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堂关于“透视”的专业课,需要认真听……
美术史知识大全 2020-09-12 10:25:33

题图:《学习透视》科尼利厄斯·约瑟夫·德霍尔 比利时皇家美术馆

开课啦!!!我们今天的主题是透视。

谈起透视法,很多朋友印象里它就是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发明的”焦点透视法”。焦点透视法理论的形成与建筑学密不可分,“

一个画家用一个平面去截取视觉锥体,无论这个平面是墙壁还是画板,他所看到的视觉锥体的横截面就是一幅绘画。”——《绘画论》 阿尔伯蒂

(视觉锥体 Nicéron, La Perspective Curieuse, 1663)

早期的艺术家并不具备透视的绘画方法,无论如何直接描绘画面,所运用的透视始终会有偏差,而运用“暗箱”画法所完成的作品则完全不需要这样的担忧,因为这样的作品就是对真实场景的实时投影,是最精确的透视效果。

“暗箱”

一般的做法是画家将自身置身于一个全封闭的箱子里,找好需要绘制的内容,在针对性的开一个小孔,使所需要的画面内容能通过这个小孔展现在“暗箱”中的箱壁上,画家自己就可以在这面箱壁上铺上一张纸,并根据倒影描绘图像。

现代绘画在透视上的飞跃发展大概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这一变化最根本的是科学透视理论的发展和运用。

比如这幅卡拉瓦乔的成名作——《赌博》(卡拉瓦乔 《赌博》 90x112cm)。作品中描绘了小男孩深陷赌博骗局,被两人合伙欺骗时的场景。

画面中两个出千这的动作刻画细致,三人表情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的心理活动:小男孩认真的看牌并思考;男孩身后的男人暗打手势,表情紧张又尽量不去伸张;对局者已知晓男孩的牌,在一手悄悄换牌的同时表情却镇静自若,不被男孩察觉。

在细节方面各个人物身上的衣服、褶皱甚至帽子上的羽毛细节都被表现的淋漓精致。整幅画面带有一种华贵的光彩,丝毫没有这是一场阴暗、肮脏的的骗局的感觉。

卡拉瓦乔的许多作品极具写实性,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以当时的技巧与对透视的理解所能完成,因此有学者认为这种他的画中中这种真实的表现效果便是通过一种“暗箱”的方式描绘的。

当然,没有确切的事实证明他确实是在“暗箱”中创作,但他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光影效果、透视比例以及画面的精细程度都远超当时的认知,而他蜗牛般的作画速度则可能是他把大量时间花在他的“暗箱”中而导致的。

那透视的技法有哪些?不妨先来欣赏一下这幅作品。

《死去的基督》,安德里亚·曼泰尼亚,15世纪末期

不知道大家发现里没有,在这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中,基督的身体看起来很短,而脚显得比头还要大。当时透视法才刚刚被发现,这样的表现方式令观众十分吃惊。

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讲的其中一种透视技法——短缩透视。而这幅作品运用是前视缩短(使得物体看起来比真实的大小要小,这是创作后缩的幻觉方法)是线条透视法的典型例子。这个词语时常用于人体,当其以某种姿势出现时,其身长明显缩短,依据这个原理,离你最近的部分大于离你较远的部分。

短缩透视

16世纪中期,乔治·瓦萨里提出了短缩透视的概念,这个概念在世纪的更迭中几乎丝毫未变地被保留了下来。阿富蒂诺理论定义这一透视技巧就像“事物全部被缩短,没再视距和视高",但“物体大小、周边环境、阴影和光线都使官看上去好似更加接近观赏者”。

迪克·万巴布伦《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 荷兰国立博物馆

画面展示的是普罗米修斯遭受惩罚的场景,因为他将取火的方式透露给了人类。从画面的设计中可以看出,画家在罗马期间受到卡拉瓦乔画风的影响,并将此风格延续到自己的画作中。

万·巴布伦通过描绘这个遭受巨大折磨的身体,展示了他运用短缩透视的能力;显著的光影效果凸显出受尽苦难的扭曲面孔,同时也促进了透视技巧的展现,画家利用这点表现出了充满讽刺色彩的场面。

爱德华·马奈 《死了的斗牛士》美国国家艺术馆

画面中呈现的人物身体不但变窄,而且还被拉长了:在这幅画最原始的画面中,画家本想展示一只位于画面中央的斗牛,在背景处安排三个斗牛士的尸体,后来马奈安排了一具比斗牛还大的斗牛士尸体,这具位于近景中的尸体比起其他的尸体尺寸大了很多,有稍许不成比例的感觉。

人物身体的色彩凸显出强烈的侧面短缩透视惑,并不明亮的背景使得斗牛士的身体色彩十分灰暗但却十分清晰。衬衣和袜子白色的部分、昵绒布莱卡的红色以及面部和手的浅红色与衣服光亮的黑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明暗手法使画面充满了悲剧感。

仰视角透视

安德烈亚·曼特尼亚《婚礼堂》中央圆顶 曼托瓦,总督宫

仰视角透视属于透视的一种形式,画家通过在画作中使用这种手法来实现一种视觉欺骗的效果,它通常被用于对人体或真他事物的表现,使其有从下向上看的效果。

这幅《婚礼堂》是宏伟的幻术透视的例子,其中的缩短透视是经过深思熟虑,被准确地运用在了建筑元素以及画中的人体上。在圆顶的中央出现了一片蓝天,还有一朵巨大的云。精巧的构图由极具画面感的圆顶大阳台和场景光线的布置进一步凸显出来。

为了使观赏者感受到从下到上的视觉效果,画中人物的身体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形,尤其是这个坐在栅栏外面的小孩,他的身体变形显得尤为明显;画家运用了同样的方式仔细观察并研究了自然元素,如这个小孩手中的苹果以及木盆中栽种的橙子树。

安德烈亚·波佐,《圣依纳爵的荣耀》,罗马,圣依纳爵堂

中央的人物清晰明净,他们被放置在由唯一视点衍生的透视围栏中,描绘了一片由自然到超自然的壮丽风景。

拱形圆顶的中央呈现的是圣依纳爵与耶稣的会面;这神圣的一幕清晰地呈现在一片超自然的空间中,画中的人物看上去距离观赏者十分遥远,为观赏者创造出身处无尽空间的感觉。

围绕中心画面的建筑框好似为画面镶上了画框,突出了画家超群的绘画才能。十分深远的空间完全遵循16世纪的透视原理,这是由智慧创造出的结果。画家用鸟瞰的角度展现画中的天使,描绘出从凡间到神界、由理想且魔幻的景色过渡到真实风景的效果。

画中的人物坐在两侧的围栏上,讲述了四个部分的寓言,即圣依纳爵会的成员正在完成他们身为使徒的任务。

在这位画家的作品中,透视结构都是凭借丰富的绘画经验构建的:在墙上建立一个网格线,然后利用唯一的光源和视点使背景画面充满奇幻的效果。

《圣阿格尼斯被送入天堂》乔瓦尼·巴蒂斯塔·高力

这一魔幻的技术主要用于拱形圆屋顶的壁画中,通过这一神奇的技术,可以便屋顶的墙面上看上去好似另外一个空间。在巴洛克和洛可可式的画作中,因为有了安德烈亚·曼特尼亚以及18世纪的乔瓦尼·巴蒂斯塔·高力这些大师对仰视角透视画法的运用,画作才能达到精彩的视觉透视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游点、旋点和三远法:浅析中国山水画中的散点透视和意境美
由“双眼视差”引发的现代艺术革新技法
葛饰北斋作品特点及深层内涵分析
留白,赋予中国绘画内在之美
绘画大师何力怀女人油画 体态丰盈,画风复古 美不可言 令人迷恋痴狂
绘画大师詹建俊女人油画 姿色丰盈 巧夺天工的艺术画风 令观赏者称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