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茶中岁月长:民国的文人与茶馆

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古代文人有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宋代时,饮茶被列为'开门七件事'之一。所谓'酒乱心性,茶洗尘心',相对于酒而言,茶似乎和人们的生活更为贴近,并且老少咸宜,不论贵贱,因此俗语有言:'宁可三天无油盐,不可一日不喝茶'。

从唐宋时代开始,饮茶不仅是一种休闲方式,更是一门雅致的艺术,如果说'酒里乾坤大',那么则'茶中岁月长',悠悠清茶一盏,道尽千古多少兴亡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那么,有茶的地方便该有茶馆。中国的茶馆历史悠久,早在晋代时,市场上就有茶水出售,《广陵耆老传》中记有:'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竟买',不过这最多只能称为'茶担',尚未形成茶馆。

南北朝时,品茗清谈之风盛行,出现了可供人饮茶的茶寮,可算是后世茶馆的雏形。

史料记载中的茶馆最早出现于唐代中期,唐代陆羽的《茶经》中记有:'闻南方有蜀妪,作茶粥卖',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中也有:'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此以转相仿效,遂成风俗'的记载。

茶馆自中唐形成后,历经后世发展,又有茶肆、茶坊、茶楼、茶邸、茶房、茶舍等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的别称。茶馆虽然出现于唐代,不过在当时并不普及,功能也不完善。

纵观茶馆发展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唐代前后是茶馆的萌芽和形成时期;宋代到清代,是茶馆的大发展时期;清末民初,是茶馆的繁兴时期。

尤其是清末民国时期,茶馆发展至巅峰时期,其数量之众、分布之广、功能之全,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民国时期的茶馆中熙来攘往、龙蛇混杂,其中既有高官巨贾、文人名士,也有平民百姓、劳苦大众,他们聚集茶馆,或是休憩品茗、联络感情,或是洽谈合约、达成交易,一方茶馆就如一个微型社会,映射出众生百态,各色脸孔。

正如老舍所说的:'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等。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老舍先生笔下的茶馆是典型的北方茶馆:高方桌,长板凳,用壶泡茶,一般实行一水一收费的规矩。然而民国时期的茶馆星罗棋布,南北各异,风格也各不相同。

广州茶馆可以说是南方茶馆的风格代表,'茶馆内台面方面都有,摆放着靠背座椅,并供应各种精美的点心'。西南地区的茶馆则自成格调,四川成都的茶馆就有'闲人多、茶馆多、厕所多'的'三多'之说。旧式茶馆大都建得古香古色,就连题名也典雅有趣,例如上海九江路的天香阁,云南路的鹤林春,广州东路的松风阁,四川北路的群芳居,又有上海一家开在屋顶的茶社,名曰'楼外楼',既是写实,又有'山外青山楼外楼'的古意,更为有趣的是,当时北京天桥附近有一家'王八茶馆',只因店主姓王,排行老八,由此得名。

正如四川成都茶馆中的'三多'之说所示,闲人一多,茶馆自然成了消磨时间的好去处,不过茶馆的社会功能丰富,除休闲娱乐外,也是各行各业信息交流的集中地,来往茶客身份各异,有谈生意的、放贷的、说媒的、办案的、算命的、行骗的,各色人等应有尽有,据说当时上海租界的巡捕到华界办案,都是在茶馆里进行的,茶馆也是各大帮会的聚集地。

此外,茶馆还是诸多民间文艺的发源地和传播中心,人们泡茶馆,除了闲谈喝茶外,还可以享受到评书、弹词、评弹等各种曲艺节目,古代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借说书人之口娓娓道来,听到精彩处,不觉悠然往返,而中国历代的通俗小说和传奇故事,也得以借茶馆,不断被演绎和提高。

闲人一多,自然少不了闲话,文人聚集茶馆,与茶结缘,更有不少趣闻轶事。

鲁迅先生小说《药》中的华老栓就是开茶馆的老板,鲁迅本人也常年杯不离手,茶不离口,只不过别人喝茶喝出的是和气,他却常常喝出怒气,鲁迅晚年常常以茶会友,又经常在茶叙中和人翻脸而去。'糖僧'苏曼殊寓居上海时,也常到同芳居茶馆品茗啖饼,苏曼殊嗜糖如命,有一次糖瘾上来了,又没钱买糖,于是忍痛拔下一颗金牙来换糖吃,章士钊因此写诗嘲笑他:齿豁曾教金作床,只缘偏嗜胶牙糖。忽然糖尽囊羞涩,又脱金床付质房。

同为茶中墨客,周作人可以说是民国文人中以茶入文发挥得最好的一位,他一辈子都在做一件从未有人做过的事:打通茶和文字的界限,以茶入文,以文观茶。他常说,读文学书好像喝茶,喝茶就像读文学书。讲文学的原理则像是在做茶的研究。茶味究竟如何,只得从茶碗里去求。曹聚仁评价他的文字说:'周作人的随笔语言像龙井茶,观之虽无颜色,喝到口中却是一股清香,令人回味无穷。'

如今,时代变迁,茶馆的繁兴时代也一去不复返,大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苍凉感,世事繁华,人心浮动,许多人已无闲情再觅闲处,即便有闲心,也难得一方净土,旧时茶馆的闲情趣闻也就永久地落于故纸堆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笛 | 成都有三多:闲人多、茶馆多、厕所多
民国时期的全形拓,这帮文人太会玩儿了!
中国古代饮茶风俗的变迁(4)
在茶馆,在茶友手里喝到一些老茶,老白、老...
在“新雅”见
春秋时期的铜器,被民国文人搞出了全形拓,惊艳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