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东陵48平方公里,共有陵墓14处,葬150多人,风水大成。

清东陵的风水。在京东燕山南麓的遵化马兰关附近,人们在群山环抱之间,可以看到金瓦红墙的殿堂,白玉石雕的牌坊,这就是驰名中外的巨大的皇帝墓葬群——清东陵。东陵北依昌瑞山,南屏金星山,东傍鲇鱼关,西依黄花山。整个陵区划分为前圈和后龙两大部分,仅前圈的总面积就有48平方公里,共有陵墓14处,葬150多人。

昌瑞山是燕山山脉的分支,东西走向,中间主峰高耸,两侧山脉蜿蜒起伏,逐渐低斜,岗峦秀丽,气象万千。东陵的各座陵寝分布在昌瑞山的南麓,傍依山峦起墓,顺应地势布局,形成统治者乐于称道的“龙蟠凤翥”之势。陵区南面的烟炖、天台两山对峙,中间为天然的关隘龙门口,来自分水岭的河流左环右绕,前拱后卫。整个陵区好似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风光优美诱人,真可谓风水家所推崇的'乾坤聚秀之区,阴阳和会之所”的“风水宝地”。

关于东陵的选址,流传着一段顺治皇帝亲自卜地的故事。自从顺治皇帝进了关,在北京立都坐殿后,他的母亲孝庄皇太后和叔父多尔衮就派人四处选陵地,先后有两批钦天监大臣和风水术士来过京东一带。钦天监杜若预和扬宏量均看中了这块宝地,回京报皇上后,顺治帝听了很高兴,表示要亲自前往审视。时隔不久,顺治皇帝由众多侍卫大臣和八旗健儿簇拥着出外狩猎,他们一路纵马扬鞭,搭弓佩剑,直赴京东的燕山山脉,跃上了凤台岭之巅。

顺治皇帝登临远眺,向南望,平川似毯,尽收眼底,朝北看,重峦如涌,万绿无际,日照闹野,紫霭飘渺。真是山川壮美,景物天成。

顺治皇帝前瞻后眺,左环右顾,发出由衷的赞叹。他翻身下马,在凤台岭上选择了一块向阳之地,十分虔诚地向着苍天祷告,随后相度了一块风水相宜的地势,将右手大拇指上佩戴的白玉扳指轻轻取下,小心翼翼地扬下山坡。静默片刻,他庄严地向身旁敛声屏气的侍从宣示:“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

须臾又说:“蝶落处定为穴”。群臣遵旨,顺着那扳指滚跳下去的方向寻觅,终于在草丛中找到了,于是在扳指停落的地方打桩做记。后来,当真在这里建立了清东陵的第一座陵寝,即顺治皇帝的孝陵。

孝陵背靠昌瑞山主峰,左右两翼为天然砂山,整座山陵北高南低,顺势而布,节奏鲜明,气势雄伟。尽管选陵者主观意念是以风水理论为主导的,但选中的陵址,从气候、水文、地质、地貌等科学条件来看,也确实能“防风御水”。

昌瑞山主峰、作为天然屏障,可以避免冬季寒风的吹袭;墓穴又建在整个陵的最高处,又可以防止洪水冲刷。为了防止汛期山洪倾泻冲毁陵墓,不仅在建筑之下都打下了密集的柏木桩,加固了基础而且修建了整套的排水系统。地上利用天然的地势倾斜,又设置了排水明沟,使雨水排泄通畅。

同时,在地下也设置了大小纵横的水道沟通。在宝顶下面的地宫,为防万一雨水渗漏和地下水位上升、则另有一套设计巧妙的暗沟疏通地下的积水,陵区之水通过明沟暗渠,全部汇集于隆恩门外的神路桥下,再由两边水道顺势排泄出去。可见孝陵风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选址的科学性和建筑技术的高明。

古代的风水选址、除了生态、实利功能和一些谶讳内容外,还是一门艺术,其对环境景观的组织是十分重视的。在古代,万物有灵的观念导致了山川自然崇拜,其逐渐发展成为敬祀天地日月山川的国家祀典,也同时发展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寄情自然山水的审美理想和艺术哲学。

人们崇尚自然,热爱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又指导着人们以人的精神、人伦道德及社会秩序拟态于自然,并以此来寄托他们的生活理想。所以在风水的观念中,也常包含着一种追求优美的,赏心悦目的自然和人为环境思想。

清东陵的选址和建筑艺术已十分成熟。清道光二年(1822年)宣宗下谕说:“国家定制,登基后选建万年吉地,总以地臻全美为重,不在宫殿壮丽以侈观瞻。”古人葬选山川形胜之地,比德于天地,同青山绿水共存亡,以求英名之永垂不朽,以崇高优雅的山川自然之美,来激发和寄托对先人的缅怀和敬仰。

所以在清陵的选址、规划布局和设计施工的整个经营过程中,都着力追求建筑与山川形势的有机结合,创造出一个气魄恢宏,昧力无穷和充满纪念气氛的空间环境。

首先,东陵采用了中轴对称的景观,整个陵寝建筑群和自然景观均配置在金星山和昌瑞山主峰相对的轴线上或对称轴线布置,南起金星山(朝山)——石牌枋——大红门——三路三孔桥——七孔桥——五孔桥具服殿——大碑楼——影壁山(案山)——石象生——龙凤门——神道碑亭神厨库——琉璃门——隆恩殿——隆恩门——东西配殿——东西朝房——左右班房——二柱坊门——五供台——昌瑞山(座山)——地宫宝顶——方城明楼

几十座形制各异,多姿多彩的建筑物,错落有致地贯穿在一条长达六公里的神道上,形成了气势宏伟,层次丰富的建筑中轴线。该中轴线加强了孝陵居中为尊的等级观念,强化了陵寝建筑的礼制性和纪念性,以及东陵主陵孝陵对全陵区的统率作用。

其次,以前朝后座和左右两翼的黄花山、扣牛山、天台山、鲇鱼关、马兰峪等形成左右均衡的风景格局和四面围合而相当封闭的空间。

这个空间中,诸山系的体量大小,位置的远近及其呼应关系,表现出尊卑、主次、朝揖、拱卫等关系,形成了一个条理分明,收敛向心的群山环绕的世外桃源。

从整体上看以座山为陵体建筑的背景和衬托,以案山、朝山为陵体建筑的对景,使视线有所归宿,并形成重峦叠嶂的风景层次,予人以景观的丰富感和深度感、使人深切体会到自然的博大与精深,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洽和人与自然永恒相生的真谛。

除此之外,蜿蜒起伏的山峦,曲曲柔媚的水流,葱郁茂盛的植被,错落有序的建筑共同编织了一个风景如画、充满生气的环境。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在游览和研究过明清的皇陵后,不由赞赏道:“皇陵在中国建筑形制上是一个重大的成就,……它整个图案的内容也许就是整个建筑部分与风景建筑相结合的最伟大的例子……在门楼上可以欣赏到整个山谷的景色,在有机的平面上深思其庄严的景象,其间所有的建筑,都和风景融会在一起,一种人民的智慧由建筑师和建筑者的技巧很好地表达出来'(《中国的科学与文明》)。

可见,中国皇陵由风水引发的选址环境,的确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风水宝地”的所谓“藏风聚气”的“气”,大概也包含了这种山水环境艺术氛围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帝王陵寝选址的风水讲究(1): 风水宝地清东陵
王气葱郁 清东陵由来之谜
中国顶级皇陵,到底牛在哪?
清陵考古清陵巡礼:风水宝地
明清皇陵(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
清代皇帝陵墓(东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