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迁西夜话〗大峪林场的初创

原载:2008年迁西县委老干部局主编《金色记忆》

撰稿:王如新

编校:赵印国

网络图片

1963年,省政府批准我县建立大峪林场。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国营大峪林场用了20年的时间,利用国家投资的近百万元,完成了两万亩的荒山造林绿化工程,随后进入经营管理阶段。

1995年,我县的林木蓄积量达到8万立方米,年林木生长量1,000立方米,经济价值6,400万元,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的9倍,两项合计6.4亿。为农业稳产高产和人民生活安全起到了防护和美化作用。

迁西有着广阔的山场资源,亟待开发生态林建设。待全部绿化后,迁西森林覆盖率将达到68.2%。到那时,迁西将成为我省森林覆盖率的领先者。

没有不能绿化的荒山,是林场在植树造林的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经验。我们曾创下“山地阳坡油松种植”成活率和保存率两个100%的纪录。以前在石灰岩阳坡种植的侧柏,如今已成为参天大树。

更可贵的是,林场培养了一批具有崇高理想、矢志绿化事业的林业工人。我们在“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的艰苦环境里,能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在苦中创造人生的价值。

我们在艰苦的劳动中巧妙地躲过酷暑。每当夏季,我们都是夜里吃饭上山,一走就是20里,刚看得见地皮就开始打树埯了,中午热的时候才回住所睡觉。严冬季节,赶上在山里修枝作业,我们都是顶着风,冒着雪,用劳动的汗水驱寒。雨天,人家都是往家跑,我们却要往外走,为的是趁雨栽树,提高成活率。真是风餐露宿啊!

我们坚持求真务实。每刨一个坑,往口袋里装一个小石子;完工后数石子报数,记在个人名下。成千上万的树坑,无一差错,保证了种子、苗木和用工投放量的准确。

在技术工作中,首先做到胸中有数。把山场划成大班小班,实测其面积,进行小班调查,制定施工设计方案。从育苗、整地、造林、抚育,诸项设计,施工验收,井井有条。

我国第一个植树节那天,《河北日报》以《大峪山花红烂漫》为题,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我们绿化荒山的事迹。

今天的林场绿树成荫,景色迷人。漫步林海,你不仅可以听到阵阵松涛声,还可以呼吸到松柏散发的新鲜气息。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这是林业部长梁希,为把祖国建设成生态山河而描绘的宏伟蓝图。为了迁西真正实现青山碧水,我们的后人还需继续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北省迁西县生态建设与林业发展综述
河北:科学造林绿化 增添燕赵秀色
久久为功,为了绿色发展
秀美的南山
将军的心愿 作者 张德富
痴迷红松的倔强汉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