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棣扫北有多惨烈?胪朐河之役10万明军被团灭,朵颜三卫被明反杀

引言

1424年6月的一个黄昏,一望无际的漠北草原上,孤烟苍穹,长河落日,洁白的羊群就像是天边的云朵一样,慢悠悠地晃动着,一支长长的队伍缓缓地出现在远方。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明成祖朱棣第五次北征归来,明军铁骑这一次直打到狼居胥山,沿途追击鞑靼阿鲁台所部,并顺势灭掉了尾大不掉的朵颜三卫。

(朱棣五次北伐)

大军一路漫漫凯旋而归,在行至漠北蒙古一个叫清水源的地方时,踌躇满志的朱棣想起汉时窦宪勒石燕然的功绩,一时豪气勃发,让随行大学士杨荣撰写扫北实录,并将之篆刻在清水源的一处石崖峭壁上,向世人展示自己的赫赫武功。

当大军进入内蒙古境内的榆木川时,常年征战的朱棣突感身体不适,随即病重难行。深知大限将至的朱棣安排好后事,将大明帝国传给了长子朱高炽。

1424年8月,夕阳斜照,在位22年的朱棣满怀着对万里江山的留恋与遗憾,心有不甘地撒手西去了。

(夕阳下的朱棣)

在朱棣的内心深处,他一定还有太多的事情想要去做,还有太多的谋划未能实施,只要上天再给他20年的时间,他一定能将大明帝国治理的万国来朝、远迈汉唐。

一、雄才伟略的永乐大帝

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从年少起即跟随父亲南征北战、戎马倥偬,11岁时被封为燕王,永镇幽州。

朱元璋这一生中,除了长子朱标,最喜欢的就是雄才大略的朱棣,曾当众说朱棣“最像自己”、“异日安国家者必燕王也”

(明成祖朱棣)

纵观朱棣煌煌烈烈的一生,奉天靖难,迁都北京,五征漠北。

他异常重视国家和领土的完整,征南方收回交趾,在东北部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在新疆设立了哈密卫,在湖广推行土司制度,在西藏推行政教合一,通过这样的一系列措施,铸就了大明王朝铁桶般的江山。

(明朝疆域图)

他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胸怀海洋战略的帝王,他对大海的渴望和眼光,也是历代帝王所不具备的。先后六次派遣郑和远航,最远处到达了非洲的好望角,领先西方的大航海时代整整一个世纪。

(郑和下西洋)

郑和每至一处,就按照朱棣的旨意立碑记事,这成为中国南海疆域最早的依据之一。如果此后历代帝王能够将朱棣的海洋战略继承一二,也许中国就不会错过一个伟大的航海时代。

他极其重视文治,广开学校,首创内阁,重组监察制度,影响了明清两朝数百年的官制。

历时二十年编修的《永乐大典》,共22877卷,包罗了先秦百家以来的所有经典,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瑰宝,也是存世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

他励精图治,他宵衣旰食,他拼命地想向敬重的父亲和大哥证明,他也可以当一个好皇帝,他也有能力带领大明走向巅峰。

“不割地、不和亲、不纳贡、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有明一代,朱棣的子孙也许有荒唐的,有胡闹的,但无一例外都是铮铮铁骨。

大明享国276年,真正做到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自少年从军,到病逝于大军凯旋途中,朱棣不愧是马背上的皇帝。在他一生的戎马中,漠北征战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浓墨重彩。

二、五次亲征漠北

早在当燕王时,朱棣就两次跟随岳父徐达深入大漠,北征残元,就藩北平时也曾多次率军出击塞外。

朱棣登基后,对蒙古诸部继续实施“威压”政策,不仅迁都北平,还多次亲征漠北,修筑九边重镇,稳固了大明北方边境。

(大明军队)

除此之外,朱棣还推行“施恩”策略,通过封王、赐粮、划分牧区、锄强扶弱等措施,对蒙古各部进行分化瓦解,剿抚并重。

永乐七年(1409年)七月朱棣派遣郭骥,前往漠北蒙古诸部进行招抚,其中瓦剌和兀良哈部顺利接受明廷的招抚和敕封,但势力最为强盛的鞑靼部却拒绝了明廷的招抚

鞑靼可汗本雅失里是忽必烈后裔,一向以元朝正朔自居,不愿向明廷臣服,他不仅下令杀害了招抚使郭骥,还纵兵劫掠大明边境。

朱棣怒不可遏,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立即任命琪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统军10万讨伐鞑靼。丘福是朱棣靖难起兵的老班底,作战勇猛,对朱棣忠心耿耿。

但朱棣深知丘福勇则勇矣,但机变不足,大军孤悬塞外,一切只能依靠统军之人的谋略和果决。

常年跟蒙古人作战的朱棣深知北征艰难,放心不下。《明史·成祖本纪》记载,朱棣临行前对丘福耳提面命:

毋失机,毋轻犯,毋为所殆。一举未捷,俟再举,尔等慎之。

但是朱棣的担心终于成为现实。

丘福出塞后,早就将朱棣的嘱咐抛之脑后,靖难之役中,每逢大仗攻坚,丘福总是作为前锋身先士卒,悍不畏死,功勋卓著,战后被朱棣许为靖难第一功臣。心高气傲的丘福出塞后,并没有把鞑靼放在眼里,一路轻敌冒进。

鞑靼可汗本雅失里仿效游牧民族的传统战法,以小股敌军诈败、骚扰,不断扰乱丘福的判断,诱使明军孤军深入,同时充分利用了草原的气候和环境,一点一滴的消耗明军

(胪朐河惨败)

左右副将看出蒙古军诱敌深入的计策,纷纷向丘福进言:“敌示弱,诱深入,进必不利。”奈何丘福一心想立下蓝玉那样的不世之功,幻想着一战而灭蒙古,根本听不进任何劝谏。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诸将泣下苦谏,福皆不听,厉曰违者皆斩,令下后即先驰,诸将不得已随行。”

终于在胪朐河(今外蒙古克鲁伦河)流域,养精蓄锐的鞑靼大军完成了合围,趁夜伏击了明军营寨,长途行军后精疲力尽的明军没有丝毫防备,黑夜里自相践踏,被鞑靼骑兵沿河追杀,遗尸百里。

(今克鲁伦河,古称胪朐河)

一天一夜之间,十万明军全军覆没,丘福也死于乱军之中,明军的鲜血染红了整个胪朐河。

(鞑靼骑兵)

胪朐河之役可以说是大明立国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败,此时距离丘福誓师出征,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胪朐河惨败的消息传到南京,朱棣雷霆震怒,不禁剥夺了丘福的爵位,还下令调集诸路兵马,准备亲自出征。

永乐八年(1410年)3月,朱棣让太子监国,以视察边疆为由,亲率五十万大军征伐鞑靼这是朱棣登基后的第一次北征。

(朱棣第一次北伐示意图)

听闻朱棣御驾亲征,本雅失里不敢直缨其锋,避而不战。明军行至胪朐河时,朱棣率全体将士祭奠了阵亡英灵,然后下令全军出击,终于在斡难河以西追上了鞑靼主力。

朱棣亲自领军冲阵,这一役明军各奋其勇,大败鞑靼,本雅失里只带着几名亲信逃脱。

获胜后的朱棣乘胜追击,兵锋转向鞑靼太师阿鲁台所部,在斡难河东北方向追上了敌军,明军虽胜,却被阿鲁台只身逃脱。

(朱棣第一次清征示意图)

此后朱棣在十四年的时间内,又先后四次亲自参与了对瓦剌、鞑靼等蒙古部落的征伐。

六次征伐漠北,明军前后伤亡达数十万人,粮草、军饷、器械耗费无数,严重影响了明廷的财政平衡。但朱棣仍然一意亲征,虽然没有取得最大的战果,但也沉重地打击了鞑靼和瓦剌,有力的遏制了蒙古诸部发展的势头。

(五征漠北)

三、反杀朵颜三卫

朱棣在第五次北征时,鞑靼太师阿鲁台闻听明军又来,不愿意消耗实力,于是举族远遁。明军在大漠草原上反复搜寻了数月,都没有找到鞑靼主力。

眼看军粮耗尽,士卒疲敝,朱棣只好下令班师。

回师途中,路过朵颜三卫封地时,朱棣突然下令进攻,重创了朵颜三卫。

朵颜三卫是三个由蒙古人组成的卫所,分别为朵颜卫、泰宁卫、福余卫,又称卫兀良哈三卫,三卫都拥有极强的骑兵战力。

(朵颜三卫封地)

朱棣在起兵靖难前,深知自己兵力缺乏,于是将主意打到了亲弟弟宁王朱权身上,一番忽悠许愿之下,朱棣借走了宁王最精锐的朵颜三卫

《明史》记载:

“每战陷阵冲锋皆三卫精骑。成祖之有天下,自克大宁始。”

燕军在靖难之役中的骑兵部队大部分都是由蒙古人组成,其中朵颜三卫是最精锐的突击力量。

燕军与南军每战胶着时,就以三卫做锋矢的蒙古骑兵发起冲阵,常常无往不利,故而朵颜三卫在靖难之役中,立下功勋无数。

朱棣在战后也对朵颜三卫大加封赏,不仅将大宁之地尽数封给朵颜三卫,还对三卫将士赏赐了大量金银珠宝,朱棣对朵颜三卫可谓是恩宠至极。

那么朱棣为什么要在回军途中,对立下靖难大功的朵颜三卫发动突袭呢?

朵颜三卫封地在长城外的东北地区,跟鞑靼控制的地区接壤,两者同为蒙古后裔,私下里多有来往。

在朱棣第一次北征时,抓获的鞑靼俘虏里,就有朵颜三卫的将领和士卒,受鞑靼雇佣前来参战,这已经在事实上背叛大明了,朱棣震怒之下,将之全部斩首。

但此后朵颜三卫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时常引兵寇边,劫掠大明百姓。在朱棣北征时,朵颜三卫在阿鲁台的重金邀请之下,多次出兵暗助鞑靼,威胁明军侧翼。

朱棣对朵颜三卫的反复无常深感头疼,在第五次北征途中,他就对众将说道:“阿鲁台敢悖逆,恃兀良哈为羽翼也,朕当还师翦之。”

朵颜三卫先是背叛,后又扰边,无怪乎朱棣对其深恶痛觉了。

朱棣在第五次北征时,由于阿鲁台的避而不战,导致大军师老无功,这就促使朱棣下定了决心,要为子孙后代除去朵颜三卫这个隐患。

(朵颜三卫驻地)

明军行至屈裂儿河,三卫在毫无防备之下,被早有准备的明军一个突击就击溃了,明军衔尾追杀四十里,三卫叛军被大量歼灭,部族首领也被斩杀,三卫元气大伤,从此对大明的威胁直线下降。

(剿灭朵颜三卫)

在朱棣去世以后,他的继承人因为种种原因,终止了北征、航海和对外扩张的既定国策,大明这个庞然大物慢慢停下了它奔腾的脚步,开始了修养生息和缓慢恢复。

虽然继“永乐盛世”后又有了“仁宣之治”和“弘治中兴”,但大明再也没有了成祖皇帝在时的雄武之气。25年后的土木堡之变,标志着大明开始从巅峰滑落。

结语:

五征漠北,朱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次亲征,打到长城以外的皇帝。不同于其他皇帝象征性的亲征,或者全程待在中军,朱棣却是每战必亲自率军冲锋。

(朱棣率军冲锋)

长刀出鞘,一声“诸将士,随朕杀敌!”,明军上至统军大将,下至无名小卒,都是瞬间热血沸腾。

每每看到前方的明黄战旗飘扬,看到那个让他们无比敬仰的矫健背影,明军总是士气百倍,奋勇争前,他们相信自己将跟随这位伟大的帝王,再次铸就大明铁军的无敌传奇。

再也没有比朱棣更出色的帝王了,朱棣的生平功业,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超过了我们熟知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一手缔造的“永乐盛世”,也远远超过了后来所谓的“康乾盛世”。

日月光照,唯我大明。

朱棣无疑是属于中国封建帝王中最顶尖的那一群人,他这一生虽然毁誉参半,但却无愧于“永乐大帝”的光辉称号。

参考资料

《明史·成祖本纪》

《北征录》金幼孜

《明史列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明风华》槽点多多,有一件事说的对,朱棣50万大军教鞑靼做人
朱棣为何恩将仇报,在北征蒙古部落回归途中将朵颜三卫剿灭?
助朱棣登上帝位的“朵颜三卫”,为何最后反遭到朱棣大规模剿杀
朱棣五次北征蒙古,被御用文人吹上天,真实战绩根本差到没法提
明成祖朱棣因好战而死于远征漠北途中
明朝为何不直接统治蒙古?朱棣五征蒙古皆大获全胜,怎么都跑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