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遍地狼烟中走出的黄河双雄与第一王朝(上)

大约5000年前

中国的气候开始变得干冷起来

这导致了普遍的动荡和冲突

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技术的创新

中国历史由此鸟枪换炮

从新石器时代跨入到铜石并用时代





在这个剧变的时代里

从前的强势文化相继陨落

而黄河几字弯的两岸

几乎同时

崛起了两座堪称史前双雄的巨城

这就是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

和陕西神木的石峁遗址

陶寺古城的面积为280万平米

大约有四个故宫那么大

石峁更是达到惊人的420万平米

两者无论从哪个角度看

都属于史前巨无霸

但陶寺文治斐然——

有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

世界上最早的冰窖

最早的天文台

精美的陶器

以及彰显礼乐制度的乐器




石峁则武功卓著——

有坚固的石头城垣

规模宏大的台基

结构复杂的城门

设计精巧的马面和瓮城

无论是壁上砌着的玉刀、玉钺

城下埋着的大量人头

还是不知从哪里抢来的

随意当成城砖的

充满神性的浮雕石头

都在告诉我们

4000年前的石峁人

不好惹

陶寺和石峁这对史前黄河双雄

之所以气质迥然不同

学者们认为

主要原因在于二者经济基础的差异

陶寺处于肥沃的临汾盆地

以农业和手工业见长

之所以有全世界最早的天文台

也与其发展农业的生业基础相关

而石峁处于长城沿线

生业基础是畜牧、狩猎和贸易

所以整座城的军事色彩

远胜其文化成就

不同的生业基础

意味着不同的比较优势

也意味着交换的必要

从考古发现来看

两者的确曾在数百年的时间里

上演过史前版的“双城记”

比如二者都崇玉

都有朱绘彩陶

都有暴力和人祭现象等等

这对“双城”从时代、地缘

文化及城池规模上

颇能与史籍中记载的尧舜时代契合

所以一些学者认为

陶寺极有可能是尧都平阳

石峁则属于黄帝的某一支苗裔

尽管叱咤风云于一时

但这对史前双雄

并未能持续辉煌

陶寺文化很快被石峁集团征服

峁也没能成为天下共主

这一时期的中华大地

文化精彩纷呈

山东地区有龙山文化

甘青地区有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

长江流域有后石家河文化和宝墩文化

中原地区则有王湾三期文化和造律台文化……

它们有的已经叩响了文明的大门


大约四千年前

中国北方遭遇了又一次大降温事件

这扭转了文明演进的势头

 曾经辉煌的文化衰落了

与此同时

新的文化则趁势崛起

在这些新文化中

有一个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

那就是二里头文化

敬请小伙伴们持续关注

一键三连

下期内容更加精彩哦~

参考资料

[1] 朱艳、陈发虎、张家武等:《距今五千年左右环境恶化事件对我国新石器文化的影响及其原因的初步探讨》,《地理科学进展》2001年第2期。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年第1期。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首先发现铜器》,《考古》1984年第12期。

[4]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神木县文体局:《陕西神木县石峁遗址》,《考古》2013年第7期。

[5] 何驽:《制度文明:陶寺文化对中国文明的贡献》,《南方文物》2020年第3期。

[6] 孙周勇、邵晶、邸楠:《石峁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综述》,《中原文物》2020年第1期。

[7] 何驽:《陶寺中期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载《古代文明(辑刊)》第6卷,文物出版社,2007年。

[8] 邵晶:《石峁遗址与陶寺遗址的比较研究》,《考古》2020年第5期。

[9] 吴文祥、刘东生:《4000aB.P.前后降温事件与中华文明的诞生》,《第四纪研究》2001年第5期。

[10] 夏正楷、杨晓燕:《我国北方4ka B.P.前后异常洪水事件的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2003年第6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寻巴文化历史源流与演变
石峁遗址:石破天惊的新发现不断颠覆传统认知
辽西地区史前时期植物考古学研究述论
8000年前的井头山遗址何以重要
内蒙古赤峰:史前陶人出土考古价值巨大
回望甘肃百年考古之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