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琴 | 文人雅士不可或缺的养心伴侣。

古琴,深沉、浑厚、古朴、淡雅,有着以静制动之美。这种美,寄寓了古代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这种美,使之成为文人雅士们不可或缺的修身养心的伴侣。



唐甄《潜书》中提到:“君子之道,修身为上,苟能修身,虽终为布衣,其贵于宰相也远矣。”


“修身”是一种对自己自律的苛求。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云:“神太用则劳,其藏在心,静以养之。”所谓“静则藏神”、“静以养之”,是指神静,而不妄思,也要防止用神太过。


“养心”强调心静,静是一种心态,心喜静,如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



古代文人重视以琴修身养心。《礼记》中的“士无故不彻琴瑟”,士不彻琴瑟,就是要以琴为手段去达到修身养心的目的。礼是乐之本,琴被用于“约之以礼”,以达到士“克己复礼”的修身目的。《春秋左传》云:“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正是强调古琴产生之初就蕴有某种礼乐思想的色彩。


明代《神奇秘谱》序:“然琴之为物,圣人制之,以正心术,导政事,和六气,调玉烛,实天地之灵气、太古之神物,乃中国圣人治世之音,君子养修之物。”


蔡邕的《琴操》记载:“昔伏羲作琴,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


汉《白虎通》中记载:“琴者,禁也,禁止淫邪,以正人心。”


因此,琴被古人当做圣人之器,琴乐圣洁飘逸,可以载道,可以象德,可以明志,可以修身,可以静心,可以启智,可以养生,也可移人性情也。古琴音乐对清、幽、淡、远的追求,即是“修身律己,万事离心”。



但是,在现代,古琴修身养心的功能慢慢被淡化,大部分人仅将古琴当作表演的工具。


徐上瀛在《溪山琴况》中提到:


“太音希声,古道难复,不以性情中和相遇,而以为是技也,斯愈久而愈失其传矣。”


太音希声的道理现在很少有人能够理解,琴学的正道已然很难恢复,如果不以中正平和的性情状态来对待弹琴这件事,却只把弹琴看做一门技术,这样的话,琴道也就慢慢失传了。


我们平时抚琴或是听琴,只要不单单将其当做一门技术,而是用心体味琴中意趣,气定神闲,温和舒心,太和之气鼓荡宣畅,心中指下悠然自得,用一种中正平和的性情状态来抚琴,静心品味各家各派的不同风格,有喜好,但不执念,静心以破执,那么这些意趣,我们自然能慢慢体会,逐步达到音与乐和,乐与心和,心与自然通融、畅和的境界,从而领悟圣人之道,也能让身心舒畅起来。


沐浴更衣、净手、焚香,一床古琴横放于案几之上,抚琴、听琴,心静如水,气定神闲,感受琴声与天地山水间合二为一,至此让我们试着通过古琴修身养性,从中获得感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混迹世俗,与众生和光同尘,这才是最高的智慧
?名画中的古琴
转:焚香沐素琴 飘渺上云天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100首古琴曲告诉你——弹古琴的女人,美到了骨子里!
“左琴右书”张晖古琴、王凯书法视听雅集举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