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泉之志
           


         1988那年秋天,我第一次近距离观察一位四川美院进修毕业生用油画颜料临摹这幅山水瀑布。

      一块粗布钉在在长约1.6米,宽0.6米的木框上,用胶水和立德粉混合均匀刮在画布上,晒干后,紧绷绷硬邦邦,那人就在这样的画布上临摹。他注意到我和他一位同事一直观察他画画,他知道我们都爱好绘画,就总是借故把我们支开。虽然很多细节没有看到,但是怎样起笔打底稿,作画先后顺序都已了然入胸。后来那幅被遗弃用来临摹的原画我也小心的收藏起来。

     1989年,县城新客运站落成。空旷的候车厅两边山墙上各挂两幅巨大的风景油画,一幅是万里长城;另一幅就是这气势磅礴的大瀑布了。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伫立在这幅气势磅礴的大瀑布前,目之为色,远山淡蓝,云气升腾,随山势渐起山色由淡蓝渐淡绿、墨绿至近处山峰颜色愈加丰富。壁立千仞的山崖之上,树木葱茏;水汽氤氲之中,苍翠欲滴;阳光照射之下,树梢是翠绿鹅黄;山崖背阴处,树木颜色是清冷的群青,蓝绿颜色;山脚下临水边处又是更冷的湖蓝色。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上面那亭子可是欧阳修笔下的"醉翁亭”?在雪白的瀑布背景下,山上亭台楼阁,楼阁两旁佳木秀而繁阴,疏密有致,仿佛在瀑布裹挟的山风里轻轻摇曳。瀑布下面,水波荡漾,在画面最边缘处有一沙洲,绿草茵茵,繁花盛开,两颗小树生机勃勃,茁壮成长,迎光的叶子着嫩绿淡黄,背光的叶子着深墨绿色,赭色树干明暗清晰在树缝里隐约可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整个画面主题精彩,色彩丰富,充分运用中国画传统透视“高远、平远、深远”三法观物取象,远望以取其势,近看以取其质,以不同的角度对山体进行观察和描绘。远近高低,明暗向背,虚实大小表现细微。

      最精彩的就是这大瀑布!画面中央,天际云起处,仿佛天上之水,一条河流迤逦而来,水面渐宽处突然断崖耸立,绝壁千尺,奔腾大河犹如九天落下,化作一面巨大的瀑布。水缓处,化作几缕,薄薄浅浅,无息无声,苍黑黛绿山石之上青苔若隐若现。水急处,白练如飞,势如千钧。整个瀑布,起伏跌宕,色彩多变。白若飞雪,状如流云,浅蓝淡紫,明暗交接。仰望瀑布,不觉水雾湿面,衣衫沾露。耳之为声,水涛阵阵,若郁雷发自深谷,荡漾回响。

    这幅由当时县里面画界几位联手临摹的巨制,这幅高山流水再一次震撼了我,画面中油画特有的笔触,色泽深深地打动了我。

   1990岁那年的暑假,三哥要做几个画框。我找出那幅边缘破损的瀑布原图,按原画比例做了一个大画框,钉上画布,处理好,他画油画,我就用水粉颜料来临摹这幅瀑布。

    这幅画在心里面早已经描摹过多次,但第一次临摹这么大的画,对于构图布局,颜色冷暖浓淡,画面虚实远近,还是需要不断地摸索。夏日的小卧室,北窗洞开,背对窗户,迎着亮光我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画累了,就侧躺床上远远审视。经过不断修改,描摹,断断续续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画完。三哥帮我装裱,蒙上玻璃纸,镶上铝合金的边框后就挂在侧屋堂屋墙上。这一挂就是20年。

   而这中间,只是偶尔出去写生,再也没画过这样的画了。

  今年夏天七夕,是母亲七十寿诞,再回老屋,端详着已经发黄,有些霉点的高山流水,站在凳子上,举着相机,用50mm镜头拍下来。

   回来传到电脑上,来回放大观看,又引起我的画兴。客运站那幅巨制瀑布上油画笔触的强烈质感又浮现眼前。没有时间来制作画框,就在家里的台式电脑22寸液晶屏幕上,打开2100万像素的图片,用PS5软件上的画笔调色,再来画一遍!

    第一次尝试用电脑鼠标画画,这里的画笔绝然不同真正的油画笔,滑动的鼠标显然不及手握画笔准确灵活,但是可以不断尝试调整画笔大小,流量,硬度、透明度来表现景物的远近,虚实和质感;通过涂抹、模糊、加深、减淡工具来表现远山,云岚的层次形状。最难画的就是瀑布和水潭,要表现阳光下紫气升腾如雾如丝的瀑布,还要表现颜色渐变的水潭,波光粼粼的水面。好在电脑上不怕浪费颜料,画错了退回再来。画着瀑布,山岚,沙洲上的小树而心情也渐渐沉浸这山川瀑布,听着古琴----高山流水,仿佛我在瀑布对面游目骋怀,移步换景,观物取象!   不用见好就收,形式上西洋绘画更重写实,最接近油画的水粉画可以反复覆盖描摹 。现在,重新用电脑作画的瀑布融进了我对自然的感悟,修改了以前的瑕疵,并对近景的树木、山石、水面波纹刻意临摹油画的笔触,加入了摄影写实的手法,力求完美。整个文件由原来5MB变大到23MB,由于文件太大,画笔操作太快,期间几次电脑死机,以至于后来不断保存,经过连续两个晚上的再加工,全新的电子版高山流水大瀑布终于画完了。

       当我不断放大缩小这幅高山流水图,审视画面的远山流云,高山流水,仿佛自己乘物以游心已经从羁绊的牢笼步入自由的林泉之内,仿佛亲眼在饱览这壮美河川。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

    仿佛已经体会作者观物取象,仰观俯察,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林泉之心。

    身即山川而取之 。

    画家将现实中的景象取来以自己的理想来描绘、表现自己的内心情绪世界,理想家园。 画面融合黄果树瀑布,巫山神女诸峰,桂林象鼻山,但凡草木水石皆有灵性!

   画家胸藏丘壑,以山川襟含之气度,以虚静之心态体验自然山水,这应该就是画论中说的:林泉之心!

     多年后,当我读到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当我领略更多的高山大河,更多的融入自然,揣摩自然,描摹自然,与自然对话,渐渐领悟到画家若是以林泉之心,以虚静之心态与天地产生共鸣,才能体悟天地之大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想快速提高油画,这里有一些方法!
油画 | 《触碰》
介绍油画技法
调色刀的使用方法教学,调色刀油画创作
油画的基本画法
油画用笔16法,写生是把握色彩的最好途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