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有什么含义?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此句出自《道德经》第五十八章第二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不妨把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八章里此句的前后文连起来阅读和理解。

原文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选自《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译文

国之政策宽松无觉,人民便纯朴敦厚。国之政策严酷烦琐,人民便狡邪诡诈。灾祸中倚藏着福祉;福祉中伏藏着灾祸。谁能知晓其中的奥秘呢?

没有标准参考。正常的变化为荒诞,良善的转化为邪恶。人们为此感到迷惑,时间已经久远了。所以圣人,动作方正而不生硬,语言锐利而不伤人,语气耿直而不放肆,光明正大而不耀眼。

前后文连贯了来看,一方面老子要讲一个规律:福和祸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这一思想也是老子阴阳思想的一个具体化,所有阴阳矛盾的两个方面都是相互依存又可以相互转化的,有阳才有阴,无阴便无阳,阳消阴长,阴消阳长,不断变化,相互转化。

虽然福和祸只是代表阴阳存在和变化规律的一对矛盾。但祸福又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需要面对的最重要的矛盾之一。老子在讲了这句话之后,又讲了圣人是如何做的,一定有其深意。

一、对于“福和祸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规律”的把握,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老子以圣人之言行作为参考提出了一个“度”的把握。而圣人就是社会言行的参考标准。这个需要联糸下文才能清楚。

二、老子在讲“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这句话前,讲了国家政策和人民的综合素质之间的对应关系和变化,既承认政策的作用,也提出了政策的风险。老子甚至没有说为政者该怎么做,怎么做才是正确的,而是直接讲了“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这句话,说明政策会给人民带来祸或福。那为政者就要居安思危了,知变应变,要懂得物极必反;而老百姓呢,也要防未杜渐,知行知止,适可而止,不要忘乎所以,乐极生悲。这也呼应了“度”的把握。

三、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老子在说出“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之前讲了政策和民心之间的对应变化关系,没有点明是非对错,但有头脑的人肯定会悟出道道来:社会上纯朴敦厚的人多了,人们更容易获得福址;社会上狡邪诡诈的人多了,人们更容易招致灾祸。那你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你又该怎么做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经·第五十八章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每日一语: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读懂这些成语,就算你读过老子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