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进河西走廊(五)

丝路明珠金张掖

张掖有很多靓丽的名片,丝路明珠、九边重镇、塞上江南、生态产业基地。明朝九边重镇之一的甘肃镇就设在今天的张掖。概括地说,张掖的特色在“一山一水一古城”,山是祁连山,水是黑水河,古城则是张掖古城。但长期以来“锁在深宫人未识”,没有进入大众的视野。

 

图:祁连山区最大的山谷冰川

图:张掖境内黑河

图:张掖古城


张掖因“张国臂掖,以通西域”(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而得名,意在彰显西汉王朝威仪。唐代在河西巡察的陈子昂仔细观察了张掖的山川形势后,得出一个结论:“河西之命系于甘州”(甘州即现在的张掖)。彼时的张掖“地广粟多”,“人力寡乏”,他向武则天上书,强烈建议在此屯田驻兵。
 

意大利马可·波罗在前往上都途中,曾在张掖停留一年,《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当年这里的富庶和繁华。“五四运动”的命名者罗家伦曾感叹:“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

图:张掖风光 摄影师@李陈

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段,处于丝绸之路与居延古道的交汇处,被称为“居中四向,丝路咽喉”,向北沿黑河而下直达内蒙古居延海,向南穿过祁连山扁都口,可通青藏高原,丝绸之路青海道便经此道并入河西走廊。

张掖一直以来是河西走廊上水资源最丰富的绿洲。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祁连山,南北蜿蜒821公里,贯穿张掖全境,两岸碧草连天,田畴如画。充沛的水量,加上日照时间长,使得水稻、芦苇在这里也能生长,张掖所产大米还曾经是贡米。

图:黑河

黑河因洪水时黑沙滚滚而得名。《山海经》、《尚书》、《周礼》等古典文献将黑河张掖以下的河段称为“弱水”,所以就有了弱水三千之说。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可以说黑河成就了“金张掖”, “金张掖”就金在“黑河”上。
 

图:黑河夕照,摄影师@李春

张掖当地有个说法:“祁连山是父亲山,黑河是母亲河”。专家说,如果没有黑河,腾格里沙漠就会由此向南、向东挺进,威胁张掖绿洲和河西走廊,居延海也会干涸。所以,没有黑河,就没有张掖绿洲,没有下游“弱水三千”。

生态化转型
 
张掖是一个经济小市、生态大市。一方面,经济总量小,工业基础薄弱,缺乏主导产业和矿产资源;另一方面优势也非常明显,生态的多样性及其特殊性成为张掖的金字招牌。但生态建设投入大,回收期长,“大”与“小”的困惑、“远”与“近”的取舍,考验着张掖人的智慧。

 

图:张掖风光

张掖是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重点建设地区之一,坐拥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掖最大的优势和特色就是生态,正是对自身独有的资源和优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张掖开始了对生态、生态经济的不懈探索。

 

图:航拍张掖国家湿地公园,阔水连天、水草丰美

今天,“生态也是一种产品”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有外地的企业来考察,当地老百姓发出善意警告:“你们是来采矿的吗?赶紧走,我们祁连山搞环保,多少矿都关掉了,你们还敢来!”这位久居山里的牧民,都有此见识,可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当地已经深入人心。

 

为进行生态化转型,张掖制定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意见》和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致力于“经济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围绕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张掖大力发展玉米制种、绿色蔬菜、优质牧草、肉牛养殖等生态农业,着力培育中药材、食用菌、马铃薯、小杂粮、优质林果和花卉“六大区域特色产业”;着力构建以特色农产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为支撑的“一特两新”生态工业体系,引导和发展清洁生产、先进制造、节能环保产业。

 

图:玉米制种

图:绿色蔬菜

图:肉牛养殖

张掖境内各种地貌交相辉映,形成了多样而独特的自然生态,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独有的资源优势。以旅游为引领的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推动转型发展最活跃、最有力的因素。张掖也因此着力打造国际化旅游目的地、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重要目的地、中国西部区域游客集散中心和特色休闲度假名城。

2019年张掖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5.60∶19.53∶54.87,工业占比不到20%,第三产业比重达55%,显示以生态农业、文化旅游、智能终端制造、通用航空、凹凸棒新材料等产业为重点的转型战略成效显现。张掖也被国家列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国家全域旅游、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和甘肃省旅游文化体育医养融合发展示范区。

图:生态农业

图:通用航空


名不虚传金张掖
黑河穿境而过,为张掖提供了灌溉农业优势。广袤的绿洲沃土,年均3000小时以上的日照,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使得张掖成为绿色优质农产品的理想产地。大力发展戈壁农业、非耕地设施农业,使生态农业成了张掖突出特色。“金张掖”三个字变身为一个响当当的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
 
张掖围绕玉米制种、奶肉牛养殖、绿色有机蔬菜、优质饲草,建成了一批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的园区,成为河西走廊最大的商品粮和果蔬基地,国家大型制种基地,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以及重要的西菜东运、中药材生产、马铃薯种植及精深加工基地。

图:奶肉牛养殖

图:张掖戈壁滩3000亩马铃薯喜获丰收

绿色种养业为张掖以农畜产品开发为主的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张掖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特色工业企业,着力延伸食用菌、麦芽、脱水蔬菜、玉米种子等加工产业链,形成了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运营、冷链物流配送的全产业链。成都菊乐、三元乳业等大型养殖和高端乳制品加工企业纷纷落户张掖。

图:食用菌加工

图:三元乳业

光热水土的良好搭配,悠久的精耕历史,较高的农民科技素质,使张掖发展成为国家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张掖现在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全国玉米种植所需种子,差不多三分之一来自张掖。

:张掖80万亩制种玉米忙晾晒

“金张掖”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断升高。张掖玉米种子已被注册为全国唯一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张掖肉牛”等10个产品获全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培育出“发年鑫鼎”、“红鑫绿”等多个自主出口品牌。
 
持续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规模,大力建设优质农产品出口基地。先后建成德隆10万吨果蔬恒温库、发年10万吨果蔬冷链物流出口基地,“丝路牧歌·塞上漫村”田园综合体、食用菌产业园、肉牛深加工生产线等一批一二三产相融合的农业产业化项目。
 

图: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生态产业博览会暨绿色有机产品(张掖)交易会

 
半城芦苇半城塔

长江以南的金陵有“南朝四百八十寺”,而黄河以西的甘州则是“半城芦苇半城塔”。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张掖堪称“中国地理景观大观园”的多样生态,也因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张掖被国际旅游联合会授予“最美中国旅游城市”称号。

张掖最突出的三大生态系统,祁连山生态区、黑河湿地、荒漠戈壁,在境内交错衔接。站在镇远楼上极目远眺,远处是雪山、冰川,近处草原、森林,脚下是绿洲、花海,头顶是蓝天、白云。城市的北侧还有一大片湖沼连天的湿地,湿地中栖息着携家带口的候鸟,而最炫目的当属丹霞和彩丘。

 


张掖丰富的人文景观,展示着“半城塔影”的历史风貌。广为人知的有大佛寺、山西会馆、山丹军马场、古长城、文殊寺、黑水国遗址、骆驼城、始凿于东晋的马蹄寺及金塔寺石窟群,以及市内的木塔寺、土塔寺、西来寺、镇远楼、民勤会馆等众多历史遗存和名胜古迹。
 

图:张掖大佛寺

图:黑水国遗址

图:西北风味儿的张掖马蹄寺

近年来由于加强生态保护,祁连山水源涵养功能有效增强,绿洲湿地及外围荒漠区生态系统持续改善,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张掖的文化生态旅游可以从以下三个来考察:


1
NUMBER
展示一山一水自然风光民俗风情

张掖境内有“一山一水”两大国家级生态保护区,从最高处的高山冰川到最低处的湖泊沼泽都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1958年7月1日,冰川学家施雅风带领我国第一支冰川考察队登上了张掖市肃南县的一条冰川,标志着中国现代冰川研究的开始。随后该冰川被命名为“七一冰川”,是世界上距城市最近的可游览冰川。

 

图:祁连山七一冰川的冰舌,距嘉峪关市仅110千米

距离城市最近的可游览冰川,摄影师@傅鼎


除了冰川,祁连山北麓还有大片森林草原,皇城草原、焉支山森林公园、扁都口、中华裕固风情走廊、裕固族民俗度假区等构成了祁连山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精品旅游带。

 

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是我国离城市最近、规模最大、鸟类和植被最具特色的天然湿地。保护区内水网纵横、芦苇成荡、飞鹤凌波、蒲水映空,从上游的冰清玉洁到中游的秀美生态,再到下游的居延波光,处处萌发着自然力量,散发出勃勃生机。

:黑河湿地,也是鸭鹤栖息的乐园

湿地保护区是全球候鸟中亚迁徙通道的中转站和停歇地,也是我国候鸟迁徙的西部路线之一,同时作为国家I级保护动物黑鹳、遗鸥及Ⅱ级保护动物白琵鹭、大天鹅等珍稀鸟类的繁殖地,再现了“落霞与水鸟齐飞,碧水与蓝天相映”的景象。
 

图: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鹳,目前全球只有2000只左右,而张掖湿地就有700多只。

图:白琵鹭



图:大天鹅


张掖境内湖泊、沼泽遍布,有各类湿地21万公顷,其中城北郊的3万亩湿地和城市紧紧相连,是西北地区其他城市没有的自然禀赋。张掖将黑河两岸的沼泽滩涂建设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城市湿地公园,并以湿地公园、芦水湾、流沙河、沙漠胡杨林景区为支点,打造了黑河沿岸原生态乡村文化精品旅游带。

图:“四面芦苇三面水”国家湿地公园

七彩丹霞是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最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的复合区。张掖国家丹霞地质公园,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七大丹霞地貌,也是电影《太阳照常升起》、《三枪拍案惊奇》的外景地。

 

七彩丹霞作为张掖文旅产业的龙头,已成为河西旅游成长性最好的景区。丹霞景区接待游客从2013年的38万人次“六连跳”到2019年的260万人次,年均增长率超过40%,跻身全国百万人次大景区行列。2020年1月,丹霞景区成功晋级国家5A级景区。

图:丹霞地质公园

2
NUMBER
再现丝路之旅厚重历史文化

张掖“甘美天下,州藏古今”,凭借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打造丝路历史文化观光体验精品旅游带。山丹军马场最早由霍去病设立,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马场,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马场,许多老电影如《牧马人》、《文成公主》等都曾在这里拍摄。

图:山丹军马场

祁连山的支脉焉支山,也叫胭脂山,孤峰耸立在河西走廊的正中央。据说山上生长着一种叫“红蓝草”的植物,可以榨出嫣红的汁液,是古代女子的化妆品。西汉时期匈奴人被迫离开河西走廊时曾伤感地说,“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图:焉支山下兰花开


始建于西夏年间(公元1098年)的张掖大佛寺,安放着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大佛寺旁边矗立着清代兴建的山西会馆,见证了古丝绸之路上商帮的兴衰。

图:大佛寺

图:镇远楼,即张掖鼓楼,河西走廊现存最大的鼓楼,始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

黑河最大的支流大沙河穿临泽县城而过,这条河就是吴承恩笔下的流沙河,沙僧于此加入唐僧取经四人组合,张掖在大沙河上建起了流沙河景区。

 

图:祁连玉文化产业园被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3
NUMBER
打造自驾和户外运动大本营
独特的户外运动资源和浓厚的民族特色,使张掖成为户外运动的理想之地。为了发展户外运动,张掖建设了一批承办赛事和户外运动的大型场馆场地,包括健身步道、露营、自驾游、汽车越野、山地探险、滑雪、马类运动、户外拓展训练、体育航空运动训练、山地越野自行车训练等10类近40个户外运动基地。

图:房车露营

图:自驾游

图:汽车越野

图:滑雪

图:游客骑马


2013年开始的中国·张掖户外运动节,已经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现在每届运动节从5、6月份即开始,一直持续到年底。不仅赛事丰富,而且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挑战性;中国·张掖汽车拉力锦标赛、祁连山国际超百公里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等品牌赛事对外影响力也在持续扩大。

图:汽车拉力赛 张掖站

此外还有户外露营大会、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张掖全国徒步大会、全球商学院智慧精英挑战赛、“丹霞奇观魅力临泽”生态马拉松、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等多个户外运动赛事。

图: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张掖被确定为全国体育产业联系点,国际户外运动名城建设列入国家体育总局规划,连续两年获评“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市政府设立了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体育产业基地、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体育产业园区建设和知名体育赛事举办,扶持户外俱乐部发展,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和体育人才培养。
 

图:户外运动 蜿蜒纵横的沙石道

张掖在发展旅游上不遗余力,不断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补充完善文旅产业链,举办多种品牌宣传活动,扩大影响。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其他城市学习借鉴。
 
01
推出生态养生休闲保健系列

张掖依托50万亩中药材生产基地,挖掘板蓝根、甘草、黄芪等沿祁连山区中药材养生健体功能,研发系列中药材养生产品;开发温泉疗养、药膳美食等可体验、可消费的养生保健旅游产品,推出多个高原和湿地生态养生休闲保健旅游区。

图:小猴子冬天泡温泉很开心

02
推出主题研学和低空飞行系列

开发地质科普、户外拓展、励志教育、野营训练、夏令营、冬令营等主题研学旅游项目,建设了一批安全适宜的研学旅游基地;开发高端直升机观光旅游、低空飞行等,热气球自由飞行可穿越七彩丹霞景区全境,尽览丹霞地貌色彩艳丽、层理交错、气势磅礴的壮丽美景。

 
03
推出摄影体验服务

发挥当地多种景观能够聚焦在一个镜头里的优势,为爱好者提供更好的摄影体验,张掖大力推动七彩国际摄影小镇的投资开发建设运营,按照全时摄影和全域摄影的理念,推出航空摄影、摄影博物馆、国际摄影展、国际摄影论坛、摄影培训学校、大师工作室等项目,并以摄影体验和服务为主线,将区域内旅游景点串联在一起。

 
04
推出演艺和夜市,打破一贯的“白天看庙、晚上睡觉”旅游模式

张掖紧盯演艺剧目,推出文化演艺,成功上演《回道张掖》、《格萨尔王》,与《甘州乐舞》等剧目一起,形成大中小文旅演艺剧目体系;加强景区游乐、餐饮购物街区等重点领域建设,促进了夜市繁荣,“甘州巷子”、“万家夜色”等美食文化街区人气爆棚。屋兰古镇黄河灯阵等入选吉尼斯纪录,开创夜间旅游先河。

05
举办多种赛事与活动扩大影响,引流聚气

除了运动赛事之外,先后举办“七彩丹霞杯”国际黄金健美联赛张掖菁英赛、第23届世界旅游小姐年度皇后张掖七彩丹霞直选赛、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最美外景地”展播、七彩丹霞国际旅游摄影大赛、中国张掖七彩丹霞热气球节、“心仪张掖·丹霞等你”2019全媒体微视频文旅体验活动,以及“湿地之夏·金张掖”旅游文化艺术节、绿洲论坛、“张交会”、丝绸之路国际通用航空大会等。

 

图:“七彩丹霞杯”国际黄金健美联赛张掖菁英赛

电视连续剧《陇原英雄传》、电影《爱在零纬度》、纪录片《祁连山下》等入选国家优秀展播剧和推荐影片,在全国上映;反映脱贫攻坚的电视连续剧《一个都不能少》等5部影视剧杀青,影视对文化旅游的宣传效应持续放大。

 

图:《陇原英雄传》剧照

为了扩大张掖旅游的影响,张掖开展了“旅游全民宣传行动”,在CCTV、《读者》等主流媒体投放广告;冠名开行“金张掖”号、“张掖丹霞号”品牌列车;邀请2000多家国内知名旅游企业负责人观光考察;在北京、上海、广州等100多个城市举办宣传推介会和产品营销活动,使张掖旅游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提升。

 

根据游客大数据分析推出针对华东地区的包机线路,开通了上海、宁波、杭州、合肥等东部城市至张掖的旅游包机往返航线。每年800多趟旅游专列停靠,境外游客数量年均增长40%,张掖西部区域性游客集散中心的地位,得到了业界普遍认同。 

生态工业
张掖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引进培育,以绿色低碳循环为导向,着力构建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一特两新”生态工业体系和“资源循环、企业聚集”的生态工业发展模式。
 
D1
“一特两新”生态工业体系

所谓“一特两新”,指以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为支撑,以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牵引的生态工业体系。
一是做大以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为支撑的有机食品加工业,重点发展肉食品、果蔬、乳制品生产,生物医药和农作物秸秆及废弃物综合利用等。
二是做强以清洁能源开发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光伏、风力、生物质发电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煤化工产业。
三是做优以精细化工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钨钼、凹凸棒、精细化工、新型建材产业。

 

图:肉制品加工

图:风电

D2
“资源循环、企业聚集”的发展模式

张掖坚持对工业企业实施搬迁改造,引导企业“出城入园”,以园区为转型发展平台,形成了以“资源循环、企业聚集”的生态工业发展模式。
 

图:张掖工业园区

建设了花草滩循环经济产业园、海升农业三产融合发展项目、凹凸棒石科技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科技城、通用航空产业园、滨河酒文化产业园等生态产业园。

在园区内,水、电、路、通讯、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配套设施完备,企业聚集,产业衔接配套,生产集约,物流顺畅,废弃物循环处理,有效发挥了园区经济的优势。

智能手机张掖造!

历史会记住,2019年的1月10日,首批1.8万部在陇原大地组装生产的手机在张掖智能终端产业科技城成功下线,并于当天发往印度!

图:掖融信智能终端电子产业园项目

生产手机的张掖融信智能终端科技公司,是深圳市乐讯电子实业(集团)公司在张掖的子公司;无独有偶,深圳市新辉翔电子有限公司投资的甘肃龙起半导体研发中心,在张掖研发设计全球第一款数字语音手机。

图:张掖融信手机生产线

张掖伟博智能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手机、广告机、学习机等电子消费类产品生产,也是深圳两家公司在张掖联合投资设立的子企业,该公司计划投资5亿元打造年产智能手机2000万台的智能终端设备产业园。 

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张掖智能终端产业科技城规划占地面积1500亩,建有标准化厂房、科技研发中心、职工公寓、培训中心及相关配套服务设施。旨在通过招商引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引进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机器人、智能安防等智能终端研发及生产制造类企业。多家落户企业负责人表示,之所以选择在张掖投资建厂,看重的正是这座规划科学、配套完善的现代电子智能终端产业科技城。

 

:张掖智能终端产业科技城


生态修复与保护

随着黑河湿地的修复,21世纪的弱水已不再是传说中“力不胜芥或不胜鸿毛”的“弱水”,而成为一条连接青海、甘肃、内蒙三省区的生态河流。弱水不弱,成为生态文明的见证。

 

图:居延海

2011年,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获国务院批准。2015年,被列入全球第八批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16年6月,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代表团专家考察后认为,张掖黑河湿地的生态特征与美国科罗拉多州圣路易斯湿地相媲美。

 

图:黑河湿地

城市周边建成了集防风固沙护库、游览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城市生态绿化体系。一排排新生的胡杨林像是年轻的卫士,驻立在河西大地。


经过多年努力,张掖绿化覆盖率达到39.9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38.64平方米,先后被评为全国绿色生态示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图:康乐草原的针叶林,摄影师@仇梦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变发展理念构筑低碳产业体系
马蹄下的边疆——河西走廊
丝绸之路重镇一金张掖的绝美景观
甘肃,并不只有沙漠戈壁,告诉你一个未曾领略的甘肃
西北有泽,水生张掖!“塞上江南”果然名不虚传
并不只有沙漠戈壁,告诉你一个未曾领略的甘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