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高考假期提分秘籍 实现作文“弯道超车”

在中高考的作文阅卷中,平均每篇作文的阅卷时间大约是40秒左右。也就是说,不到一分钟,600—800字的作文就被老师打上了“一类文”“二类文”“三类文”的标签。

这么短的时间,老师们是怎么评卷的呢?他们最看重的是什么?下面让我们来一一了解。

作文阅卷的整体流程

1.看篇幅

首先,一份作文拿到手,作为阅卷老师,会先大致看一下文章篇幅,如果篇幅不达标,那么毫无疑问,作文分数不会高,因为老师会觉得文章没多少话好讲。

2.看标题

其次看的是标题,如果是规定好的题目,这个环节就省了,而如果是自拟题目,文章标题起得新颖别致又有内涵,那作文的第一印象很容易是“一类文”。

3.看点题

接下来,老师的眼睛就会在第一段里找,找什么呢?找有没有点题!看开头是否简短吸引人,如果开头写了很多,但没有点题,那很可能会被归到“二类文”。

4.看结尾

作文的最后一段,如果与首段呼应,或者进行了点题、总结、升华,并且独立成段,那么恭喜,作文至少会被评为“二类文”。如果结尾啰啰嗦嗦,抒情写不到点上,让人觉得在凑字数,那么可以肯定,老师的阅卷已经进入十秒倒计时了,最后可能会是三类文甚至是四类文。

5.看分段

这时,老师会把整个卷子大致看一眼,看看分段情况,如果分段清晰,错落有致,那又能增加一些分数。如果没有分段,中间密密麻麻写了一大堆,老师的印象会是:条理不太清晰,文章结构安排有问题。

6.看正文

一般判卷到这时候,作文好或不好,老师心里的预判分数都出来了,最后开始看正文。如果是记叙文,描写生动细腻,抓住了人物特点,运用了修辞手法;如果是议论文,逻辑清晰,有意识地运用了各种论证方法,那么,作文就会是一类文。至于扣分多少,就看文章能否符合老师喜好了,这是有主观因素的,但差别不会太大。

老师评分的6个标准

1.标题能一眼看出与主题的关联

作文如果是自拟标题,那么拟题的第一原则是切题,即切合主题或话题,其次才是简练、有新意和有文采。

2.文章的首段和尾段最好都点题

点题形式多样,既可以点出完整的主题(或话题、标题),也可以点出主题的关键词,还可以把主题稍作改动但保留其关键词。

例如,作文《你我走过的日子》开头: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我原本平静的心,泛起了涟漪。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住在外公家的日子,想起了外公陪我度过的快乐日子。

如果首段较长,那么点题的最佳位置在该段最后一句。因为首句点题有时会让人觉得肤浅,段中点题又不易让老师看到,而末句,既有前面的铺垫,又易引人注意,所以是点题的最佳位置。

有些记叙文(特别是小小说类)的开头可以不点题,但结尾一定要点。

如作文《一道风景线》的首段才一句话:“母亲下岗了。”它并没有点题,但末段点了题:

人们常说,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就是母爱。如果说这世上还有一道最美的风景线,那不是别的,就是母爱!

当然,点题不仅可以在文章首尾,也可以在文章中间,这样可以使文章一直处于紧扣主题的状态。

3.文章最好分成五至六段

首段和末段可短些,两三行即可,中间每段可长些,七八行较好。

老师很不喜欢首尾各一小段、中间一大段的“孕妇肚”式分段,也不大喜欢两三行就作一段的“满天星”式分段。

首段短才能迅速入题,末段短才能突出主旨;中间七八行作一段,是因为这样长的段落能较完整地叙述事情的一个片断。

当然也不能绝对化,在行文过程中,根据需要在中间两个大段之间插入一两句过渡语并单独成段,有时也会给人灵活和流畅的感觉。

4.篇幅以超过规定字数200字为宜

比如题目要求“不少于600字”,那么考生不要只写600字,而要超出一两百字,直观地说,就是要写到答题卡上“600字”标记下面四至八行。

作文字数没达到底线的,扣分绝对不只“每少50字扣1分”;字数刚达到底线的,也会给人一种“挤牙膏、凑字数”的感觉;超出底线一两百字,会给人一种内容充实的感觉。

当然,作文也不必太长,不必写到答题卡的最后一行。文章写得太长会花去许多宝贵的时间,导致没有充足的时间复查前面的答案,而且在视觉上会给人一种塞得过满、没有回旋余地的压迫感。

5.题材上要写自己真实经历的事情

比如,一个广东东莞的考生写发生在欧洲某国的故事,写发生在祖国西北边陲的故事,写发生在上千年前某朝的故事,写求职场上某大学生遭遇的挫折,都会给阅卷老师一个感觉——这个故事是从哪本杂志上抄过来的。

也不要照搬作文题目中的材料,因为那只能证明作者文思匮乏。

中考作文的选材其实很简单,基本上是以“我”为圆心,以“我”的活动为半径来画圆,要能突出作为初中生的“我”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感受。

当然,写“我”并不意味着“我”所经历的一切都可以写,也并非要原原本本地写,而要有取舍、有变形、有重组地写。

考生可以将“我”不同时空的言行写在一件事里,可以省略某个环节而放大某个细节,也可以将同学的见闻嫁接到“我”的身上。

这并非“造假”,因为写作(不包括新闻稿件)从来都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经过艺术加工的文章,人物形象更鲜明,故事情节更生动,作品主题更深刻。

6.文章立意要明确且正确

考纲和评分标准对“立意明确”有要求,但对“立什么意”却没限定,只是要求考生感情真挚,写出自己独特而真切的体验。

这是不是意味着只要是真实的就可以写呢?不是,中考毕竟是选拔性考试,所以,作文要以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宣扬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为基调。

利用中考作文来宣泄对现实的不满、对教育制度的鄙视、对父母师友的厌恶等不良情绪,或者在文中为自己追求刺激、贪图享乐、逃避责任的行为作辩护的,得分会很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考阅卷老师在看什么?(附:中考作文六大潜规则)
把这些地方写好,你离满分作文就不远了!
【中高考解析350】30秒钟一篇中高考语文作文,中高考阅卷老师重点看什么?
高考阅卷:30秒一篇作文,阅卷老师重点看什么?这“七流程”和“六标准”,不可不知道!高中语文
40秒改一篇作文!阅卷老师在看什么?把这些地方写好,你离满分作文就不远了!
高考阅卷亲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