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朝最恶县令,魔鬼在人间!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 明朝那些事儿 讲的历史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



大概再也没有唐朝这两位县令之间的PK,更有意思的事了。 


他们都是安史之乱爆发时的县令,一个是雍丘县(今河南杞县)县令令狐潮,一个是真源县(今河南鹿邑县)县令张巡。 


前者做了可耻的叛徒,投降了安禄山,后者却始终坚决抗击叛军,成为名垂千古的英雄。  



01


张巡,今山西永济人(《新唐书》载为河南南阳人),生于公元708年(唐中宗景龙二年),从小博览群书,通晓兵法,虽然志向远大,而且进士出身,但仅当了个清河县令。 


一些吃瓜群众都看不下去了,所以当他任满被召回长安,有吃瓜群众劝他巴结一下当权的杨国忠,一定会得到重用,至少能当个京官,他说:“是方为国怪祥,朝宦不可为也。” 

——这正是国家的怪事,京官当不得。 


既然不肯巴结权贵,那就继续做县令吧,只不过这一次让他做的,是真源县县令。 


张巡画像


让这种“不识时务”的人去做真源县令,是经过一番考虑的,因为据《新唐书》记载,真源县那旮旯有很多土豪劣绅,这些人大多很猖獗,欺压百姓是常态,其他人到那里当县令,不是不敢管,就是被收买,让张巡去那个虎口狼窝去当县令,多少有点“收拾”他的意思。 


没想到张巡刚上任,就把最猖獗的劣绅华南金依法处死了,余党被赦免后“莫不改行迁善”,而且他的执政作风,深受民众拥护。 


尽管为官清廉,政绩不错,但他这个县令,仿佛粘在身上了,取都取不掉,所以到安史之乱爆发,张巡都快50岁了,仍然是个县令。 


安史之乱是公元755年冬爆发的,数月后安禄山就攻陷了东都洛阳并称帝,国号“大燕”。 


不少州县的太守、县令被叛军的气势吓尿,望风而降,其中就包括雍丘县县令令狐潮。 


张巡的上级谯郡(今安徽亳县)太守杨万石也投了降,还命令张巡向西接应叛军,张巡率领吏民在真源玄元皇帝祠大哭了一场,用起兵对抗叛军来回应这个上级的命令。 


当场响应的,有一千多人。  



02


令狐潮率雍丘县投降叛军后,被叛军任命为军将,奉命向东驰援襄邑。 


初出茅庐,令狐潮竟然很能干,打败了襄邑的淮阳军,还抓了一百多名官军做俘虏,关在雍丘,准备杀掉,不料被俘官兵寻机杀掉守卫越狱,造成雍丘城大乱,张巡和奉命赶到河南抗击叛军的山东单县尉贾贲乘乱攻  入雍丘,令狐潮溜之大吉。 


与贾贲合兵后,可供张巡指挥的军队,增加到两千多人。 


而奉命夺回雍丘的令狐潮,带来的是一万五千多人。 


贾贲出战,寡不敌众,不幸战死,张巡也很受伤,身上的伤口无数。 


退回城后,张巡被士兵们推为主将,他自称河南都知兵马使吴王李祗的先锋使,正式“接管”了雍丘的防务。 


雍丘所在地


在之后不长的时间里,张巡指挥守军,连续击退叛军多次进攻,叛军损失不下万人,自己也损失一千多人。 


756年三月,被迫撤退的令狐潮又卷土重来,同时来的不但有四万大军,还有叛军将领李怀仙、杨朝宗、谢元同等人。 


再拿不下雍丘,就不好意思在江湖上混了。 


令狐潮信心满满,因为守军只有不到两千,一人撒泡尿,也能把他们淹死。 


这是一场一人对二十人的PK,城内军民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但是张巡对他们说:“咱们的劣势,其实是个优势,因为敌人知道城中兵力薄弱,必定会产生轻敌之心,正好可以利用这种心理,咱们若出其不意,可惊而溃也,然后趁机杀敌。” 


然后他把两千人分作两股,一股负责守城,他亲自带领另外一千人,又分成数个小队,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城里杀出。 


正如他预料的那样,敌军猝不及防,顿时大乱,被迫后撤。  



03


令狐潮当然没有走远,并于第二天再次攻城。 


叛军先是用一百多门投石机进行轰击,轰掉了城楼和城上的矮墙,然后开始登城,张巡命人用蒿草束灌上油脂,点燃后投向登城的叛军。 



叛军不敢再登城。 


而张巡则抓住一切时机,比如叛军松懈之时、夜深人静之际,或者突袭,或者偷营,经历六十多天,大小近四百战,雍丘稳如泰山。


叛军则不断地损兵折将,别说攻城,呆都不敢呆了,只好来个惹不起躲得起。 


这自然又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张巡岂能放过,带伤率军追击,抓了两千多叛军,令狐潮也差点成了俘虏。 


这边士气大振,那边的令狐潮却愤怒到了极点,回过头来,想与张巡拼命。 


关键时刻,他还是冷静了下来,明白强攻等于找死,便想打“心理战”。 


他们之前都是县令,而且还是邻县,原本相识,而且很熟悉,令狐潮便利用这层关系,在城下劝张巡投降:“如今大势已去,朝廷眼看就要完蛋,足下苦守危城,到底是为了哪个呢?” 


张巡一句话,就把他怼得哑口无言,“惭愧而走”:“足下平生自以为很忠义,可是你今天的所作所为,忠义又在哪里呢?被狗吃了吗?除了为百世笑,你能得到什么?” 


然而,拿不下雍丘,是无法对上司交代的,所以添兵加将后,令狐潮又来了。  



04


那时长安已经沦陷,唐玄宗逃向了四川,但由于早已与外界失去联系,这些情况,张巡都一无所知。 


若不是令狐潮告知,张巡依然蒙在鼓里。 



当然了,令狐潮的用意是再次劝降——之前你不降,是因为首都还在,皇上还在,你心中还有希望,如今啥都“没”了,你该死心了吧! 


接到令狐潮“好心”送来的信,张巡也没隐瞒,告诉了众将官,产生动摇的将官多达六个:敌我力量悬殊,皇上都跑了,咱们还守个什么劲?不如早降,还能保条命。 


这六人不是特进,就是开府,官儿都很大,在军中的影响都不小,他们一动摇,就相当于整个军心动摇。 


张巡说好吧,就照你们说的办,明天再具体商议。 


第二天,张巡把皇上的画像放置在堂上,率将士们朝拜,然后突然宣布,某某和某某等人想投敌,大家说怎么办? 


这些无耻之徒,除了杀还能怎么办?众口一词,张巡“引六将至,责以大谊,斩之。士心益劝”。 


军心倒是稳定了,张巡却陷于无粮的苦恼之中。 


叛军却犯了个低级错误,大辣辣地将几百艘运粮船停靠在城外的河边,既不加防备,也不派人卸粮。 


正想打瞌睡,枕头就来了! 


张巡在城上发现后,顿时眼前一亮,当天晚上,他就把军队集中到城南。 


这是要出来打我啊!令狐潮也急忙把军队集中到城南,而且是全部! 


没想到中了调虎离山之计,等对方调动完毕,张巡悄悄派勇士来到河边“偷”粮,能搬多少搬多少,搬不完的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据《新唐书》记载,那些运粮船里不但有粮食,还有珍贵的食盐! 


要是有猪肉,那就更棒了。   




05


姓张的也太心黑了,几百船粮食,一颗也没给我留下!


令狐潮不知有多心塞。


紧接着,让他更心塞的事情发生了。 


由于令狐潮一怒之下全力进攻,雍丘守军很快把箭射光,张巡便来了个“草人借箭”。 



众所周知,这种玩法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也玩了一把,叫“草船借箭”,但那是虚构的,而张巡玩的这一把,却是实实在在的。 


城里虽然缺粮缺武器,但稻草不缺。 


这说明张巡之前的准备是多么的细,把一切可能用得上的物资都考虑到了,不然城里怎么会有稻草。 


张巡让人把稻草扎成稻草人,到了晚上,再把稻草人穿上黑衣,用绳子绑好后,慢慢从城上放下去。 


夜色朦胧中,那些稻草人在叛军眼里成了真人,再说他们也没想到是稻草人,只觉得糟了,守军又出来搞偷袭了。 


下面的人向令狐潮一报告,令狐潮说肯定是偷袭啊,还呆着干什么,给我放箭啊,朝死里射,把他们统统射死! 


对于守军的这一次“偷袭”,令狐潮是高兴的,更是欢迎的,因为这种偷袭法看起来好傻,简直是找死! 


看来张巡黔驴技穷了,也坚持不住了,所以才会用这种方式赌“最后一把”。 


如果不是天亮,叛军放箭的手仍不会停,因为天亮后,他们才发现射的不是真人,全是稻草人!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叛军的箭法不错,把稻草人全都射“死”了,身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 


诸葛亮用草船借到的箭是十万支,而张巡用稻草人借到的,是数十万支。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些箭,会全部“还”给他们的。  




06


而在利用草人借箭时,张巡就想好了下一步计划。 


于是第二天晚上,他仍然像头天晚上一样,把稻草人从城上放下去,而且一连几天晚上,都是如此。 


我去,还有这种操作?


头一回得逞,那是人家不明就里,继续玩儿老把戏,你以为麻雀还在老窝里?


你以为人家的脑壳,真的被驴踢了?


张巡啊张巡,你的智商,叛军都替你着急! 


所以当他们再次看到稻草人,叛军不但不发一箭,还把张巡狠狠地嘲笑了几番。 



要的就是这个! 


当围城的叛军对夜间缒草人习以为常,张巡突然把稻草人换成真人。 


而那些被放下城的真人并不多,只有五百,但个个如猛虎,直扑令狐潮的大营。 


叛军措手不及,顿时大乱,互相践踏,敌我难辨,五百勇士杀了个痛快淋漓,叛军只顾四散逃命。 


勇士们毁掉叛军的营垒后,又追杀了十多里。 


《新唐书》的记载很简短,却很精彩,很有戏剧性,简直是现成的电影剧本: 


…城中矢尽,巡缚藁为人千余,被黑衣,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久,乃藁人;还,得箭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贼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斫潮营,军大乱,焚垒幕,追奔十余里。 


当你读到“其后复夜缒人,贼笑,不设备”时,是不是也会心地笑了一笑? 


但是后来,又经过十多轮PK,把令狐潮打得狼狈不堪之后,张巡主动放弃了雍丘,移师向东,与睢阳太守许远、城父令姚訚等合兵一处,坚守战略要地睢阳去了。 


那是一个,更加可歌可泣的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草人借箭:记安史之乱中一次重要的以弱胜强战
张巡草人借箭计,这个计谋背后的思维,让你掌握克敌制胜的套路
人物传记——张巡
唐将:“请你撤退六十里,让我逃走吧!”敌将不知是计,撤退之后大呼上当
张巡:一个死守睢阳城的文人,他告诉你什么才叫气节!
我喜欢的古诗词第279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