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教学艺术镜头

对比设疑巧构思,熟读深究现真意

                                  浙江省长兴中学     梁磊   

PPT: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迎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学生发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与其他章节写法不同,其他都是主谓宾或主谓搭配。

师:豹子头、林教头,林冲,为什么不断变称呼?

生:前后对应,句式工整。

师:看来作者不可能忽略对句的要求,这说明“风雪”不可更改,有何作用?

生:风雪太大,压塌小屋,才无意中救了林冲性命。

生:天气冷才躲在山神庙里,风大才用大石头挡了门,才能听到他们的对话。

生:冷得睡不着,睡了就听不到脚步声也就没后来了。

师:确实如此,雪下的“紧”,故事情节才顺理成章。想象你是林冲正走在去山神庙的路上,你的所见所闻所思。

生:大雪纷飞,天特别冷,风呼呼的刮,心里很苦,很孤独。

评:言简意赅

生:雪遮住前路,风在耳边吹,深一脚浅一脚,咯吱咯吱,我心里恨高太尉,恨那些陷害我的人,也想家,想老婆(众生笑)。还很茫然,明天怎么继续?

评:细腻感知啊!

生:那风在刮,那雪扑簌簌落在斗笠上身上,雪不停的下,我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又郁闷又愁苦。

师评:一切景语皆情语,正因此作者才有意如此渲染环境。想象你是林冲听到了陆虞侯等人对话会如何?

七嘴八舌者众:恨死了!恨不得杀死他们!太恶毒阴险了!

师:妻子被调戏时不恨?误入白虎堂被陷害时不激愤难平?落入冤狱不愤怒?被差役欺侮不痛苦?为什么偏偏在此刻杀人?

读文,静思

生:内心脆弱,新愁旧恨涌上心头,由来已久的情绪才一瞬间爆发了。

评:情绪积压,忍无可忍。有道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更何况这已非一根“稻草”。

生:他一忍再忍,忍无可忍,才会拿枪杀人。

师:只是拿枪吗?

生:还有刀,用刀挖了心肝,砍了头。

师:两种杀戮方式有差别吗?

生:挖心肝更残忍血腥。

师:为什么单对陆虞侯血腥残忍?

生七嘴八舌:陆虞侯是他朋友。是高太尉、高衙内的走狗。他最可恨,是幕后黑手。------

师点头:请条理清晰的汇总一下。

生:首先,陆虞侯是高太尉、高衙内的代表,对林冲赶尽杀绝;其次,他买通差拨、管营设下毒计,必置林冲于死地;再次,他是自幼长大的朋友,却背叛友谊,暗下黑手。

师赞叹:言之有理,条分缕析,思考与表述时都要这样分层分点。那这些人奸诈诡谲费尽心机为了什么呢?

生:高衙内为了抢占林冲的漂亮老婆。众生笑

生:高太尉为了高衙内高兴

生:陆虞侯甘当走狗,他也为了升官发财。

生:管营、差拨图财害命,也为了将来能升官。

师:为美色、私利、财名,可谓利欲熏心,丧心病狂!

“以恶制恶”固然是不值得推崇的,但为了美色、私利、财名,这些人罔顾朋友情义、道义法治,任意践踏林冲的尊严、权利甚至生命,才迫使其奋起反抗的。所以极端的方式是由特定的时代决定的,因此说林冲是被“逼”上梁山的!

幻灯片显示名词活用动词例句(略)

师:特定情况下名词可活用为动词。从这个角度思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二字可以怎么理解呢?

生:在山神庙躲避风雪。

师:比较直观。

生:在山神庙经历“风雪”。

师:似别有深意。

生:在山神庙搅起了腥风血雨,不对是腥风血雪。

师:关注了情节。

生:也可能是心里的一场风雪,把以前的软弱、隐忍的念头都刮走了。

师评:在那样的时代,与利益集团和解的念头当真是不切实际的啊!关注主题,真不错!

生:寒风吹彻,心里刮起暴风雪。

师评:诗意的语言,表达得真动人!还可以思考人物的心理情绪,这种思维角度难能可贵。

------

总评:恭喜大家正在尝试着用一种安静的力量思索故事的本质!作者的讲述与描写之后,我们的阅读与热议,不妨多角度思维,多挖掘深意。阅读,不是为了浅层的快感,而是深入的质疑与探究。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山神庙”仅仅是个地点吗?

辽宁盘锦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   景慧颖

 

师:这篇小说的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们已经分析了林冲的形象与“风雪”的作用,那么题目中还有一个“山神庙”,难道就仅仅是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吗?

生:应该不是。因为后文的主要情节都发生在山神庙中,而且山神庙又多次被提到。

师:那么先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与“山神庙”描写有关的主要情节吧。

生:第一处:“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祐!改日来烧纸钱。’”

生:第二处:“入得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

生:第三处:“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

师:这三位同学找得很准确,那么我们能不能试着从小说的情节、人物、主题等角度来说一说“山神庙”到底有什么作用吗?

生:可以啊。我觉得第一处与后文的“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应该是伏笔照应关系。

师:说得很好,全篇多处使用伏笔照应。那么能不能再找一处?

生:“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亦是伏笔。后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与之照应。

师:这个地方找得也对。那么第三处关于“山神庙”的描写,前文是否有伏笔呢?

生:“神明庇祐!改日来烧纸钱。”这个是不是?

师:也可以。由此可见,“山神庙”对于小说情节方面的作用是重要的,那么可不可以认为“山神庙”是小说的线索呢?

生:可以。

师:怎么理解?

生:这个情节是相对独立的叙事单元,始终围绕“山神庙”展开,我们可以说这个叙事单元的故事开端于“山神庙”、发展、高潮于“山神庙”、结局于“山神庙”。“山神庙”不断地推展情节向前发展。

师:说的很好。“山神庙”情节属于故事中的故事啊。下面老师再高大上地总结一下,大家记录一下:从叙事情节的角度来观照、审视“山神庙”,它具有调整叙事节奏、扩大叙述空间、丰富文学叙事的内容等作用,并非可有可无的“闲笔”。

师:老师认为,山神庙又是人物性格转变的重要场所。为什么说“转变”呢?

生:因为林冲之前一直选择妥协忍让、委曲求全,在山神庙偷听到陆虞侯等人的谈话之后,恍然大悟、彻底觉醒、丢掉了侥幸与幻想。

师:那么,同学们能不能谈一谈此前与林冲相关的事件,再说一说与之对应的林冲的形象呢?

生:在东岳庙,面对着自己的妻子遭到高衙内的调戏,林冲选择的是“妥协忍让”。

生:在白虎堂,面对着诬陷,林冲还是妥协了。

生:在野猪林,林冲也是一味地忍让要谋杀自己的两位衙役。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无论是东岳庙前的瘫软,误入白虎堂的恐惧,抑或是险些于野猪林丧命,林冲仍旧心存侥幸、憧憬美好。在草料场,他也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谁能具体说一说?

生: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师:林冲小心谨慎,照看好草料场,是为了自己平安地度过这段时间。以上种种都直接体现了林冲面对现实采取的是苟且忍让的态度。然而明哲保身只是林冲的一厢情愿,但是源源不断地刺激,由量变到质变,恰好在“山神庙”这个地点,林冲得知了高太尉的阴谋,此时才恍然大悟,毅然决然地走上激烈反叛的道理。如果没有在山神庙里偷听差拨、富贵、陆虞候的谈话,林冲是否能够转变性格,或者还需要什么因缘际会使之转变性格是不得而知的。

师:那么,就剩下最后一个大问题了。“山神庙”之于小说的主题有什么作用?在古代,人们什么时候会去祭拜鬼神、祈求神明?

生:走投无路吧。

生:无能为力之时,希望得到某种力量的帮助?林冲应该就是陷入此种处境之中吧,要不然怎么会说:“神明庇祐!改日来烧纸钱。”

师:那么林冲所处的时代,对于我们学文的同学来说,应该都清楚吧?

生:北宋社会朝纲松弛、吏治腐败、贤愚颠倒。

师:的确是这样的社会。

生:面对着困厄,林冲只能凭借山神庙信仰得到心灵的慰藉,只能通过超现实的力量来暂时抚平不安的心绪。

师:庙中的塑像——“判官”,在宋代是很流行的,已经成为人们奖善惩恶、裁决罪刑的内心期盼、寄托。所以,林冲受此思想影响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师: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知:“山神庙”在情节结构设置、人物性格塑造、主体思想呈现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山神庙”并非可有可无的闲笔。可以说,没有山神庙,就没有那场精彩的、刺激的好剧。

 

 

 

“假火”与“真火”

湖北宜昌市英杰学校 时学芹

师:作家说,细节是小说的生命。那么,细节的鉴赏就应该是我们阅读小说的重要环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有着丰富、精彩的细节描写,我们今天就来鉴赏其中堪称经典的一个细节---“火”。金圣叹点评的原本《水浒传》中,对本文中的“火”就十分关注。请看他的一处点评。

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夹批:写出精细,见非失火,前许多火字,都是假火,此句一齐抹倒,后重放出真正火字来。】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

师:括号中的夹批就是金圣叹的随文点评。这里首先要弄清楚的是他所说的“假火”与“真正火字”是什么意思,火还有真、假之分吗?请联系全文探讨这个问题。

生:前面写老军“向火”,林冲“生火”,那都是火盆中的火,所以是“假火”;最后写到草料场的大火,那才是“真火”。

师:有那么点意思,但又似乎没有说透。谁能一语中的?

生:真火就是陆虞侯放火烧草料场的那个“火”。

师:为什么陆虞侯放的火就是“真火”,林冲的火就是“假火”呢?似乎还是没有说透。

生:因为这一回的标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陆虞侯放火是标题的指向,是作者最后真正要写的火,所以叫“真火”;相对而言,前面就姑且叫“假火”了。(掌声响起)

师:很好,这就说透了。下面的问题可能就更有挑战性了:这“假火”与“真火”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请细读全文作具体分析。

生:特点是“假火”很细,来得慢;“真火”很猛,惊心动魄。

师:对,细节贵在一个“细”字,这正是本文细节描写的第一个特点。能结合课文说得具体一些吗?

生:例如林冲去接管草料场,看见那老军正在向火;老军向林冲移交时,又将“火盆”借给林冲。这都是些很不起眼的小事,无足轻重,阅读时可能并不在意。

师:细节就是将一些看来无足轻重的小事,在你不经意之间埋伏在文中。这里就由老军很平常的“向火”,不经意地将“火盆”埋伏下来。再往下看,还有“火盆”吗?

生:还有两处写到“火盆”他去打酒前将火盆里“火炭盖了”;打酒回来,见草厅被大雪压倒,还担心“火盆内有火”,又去摸那“火盆”。

师:这叫细节的“照应”,就是一个细节在文中时隐时现,前后观照。这是本文细节描写的第二个特点。那么,这一系列带“火”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生:我认为有两个作用,就是前面金圣叹点评说的:“写出精细,见非失火。”一是突出了人物性格的精细,二是要表明草料场被烧不是林冲不小心失火。

生:最能表明林冲精细的还是后面他打酒回来,见草厅被大雪压倒,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行李,而是担心火盆内有火,又去摸那火盆,写得真精彩。

师:精彩在哪里?还要仔细地品读作者的描写:他“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就“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你看,这里有林冲的心理、行为动作,写得多么细致,精彩就在一个“细”字。

不过,这里不仅仅是表现他的精细,还能表现什么?

生:表现他非常的谨慎小心。去打酒前明明“将火炭盖了”,现在草厅又被大雪压倒,这么大的雪还会有火吗?但他还是不放心,还要探下身子去摸,直到摸到火盆内的雪水才放心。谨慎小心到了如此地步!

生:我读到这里觉得很寒心、很可怜,堂堂的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竟然被逼到如此地步。

师:“被逼到如此地步”---说得好,好在这一个“逼”字,林冲不就是“官逼民反,逼上梁山”的典型形象吗?一个经典细节,表现了人物性格,塑造了英雄形象。不过,林冲英雄形象的最后完成还不是“假火”,应该是什么?

生:是后面的“真火”---陆虞候火烧草料场的“火”。

师:对。是草料场那冲天的火光,使林冲心明眼亮,他终于彻底地丢掉了幻想,拉开庙门,挺起花枪,杀敌雪恨。你看:火光中走来一条好汉---风雪素衣,毡帽花枪,林教头雪夜上梁山! (掌声响起)

 

小物显波澜

福建泉州第七中学 黄颖 15880973679

 

师:清代著名文学批评家清金圣叹评价《水浒》说到,“别一部书看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看不厌”,不仅限于波澜起伏的的情节和出色的环境描写,就连塑造林冲形象的小物件都有独特的审美效果,请同学们细读文本品味这其中的魅力。

生:林冲的花枪。他交接草料场,到市井沽酒,去古庙避风雪都带上这把枪,花枪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身份象征。

生:林冲在山神庙听到陆谦他们的算计后,随带的花枪将差拨、富安、陆谦搠倒,杀陆谦还用上随身的解腕尖刀。

生:这把解腕尖刀从街上买来后就一直带在身上,而且只用来杀陆谦。

师:金圣叹评点这段内容,“有了这一刀一枪,才产生以一个人杀三个人,凡三四个回身,有节次,有间架,有方法,有波折,不慌不忙,不熟不密,不缺不漏。”此刻林冲动刀枪有别于鲁达、武松,有思想、有性格。复仇的尖刀专门用在主要的仇人陆谦身上。从这两样武器,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林冲?

生:看到林冲的细心、谨慎。

师:有位戏剧家说“舞台上挂着一把猎枪,到时候一定会派上用处。”《水浒传》中与人物性格、情节发展有联系的小物件还有许多奥妙,或者可以说还具有特别的审美特征。大家欣赏到了吗?

生:结尾提到“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文中葫芦在草料场出现,在结尾终结,好像有特殊的意味。

师:这葫芦与林冲有什么联系?

生:老军给林冲留下的,“壁上挂一个大葫芦”,告诉林冲买酒可用。林冲到市井、古庙都带上了,都装上了酒,喝酒御寒。

师:当时林冲被拨到大军草料场管事,心思如何?

生:他当时没有起疑心,没有一丝反抗的念头。

师:葫芦里装着酒,是用来在寒冷中取暖,还想着安身。除葫芦外林冲还看重哪些小物件?

生:还有那把管理草料场的钥匙。从老军那交接后,林冲都细心带着钥匙,在纷纷扬扬的大雪里去沽酒,“拿了钥匙”、“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生:还有被子。林冲到草料场带了被卧,到古庙拽一条絮被,文中写到“可以安身”。

师:安身。是的,被卧、钥匙、葫芦,都用来安身立命的,林冲在山神庙听到陆谦等人对话前后,如何对待这些小物件?能看出林冲的内心波澜吗?

生:之前被卧、钥匙、葫芦都被林冲带着,这些物件都当成重要的家当,能够帮助他安稳过冬,以求保全。他想着避避风雪,还可以回到原来的生活,林冲原本不想改变现状,对未来抱有美好愿望。

生:知道真相后,“将葫芦里的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生:林冲此刻的心里完全地抛掉幻想,不再惦记自己的地位和家庭,走上彻底反抗的道路。

师:嗯,可以这么看, “被卧、钥匙、葫芦”是朔风大雪的恶劣环境中的重要物件,通过钥匙与葫芦来与险恶的社会环境对话,林冲仍然忍辱苟安,即便白虎堂遭受陷害、野猪林险招暗算,林冲仍抱着幻想。真相暴露后,林冲“吃尽冷酒”,提着仇恨的枪与社会彻底绝裂。小物件细微而艺术地显示了林冲从安分守己到上山聚义的心理波澜。

 

 

言行是人物的自塑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周健

生齐读节选部分第三节。

师:这段文字中李小二说林冲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性急的人。

师:李小二为什么这么说呢?节选的文本中有没有依据呢?

生:“林冲大怒”,到街上买刀准备杀人。这说明林冲是个性急的人。

师:文本中有“自幼相交”的交代,林冲想不明白他为何会害自己,所以,在判定此人是陆谦后,先是“大惊”,接着“大怒”。可是我有一个疑问,同学们帮我解释一下——林冲这么怒气冲冲地,专找陆虞候这个泼贱贼,“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为什么不直接去找管营和差拨呢?

许多学生小声说:为什么呀?

师:请大家看文本中的第6节,当管营吩咐林冲去草料场时,林冲只一句,“小人便去”。为什么不当面问清楚呢?

生:我还发现,林冲和差拨去草料场的路途中,也没说话。

师:你读得很仔细,值得表扬。阅读,需要这种于细微处品咂的能力。要知道,草料场距此有15里,15里的距离,性急的林冲,怎么都可以问问:你那天说要“结果了他”,是想结果谁的啊?

生:我觉得,不能问。

师:为什么呢?你说说看。

生:如果问了,差拨和管营就知道是李小二告密,会连累李小二的。

师:这样理解,很有道理。这说明林冲很——

生:很重义气。

生:老师,我有疑惑。如果说,林冲不向管营和差拨询问,是为了怕连累李小二,那么,当初林冲买了解腕尖刀找陆谦寻仇,就不怕连累李小二了吗?

学生笑了,议论开来。

生:我觉得林冲找陆谦寻仇,是觉得陆谦背义;不问管营和差拨,是为了李小二,是维护义。二者可以统一起来,都体现了林冲的“重情重义”。(学生鼓掌)

师:我很珍惜同学们在文字间徜徉带来的阅读体验。林冲的“重情重义”,完全是你们在字里行间品读出来的。贴着语言文字,品读小说中的人物的言语和行为,我们就有可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师:不过,林冲没有向管营和差拨询问,除了可以理解为林冲“重情重义”,有没有其它理解呢?刚才有疑问的同学还有疑问吗?

生:能不能理解为,林冲就是不敢问呢,就是觉得自己是罪犯不敢向当官的质问呢?

生:不会吧?这和英雄形象不匹配吧?

生笑。

师:(引发学生思考)林冲被发配沧州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本中的语言回答。

生:(读)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林冲自己说是触怒了高太尉,实际的情形是高太尉等人诬陷林冲阴谋行刺,林冲因此被刺配到沧州。

师:一个“恶”显示林冲至此还是认为自己犯了罪,这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性格?

生:比较软弱,委曲求全。

师:那么,没有向管营和差拨当面质询,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他的软弱呢?

生:我觉得,不仅是软弱,还可以理解为是幻想,幻想着刑满后回去过自己的生活。

师:林冲是个复杂的人物形象。他确实有这样的想法,草料场上的房屋坏了——“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他真有点要长住的意思了。

师:刚才,我们品读人物自己的言行,来揣摩人物形象特征。林冲是小说中塑造得很成功的形象之一。从节选的文字来看,他重情重义,他委曲求全,他心存幻想,当然,最后,他奋起反抗。高明的小说家总是让人物自己用言行展示自己,这是小说审美传达的得力手段。我们常常能从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中看出人物的身份、性格等特征来。比如,课文第11节,三人立地看火片段,人物对话共有九句话,你能说说哪句话是哪个人说的吗?

学生圈画九句话,并在每句话前面试着写上陆谦、富安、差拨。

师:“这条计好么”,这是谁说的?

生:这应该是差拨说的。因为后面有“应道”,是对前面的问话的回答,而且回答中有“保你二位做大官”。

师:可以看出,差拨是个怎样的人?

生:谄媚,巴结的嘴脸。

生:自鸣得意的小人。

师:那么,依此推断,下面哪句话最有可能是差拨说的?

生:“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在陆谦面前称自己是“小人”,把事情做得如此卖力,体现了他阿谀奉承的嘴脸。

师:第二句话,紧接着“应道”的是陆谦还是富安?

生:是陆谦,因为从回答的话语中看出,能禀告太尉的,估计不可能是富安。

师:你读得很仔细。富安是随从,陆谦是“军官模样的人”。由此看来,最后一句也应该是陆谦说的。

师:其它的几句话,同学们自己独立判断吧,但要说服自己。语言是小说的家园,言行是人物的自塑,是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传达作者褒贬向背的外在形式,也是读者重建小说图景的抽象符号。同学们课后还可以把李小二的“言行”圈出来品读,比如,你可以再去品读“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这句话,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教学实录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必修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赏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传神韵,“火光”寓情致
王开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