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付强:玉苟盤盉銘文“鳳圭”小考

付 强

上海三唐美術館




吳鎮烽先生的《新見玉苟盤玉苟盉小考》一文,公佈了一件新出現的恭王時期玉苟盤玉苟盉,盤盉銘文基本相同,各43字,吳先生對銘文進行了很好的考釋。我們在此基礎上談一下對銘文中“鳳圭”的看法。


玉苟盤


玉苟盉


玉苟盉銘文


先把盤盉的銘文轉錄如下“隹(唯)正月初吉丁卯,王才(在)溼宮,玉苟(獻)鳳圭於穆王,

(蔑)苟
(曆),易(錫)
(鬱)鬯,苟對
(揚)穆王休,用乍(作)父乙
(簋),子孫
(其)永寶。戉
(箙)。”


“鳳圭”,吳先生認為未見文獻記載。《周禮·冬官·考工記》載:“玉人之事,鎮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謂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謂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謂之躬圭;伯守之。”鄭注:“命圭者,王所命之圭也,朝覲執焉,居則守之,子守穀璧,男守蒲璧,不言之者,闕耳。故書或雲命圭五寸謂之躬圭。杜子春雲當爲七寸,謂五寸者,璧文之闕亂存焉。”《考工記》又雲:“天子圭中必,四圭尺有二寸,以祀天。大圭長三尺,杼上,終葵首,天子服之。土圭尺有五寸,以致日,以土地。祼圭尺有二寸,有瓚,以祀廟。琬圭九寸有繅,以像德。琰圭九寸,判規,以除慝,以易行。”此圭是玉苟獻給周王的,當屬鎮圭或大圭,應是天子所守之圭。何以稱爲鳳圭,大概是圭上雕琢有鳳紋。華麗的鳳鳥是西周早中期最著稱的紋飾。周人在青銅器和玉器上酷愛裝飾鳳紋和鳳族的鳥紋,自然和周人開國有鳳鳴岐山的祥瑞傳說有關。考古發掘中出土的玉圭都是素面的,未見到有雕琢花紋的。[1]柳洋先生對於“鳳圭”的看法,和吳先生一樣,也認為“鳳圭”就是雕刻有鳳鳥紋飾的圭。[2]


鄒芙都先生和馬超先生對“鳳圭”提出了新的看法,認為玉戈其實就是玉圭的一種,所以“鳳圭”也可以理解為裝飾有鳳紋的玉戈,而且飾有鳳紋的玉戈確是有實物出土的,我們把他們文中所搜集的鳳鳥紋玉戈轉錄如下:


臣下向王獻圭見於花東蔔辭,己卯,子獻卣以圭眔□、壁丁。用。己卯,子獻卣以圭于丁。用。(《花東》490),玉苟專門治玉和以掌玉為職事,所以向穆王獻玉是很合理的。並且舉出《墨子·非攻下》:“赤鳥銜珪,降周之岐社,曰:“天命周文王,伐殷有國。”,周人認為是“鳳圭”一種吉祥的的預兆。[3]我們認為鄒芙都先生和馬超先生的這些看法都是非常好的。


對於“鳳圭”到底是什麼樣的玉器,我們提出另一種看法,在1993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晉侯墓地M63出土有一件他們命名為鳥形玉戈的器物,通體長15.9釐米,黃褐色,上面是圭,下面是一隻鳥、雞或者鳳凰[4],我們認為這種圭很有可能就是玉苟盤盉銘文中的“鳳圭”。陝西省扶風縣強家村1號墓葬出土有一件西周時期的鳳鳥紋玉戈,通體長7.5釐米,厚0.35釐米,現藏于寶雞市周原博物館。白玉,乳白色,上部為戈或圭,下部有左右兩個鳳鳥,鳳鳥不完整,只保留頸部和頭部。[5]它們的時代都是相同的,當然這只是我們的一種推測,期待以後有更多考古發現的玉器來證明。

 

晉侯墓地M63出土“鳳圭”和扶風縣強家村1號墓葬出土的鳳鳥紋玉戈



参考文献:

[1]吳鎮烽:《新見玉苟盤玉苟盉小考》,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3069,2017年7月10日。

[2]柳洋:《新見敬盤、敬盉銘文考釋》,《出土文獻》第十一輯,中西書局,2017年,第64-69頁。

[3]鄒芙都、馬超:《金文考釋拾零三則》,《商周青銅器與金文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河南鄭州,2017年10月27日-29日,第521-523頁。

[4]上海博物館:《晉國奇珍山西晉侯墓群出土文物精品》,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年,第145-194頁。

[5]劉雲輝主編:《中國出土玉器全集》,第十四輯陝西卷,科學出版社,2005年,第35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玉作六器,礼天地四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食货典  第三百二十六卷
卷八百六 ◎珍宝部五
神首玉圭
以玉为器,礼天地四方!古代祭祀玉器中的“六器”具体指什么?
浅谈“六器”与“六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