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冬不生病,全靠寒露这样养!寒露养生全攻略,你一定要看!


局座有言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今日,迎来寒露节气


露已寒,将为霜


自此,告别了秋高气爽


天寒夜长,风气萧索


秋残如血的季节到了


这是二十四节气中


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


天气将由凉爽向寒冷过渡


秋意更浓,你那里变冷了吗



24节气之寒露养生 您可以这样做


寒露节气灸:防寒温阳固护脾胃


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自然界中的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大幅减退,阴气渐生。中医在四时养生中强调 “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 ,这一冷热交替的时节,也是艾灸养生的重要时节。



此时艾灸的关键在于温阳祛湿,固护脾胃。寒露,首先寒字,代表自然界寒气渐重,寒为阴邪,最易伤阳。对于体质较弱的人群,因为身体内部阳气卫外功能不足,易受寒气侵蚀,而艾灸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的作用,助身体驱寒外出。同时,寒露开始温度的骤降,代表自然界的阳气敛藏加速,万物凋零出现。中医认为,人体此时也会加强阳气的内敛收藏,而阳气的内敛,依赖于阳明燥金的敛降功能。同时,秋季出现的燥邪,易伤肺津肺的津液输布,完全依赖于脾气的散津作用若脾胃功能不足,则会出现阳气不敛,脾为湿困,津液不能上达于肺,引发肺燥上火,咽喉不舒,干咳,口渴,倦怠乏力,大便糖稀,脾胃功能差等症状。而艾灸足三里、中脘、关元等腧穴,可有效增强脾胃功能,缓解上述症状。


按照《黄帝内经》 “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 的原则,对于秋冬以后深藏于身体内部的阳气要更加注意固护,因此气候转寒之时,因体质虚弱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病,因脾胃寒凉而造成的腹泻,以及这个季节容易复发的腰背疼痛、肩周炎、老年性支气管炎等等,都可以用艾灸的方式来解决。


注意足部保暖


常言道:“ 寒露脚不露。” 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因此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以防 “ 寒从足生 ” 。

研究发现,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一旦脚部受凉,就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足部保暖格外重要。可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适时添衣


寒露过后,天气寒冷,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人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俗话悦 “ 春捂秋冻 ” ,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 “ 冻 ” 出病来


换季穿衣服别换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 不穿单衣 ” 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寒露时节,在起居上,更要合理安排。研究认为,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强。当环境气温降低后,人体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因此,为了及时预防感冒,要适时更衣。


同时,还应随时备好急救药品,防止因气温骤降而引发哮喘、中风、心肌梗死等突然疾病。


早睡早起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 “ 阳气 ” 开始收敛、沉降。此时便是人们保养阳气之时,因此,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当做相应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有 “ 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的论段,就是告诉人们秋季养生的道理。

专家说,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因此秋季养生就要做到 “ 早睡早起 ” 为避免血栓的形成,应该顺应节气,分时调养,确保健康。


适量运动


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但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果过度运动,会增加人体的疲惫感,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


秋天气候适宜,空气质量较佳,不妨多接近自然、多运动,吸收天地精华。伸展具有 “ 运化作用 ” ,能收敛心神,从呼吸带动的循环系统、肠胃消化到内分泌系统,一路顺畅,气血循环自然活络。


扫除抑郁

秋季临床上抑郁状态的患者明显增多。专家指出,由于深秋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常会勾起凄凉之感,使人们情绪不稳,易于伤感。因此,在深秋时节,人们需保持良好心态,宣泄积郁之情,因势利导,培养乐观豁达之心,这也是秋季养生保健不可忽略的一点。


寒露饮食推荐


朝盐晚蜜


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秋季的开始。在秋天里,秋燥是让人烦恼的一件事。养生专家提出,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就是:“ 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 。


发现皮肤越来越干燥,不少人以为,只要多喝水,就可以补充水分啦。真相却是,光喝白开水,水分反而易流失。不过,如果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情况就大不同了,这种方法,与补充生理盐水是一个道理。


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现代医学证明,蜂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肺病等,均有疗效。秋天经常服用蜂蜜,还可以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因此,当秋天来临之际,最好 “ 晨饮淡盐水、晚喝蜂蜜水 ” ,以保身体健康!


养阴防燥


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许多人会相继出现中医上所悦的 “ 凉燥 ” 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寒露时节养生跟秋分不一样,寒露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 “ 凉燥 ” ,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


在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水果有梨、提子、荸荠、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莲藕、银耳等,以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


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


适当养胃


秋天气温渐渐变凉,而胃肠道对于寒冷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严重。因此,寒露以后的养生特别要注意养护好自己的胃部。首先要注意保暖,入秋以后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间睡觉要注意盖好棉被。


另外消化道溃疡的发生、发展与情绪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要注意情绪的健康,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



说了这么多,您是否也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还做的不太好,还需要改善的?那就赶快行动起来,跟着局座一起养生吧!



吃什么钙片?我这个方法一分钱不花,膝盖问题全恢复!

45岁后是'生命高危期',最该防好这两种病,很多人就是没跨过去!


别再乱吃枸杞了,长期吃枸杞后身体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后悔没早知道!


中国人第一死因竟是这个病,九成人本可以避免!收好这份预防食物清单



文章来源:保养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气越来越冷了, 教你9个养生小秘诀, 对照做起!
[转载]寒露节气养生的10个小常识
寒露时节 我们该如何养生
寒露:寒气渐生、雨水渐少,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寒露至秋意浓,艾灸养生正当时
【说节气】寒露养生法:托掌观天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