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文章:核心素养培育四篇

一、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

                                                        ——杭师附小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及教学改革

 

                  中国教育报记者汪瑞林 蒋亦丰(2016-09-28 10:39:33)

 “近期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我认为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聚焦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目标;二是明确提出了素养的内涵和标准;三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立足点。”在北京师范大学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公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后,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杭师附小”)校长缪华良第一时间组织全校教师学习。而在今年3月份《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发布后,杭师附小就开始了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的新一轮课程规划和教学改革探索。

凝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

“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统一要求,转化为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具象的内容,就是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缪华良说。

一个人内在的素养,最终会表现在外显形象上。杭师附小参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合小学生的年段特点和学校文化,提炼出杭师附小的理想学子形象关键词,即“正行”“好学”“乐玩”“善交”,以此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

杭师附小人对这八个字的理解是这样的:

所谓“正行”,意指自尊自律,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指向的是道德层面。

所谓“好学”,意指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崇尚真知,勇于探索;兴趣浓厚,习惯良好,有终身学习意识。

所谓“乐玩”,意指身心健康,坚韧乐观,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所谓“善交”,意指尊重差异,注重合作,善于交往;具有开放的心态,能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这四个词,每两个字之间都是一种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与国家层面‘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六大核心素养是高度契合的。”缪华良说,“我们希望杭师附小的学生,经过6年的熏陶,走出校门时具备这样的形象和气质。”

这个“理想学子形象”为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了可感知的指引方向。在此基础上,学校在今年暑期培训中组织各学科老师开展了学生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大讨论,最后大家形成共识,认为应该着力培养学生5种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有效沟通能力、数字化能力、自主生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在这5种通用型能力之外,各学科组进一步明确了本学科要培养的关键能力,如语文组提出的问题解决能力、概括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数学科学组提出的自主探究能力、多样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体艺综合组提出的自我管理能力、心理调节能力、自主评价能力,等等。这些“关键能力”的解析,让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变得更具有操作性。

构建利于核心素养生成的课程体系

杭师附小前身可追溯至1906年的杭州府官立初等小学堂,迄今有110年历史。顺应不同时代要求,杭师附小的课程体系几经更新换代。今年9月份,学校推出了最新的4.0版课程方案。

“制订4.0版新课程方案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课程教学更好地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接。为讨论这个新的课程方案,去年年初的两个月里我们开了13次座谈会,不知道修改了多少次。”该校课程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陶森说。

这个新规划的学校课程体系,分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两类,基础性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由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信息)等课程组成。拓展性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设和开发、供学生选择性学习的课程,围绕体艺特长和实践活动,突出活动性、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学校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这三级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融合,梳理成为四大板块,即大德育、大阅读、大综合和大体艺,实施“德育+”“阅读+”“科学+”“体艺+”等课程整合教学。

拓展类课程最能体现学校的特色和课程设计的用心。在该校的三个校区,都有日课表、周课表、月课表和学年课表,学校根据课程持续时间和规划特点,将碎片化的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如校园八大节日课程、各类仪式课程、家校协同课程,就按日课表来安排;国学体验、生存课程、学军课程、学农课程等则按周排课;新生幼小衔接课程、毕业班课程、全科主题学习课程等按月课表实施;语文、数学等国家基础课程则按照学年课表上课。

全科主题学习是该校自主开发的一门特色课程。这门课程每学年开展6次全科主题学习,通常每个主题安排3—4个课时,内容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及音乐、体育、美术、信息等多学科,意在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每周一节、50分钟的“悦读探究”课程,由阅读课的老师指导学生开展各科阅读、交流分享和展示活动。该校要求学生在小学期间完成350本相关书籍的阅读,每学期课堂上指导阅读6本书。进入课堂指导的90本教学书目按照班级人数配置,各班上课时轮流使用,其余拓展书目按每本书3—5册配置,学生通过借阅方式流通使用。阅读课老师按年级相对固定,在该校,不仅是语文老师,所有学科老师都成为阅读的“点灯人”。

每周五下午,是杭师附小三个校区最热闹的时候,80分钟两节课连排的“玩转体艺”,学生们“累并快乐着”。据介绍,目前杭师附小三个校区各有“玩转体艺”课程35门左右,学生通过网络报名选课,以学生社团为依托,打通班级、年级、学段,实行分类、分层、分性别(高年级部分项目)走班学习。《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强调的选择性教育思想,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玩转体艺’课程的开设,不是语数外文化课学习的延伸,也不是根据教师的资源、特长,能开什么课就开什么课,而是根据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缪华良说,“师资力量不足怎么办?那就引进外部力量支持,请第三方机构的专业人才进校指导,相关费用完全由学校承担。”

据了解,杭师附小整合体育和艺术课程,在保障国家课程实施的基础上,在不同年级分别开设了国际象棋、管乐、弦乐、桥牌、街舞、网球等相关课程,目前正在筹划开设高尔夫课程。“你有没有发现,我们选的这些体育、艺术项目都具有国际性,与国际交往相关,就是希望让孩子们从小具有国际视野。这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国际理解’是相呼应的,也是杭师附小理想学子形象中‘乐玩’的意旨所在。”缪华良说。

“玩转体艺”课程的实施分为普及、特长、精英三个层级,呈现金字塔式的结构,不同层级的学生有自己的个性化课表。少数在某些方面天赋过人、成绩突出的学生,周五下午家长可以直接接走,到社会上去接受更高水平的专业培训。“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希望他们由兴趣转变为专长,甚至由此走上职业道路,成为某方面的杰出人才,就如同杭师附小的校友、著名的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许昱华一样,成为学校的骄傲。”

“普及是重点。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我们希望他们由此喜欢上并掌握一两门终身相伴的体艺技能。”缪华良说。

转变学习方式,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

拓展性课程和基础性课程孰轻孰重,校长缪华良心里自有一本账。在课时分配上,两者基本是二八分——拓展性课程占20%,基础性课程占80%。因此,转变学习方式,变革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国家基础课程的主渠道让核心素养落地,才是根本。

与新版课程方案同步,杭师附小开始探索“创智课堂”教学模式,从教学组织活动化、学习过程合作化、差异发展个别化、技术应用轻便化四个方面设计和开展教学。学校研制了“创智课堂教学评议表”,引导教师变革学生学习方式,同时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目前学校已经推广应用基于电子白板等技术设备的“交互学习”、基于微课的“翻转学习”、基于反馈器使用的“差异学习”、基于HTC设备运用的“移动学习”和基于3D打印的“融创学习”。

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性,杭师附小针对部分基础性课程,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能力差异,实行按程度分层走班,按性别走班。如该校吴山校区尝试美术课三分之一内容实行分层走班教学。五年级体育课两节连排,实行“走学三球”,六年级体育课按性别进行走班教学。

对于该校信息技术课周晓明、蒋韵、许达三位老师而言,这个学期的课让他们压力山大,因为他们每一周的课表都不同——每一节信息技术课都是与不同的班级,与语文、数学、科学等其他学科进行统整,与其他学科老师一起双师协同上课。这是杭师附小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的一项新探索。这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信息意识”的要求是高度契合的。

在缪华良看来,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地的着力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是可以对接、打通的。“先让部分老师开始探索,在创智课堂教学模式中,今后会逐步加大学科核心素养相关因子的考核权重。”缪华良说,“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能力素质,同时完善课程及教学评价机制。”

令人振奋的是,教育部日前出台了中考改革新方案,这为评价机制的改革、为推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核心素养落地 教师要领跑

 (2016-09-28 10:57:01)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教研室  齐刚

 

近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最热的词汇之一。许多专家、学者也相继从各个层面对核心素养进行解读,据我了解,许多一线教师对此看法不一。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觉得这样高大上的理论与一线教学相距遥远,与自己关系不大,这种思想会直接影响到核心素养的落地。

教师要转变观念

观念的转变是一切教育变革的先导,要想真正使核心素养落地,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要想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必须要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其次,教师要加强学习,及时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实践路径。部分教师面对新的教育改革倡导有一种被动应付的心态,或者轻理论重实践,知其皮毛就不再问津。核心素养为教师指明未来的方向,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应学科业务精熟,同时也要时刻关注教育发展的动向,这样才能更好担负起教书育人的工作。再其次,教师眼中必须要有人。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是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转变单纯追求分数的观念,做到课中有人,心中有人。

教师要提高教育素养

提高教育素养首先要立足于学科素养的提升。教师首先要研究自己本学科的知识,要把课标、教科书等学深悟透,这是提高学科素养的根本。除此之外,教师要想提升学科素养还需要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报刊、书籍,跟踪本学科名师的研究动态,努力把握学科规律。除了学科素养的提升之外,教师还要懂得教育规律。这就需要教师突破学科教学的界限,多阅读一些教育学书籍,学习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注重教育教学规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教师还要学会开放学习,博览群书,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阅读宽度往往会决定专业发展的高度,也会影响到其所教学科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的程度。

教师要更加关注课堂与学生

核心素养的主体是学生,离开学生谈核心素养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想使核心素养顺利落地,教师必须有精湛的教学艺术,还必须学会阅读课堂。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要学会阅读课堂上学生的种种表现。比如,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自学能力。教师还要关心学生的生命状态,了解学生在学习中是否积极投入。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以及隐藏在课堂表现之后的一些行为。

教师又该怎么样阅读课堂呢?第一要学会倾听。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通过倾听发言可以明白学生的思想、学生的失误、学生的情感以及学生的欲望和需求。主动、专注的倾听,可以让学生把许多遮蔽的问题暴露出来,让教师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状况。一个高明的教师不仅能听出学生的当面之言,还能听出他们的弦外之音。第二要学会观察。教师除了用耳朵去倾听之外,还要学会用眼睛去观察。教师应观察学生的自学情况、合作探究情况、对知识的反思与巩固情况,等等。教师进行观察时要学会引而不发或者引而后发。在发现学生的问题时,除了必须及时纠正的问题之外,教师要学会慢处理和冷处理,给学生留出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的时间和机会。第三要学会引导。学会引导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步骤。当学生自学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记下典型的问题;当学生合作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去进行帮助;当学生学习的投入度不足时,教师要学会去调动;当学生学习出现偏差时,教师要去纠正;当学生违反纪律时,教师要进行指正。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当学生所提出问题深度不够时,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教研推动核心素养“接地气”

 (2016-09-28 10:52:49)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   任学宝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公布,中国式优秀学生形象从原来的“三好学生”具化为全面发展的人:兼具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方面素养,同时把国家、人民、民族装在心中,中国的教育也正式走入“素养革命”时代。作为教研部门,如何以专业而又“接地气”的方式推动这场“素养革命”呢?

构建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的支持系统

第一,营造良好改革氛围是支持系统的基本要求。教研部门必须要做好“传播者”的角色,以传播先进理念、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为己任。通过各项培训、研讨或其他教研活动,将核心素养传播给广大基层教师,让一线教师能了解并认同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功能,从而使核心素养落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第二,提升教研员专业领导力是支持系统的关键要素。在基层教育教学中,教研员扮演了亦师亦友的重要角色,教研员只有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更深入,对承载核心素养的途径挖掘得更丰富,对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评价”一体化研究更专业,他才能和教师一起更快地接受并实践核心素养,从而将核心素养深入贯彻到每次教学活动之中。

第三,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是支持系统的核心抓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细化,是对三维目标的进一步提升,因此需要给一线教师足够的时间,在理解、行动中成长。教研系统应该主动承担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规划教师从认识、理解核心素养,到实践、创造新的教学经验的专业发展新路径,并为路径中的每一个阶段研制符合当前需求的教研培训项目,通过搭建脚手架的方式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专业发展。

第四,基于核心素养的未来教研系统转型升级是支持系统的重点攻关项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不仅是对一线教师的考验,更是对整个教研系统的一次挑战。以前的教研系统更多围绕学科教学进行,但随着核心素养的落地,培育全面发展的人将成为教研系统的主要任务,因此未来教研系统或将逐渐转型成综合教研和学科教研共同发展的新样态。

浙江省教研部门的探索

使核心素养可知。浙江省在2012年全面推进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在方案公布初期我们分别组织了全省教研室主任、普通高中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务主任及普通教师的全员培训,并通过课改联席会议的方式将各方面人士聚在一起讨论改革遇到的难题和应对的方式。这些培训和研讨活动将改革的理念和方案传递给了每个老师,并对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预估,从而保障了改革的顺利推进。随着核心素养的公布,浙江将继续发扬这一传统,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培训和研讨活动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和实践要求内化到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心中。

使核心素养可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虽然已经较为详细地指明了教育的培养目标,但仍不能直接被学生掌握,其原因在于缺乏课程内容这个载体,因此我们需要在资源这部分做文章。一方面,加强必修课程教学资源和评价资源的建设,通过教学资源引导、评价资源促进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掌握核心素养;另一方面,则是依托选修课程,将各种围绕主干学科、分层分类的选修课程作为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形成素养。

使核心素养可教。我们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提升。教研部门应始终和一线教师站在同一战线,通过各种脚手架使得教师在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同时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我们计划通过各种教研方式,形成一系列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和指导手册,引导一线教师明确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核心素养落地,什么样的教学活动能促进学生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使核心素养可评。作为能力和品格,核心素养在设计之初就是可评可测的,因此我们将加强对核心素养评测的研究。一方面,积极探索基于课程标准的新的评价方式,通过更科学合理的方式考评学生的能力而非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加强对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作为学生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手段,综合素质评价记录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各方面表现,是检测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重要途径。

(作者系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

四、学校当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舞台

 (2016-09-28 10:45:10)


尹后庆

 今天的学校不仅是资源配置的客体,同时也是创造、集聚、运用有效教育资源的主体,不仅是改革的跟随者,更是改革的策划源和实施者。因此,管理重心下移,不断激发学校内在改革的能动性,“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位教师”应当成为新质量时代推动教育发展的政策指向。

一所成功的学校往往是教师个体快速成长、群体迅速成熟的舞台。当教师专业发展提上日程,教学现场越来越成为教师认知生长与发展的实践基地,越来越成为教师产生教学智慧、运用生态情景的机会,越来越成为教师实践共同体形成的自然场域。教师校本研修的价值和形式就日益受到广泛的青睐和欢迎。

在校长办学理念引领下,教师发现并针对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和改进,问题来自学校、学生和教学实际,研究的主体是教师,研究场所在学校,所有研究成果又在学校教学实践中得以转化与应用……这样的过程不断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这种在师生教学场景中的校本研修方式正在成就每一位教师,同时也在提升学校办学水平。这种以师生发展为动力的成长性,推动着校长管理能力的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保障。这种成长性的生成和建设,是学校改进与发展的新模式建构,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建设。因此,为了推动这项工作,有的地方推出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项目。

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中国基础教育转型的标志之一。它意味着我们对教师的培养,正在从单纯强调掌握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转向更加注重教育境界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对教师发展的要求是在历史中不断“进化”的。在前专业发展时期,并没有理论需求以及系统培训条件,教师纯粹凭积累的丰富经验来做出教育教学行动决策。到了准专业发展时期,就开始需要理论指导下的技能了。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微格教学体系里,教师实践素养曾经被分解为十多项关于课堂教学的技术性技能,如变化刺激、导入、非言语暗示、强化学生参与、流畅的提问等。微格教学对于教学技能训练的强调,为后来“能力本位”教师教育中的技能训练奠定了基础。上世纪70年代,国际上“能力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新风潮,度量及评价学生行为的能力、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演作的能力、承担行政责任的能力等被确定为每一个师范生要成长为合格教师所必需的胜任性“素养”。

进入专业发展时期,教师发展才开始融合理论与实践,并强调知识、技能、情意等融汇而成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融汇和涵盖了规则、经验、信念、直觉、情感等综合的“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行动”。实践性知识不仅仅是通过一种训练、规范或约束得来,它更是非常强调教师的知识与“专业场景”之间的关系。专业知识场景是将教师实践性知识具体情境化的一条途径。它存在于教师教学、学生生活理论与实践的交接之处,包含着由不同任务、地点和事件组成的各种关系,是智力的场景,也是伦理的场景;是教室内的场景,也是教室外的场景。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一种经验性知识,与研究者拥有理论知识相比,虽有时缺乏严密性与普遍性,却极其生动而富有弹性。这种知识不能简单还原为特定学术领域的综合性知识,而往往是在现实的教学情景中,面对生成性的复杂问题时才得以还原的。因此,它的生成只能在学校。

教师综合育人水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目标。教育的发展应始终体现在人的发展上。如何进一步提升每位教师的综合育人水平,深入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需要让教师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四个关键词:立德树人——浸润在课程全过程的教育境界;核心素养——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基于标准——提高质量、减负增效,整合教学时段的重要基础;丰富经历——体现完整学习过程并建立真实学习意义的空间。

提高教师的综合育人水平,首先,要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专业发展最强劲的动力来自自身,而激发教师群体的内在发展动力并非易事。其次,要改变惯常的教学行为和专业生活方式。专业生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每一位教师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成长目标和生活方式。行为是理念的流淌,惯常的教学行为不易改变,关键是要在教育教学理念上突破和超越。理念改进了,新的教学行为就自然地流淌出来了。再其次,要把“研究学生”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行为。研究学生是教育内涵发展阶段极具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的命题。它不是一项外在的、叠加的任务,而是伴随在教师职业生涯过程中,持续的行为习惯和自觉的职业追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把教育教学和研究了解儿童视为学校工作最本质的内容放在第一位,校长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我们当下的教育教学研究,绝大部分时间是花在教材和教法上,对学生的研究比重太轻。然而现实生活已经越来越清晰地告诫我们“不具备研究学生的能力,就不能算是懂教育,就不能成为好教师”。

我们真的了解坐在眼前的这些学生吗?这应是每位教师必须重新审视的问题。教师研究学生并不是依据个人的主观意愿或教学经验来预设与实施的,而是真正在平等与信任基础上,观察、体察、理解、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会读懂学生的问题,读懂学生的错误,读懂学生的方法,读懂学生的感受。由此,教师才能回到教育的起点,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并在孩子的世界里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在未来,更多的学校将会成为教师研究学生的现场,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舞台,成为还原教师教学智慧的园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校长论坛|让每位教师都成为教学英雄
要果敢
今天我们给孩子什么样的底子,决定着孩子未来有什么样的世界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课堂创生
教学的底线《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
教研员核心素养:教研转型背景下的新修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