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年年有人拍西游,却没人拍封神?

  封神榜的内容太多太杂。

  第一个层面是天神线,阐教跟截教的斗争,以及诸神的起源。

  第二层面是国家线,周朝的崛起和商朝的覆灭,以及后来春秋战国诸候的来源。

  第三层面个人线,哪吒,杨戬,姜子牙黄天化等等一系列人物的命运波折。

  第一层相当于高配版西游记。

  第二层相当于中配版三国演义。

  第三层相当于低配版水浒传。

  

  你以为他叫封神榜,其实他是除了红楼梦以外的四大名著合集。

  但是,这么大的架构,显然是作者的笔力是不足以驾驭的。导致的结果就是,一手好牌被打成一个从头到尾只有破阵破阵再破阵的三流网文。

  所以封神榜的难度在于,改编的时候需要进行二次创作,而且几乎是重写,还需要是罗贯中施耐庵级别的重写。

  以现在的影视改编能力,这个题材他们驾驭不了。

  所以,不如拍个哪吒,拍个杨戬什么的,拍个梅山七怪啦,魔家四将啦,都是不错的。

  但是,资本市场有特别喜欢吹牛皮拉大旗,结果观众期望越高自然失望越大。

  所以呢,这个题材只能是越拍越烂。

  

  哎,什么时候才能拍个规规矩矩的片子啊!

        —— ——  老衲好羞涩

  


  根据《封神》改编的影视作品中,算是知名的有:《封神榜(傅艺伟版)》、《封神榜之凤鸣岐山&武王伐纣(周杰/林心如版)》、《封神榜(陈浩民版)》、《封神英雄榜(张馨予版)》、《封神传奇(李连杰电影版)》、《莲花童子哪吒(曹骏版)》、《哪吒传奇(动画)》、《封神演义(藤崎龙版)》《封神榜传奇(少数人童年回忆动画)》《封神榜(梁丽版、因为禁播与露点而出名)》。

  加上正在拍摄的《封神》(罗晋版)和《封神》(乌尔善版),以及前段时间上映的动画片《我是哪吒》,其实也不算太少,尤其近几年也算得上“年年有人拍”。但即便如此,还是被《西游》完爆: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知名度来说。

  那么为什么同为经典神魔小说,《封神》的影视剧数量远不如《西游》?

  封神的几个主要人物的名字的确妇孺皆知:姜子牙、哪吒、杨戬、雷震子、黄飞虎、土行孙、纣王、妲己、申公豹。

  但除此之外随便说几个《封神》中还算重要的人物:

  商朝阵营&助纣为虐的:闻仲、赵公明、王魔、吕岳、罗宣、孔宣、张奎、辛环、邬文化、袁洪

  西岐阵营:龙须虎、韦护、郑伦、崇黑虎、黄天化、苏护、洪锦、邓婵玉、散宜生

  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西游》与《封神》这两本小说都没读过。但狮驼岭三妖、车迟国法师、金角大王、黄袍怪……这些形象如果你不知道,你一定没有童年(这样说少有人不认同吧)。而上面《封神》的人物名单,你能认识几个?所以第一点原因就是:《封神》在IP传播度与普及度方面远远没达到“国民大IP”的水准。

  另外,即使是几个最主要人物,姜子牙除了渭滨垂钓和归国封神,中间有哪些有名的故事?杨戬在变身花狐貂大战魔家四将之后,还立过什么奇功?哪吒出道之前大闹东海、除掉石矶、削肉剔骨,出道之后又有什么战绩?

  我提到的这些这些只是《封神演义》的极小部分章节,但因为故事太出名,加之对“比干剖心”“文王食子”“雷震子救父”这些经典情节印象深刻,至于很多观众以为这些就是《封神演义》的全部内容。

  而事实是,《封神》虽然主线明确(灭商伐纣)、模式单一(打怪闯关),但加上截阐混战、魔仙斗法,导致人物系统异常庞杂(仅榜上封神的就有370多人,虽然其中很多没出场就死在了诛仙阵与万仙阵中),而作者的驾驭能力并未到达这种水准,以至于人物故事碎片化严重、人物形象过于单薄纯真、全书没有如《西游》一样有绝对主角(姜子牙这个所谓主角在小说中的表现不说也罢)。同样的问题能发生在许仲琳(陆西星)身上,当然也会发生在影视剧导演和编剧身上。所以第二点原因就是:全书人物众多,过于碎片化而缺乏挖掘点,没有魅力撑起全书的绝对主角。

  这一点导致的问题就是,最近几部改编影视剧中都会给设定的主角强行加戏,比如李连杰版本的《封神传奇》中关于雷震子的戏份;《封神英雄榜》中姜子牙被设定为年轻且无所不能的第一主角;而正在拍摄的《封神》把杨戬作为主要人物、竟然还增加了与妲己的感情戏。这些原创内容大几率会很烂,导致现在“封神”与“烂片”的距离非常近。作为原著粉非常厌恶这种改编,因为我们想看的就是一部各家神魔显神通的魔幻大剧。

  提到魔幻大剧,第三点原因就来了:书中瑰丽的想象与设定,以目前影视剧特效水平完全达不到。

  首先看下小说中出现的主要坐骑:姜子牙骑的“四不像”,86版以马代替、某版用马插角假装是鹿的形象;黄飞虎坐骑五色神牛,这种动物除了特效不可能用真牛拍摄;闻仲坐骑墨麒麟;九龙岛四圣坐骑是狴犴、狻猊、花斑豹、狰狞;张奎骑独角乌烟兽;吕岳则是金眼驼;杨任坐骑是云霞兽;洪锦骑鲸龙;龙吉公主脚跨神鲸……听到这些名字就能想到特效对于《封神》是多么重要;

  再看下小说中出现的重要法宝:混元金斗、金蛟剪、番天印、定海珠、打神鞭、遁龙桩、定海珠等等,按照目前国内影视剧的特效水准,每件法宝祭出的情状势必十分感人;

  人物、细节已经这样难办了,更别提十绝阵、诛仙阵、万仙阵这种想象起来都很难呈现的大场面,能让一票人望而却步。

  如果没有看过小说或者稍微靠谱的几版改编剧,看到以上这些名字可能已经懵逼了。第四个原因:《封神》整体故事非常庞大,改编要求高、拍摄成本巨大。 

  《封神》体系大、战役多,加之人物多、特效多,拍全篇的难度不言而喻、一来便必然是巨制,按照目前电视剧的速食特点,能够用心去拍的人怕是极少。

  《封神》改编作品的数量远不如《西游》,不外乎以上。

  -------------------------------------

  顺便评价一下既有的《封神》改编作品。目前评价最高的当属傅艺伟版《封神榜》,炮烙与姜太后被废的情节是很多人的童年阴影。这个版本因为年代原因具有天然的神话感,但太过于粗糙的动作设计、过于浮夸的服装设计、以及旧版电视剧常见的删重要情节等现象,导致本剧实在难以称得上经典(个人意见)。小时候虽然很喜欢这部、但前些年翻出来看已经连半集都看不下去了。

  另外一部可以一看的是《封神榜之凤鸣岐山&武王伐纣》,这部虽然原创感情戏较多,但好在保留了很多重要情节,改编也不过于离谱。上部略优于下部。

  被评为“不禁就是神作”的梁丽版《封神榜》,除了风格诡异和裸露镜头,从能看到的几集来说也不令人满意(譬如费仲和琵琶精的情节是什么鬼),在豆瓣上能达到7.6的高分令人困惑。

  藤崎龙的漫画版本《封神演义》,用某知友的话来讲就是“表面看上去极歪,但骨子里极正”的改编作品。前半部分基本是以原著的节奏在进行,直到赵公明出场、仙界大战开始,作者的野心逐渐浮出水面。而进行到殷商灭亡之后的蓬莱岛之战,这部作品庞大的世界观会让人瞠目结舌,但也圆满地解释了所谓“封神”、“劫数”与“起源”。这部作品出场人数非常多,除黄飞虎在临潼关遇到的三妖等少数几人,其余基本都是原著里出现的人物,人物塑造的也是非常赞!

  而近几年的《封神英雄榜》《封神传奇》,全剧组是否有人读完《封神》都是个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90版《封神榜》演员现状:多人去世,妲己吸毒,一人曾靠低保生活
31年前的《封神榜》,也太“前卫”了吧,没被禁封都属不易
《封神演义》:90版《封神榜》与原著差别有多大?
中国各种神话人物
封神里有五个谣言,骗了很多人,其中可能也包括你
《姜子牙》最大败笔:拍成18禁,小概率成《大话西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