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军协谈秘史——清末新疆治乱史(一)

西政军协 编辑

新疆古称西域,清时亦称“回疆”,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但由于远离中原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而且民族、宗教问题较为复杂,故动乱较多。

自1759年清朝攻占新疆后,大小叛乱不断发生,清朝末年尤甚,清末新疆治乱史,也是中国对新疆的治理不断完善的一步历史。


清末新疆治乱史(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军平定回部大小和卓木叛乱,一路追击大小和卓木兄弟,越过葱岭进入中亚地区。浩罕汗国的国君额尔德尼见清军军威赫赫,主动上表请求内附。乾隆帝考虑再三,决定拒绝其内附的请求,只和浩罕保持藩属关系。

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开始,浩罕正式向大清帝国称臣进贡,成为清朝众多的藩属国之一。可是乾隆皇帝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浩罕日后给清朝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

自1790年开始,浩罕国跨过巴尔喀什湖,不断蚕食中国新疆的领土,并且开始支配南疆的政治局面。

图中间条部分土地为清朝被浩罕侵占的地区

随着浩罕的实力不断增强,其野心也不断膨胀。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在浩罕汗国的大和卓木之孙张格尔利用清朝驻新疆的参赞大臣静斌胡作非为激起南疆人民不满的机会,率数百人入侵南疆地区,企图复辟和卓木家族在南疆的统治。虽然这次小规模入侵很快被清军击败,但是却在新疆拉开了一场长达十一年的战乱的序幕。

道光帝像

张格尔(?-1828),生于中亚地区的浩罕王国。本名和卓·亚海亚,尊称“张格尔和卓”,翻译过来就是“世界的和平”的意思。名字很好,叫“和平”,他办的事却不是和平的事。张格尔曾作为人质被清朝拘禁于伊犁,嘉庆十九年(1814年),清朝发生了玉努斯案,清政府以萨木萨克无子,停止了此前施行的招抚之策,张格尔随同弟兄几人流亡中亚,伺机潜入喀什作乱。

道光皇帝手书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八月份, 张格尔初次进入中国作乱,其后又欲入侵喀什,遭到伏击而退。但这时张格尔叛乱并未引起时任南疆最高军政长官的斌静的足够重视,他将清政府调来协助他的官兵一半留守城池。道光四年(1824年)八月, 张格尔又重新纠集部众入侵喀什噶尔,被清军击退后逃走。道光六年(1826年)张格尔在浩罕迈玛达里汗的支持下又发起了入侵,喀什被攻破,张格尔便据此地,自称为“赛亦德张格尔苏丹”。张格尔控制南疆后,“残害生灵,淫虐妇女,搜索财物,其暴虐甚于前和卓千倍万倍”,与其入疆之宣传完全相反。

其后清朝调集三万余人重兵进剿,虽然接连收复了叶尔羌、和田等地,但却让张格尔逃脱,并未彻底平复张格尔之乱。

张格尔叛乱形势

道光八年(1828年)初,张格尔再次纠集500余人袭扰边界,清政府下令由杨芳、杨遇春带兵迎击,经过几个月的交战,清军重创张格尔部。道光八年(1828年)五月初十日,张格尔被解赴至京,十一日,献俘于太庙、社稷,告慰祖先。十二日,在午门行受俘仪。届时,张格尔被押至午门西侧,在鼓乐声中,道光帝御午门城楼,再将张格尔押解楼前,令其跪伏。最后,在百官朝贺声中,受俘仪宣告结束。经刑部严讯后斩首示众。

然而,张格尔虽死,南疆的麻烦却并没有解决。作为对支持张格尔叛乱的惩罚,清军在收复南疆之后,没收了浩罕商人在当地的全部货物,并且与之断绝贸易往来。浩罕恼羞成怒,在道光十年(1830年)又以张格尔之兄玉素甫为和卓木,从中亚纠集了数千雇佣军入侵南疆地区,并大肆掠劫了喀什噶尔、英吉沙尔等城。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帝以长龄为钦差大臣,再次派出大军远征南疆,驱逐浩罕侵略军。

长龄到达南疆以后,深感南疆地区离清朝统治中心区过于遥远,清朝统治鞭长莫及。每次远征,必定劳民伤财。为了平定张格尔叛乱,清廷就花掉了一千多万两银子的巨额军费。而道光年间清廷一年的财政收入只有大约四千万两银子,如果南疆一直不能安定,势必会令清廷的财政状况日益窘迫。因此他主张对浩罕实行妥协退让,满足浩罕的若干条件,以换取浩罕不再侵犯南疆,起到息事宁人的作用。

克服张格尔图

于是道光在浩罕尚未承认错误并撤军的情况下就迅速下旨,恢复了同浩罕的贸易往来。并在双方议和中同意了浩罕汗国的若干要求,即允许浩罕向南疆六城地区派遣“长老”,行使领事特权。清朝在南疆的主权由此受到了严重侵害。作为“回报”,浩罕只是答应将监视和卓木家族的成员,防止他们再度袭扰南疆地区。至此,一场长达十一年的战乱终于告一段落,南疆地区重归和平。道光帝竟然以妥协退让来解决藩属国和自己的矛盾,这就埋下了1840年鸦片战争妥协的伏笔。也给新疆日后的局势带来了很坏的影响。

生俘张格尔

此后清政府开始在新疆地区实行改革,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其一便是改革新疆的伯克制定,规定伯克必须回避原籍,并禁止当地官员贿买伯克。伯克不能由宗教人士兼任,以防止宗教干预政治。其二是在重点边界地区增加驻防兵丁,增设卡伦、土堡,为了防止张格尔之乱时出现的军队集结困难的问题,清政府对天山南部重新进行了军事部署,在回疆地区添设八千名防兵,以资守御。其三是笼络新疆当地官员,主要措施是提高他们的薪俸,允许他们携带家眷。同时建立对当地官员的严格考核制度,借此革除当地官员腐败问题,防止鱼肉百姓。其四便是调整与邻国间的关系,此次张格尔之乱之所以难以平息,与沙俄势力背后支持不无关旭,因此清廷十分重视改善与浩罕之间的关系,重视西北边疆地区的防务建设。

林则徐发配新疆

道光二十一年五月初十日(1841年6月28日),林则徐被道光帝借口“营务废弛”,革去四品卿衔,与另一位抗英主将邓廷桢一起,“从重发遣伊犁,效力赎罪”。

林则徐认识到新疆在国家整体安全战略中的重要地位,针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国家防务观点。其中包括:议朝廷裁撤西安镇总兵保留伊犁镇总兵、针对新疆边防形势提出改屯兵为操防。1844年乌什召民户耕种兵屯之地。屯地给农户耕种后,每年交粮5100余石,除支付官兵口粮,还剩余2000石左右,可折银抵充经费。回营屯兵专事操防,充实了战斗兵员,特别是边境地区,加强了巡防查界,提高了防御外来侵扰的能力。

林则徐离开新疆后,仍然念念不忘新疆边防。1850年,林则徐返乡途经长沙时,召后起之秀左宗棠到湘江舟中彻夜长谈,谈及西域事务时,林则徐说,西域屯政不修,地利未尽,以致沃饶之区,不能富强,余颇以未竟其事为憾。林则徐与左宗棠的一席谈话,激发了左宗棠经营西北的决心。

浩罕在新疆设立的非法机构

尽管清政府对新疆地区实行了一些改革,但张格尔之乱对清朝的影响确实深远的。

首先,它打破了新疆地区好不容易创造的稳定局面,此后动乱不断,清政府甚至一度丧失对新疆的控制。其次,张格尔不断入侵喀什等西四城,对当地的社会经济、生态造成了破坏,此后这里人口逐渐减少,经济凋敝,繁荣局面不复存在;其三,最重要的便是不断耗损了清朝国力,自嘉庆朝后,清朝国力已不可避免地走向衰退,包括张格尔叛乱在内的一系列叛乱和西方侵略者入侵让清政府顾此失彼,加速了清朝的覆亡。

而浩罕并未放弃对南疆地区的野心。到了19世纪60年代,随着南疆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清叛乱,浩罕军队趁机再次入侵,并建立了所谓“洪福汗国”,几乎吞并了整个新疆地区。沙俄也趁火打劫,派兵侵占伊犁地区。新疆再次陷入血雨腥风之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费尔干纳盆地是不是清朝的领土?费尔干纳盆...
倭里罕之乱:和卓家族的最后一次“折腾”,7年后新疆整体性陷落
传统时代最后名将——漫谈乾隆中后期和嘉庆道光时军事统帅(三)
长龄:横扫千军如卷席
“方神”——新疆的一位传奇神祗
道光在位唯一政绩,满清铁骑最后的荣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