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央视主讲台前,我还记得那一路踉跄


央视主讲台前

我还记得那一路踉跄

       今天,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在徐州法院选拔“法律讲堂”栏目“法官解案”特别节目的法官主讲人。在为选手们鼓劲加油的同时,与法讲的点点滴滴也涌上我的心头。


       五年前,央视“法律讲堂”栏目与最高院新闻局在全国法院系统遴选法官主讲人。徐州市中院推荐我参加评选。我有幸成为法律讲堂栏目的主讲人,担任江苏省法官解案组的负责人。其间,我还荣获了年度“最高出镜奖”和“最高收视提升奖”。


       在这个平台上,我结识了一大批优秀法官,学习到央视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在权勇、苏大为、郝燕飞、李威、侯旭明等老师的教导下,各方面的素质得到极大的提升,成为人生的一段精彩华章。


       三年前,我所在的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和“法律讲堂”栏目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栏目领导亲临我院选拔主讲人。后来栏目组在我院拍摄了近20期节目,我院有30多名干警、文艺积极分子参加过拍摄,参拍“法律讲堂”早已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最初磨砺的痛苦已经被收获的喜悦取代。每当我看到屏幕上的自己,都会想起这一路走过的磨砺。


       这是一个蹒跚踉跄的痛苦过程,每走一步都充满了未知和失落,让我品味到从未有过的强烈挫折感。

       初试那天是一个深冬的傍晚,寒风中我背着重重的行囊从南京南站跑出,行色匆匆赶到省高院招待所,买了几块面包和黄瓜、火腿肠就把自己一天两夜关在房间里。我对着镜子背诵着稿件,推敲每一个抑扬顿挫,然后扎领带别徽章,刮眉毛擦皮鞋。

       我不知道应以何种状态出现在评委面前,选拔那天我全当演小品,声情并茂表现了一番,拼命掩盖心中的茫然无措。

       事后得知,栏目的要求是“讲”,而不是“演”,我完全南辕北辙。好在这也体现了我具备一定的基础,有幸入选第一批主讲人名单。

       我以为大功告成。因为写作是我的强项,评论,散文,小说,公文,通讯,乃至快板悼词,我都写过,基本上一遍过,顶多对局部略做改动就OK了,大家都说我的文章可以“免检”,对此我也自鸣得意。

       哪知道,6500字的讲稿,全文重写了6遍。到第5遍的时候,我的内心已经崩溃了,真的想放弃了,因为所有的自信都被击垮了,我完全找不到北!


       写稿,犹如一个人的战争,是一个太过折磨的过程。很多入选的主讲人最终选择了放弃,因为当一篇文章改了20多遍还不能通过时,负隅顽抗真的需要太强大的心理素质。

       可我不能放弃。因为单位的人都知道我来了,全市法院只推荐了我一个,我不能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

       此时,央视的主编陈贝贝老师给我打来第四个电话,聊了半个多小时,帮我理思路,鼓励我。她劝我不要着急,可以先看看写故事的技巧,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我疯狂地下载各种资料,翻曹禺的剧本,看美国的阿凡达,听田连元的评书,放郭德纲的相声。我感觉自己就像在爬山,爬一座自己也不知道主峰在哪里的山,虽然精疲力尽,但只能咬牙撑住。因为只有坚持,才能把它踩在脚下。

       有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琢磨这个案件,按照那些课程教给我的方法,设想故事的起承转合,闪回主人公的血泪情仇,脑海里像在过一部电影。渐渐的,我似乎成了编导,整个故事的脉络都分外清楚,所有的人物活灵活现,像我的手指,可以任由我在键盘上敲打自如。

       我翻身下床,此时已经深夜十一点多。灵感总是在睡意朦胧的时候造访,是躺在被窝里等明天再干,还是立即披衣下床,就决定了明天的你和今天的你有什么不同。

       当我把第六稿交给贝贝老师的时候,她说恭喜,这是第一个通过的讲稿。


       但是在栏目组里讨论的时候,稿件被毙掉了。因为案件涉及到当时的一个敏感话题,这档节目只能胎死腹中。

       距离录像只有十多天了,如果我赶不出另一个稿件,我就不能参加录制,一切就还是零。

       好像自以为走过万里长征,却发现其实还在湘江边,我心里真的好难过。可我不能放弃,因为我已经走过了雪山草地。

       有备无患是个好习惯。之前我还准备了另一个选题,申报通过后立即撰写。

       有了上一篇的经验,这一篇就顺畅多了。初稿我赶了一夜拿了出来,贝贝老师改了三遍就通过了,我终于可以参加第一批录像了!

       我以为自己演过话剧小品,主持过节目,录像应该很轻松,但又错了。

       因为法律讲堂以前都是律师做节目,法官应当以何种状态出现,如何定位,大家还是非常困惑。

       第一次做节目的时候,我们六名法官各有不同,又都不理想。我依然按照以往的套路来,用贝贝主编话来说就像在演话剧,表演痕迹太重。

       满心欢喜被泼上一盆冷水,好像蹒跚学步却摔成骨折,满满的都是挫折感。


        最严重的时候,一期节目我录了三次——就是后来获得频道年度优秀节目三等奖的《瞪一眼,一条命》。只有我自己心里明白,这是我的滑铁卢。

       还有获得年度最高收视提升奖的《落入深渊的少女》,录制的时候我正好重感冒,心里也非常浮躁,完全不在状态。郝燕飞老师不厌其烦纠正我,我却总也进入不了情境,心中满是委屈和失落,莫名急躁。我觉得自己根本达不到导演的要求,自卑到极点,心想再也别来了!

       然而这期节目收视率名列当季栏目榜首,后来成为法讲栏目的教学案例。


       现在回首,那时候确实拘谨僵硬了一些。所以每当想起这事儿,我就暗暗感激郝燕飞老师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果然是“玉不琢、不成器”。

       挫折感,真的是我做法律讲堂最大的收获。

       但挫折感也是最有益的营养,它能够让我化蛹为蝶,脱胎换骨。因此,我要感激这一路踉跄与磨砺,记住这痛苦而又幸运的点点滴滴。


    李晓梅

       《法律讲堂》生活版特别节目“法官解案”主讲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监督庭庭长兼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一级法官。人民法院报、中国法院网、中国青年网特约撰稿人,曾出版长篇小说《斗争》、散文集《你是怎么想的》。作品曾获国家级、省级大奖十余次;撰写的5篇审判案例分别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人民法院案例选和中国审判要览。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编       辑:刘晓锐

见习编辑:龚晓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年人懂法防骗,央视法律知识普及节目《普法栏目剧》(全640集)
长治市律师裴宝莉今晚将亮相央视《法律讲堂》
#转发赠书# 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感兴趣吗?这本新书您不容错过!《制度与人情》是央视“法律讲堂”栏目...
法官解案:大龄剩男烧了父母家!
伊晓婷简介:开大又一位青年教师走进央视
教你如何转载央视视频节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