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座亭,浪了一千年

苏州四日,夕遇耦园、三访艺圃,雨中赏拙政园,夜游了网师园。许多的念想,保鲜期续费成功。


去沧浪亭,却系临时起意。

只知沧浪亭是城中最古,宋诗祖师爷苏舜钦以四万钱购得,被闺蜜欧阳修说买得贱了,大呼“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成千古轶事。

苏州网红夫妻——《浮生六记》作者沈复与芸娘,曾在沧浪亭小住,写下vlog式“闺房记趣”,一蔬一饭羡煞文艺青年。现又催生夜游项目“浮生六记”,门票盛惠一百元。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怎样的一座亭,堪以“沧浪“名之,还能在苏州园林里浪一千年?

穿越熙攘的人民路,过了刘海粟题字的古玩市场,车子在一面红墙前戛然而止。正想一睹墙内究竟,却见马路对面立一青石牌坊,赫然写着“沧浪胜迹”。

过得马路,牌坊后小河粼粼,水边蒲草看似芜杂,睡莲又精致如坠仙池。河边一排白墙黛瓦,窗如琢,拦不住修竹款款招摇。

进了牌坊,可算入了沧浪亭地界?无指引,也无售票处。既没有拙政园雅正端方,也不似艺圃大隐于市。

一河之隔,又有可园。大门锦绣,有富贵人家气象。

沿河前行,足下生凉。沿途的车马喧嚣,在背后化作幽山蝉鸣。

蝉噪,而林愈静。

走了数十米,水面现一平桥,将脚步引向右方。

两旁的樟树枝像经过洗剪吹,丰盈摇曳,将门楣上“沧浪亭”三字衬托得顾盼生姿。

渡桥进园,开门见山。山石与黄土堆叠,古树参天蔽日。这一路溯溪而来,十分钟的情境设置,已能脑补一段山林徒步之旅。

水乡野地,是沧浪亭的本来面目。

独建一座亭,原也不在土山上,却在水边。

想当年,苏子美买下时,这里是一座废园。


公元1044年,苏舜钦因支持范仲淹新政撞了枪口,遭构陷除籍为民,一家流落苏州。在城南散心时,偶见一块丰水茂竹的飞地,高爽僻静,流水萦回。

一打听,还是五代南越国广陵王亲戚的别墅,竟只开价四万钱。遂全款买下,在水边造亭,取名“沧浪”,自号“沧浪翁”,作《沧浪亭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同是天涯沦落人,借渔夫的沧浪,浇子美心中的块垒。

也不用造什么厅堂。闲暇时,驾一只小船,徜徉在数十亩的水面,似浪迹天涯。

欧阳修听说好友花四万钱买了一块地,表示羡慕。虽未能亲至,也作《沧浪亭》谢邀:“子美寄我沧浪吟,邀我共作沧浪篇。沧浪有景不可到,使我东望心悠然。”

一番悠然过后,修叔写下“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沧浪亭作为姑苏第一笋盘,自此脍炙人口。

官场失意的郁结,不是几天逍遥日子能够消解。1048年,四十一岁的苏舜钦病逝。

悠悠千载,沧浪亭多番易主。一部沧浪亭易主史,半部旅居苏州名人录。

苏舜钦之后,由北宋宰相章淳接手,至南宋,被献作抗金将领韩世忠的宅邸。从元到明,沧浪亭成为僧居,名僧文瑛更以“沧浪僧”自居

清代以后,几位省级高官主持重修,增设一系列馆、厅和院落。难得他们和前人一脉相承,没有画蛇添足,沧浪亭的空间形态和文化意蕴由此更为丰厚。



连皇帝也来聊表心迹。

御碑亭的诗联“膏雨足时农户喜,县花明处长官清”,是康熙赐给江苏巡抚吴存礼;仰止亭有文徵明小像诗碑石,由徵明迷弟乾隆皇帝题文;印心石屋,则是道光帝赐给两江总督陶澍的御书。


而沧浪亭本亭,经历了不止一次的湮灭与重修。但不论实体或者残垣,它始终是园子的核心。

沧浪亭,它就在那儿。文人无权、无产,皇帝召之可登高堂一步,挥之即去而退守田园。历朝历代,当清流们意图拨开政治的迷雾,沧浪亭就会在姑苏城南的水边浮现。

苏子美驾舟逐浪而来,渔父高歌以和。浪起时,同醉,潮退去,独醒。


康熙三十四年,江苏巡抚宋荦复建沧浪亭,将它从水边移建到园内土石山上,有“高山仰止”之意。

园子入口原在南面,宋荦对此地真的很懂,重修时来个反转。他在北边水面设置石桥,改由此渡桥而入,成就了今日的趣味。

至此,作为作为精神家园的沧浪亭、作为园林建筑的沧浪亭,形成了完整布局,和今人所见的略同。

土石山下西南侧,有一水潭名“流玉“,俞平伯之祖俞樾所题。水潭地势甚低,与岸边游走的复廊落差成趣。水中枫叶倒影层叠如鳞,不知是叶翠,或是水碧,浑似绿玉天成。

俯视“流玉”,潭水不知深几许,有高崖临渊之妙。

一队来游览的小学生,在潭边复廊中鱼贯穿行。和他们擦肩而过的漏窗,透露了廊外的树影与院落。


复廊和漏窗,是沧浪亭这个狂士的巧思,直男的婉约。复廊若游龙,将各处构造联系起来,引人入胜。漏窗则花样无穷,全园共计有108扇,图案无一雷同。


园中以复廊为界,以北是山体和临水区,南面为建筑起居区域。

复廊以南,有讲学和观曲听戏之所“明道堂”,与南面小轩“瑶华境界”围成方形庭院;西院落有“清香馆”,南侧是“五百名贤祠”。

在厅馆里穿行,鲜见藻饰,唯树根家具、盆栽兰花,各类竹子、墙角芭蕉入目,高洁爽朗,见之忘俗。



书斋“翠玲珑”最为可爱,取自苏舜钦诗“月光穿行翠玲珑”。主房四面通透,隔着花窗,竹影扑面,经日光一照,翠色生辉。


“园内园外,似隔非隔,山崖水际,欲断还连。”在园林学大师陈从周看来,复廊是沧浪亭的灵魂。有了它的琵琶遮面、欲拒还迎,尤其“从钓鱼台至藕花水榭一带,古台芳榭,高树长廊,未入园而隔水迎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中秋日,余病初愈。以芸半年新妇,未尝一至间壁之沧浪亭……过石桥,进门折东,曲径而入。”

《浮生六记》里,沈复和芸娘中秋赏月一节,为文艺青年认识沧浪亭打开了一扇窗。

沈复是苏州人,家就在沧浪亭旁。彼时,沧浪亭已接近一座公共园林,可对公众开放。

除去文艺滤镜,沈复就一不务正业的幕僚二代,芸娘确系才情可爱,惜后期竟心心念念要为老公纳妾。神仙眷侣,有点烂尾。

但不得不说,这段记叙深得沧浪亭的神韵。

叠石成山,林木葱翠,亭在土山之巅。循级至亭心,周望极目可数里,炊烟四起,晚霞灿然。隔岸名“近山林”;为大宪行台宴集之地,时正谊书院犹未启也。携一毯设亭中,席地环坐,守着烹茶以进。

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被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芸曰:“今日之游乐矣!若驾一叶扁舟,往来亭下,不更快哉!”

吴俗,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结队而游,名曰“走月亮”。沧浪亭幽雅清旷,反无一人至者。

登上石山,得见沧浪亭。亭子形制严谨,高旷古朴,四角飞檐如大鸟振翅。

忽来了一老伯。他走进亭内,掏出保温瓶一只、干粮一袋,轻车熟路往石桌一放。屁股再往那石凳上一蹲,耳机一塞,手中报纸打开。

亭外古木掩映,藤蔓垂挂,野趣沁人。这时日已中天,叶底的蝉声响得明亮。蝉声又生出一阵风,从叶间穿过。树叶沙沙作响,给蝉声做了和唱。


荦移建沧浪亭时,淘得文徵明所写“沧浪亭”三字,悬于亭楣。又从欧阳修和苏舜钦的诗中各取一句速配为楹联,严丝合缝如妙手偶得。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远山近水皆有情”。上至清流高官、中至文人骚客,下至寻常老翁,苏州人的DNA螺旋,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拨动一些时刻、一种情景,和沧浪之弦共振了一千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冬行姑苏之三】沧浪亭
苏州园林书法之三:沧浪亭-可园书法
石为园之魂 苏州名园沧浪亭
苏舜钦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姑苏雪 | 清风明月过沧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