生命危险,闯入寝宫,并且成功劝服刘邦回到朝堂之上。

由于这些原因,刘邦本就不放心樊哙,而一些小人也会时常在刘邦面前说樊哙的坏话,大有要把樊哙整死的企图。关于刘邦欲杀樊哙,最早和最真实的记载,依旧出自司马迁的《史记》中,《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记载:“其后卢倌反,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适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之属,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至则高祖以崩,吕后释哙,使复爵邑。”

大家都知道,戚夫人母子是刘邦最喜爱的两个人,谁要是敢欺负戚夫人母子,肯定就是和他刘邦过意不去。而樊哙又是吕后的妹夫,为吕后除掉情敌,似乎也是情理之中。本就疑心重重的刘邦,当即怒火中烧,立马叫来了周勃和陈平,让他们兵分两路,周勃领兵代樊哙平叛,陈平则领兵斩杀樊哙。令让周勃与陈平立即前往夺取樊哙军权,并且“到军中,立斩哙头!”

刘邦为什么会如此猜疑曾经最亲密的战友,甚至连问都不问,直接就要取他性命呢?这不得不说刘邦晚年经历的一系列“造反”,虽然这些造反有的属于栽赃陷害,有的属于不得不反,但那些人都曾经是他最亲密的战友!卢绾和和刘邦是发小,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卢绾的亲戚和刘邦的父亲刘老爷子关系很好,俩人出生的时候村民们拿羊酒到一块祝贺两家人。你小时候有这样关系的小伙伴会怎么样,那肯定是死党啊,一块玩。所以刘邦起义后,卢绾也是跟随刘邦的铁杆粉,甚至可以说是脑残粉。由于卢绾与刘邦的关系,卢绾可以直接出入刘邦的卧室。这种亲密关系,只有樊哙连襟才能做到,卢绾也可以!甚至刘邦当皇帝后,卢绾可以自由出入皇宫。卢绾和樊哙可以说是刘邦关系最好的朋友,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所以对于他们的信任自然非比寻常。但是有一件事的发生,打破了这种关系。刘邦登基为皇帝后,逐步剿灭异姓王,燕王臧荼谋反,平定候,卢绾被封为燕王,镇守北疆。刘邦平定陈豨叛乱的时候,燕王卢绾和匈奴有过联系。在刘邦平定完陈豨叛乱后,卢绾的偏将说卢绾和陈豨有关系。刘邦怀疑,就想把卢绾找来问下,卢绾称病不敢去,连续派了两拨人去传旨,卢绾都没去。刘邦就派人问了卢绾的的亲近小官,卢绾害怕被杀,就躲起来了。但是因为刘邦和卢绾的关系很好,所以刘邦并没有再追究。后来,刘邦重病,吕后管理国家,卢绾说了吕后的几句坏话,被审食其报告给了刘邦。刘邦听到后,非常愤怒,说了句“卢绾果然谋反了”,这句话是病中的刘邦咬牙说出来。可见刘邦对卢绾这种即羞且恨的复杂关系,刘邦快死了。在刘邦病恹恹的时候,有人诬陷樊哙,说樊哙与吕后勾结,只要皇帝一死,就兴兵杀赵王如意和戚夫人。史书用的是恶,就是诬陷,就是说樊哙并没有真的谋反。但是刘邦之前被卢绾谋反搞得有点心冷,卢绾是他最亲近的人关系最好的人,都谋反了,现在听到樊哙也谋反了,刘邦当时病重,也没有去验证樊哙是不是真的谋反,脑袋一昏,十分生气。刘邦大怒,此时的刘邦已经不知道该信任谁了,再说,他死前最担心的就是戚夫人母子的安危,他不容许有任何人伤害他们。

那么,刘邦为何要怀疑樊哙会造反,要知道樊哙可是自己的贫贱之交,又是自己的姻亲:

其一,卢绾被逼逃到匈奴,让刘邦痛彻心扉。天底下最难受的是心灵的受伤,卢绾当年是刘邦最铁的哥们,这样的人都可以背叛,还有什么的人不能背叛的呢、

其二,樊哙是当时的名将,自从韩信被杀,英布被斩,刘邦手下能带兵的不多,何况樊哙此时手握重兵,一旦造反,危害极大。

其三,樊哙属于吕后一党,刘邦对吕后本来就放心不下,如今听说樊哙和吕后搞在一块,更害怕尾大不掉。巨大的利害冲突自然冲淡了当日的救驾之功。

其四,樊哙是个耿直的人,当日曾数落刘邦和太监之间的暧昧,认为有赵高之祸。刘邦害怕这样的人一旦起了清君侧 的嫌疑,会危及自己的政权。

更为重要的是,刘邦心里放不下的是自己的小女人戚夫人,最心疼的孩子刘如意,一旦樊哙连接吕后,造了自己的反,那么自己可真是“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但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陈平与周勃俩老臣也多长了个心眼,领命赶到燕国之后,并没有遵旨立即杀掉樊哙,而是打算将樊哙带回长安交给刘邦自己处置。

一是担心这只是刘邦一时气极才下的决定,等气消了若是后悔肯定会怪罪自己。

二是因为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当时刘邦已是风烛残年,随时有可能驾崩,俩人担心杀死樊哙后,刘邦也死了,那就事大了。

所以陈平与周勃只是将樊哙绑了起来,准备带回长安。果不其然,俩人还在路上,刘邦就先死了,樊哙被押回长安后,江山早已换了主人,成了吕后的天下,樊哙不仅死里逃生、官复原职,而在吕后掌权时期,更是享尽了荣华富贵。

话说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后,便开始大肆屠杀功臣,韩信、英布、彭越、陈豨等一个个盖世功臣都死于他的利剑之下,一时间人人自危。

而这里功臣有两个人很特别,一个是卢绾,卢绾出身于地主之家,但因为和刘邦是一个村子里的,又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两人从小就是铁哥们的关系,后来卢绾跟随刘邦闯荡社会,后又最早追随刘邦起义。虽然在建汉过程中功绩不如韩信等人突出,但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刘邦称帝后待他并不薄,封了他做燕王。而另一个是樊哙,樊哙和刘邦是连襟关系,这是别人无法相比的,同时,樊哙在鸿门宴及楚汉争霸中多次帮刘邦脱险,可以说是刘邦的“救命恩人”。而刘邦临死之前之所以要除掉救命恩人樊哙,是有深层次原因的。

事情的起因是和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卢绾引起的。原来随着朝中原封大王的一个个被诛杀,这个时候非刘氏宗族的异姓王已经是稀有动物了,只剩下燕王卢绾和长沙王吴臣。

陈豨是韩信的部将,封代相时,因为其宾客众多,在外独掌兵权好几年,刘邦疑心会有变故,就命人追查陈豨的宾客违法的事,其中不少牵连到陈豨。陈豨非常害怕,慌乱之下索性造反了。被刘邦打败后,陈豨走投无路之下逃到了匈奴,刘邦并没有放过他,派 “夺命杀手”周勃去“斩草除根”。周勃果然不愧是刘邦最得力的部将之一,他利用“和亲蜜月”和还处于摇摆中的匈奴人“中立”,然后,集中火力很快就消灭了陈豨这个反革命团伙。

但在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中还生出一些是非来,“说服”和“沟通”匈奴的外交政策是燕王卢绾去办的。

但周勃因为和卢绾有间隙,回到朝廷后,马上递给刘邦一个奏折:燕王有造反的迹象啊!

刘邦马上派出了手下两个亲信审食其和赵尧去燕地搞调查,同时,下诏书召卢绾入京。

接到诏书后,卢绾就犯难了,韩信当年被擒那一幕又出现在眼前。去还是不去,让他左右为难。最终他的心腹手下都力劝他千万别去自投罗网。于是怕极了的卢绾最终还是决定拒绝入京。

审食其去调查也只是走了一下过场,然后抓住卢绾不肯去京城问题上大做文章,直接上奏:卢绾不肯来京城,其造反之心已昭然若揭。

刘邦大怒之下派出他的连襟樊哙带兵去平定卢绾。

然而这次事情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樊哙走到半途时,他自己也将面临人生中的一场大浩劫。

原来,樊哙带兵出发后,刘邦手下一个亲信侍卫,因为当年一点个人私怨而忌恨樊哙,又见病重期间的刘邦对戚姬很是怜爱,对吕后大为反感,甚至一见到吕后和太子就会发起无名的火来,深恶痛绝的态度很明显。于是这个侍卫就乘机进谗言,说吕后和樊哙因为“血缘”关系,他们“勾搭”在一起,准备等陛下您死了之后,谋权夺位,让刘氏天下变成吕氏天下。

此时已病入膏肓的刘邦听了大吃一惊,他心里叹道:看来这年头除了自己,真的没有一个人可以相信了。于是,他马上把陈平和周勃两大心腹叫来。让他们两个马上去把樊哙的人头提来见他。当时刘邦吩咐的还有板有眼,陈平负责捉拿樊哙,周勃去负责平定卢绾之乱。

陈平和周勃哪里料到刘邦突然要杀他的连襟,这一惊非同小可。但刘邦此时已是“难得糊涂”了,知道再劝也没有用。于是他两人合议了一下。决定把刘邦的“砍人头”先变成“抓住人”再说,至于其他的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而事实也正是因为他们两个私自变通,才最终保住了樊哙的性命。因为刘邦不久就撒手西归了,接下来的事很简单了,掌握实权的吕后自然赦免了樊哙,也使得刘邦避免了杀害连襟及救命恩人的恶名。

冷清先生 历史问答达人 12-03 21:16
0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历史科研成果,严禁抄袭剽窃。

樊哙比刘邦小16岁,和刘邦的关系很特殊,又像父子又如兄弟,刘邦还把小姨子吕嬃嫁给樊哙。樊哙的来历不明,《史记樊哙传》“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刘邦为什么封樊哙为舞阳侯,司马迁没有交代。樊哙和刘邦俱隐,隐什么?司马迁也没有交代。和刘邦一起打天下的,被封为王侯者多达百人,偏偏樊哙被封为舞阳侯,其中一定是有故事的。刘邦和樊哙在隐瞒一件事,到底是什么事呢?我们需要从荆轲刺秦说起。

荆轲刺秦王,太子丹为荆轲选的助手,就叫秦舞阳。秦舞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忤视。而荆轲对秦舞阳不满意,在等一个人,就没有马上出发。太子丹以为荆轲反悔,就催促荆轲上路。荆轲怒斥太子丹:“提一匕首入不测之秦,今日事不成者,就是因为你。之所以不发者,待吾客与俱也。吾客居远未至。”荆轲为了保密,没有说这个人是谁,大家在易水河畔送荆轲与秦舞阳,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时荆轲好友狗屠没有在场。

可以想见,狗屠一定是去请人了。关于荆轲所说的“客”,有人说是盖聂或者鲁勾践。因为此二人皆为战国末期的著名剑客。荆轲过榆次,曾和盖聂论剑,盖聂以目曩之,荆轲退了房就走了;荆轲过邯郸,曾与鲁勾践博,鲁勾践斥责荆轲,荆轲嘿而遁去,不复会也。后鲁勾践知道荆轲刺秦之事,说:“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甚也吾不识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

前240年,荆轲刚出道,说卫元君而未果,而后荆轲浪迹列国。张耳在外黄时,荆轲在那里待过几年,而恰好刘邦也在外黄,荆轲与刘邦必定是认识的。再后来荆轲过榆次、邯郸,去往燕地,与狗屠、击筑者高渐离为友,三人常喝酒之深夜而归。荆轲刺秦王,需要一个助手,第一要有武功,第二必须单身,第三以天下为己任。高渐离乃乐人,狗屠有子嗣,皆不合适。而盖聂与鲁勾践,荆轲根本没看上。而刘邦符合三个条件。

前227年,荆轲刺秦之后,前226年破燕都蓟城,燕王太子丹逃往辽东,年底再破太子丹军。燕王杀太子丹求和。前225年,秦军灌大梁,张耳的外黄反秦基地树倒猢狲散,高渐离、狗屠、张耳、陈余被通缉。高渐离在宋子家为佣,击筑而显名。始皇帝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始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举筑朴秦始皇,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狗屠不知所终,而回到沛县的刘邦身边,却多了一个15岁的狗屠樊哙。舞阳侯、狗屠、樊哙与高祖俱隐,串在一起,真的都是巧合吗?司马迁把刘邦35岁前的经历资料,全都销毁掉了,而荆轲为了保护那个未露面的助手,没有说出那个人叫什么名字。而知道内幕的狗屠不知所终,或许为了保护儿子已经在哪里自裁了,但是刘邦身边却多了一个半大小子狗屠樊哙,而且两个人似乎都在隐瞒什么,很巧合的在许多年以后,樊哙被封为舞阳侯,秦舞阳又是荆轲的助手,这一切真的是巧合吗?。

说到这里,假如樊哙是荆轲之友狗屠的儿子,刘邦和樊哙之间就太复杂了。刘邦把樊哙养大,樊哙闯鸿门宴来救驾刘邦,就是一种报恩的行为,算不上樊哙是刘邦的救命恩人,因为刘邦先对樊哙有养育之恩,最多算是报恩吧。至于司马迁记载刘邦临死要杀樊哙,很是值得怀疑,是不是司马迁在抹黑刘邦。就算,刘邦病糊涂了,听信谗言,把樊哙当成吕后一党,但是樊哙并没有死,刘邦杀救命恩人之说,就根本不能成立。

前文思沿 12-03 10:25
3

这种事情,有一句名言概括的很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历史很多功臣的结局确实如此,但是其中每个人的过程又大不相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这也是历史的有趣之处

我们知道樊哙,是刘邦的发小,一个买狗肉的,并且还娶了吕后的妹妹,可谓是亲上加亲,而且对此救刘邦于水火之中,


第一次是在刘邦先入关中后,看到秦朝的美女和珠宝,有点走不动脚了,一度沉迷享乐,(实在有点乡巴佬忽然一夜之间成了土豪的感觉),这时樊哙冲进营帐,给刘邦狠狠的上了一课,刘邦才醒悟过来,还军灞上,不然项羽来了之后,估计连鸿门宴都不用摆了,直接杀进咸阳

第二次就是众所周知的鸿门宴啦,鸿门宴上,本来项羽差不多要被糊弄过去了,结果范增是个明眼人,知道刘邦必死,于是来了个,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结果谁知道来了个猪队友项伯当然我觉得项庄也是猪队友,有人拦就不杀了?不能来个奋力一击嘛,这是张良看形式势如此紧急,便出去找樊哙,樊哙怒而闯帐,又义正言辞的给项羽说了一通,这里我不详细写说啥了,书上都有,总之头头是道,把项羽说懵逼了,后来刘邦假装去上厕所,樊哙就让他跑路吧,刘邦还跑,结果樊哙又说了千古名句“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刘邦听了后才下决心跑路的

通过以上种种我们会发现,虽然樊哙原来是个卖狗肉的,但是却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绝非一介莽夫,这有点像鲁智深,这其实也埋下了祸根,刘邦如此深的帝王之术的人,自然对樊哙了解清楚的一清二楚,

刘邦晚年,在一系列的众叛亲离下,韩信,彭越被杀,萧何,张良隐退,等等,


彭越

刘邦一起打天下的发小都一个个离他远去,只有樊哙了,在征讨英布时刘邦旧伤复发,身边也已经没什么人了,只好派吕布和樊哙去,刘邦本来对吕后就不满意,想要立自己和戚夫人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却不能,加上这时又有人说,如果大王百年后,吕后和樊哙联合…… 樊哙本就娶了吕后的妹妹,刘邦重病缠身和对吕后的不满,使他派陈平去杀樊哙,但是陈平何等精明的人啊,知道高祖时日无多,他死后必定是吕后的天下,杀樊哙必定得罪吕后,所以就没去,后来刘邦驾崩,吕后放了樊哙,这里不能不让人感慨,高祖英雄暮年,最后连自己心爱之人都难以保护,后来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人彘(这个我不想解释,不知道的百度吧),扔在茅厕里


最后,历史事件的结果,有时确实可用一句话,名言概括,比如狡兔死,走狗烹…… 但是这其中的过程确实千差万别的,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也只是相似,绝不相同,这也是历史有趣之处

中华文明五千年都讲究有恩必报,可是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却对樊哙做了恩将仇报的事,这让世人很是不解。樊哙是西汉的开国元勋,也是当时的大将军,同时肩负左丞相一职,后又娶了吕后的妹妹为妻,使原本身居高位的他又和刘邦沾亲带故,让刘邦和吕后对他很是信任。

樊哙不仅追随刘邦建国功不可没,而且还多次把刘邦从千钧一发的生死边缘救回。当时刘邦还算势单力薄,项羽在鸿门设宴,请其赴宴。原本刘邦、张良等欲赴宴谢罪,可谁知酒喝到一半,项羽便提议在席间舞剑,想乘机谋杀沛公刘邦。此时刘邦和张良已看出项羽用意,张良乘机把行刺之事告知了帐外等候的樊哙,于是樊哙闯进项羽的大营救出了刘邦,使项羽的计谋落空。

项羽死后刘邦称帝,在公元前 195年,汉高祖刘邦因击败叛军而使其旧伤复发病倒,随后又听到燕王叛变的消息,此时已力不从心的刘邦只能派遣心腹樊哙率军前去讨伐燕王。但是樊哙刚走不久,朝中就有人向刘邦纳谏:“樊哙和吕后串通一气,结为私党,想等刘邦驾鹤西去就会对王权图谋不轨”。刘邦此时已病入膏肓,听到这种谗言就信以为真,他本来就对吕后干预政治非常不满,然,樊哙又是吕后的妹夫,所以刘邦不得不怀疑。随即便派陈平,周勃等前去立刻斩杀樊哙,但是这俩人见刘邦病重且随时都有撒手人寰的可能,于是考虑到朝中日后定是吕后掌权,而樊哙又是吕后的妹夫,于是没按刘邦说的做,最后刘邦驾崩,吕后释放了樊哙,官复原职。


刘邦为什么在临死前要杀掉对他忠心耿耿的樊哙?樊哙娶了吕后的妹妹,他们就是同一个阵营的人,而吕后的所作所为让刘邦很不满。当时的刘邦对戚夫人极为恩宠,也很疼爱跟她生的儿子刘如意,甚至一度要改立刘如意为太子。樊哙如果谋反,刘邦最爱的人就不保了。 所以,刘邦在临死前要把樊哙杀了!


刘邦为什么在临死前要杀掉对他忠心耿耿的樊哙?樊哙娶了吕后的妹妹,他们就是同一个阵营的人,而吕后的所作所为让刘邦很不满。当时的刘邦对戚夫人极为恩宠,也很疼爱跟她生的儿子刘如意,甚至一度要改立刘如意为太子。樊哙如果谋反,刘邦最爱的人就不保了。 所以,刘邦在临死前要把樊哙杀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下令杀掉救命恩人樊哙?
【史海钩沉】刘邦临死之前为什么要除掉救命恩人樊哙?
刘邦下令要杀一功臣,人刚被抓刘邦便驾崩了,吕后急忙下令放人
大汉开国功臣们的下场:短命者35岁,高寿者105岁!
卢绾跟刘邦情同手足,没有尺寸之功却被封王,为何最终选择背叛?
卢绾反叛,无能者的悲哀与苍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