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月二,龙抬头,春暖花开好兆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京博国学

最 有 格 调 的 国 学 微 刊

关注


二月二,龙抬头,春暖花开好兆头


农历二月二日,是传统节日“龙头节”,又叫“春龙节”,民间俗称“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一般在惊蛰期间,谚语说,“惊蛰过,百虫苏”。


龙是鳞虫,是百虫之长,所以它也蛰伏,在秋分那一天潜入水渊,到二月二这天在深渊之中开始抬头,活动身体,准备到春分那天登天。


龙是风雨的主宰,龙一抬头,春雷阵阵,雨水增多,万物皆春,龙又是阳气的象征,说一个人状态好,用“龙马精神”来形容。


因此,“龙抬头”的另一个含义,就是到了二月仲春,阳气开始大盛,开启着春暖花开的好兆头。


“龙抬头”还有天文上的说法:


古人把天上的群星分成二十八组,叫做二十八宿,二十八宿又按东西南北四方分为“四象”,其中东方天空的星象如一条龙,称之为“苍龙(青龙)”。


“苍龙”是由角、亢、氐、房、心、尾、箕这七宿组成,其中“角宿”恰似龙的两角。


二月二这天夜晚,“龙”的两只“犄角”(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慢慢升起,这时整个“天龙”的身子尚隐没在地平线以下,故称“龙抬头”。 



二月二,春耕忙,生活美满有盼头


谚语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随着龙抬头行云布雨,春耕开始,一年的农事活动开始了,人们要靠勤劳的双手来创造幸福的生活啊。


土地是人类居住生活的场所,是人类获取衣、食、住、行等生存资料的最重要来源,因此,先民很早就有对土地的原始崇拜。


二月二是土地神(俗称土地公公)的生日,古人在这一天祭祀土地神。


土地公公是很受民间喜爱的神祇,过去几乎每个村庄的附近都有土地庙,土地庙都不高大。


传说当初土地公公问玉皇大帝:“我的庙可以盖多高?”玉帝说:“你把箭能射多高,就盖多高。”


土地公公有点贪心,把弓弦拉得太狠,断了,箭没射出去,就落了下来,于是他和土地婆婆只好住在村头半人高的小庙里。


所以人们到土地庙祭祀时,应该提醒自己,不可贪心!


土地是财富之本,所以二月二作为土地公公的生日,在历史上还曾经是“迎富节”,和正月初六的“送穷日”相对。


这些习俗无不体现了人们追求生活幸福美满的愿望,日子就是在自尊自重、行善积德、辛勤劳作中有了盼头!



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二月二就是一个体现龙崇拜的节日,不但在这一天拜祭龙王,大多数习俗也带个“龙”字,吃水饺叫吃“龙耳”,吃面条叫吃“龙须”,吃馄饨叫吃“龙眼”……


谚语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民俗有“正月不剃头”的说法,到二月二这天,人们才会去剃头理发,叫做“剃龙头”,讲究的是借龙的灵气,使人精神焕发。


人们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好运当头、福星高照,所以特意在这一天为孩子理发,叫做“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


由于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主宰功名之神)的诞辰日,在过去,儿童在二月二这天举行“开笔礼”,表明开始正式学习。


私塾先生也多在这一天收学生,称之为“占鳌头”,学生则会念叨,“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以此求个“一年吉利从头始”。


二月二,去踏青,走走笑笑有劲头


古人又将二月二称为踏青节,这时间正是春游的好时机,据说在唐代已经开始了。


踏青春游,到野外走一走,看看明媚的春光,笑一笑,放松心情,这对身体健康是很有好处的,古人称之为“遛百病”。


踏青的同时还可以挖野菜。据说,这时的荠菜,不仅营养丰富,还可清热败火。



※ 本文系京博国学原创,转载请注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月二”的民俗 【于建军】
戏说-土地公公
在我们孤独无助的时候,总有些神秘力量给我们支持和心安
二月二 龙抬头,今天你非法了吗?
明天“龙抬头”,北京人不可不知的这些讲究!
歌谣与民俗-二月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