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沙漠考古:消失的罗布泊、楼兰古城探谜

中国沙漠现状

中国沙漠面积约有70万平方公里,如果算上戈壁滩的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处于极度干旱的环境。虽然我们每年都在治理,也仅仅是控制沙漠面积不再扩大。

中国地理图

我国最著名的八大沙漠都在中国的大西北:塔克拉玛干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准噶尔盆地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木塔格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库布齐沙漠、乌兰布和沙漠。

西北沙漠图

1935年,中国地理专家胡焕庸提出,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以黑河和腾冲画一条线(胡焕庸线)为界,把中国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区。几十年过去了,世事巨变,但唯独这条线还未改变。线的西北方向,国土面积占64%,人口却仅有4%;而线的另一头,36%的国土,却聚集96%的人口。

胡焕庸线

中国沙漠成因

我国的沙漠成因归为两类, 自然因素和人为原因。

自然因素主要是西周时期结束了大暖期,地球变冷,北方降水减少。不过最近三十年,天气开始转暖,北方降水有所增加。但是北方依旧偏干旱,土壤中水分少,植被也少,土地疏松,容易形成颗粒,特别是北方的大风,很容易把沙粒吹到远方,形成新的沙漠区。中卫沙坡头地区的沙漠就存在沙粒过黄河的现象。

中卫沙坡头

中国人口持续增长,一些地区常有滥垦、滥牧、滥伐等粗放的掠夺方式,加速了对植被的破坏, 水土流失,沙漠化持续发展。把不应该成为沙漠的地方破坏成沙漠,比如在陕西和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毛乌素沙漠,大都是这样造成的,即为“人造沙漠”。

我国沙漠的三种类型为,沙质草原荒漠化、固定沙区活化和沙丘迁移入侵。

毛乌素沙漠

根据野外调查及航空卫星照片的分析,以土地利用为主的沙漠化:过度农垦占沙漠化土地面积的25.4%,过度放牧为主的占28.3%,过度樵柴为主的占31.8%,水资源利用不当及工矿建设破坏植被所引起的占9%,单纯由风力作用的沙丘前移所形成的沙漠化土地仅占5.5% 。

可见,人为原因是沙漠化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因素。

内蒙古沙漠分布图

呼伦贝尔地区的沙地

过度放牧使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旗草原开始退化。由于大面积开发农田和砍伐林木以及气候的变化,呼伦贝尔的生态逐渐恶化。目前,呼伦贝尔草原沙化面积达到87.6万公顷,形成一条纵贯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西麓的巨大沙带,成为继科尔沁、毛乌素、浑善达克沙地之后的全国第四大沙地。(来源:光明日报,2004年07月23日)

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分布着很多沙丘,也称为沙地。

原来这里距今35亿年至5亿年,一直是汪洋大海,地质学家称作古兴安海。后来形成若干孤岛式陆地,再受到华力西运动的影响,中国北方海洋大部分都变成了陆地。

呼伦贝尔草原

在该草原上,发现很多细石器遗址,这是渔猎民族使用的工具。辽代时期,契丹人在这里垦种,建城,挖水渠,开边壕等,不仅破坏了草原植被,也破坏了地表土层,使得地下沙粉露出扩散,形成流动沙丘。到了元代仍有一定数量的农业耕种。

现在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沙漠化更为严重,修建铁路砍伐森林,尤其滨州铁路沿线的沙漠化特别严重。

科尔沁草原沙地

科尔沁沙地,由古松辽大湖而来,其地下沙土很厚,钻孔80米左右,皆是粉沙,有的厚度居然要超过100米。

科尔沁最早的文化是著名的兴隆洼文化,距今8200年—7400年,这里是中国最早使用玉器的地方。其后,又产生了最重要的红山文化,出土了玉龙,以及祭坛、庙、冢,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辽金时期,这里大规模迁徙,砍伐大量森林,破坏草场,改成耕地。长期耕种后,地表的流沙越来越多,形成沙丘。清代大量垦荒,造成的危害更大。

科尔沁煤矿

乌兰布和沙漠

乌兰布和沙漠位于内蒙古阿拉善高原的东北部,黄河后套平原的西南部。这里是典型的“人造沙漠”。原来这里一些地区属于匈奴人的原住地,头曼城在后套平原的五原县境内,曾经也是“草木繁盛,多禽兽”。

乌兰布和沙漠

汉人驱赶匈奴后,在这里进行大量屯垦,不断砍伐森林进行耕种。汉代墓葬,喜欢使用大量木材,导致森林面积减少,耕种导致浮沙出现。西夏的强大,使这里再次复兴,但是沙漠化更加严重。

到了清代,这里已经是“沙深数尺,流走不定。马蹄过处,沙复掩之”。

毛乌素沙漠

毛乌素沙漠在内蒙古乌审旗与陕西榆林地区。这里曾经是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在南北朝时期,生态环境就保持相当好。但是,到了唐代一些地区出现了流沙堆积。北宋时期,无定河流域的流沙又扩大了。

无定河

追究原因,首先在修建统万城的时候,为了蒸土筑城,就砍伐了大量树木当作燃料,大规模取土,使得附近地表支离破碎,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使得河水泥沙增多,河床抬高,左右动荡不定,于是奢延水在唐代改称无定河。

统万城

西夏时期,这里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垦耕。明朝在这里修建明长城,扩大了沙地范围,加速了沙漠化。

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的地理因素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这里曾有过辉煌的绿洲文明,消失的楼兰、尼雅、米兰、精绝等古城。然而气候变化,河流、湖泊的干涸,绿洲消失,辉煌的西域古城成为沙漠里的墓碑,这都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变迁有关。

距今2.3亿年至2500万年,这里曾经是特提斯海(特指现在的喜马拉雅山海洋沉积物和海洋生物化石的古海域)。由于地壳的变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海水逐渐退去,形成一些湖泊,由于喜马拉雅山系的阻挡,印度洋暖湿的海风很难吹到这里,塔里木盆地就逐步出现了极端干旱的荒漠现象。

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常见的季风为东北风和西北风,而东北风最强。因此,沙漠最早形成于东部,东部的沙丘多在50—200米之间。而西部的沙丘多为10-50米之间,沙丘的年龄越早,形成的高度越高。

沙漠周边形成黄土地

也正是因为季风,风吹黄沙,天降黄土。古人称为“天雨黄土”或“雨土”,也就是我们现代人说的“沙尘暴”。在《竹书纪年》中,记载了殷商时期的降土现象:“帝辛五年(公元前1150年),雨土于亳”。

经年累月的堆积形成黄土,中国著名的黄土高坡的厚度为100-200米,甘肃兰州附近最厚处可达336米。看起来,丝绸之路南道上的绿洲被掩埋消亡,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黄土高坡

冰川与河流

塔里木盆地干旱少雨,河流的水源主要依靠冰川融雪来补充,差不多每条河流都有数百条以上的冰川。比如来自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冰川融雪,形成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和米兰河,以及来自敦煌附近冰川的融水,不断注入罗布洼地,形成了罗布泊。

塔里木盆地

大暖期结束,中国北方地区降水减少,冰川水源补充不足,使得很多河流流程变短,已经不能流入塔里木盆地的腹地。而塔里木河的断流,就直接导致了罗布泊的消失。

塔里木河

罗布泊曾经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就这样神秘消失了。

在1934年,斯文·赫定得到盛世才的批准去罗布泊考察,他们沿着塔里木河—孔雀河水道航行。5月16日,他们的船划进了罗布泊。他首次明确指出罗布泊是塔里木水系的终端咸水湖,并且测算罗布泊的大致面积为2800平方公里,不过夏季由于蒸发严重,湖面会迅速缩小,减至1900平方公里。他还进一步完善了罗布泊的“游移湖”说,而且对游移的周期做了具体的推论。

斯文·赫定在罗布泊

王炳华先生在《新疆访古散记》写到,接近罗布泊荒漠的孔雀河下游,已是一片干涸的河谷。这一变化,开始于50年代初期,开发建设的要求,在塔里木河、孔雀河上游修建了水坝,库尔勒地区农业得到了足够的开发用水。

罗布泊、小河墓地、楼兰古城、古墓沟

楼兰古城的消失

由于人类活动,农业耕种需要灌溉,河流筑坝,下游断流从而使得罗布泊在地球上消失。

而楼兰古城的消失,由于篇幅原因没有细谈。

楼兰王国最早的发现者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1900年3月初,赫定探险队沿着干枯的孔雀河左河床来到罗布荒原,在穿越一处沙漠时才发现他们的铁铲不慎遗失在昨晚的宿营地中。赫定只得让他的助手回去寻找。助手很快找回铁铲甚至还拣回几件木雕残片。赫定见到残片异常激动,决定发掘这片废墟。

楼兰古城

斯文·赫定挖掘,发现了一座佛塔和三个殿堂以及带有希腊艺术文化的木雕建筑构件、五铢钱、一封佉卢文书信等大批文物。随后他们又在这片废墟东南部发现了许多烽火台一直延续到罗布泊西岸的一座被风沙掩埋的古城,这里就是楼兰古城。

楼兰古城卫星图

目前楼兰古城进去花费较多,并且还需要得到文物相关部门的批准,也只能在里面瞻仰一圈。不过里面的文物嘛,你只能看不能拿。

楼兰人曾经对周边环境有所破坏,滥砍滥伐导致水土严重流失。曾有记录,“严禁砍伐活树,否则罚马一匹”,可见当初破坏环境相当严重,才有此禁令。

楼兰古城

《水经注》曾记载,东汉以后,楼兰严重缺水。估计是塔里木河中游改道,才导致如此。正如,斯文·赫定预测的那样,河道泥沙容易淤积,导致改道,罗布泊才成为“游移湖”。这才有小河墓地的存在,楼兰古城的消亡。

小河墓地

最近,有学者提出从西藏取水,可以直接改变新疆缺水的现状。如此浩大的水利工程,对于中国人来说问题不大,但还是要考虑到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我心里总有一份情怀,希望能见到沙漠成绿洲,沧海变桑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北大漠美)致意毛乌素沙漠的最后一座沙山
常识积累丨中国四大沙地
看看沙漠的面貌 欣赏沙海的千资百态
楼兰古城今何在?
繁华多时的楼兰城,为什么销声匿迹?
中国面积最大的县,竟和“江浙沪”一般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