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聚焦古诗文教学致力传统文化传承”│王鹏伟:古诗文教学:针对文本特点,遵循其教学规律


编者按:

第六届‘圣陶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暨第七届教师专业成长论坛”,于2017年10月26日在浙江桐乡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活动围绕古诗文的教学问题进行了集中而深入的研讨,内容充实,形式灵活。专家报告、课堂观摩、主题论坛等,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近年来古诗文教学的成果,特别是古诗文教学在传承传统文化精神、培养语文关键能力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积累的丰富经验。这对未来古诗文教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深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将陆续推送评委、获奖选手及部分参会代表的文章,以飨读者。

第六届‘圣陶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于2017年10月24日至26日在浙江桐乡召开。本届活动主题为“传统文化与古诗文教学”,所选课文均为古诗文。按惯例,初、高中各有10位中青年教师讲授观摩课。

本人在闭幕式做高中组赛课总评,现将现场评课实录如下。

赛课过程中有3位评委分别做了阶段评课,对每节课逐一点评。为探讨问题起见,总评所举课例,究其一点,不及其余,并不是对某一堂课的整体评价。

本次课堂教学大赛集中展示了古诗文教学现状,对古诗文教学进行了有益探索,启发了对古诗文教学的深入思考。

一、明确古诗文教学目标与内容

先谈古诗文教学的目标。母语教育包括两个基本元素: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文化。这两条决定了语文教育的目标:理解和运用民族语言文字,传承民族文化。同理,古诗文教学的基本元素是古代汉语、古代文化;其目标是学习古代汉语,传承古代文化。在语文课程中,语言文字是首要元素,否则不是语文;语言文字负载文化,文化传承通过学习语文得以实现。即古人所谓“文道统一”。现代教育语文独立设科以来,“文”由语文课程独立承担,而“道”则由人文学科承担。但毕竟“文以载道”,没有内容的形式是不存在的。由此可知,阅读教学的基本途径:通过语言文字的解读理解文化。

《寡人之于国也》一课(执教:北京市丰台二中吴非),开门见山,点出孟子与梁惠王争论的要点:“仁政”(应为“王道”)。在解读文本过程中辅以《论语》《孟子》中的有关章节,如“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其养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这两则材料与文本互为印证(课时有限,其余几则材料应予取舍),极具参考价值。可见,教师在备课阶段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文本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孟子思想,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了古诗文教学的独特价值。

但在处理文道关系方面,这堂课也有值得商榷之处。在点出孟子的“仁政”思想后,直接从“不违农时”“五亩之宅”两段讲起,分析“可持续发展”理念(第五段)和民本思想(第六段)。孟子如何以“王道”游说欲行“霸道”的梁惠王是“文”;孟子主张的“王道”本身不是“文”,而是“道”。同理,孟子如何阐发其民本思想是“文”;民本思想本身不是“文”,而是“道”。古诗文教学应该立足语文学科本位,因文悟道。

再谈古诗文教学的内容。古诗文教学与现代文教学的主要区别何在?在于古代语言,即古代汉语。如果舍弃了这一点,古诗文教学与现代文教学又有什么差异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2016.9)指出:“在解读文言实词词义和古今语言的比较中,树立语言文字发展的相关性和差别性的观念”;“通过对古今多义词词义关系的梳理,总结和认识引申规律,自觉丰富词汇”;“积累有汉语特点的成语和典故,观察其特殊的表达作用,建构有关方面的知识”;“不断关注汉语、汉字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体会语言的民族性,增强对汉语汉字热爱的感情”。由此可见对学习古代语言的重视。本届赛课对古汉语知识教学比较重视。下面课例可资借鉴。

《方山子传》一课(执教: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袁昉),突出古今词义的差异,重视古汉语知识落实,教学预设具有针对性。这堂课的第一个环节是“指出下列语句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其中,“独来穷山中”一句译为“偏偏来到贫穷的山中”,引导学生辨识“穷”不是“穷困”,而是“僻远”。“见方山子从两骑”一句译为“看到方山子跟随着两名骑马的随从”,有学生指出这是使动用法:“方山子带领两个骑马的随从”。不足之处是,将“方山子从两骑”中的“骑”误读为“qí”(应读“jì”,即“一人一马”的合称)。

上述两例,在传统文化和古汉语教学方面进行了探索,虽有瑕疵,但不乏借鉴价值。

目前古诗文教学,不重视古汉语和古代文化常识。或视而不见,或见而不视。前者缺乏常识基础,后者缺乏常识意识。应该引起关注。

二、针对古诗文特点,遵循古诗文教学规律

古诗文为古代语言,而又多为古代书面语,有其自身特点,毋庸赘述。古诗文教学要针对古诗文特点,遵循古诗文教学规律。

这里仅谈古典诗词教学。

近体诗和词讲究格律,抑扬顿挫。本届赛课在这方面出现了好兆头,值得关注。

《登高》(执教: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石柳)一课,教学设计框架清晰,结构完整。用格律常识引导诵读,解读诗歌意象意境,归结出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最后以“唐宋诗歌编年地图”向课外拓展,收束全课。从整体看,明显呈现出近体诗的教学要素和文本特点。其中,引导学生注意平仄与节奏,反复诵读,值得称道。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课(执教:内蒙古呼和浩特四中顾雪洁),最后环节让学生为作者辛弃疾写一副对联。这个设计与文本内容吻合,很巧妙;学生做的对联也博得满堂喝彩。这其实也反映了赛课观摩者对古诗文教学传统的肯定和回归古诗文教学传统的期待。不足之处是,学生做的对联不合对仗规则。问题不在于学生是否具备对仗能力,而在于有没有对仗意识。教师应予提示。

《杜甫诗二首:〈登高〉〈秋兴(其一)〉》一课(执教:四川成都市树德中学杨凌峰),解读“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句,提问:“繁霜鬓”可否改为“生华发”?此举,教师意在强调诗人的际遇,若能在格律方面再进行点拨,教学内容就趋于完善了。就格律而言,“繁”对“浊”,二者均为“死字”(今为形容词),“生”为“活字”(今为动词),与“浊”对不上。“虚字对虚,实字对实,半虚半实者亦然,最是死字不可对以活字,活字不可对以死字。” [1]

目前的古典诗歌教学视野,仅有文本解读,漠视诗词格律,学生积累的诗词格律知识略胜于无。律诗至少要讲一点儿对仗常识,如仄起平收之类,否则贴对联都错位。一些名胜古迹的楹联,也常有上下颠倒的情况,实在大煞风景。古诗文教学应该重视诗词格律常识。

古典诗词有两个基本要素:意象和意境。古典诗歌的基本特点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一切景语皆情语”[2],景中含情。

《秋兴(其一)》,杜甫“身在夔州,心系长安”。颈联直抒胸臆:“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寄故园心。”尾联写景,关合全诗:“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若论艺术表达张力,尾联胜于颈联。呈现出秋寒迫近,凄凉彻骨的意境,把归心急迫的故国之思,表达得更为深沉。与其说是景语,莫如说是情语。

古诗文特点决定了古诗文教学的独特规律。关于这一点下文稍做阐发。

三、适当借鉴传统语文教学经验

传统语文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弥足珍贵,值得借鉴。这在本届赛课中有出色表现。

下面以诵读为例。诵读是古代最基本的阅读方式。

汉代郑玄《诗谱序》云:“《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然则诗之道,放于此乎?”宋代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云:“凡律其辞,则谓之诗;声其诗,则谓之歌。作诗未有不歌者也。”清代蘅塘退士(孙洙)《唐诗三百首题辞》云:“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里的“吟”不是“诵读”,是作诗。旧时常说“吟诗作赋”,“吟”与“作”互文对举。所谓“不会吟诗也会吟”,即不会作诗也会作。说的是熟读成诵,可以迁移到创作。

上面说的是读诗,下面再说读文。

朱熹后学总结朱熹论读书之要,谓之“朱子读书法”,共六条,第二条是“熟读精思”[3]。朱熹强调: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曰:‘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 [4]诵读有助于形成语感;熟读有助于理解文意。宋代张载认为:书须成诵,“不记则思不起,但通贯得大原后,书亦易记” [5]。在熟读基础上精思,才能达到“心悟”的境界。

由诵读潜移默化到写作,这是古人总结的成功经验。清代王筠在其《教童子法》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吾乡有秀才,家贫,须躬亲田事,暇即好樗蒲;然其作文似手不释卷者。或问其故,则曰:我有二十篇熟文,每日必从心里过一两遍(不可出声,若只是从唇边过,则不济事)。”可见揣摩范文对写作的作用。叶圣陶先生指出:“从前的人学作文都注重诵读,往往说只要把几十篇文章读得烂熟,自然而然就能下笔成文了。这个话好像有点神秘性,说穿了也很平常,原来这就是锻炼语言习惯的意思。” [6]

以上罗列表明,汉语文教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些传统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针对古诗文特点,体现出古诗文教学的独恃规律。

本届赛课出现了传统的诗歌吟诵,这是本届赛课的亮点所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迹象。

《短歌行》一课(执教:天津市新华中学李勇),授课伊始,击鼓而歌,震撼全场。旋律多变,声情并茂。或徐缓深沉,或迅疾激昂。教师示范吟诵,学生击节而歌;观摩者主动参与,随之应和。反复吟诵,兴味盎然。品味文本内容,把握情感起伏;根据情感起伏,变换声调与节奏。在此过程中,理解曹操一匡天下的宏图大志,体会其深藏内心的隐忧和渴望:人生苦短;思慕贤才。最后在击鼓吟唱中结束。吟诵方式耳目一新,观摩者精神为之一振。学生兴趣高,积极参与,效果明显,获得普遍好评。

这堂课之所以引起关注获得好评,不是因为击鼓,而是因为吟诵。《短歌行》情感基调时而深沉,时而高昂,击鼓为宜。若吟诵《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之类,击鼓岂不大煞风景?笙箫琴瑟,较为适合。没乐器,亦可吟诵;不吟诵,亦可诵读。熟读成诵,学有所得。否则,形式翻新而无实效,虚有其表而已。

传统语文教学经验并不复杂,简便易行,注重实效,针对古诗文特点,体现出古诗文教学的独特规律,值得珍视。目前,古诗文教学,没有厘清古诗文教学的特定内容,忽视古诗文特点及其教学规律,应该反思。

以上就本届赛课活动 “古诗文教学”主题,谈古诗文教学目标与内容,以及古诗文特点及其教学规律,以及对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借鉴。所引课例不乏借鉴价值。

下面谈本届赛课反映出的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形式大于内容

本届赛课教学设计多有创意,表现形式不乏新颖。

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是首位。这话几成俗语,但实行起来并不容易。参赛教师很重视教学设计创新,无可厚非;但不应本末倒置,忽视文本研读。

问题出在备课环节。通常情况是,文本还没深入研读,没有获得阅读体验,就看教学参考书。岂不知教师原始的阅读体验是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就教学文本而言,教师首先是个读者,并且通常是“第一读者”;学生是“第二读者”。同一个文本,“第一读者”与“第二读者”的阅读体验类似,不会相去甚远。教师没有独立深入地研读文本,没有动心之处,也没有阅读障碍(被教学参考书化解了),那么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又在哪里呢?文本研读未深入,就急着搜集辅助材料(此指提供给学生的材料);资料尚未严格斟酌取舍,又急着进行教学设计。功夫没有下在文本研读上,而是下在教学设计上。重视图纸而不重视建筑材料,何谈建筑质量?合理的做法是,先独立研读文本,获得阅读体验(教学参考书仅供“参考”),结合阅读体验选择辅助材料;根据文本阅读体验和辅助材料进行教学设计。正如俗语所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自己亲口去尝”(研读文本),“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读教学参考书),“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教学设计)。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阅读课上教学辅助材料大量出现,教学资源大为丰富,这是好现象。同时要注意一种倾向:过犹不及。辅助材料过多,或喧宾夺主,或斜逸旁出。材料本应支撑文本,文本却被材料淹没。文本就像水面上的木头,漂来浮去,不知所终。

教学设计本应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可实际情况是常常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形式大于内容。

二、问题指向不明

课堂上常见这样一种情况:问学生喜欢哪个词句或段落,为什么喜欢?这固然给学生提供了自由思考空间。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的“喜欢”趋向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再重复这种泛泛之问,学生为“配合”教师,就勉为其难了。这种提问指向不明,没有任何限制,常常导致偏离教学目标,打乱教学节奏,将课堂教学拖入尴尬境地。

《登高》一课(执教: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石柳),明显呈现出近体诗的教学要素和文本特点(见上文),但也有需要改进之处。诵读之后,问学生:你喜欢哪一句(联)?连续有两个学生回答喜欢第二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接下来的问题依然是:你喜欢哪一句(联)?此时,这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结果所有的诗句都被学生“喜欢”了。其实,这是善解人意的学生为了“配合”教师,对教学困境进行的拯救。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转移问题,明确解读指向。

教无定法,教法本身无优劣,只是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对象和情境,择机而用,适可而止。

三、肢解文本

一篇作品是一个有机体,不可分割。犹如常山蛇阵:“击头则尾应,击尾则头应,击其中则头尾皆应。”[7]又如中医所谓“脉络”,“标”在上而“本”在下。

《雨霖铃》一课(执教:浙江桐乡高中杨大忠),旁征博引,知人论世,文本解读连续追问,层层推进,一气呵成。教师授课气场强大,课堂气氛热烈。过犹不及,若能有所节制,一张一弛,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效果会更好。此外,要斟酌教学细节,如对“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解读。分析“阔”字怎么理解:为什么“辽阔”?解读为:在女子的想象中楚天辽阔,担心多情才子移情别恋。忽视了句中的“念”是领起字,下文是词人自道,而非女子所思。教材中就有注释:“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意即:离愁漫无际,别绪到天涯。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课(执教:内蒙古呼和浩特四中顾雪洁),抓住关键词语理解作品,借助注释理解典故,文本解读具体而微。提一点商榷意见以供参考。课上解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落日”喻指南宋亡国,“断鸿”喻指江南游子。这样解读就把意象讲得太实了。这句是写词人所处环境,触景生情。又解读“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提问:哪个词用得好?学生答:“拍”。又问:为什么?学生答:动词。其实凸显词人心情的不是“拍”,而是“拍遍”。为什么“拍遍”栏杆?因为“无人会,登临意”。登临何意?挥戈北上,收复中原。“拍遍”二字生动地表现出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满腔愤懑。古典诗词或因表达需要,或受格律限制,语序灵活多变,不能看得太死。

作者写作有一条思路,思路呈现在作品中就是脉络,脉络或隐或现,贯穿始终。解读作品要把握文本脉络,理清上下文联系。字不离句,句不离章,不可断章取义。

四、忽视教学实效

教学设计目标在先,课堂教学理应落实教学目标,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检验教学效果。

目前的语文教学,教学过程诸多环节,唯缺教学效果检验环节。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提高多少,难以评价(当然也并非无法评价),但一堂课下来,总该落实一点确定的知识内容吧?例如古诗文教学,一首七律,58字,即使没讲好,总能让学生背诵、默写下来吧?一篇几百字的文言文,即使解读得不够深入,总能落实几个实词、虚词吧?如果删除标点,不分段落,恢复白文,学生诵读能否正确断句?如果连这些都做不到,教学目标如何达成,教学实效如何兑现?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综上所述,本届赛课活动给古诗文教学带来诸多启示:要明确古诗文教学的目标与内容,针对古诗文的特点,遵循其独特的教学规律,借鉴传统语文教学经验。同时,要注意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形式大于内容、问题指向不明、肢解文本、忽视教学实效。

[1]佚名.对类.

[2]王国维.人间词话:“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3]程端礼.朱子读书法.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卷三),北京: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

[4]朱熹.朱子童蒙须知·养正类编(卷一)。

[5]张载.义理篇[M]//张子全书:经学理,卷六,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

[6]叶圣陶.怎样写作[M]//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419-420.

[7]崔令钦,等.教坊记(外七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14.

(《中学语文教学》2017年第12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阅读教学要“六多六少”(甘其勋)
采的百花成蜜 师生啜饮琼浆——《元日》听课小记
第三届“中语杯”课堂教学现场评课实录
丰富语言积累 提升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疑难问题解决”研训课例评析(四)
课堂丨固本培元巧修建——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设计(408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